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 一 课 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新东方多媒体库介绍 和 使用方法 申晓雨 江苏省区域经理 M: Q: E :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质数和合数 富县北教场小学 潘小娟 1 、什么叫因数? 2 、自然数分几类? 奇数和偶数. 3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 4 、写出 1—20 的因数。 前置性作业.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1 、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3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 4 、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1 主題三 網路常見衝突事件 的防範 3-1 認識網路兩性交往常見的衝突事件 3-2 瞭解處理兩性網路交往衝突之注意事項 3-3 認識處理兩性網路交往常見的衝突事件的 有效方法 有效方法.
诗词鉴赏的术语及含义.
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 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 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 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 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 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 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 我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像 爸和妈当年的模样 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缓缓走过外滩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 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
ASP .NET 程序设计(C#版)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未成年少女墮胎的法律問題.
《论语》精选.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富安中学刘瑛.
复习课.
《论语》十则.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第六单元 百病始生.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小学汉语五年级上册 温巴什乡9村小学:古丽巴乃木.艾合买提 2015年9月7日.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四种命题 2 垂直.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母系氏族社会代表 时间 代表区域 具体地点 房屋样式 农作物 生产工具 手工业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P28 Let's learn & Let’s play
中原区一五三小学 周丽华.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M5U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phone rings.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Wentao Ding Linfeng Shi Jiajie Yu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郑新民
我叫“神舟号”.
基本句型(二) S+Vt+O+C.
今天的日期 现在是这天的第几节课 你的年龄 你的手机号 你的QQ号.
实数与向量的积.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例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第9章 多媒体技术 掌握 Windows 画图工具的基本操作; 掌握 Windows 音频工具进行音频播放;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路旁的橡树.
钟表 认识.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授课者:章咏梅.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 一 课 时

一、 检查预习: (名句默写) 2、_____,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____。 4、 _________,则远怨矣! 一、 检查预习: (名句默写) 不知为不知 1、知之为知之,_____,是知也。 2、_____,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____。 4、 _________,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_________。   7、  岁寒,___________。    8、 逝者如斯夫,______! 过而不改 非道弘人 躬子厚而薄责于人 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 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 其可以行之哉? 然后知松柏之后 不舍昼夜

    二、翻译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尝试把文中的部分句子进行翻译,熟知文意。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⑤是:指示代词,"这". 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 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

(3)、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重点翻译:①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②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③食通“蚀”; ④之3:代词,他。⑤更:改正(变) 翻译: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重点翻译:①厚,薄:多,少;②而:连词,表并列,不译;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 翻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 (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①其:副词,怎么;②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翻译:自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那它靠什么行走呢?” (6)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②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③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 翻译:自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

2、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 布置作业: 1、熟读并翻译全文 2、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

先 秦 诸 子 散 文 选 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之为不知 第二课时

2、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 1、熟读并翻译全文 2、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

A、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检索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将本文中的句子进行筛选,如下: 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

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①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3、子曰:“躬子厚而薄责于人,则远矣!” 角度:与人相处方面---------责己严,待人 宽 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

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

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5、子曰: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 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6、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 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   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2、 处世-------责人严,待人宽 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4、 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 5、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

布置作业: 1、翻译课文中的名句(书面、按时上交) 2、布置学生课后归纳整理以前曾学 过的虚词“则”的有关句子。 3、完成课后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