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份 猶太文化與生活世界 第十講 猶太文化中的性別議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男女之愛 按滑鼠翻頁 - 共 32 頁 作者 : 劉墉 男女之愛 無論你怎麼說「愛是無條件的」,年輕時 的「愛 」還總是跟「性」有關。 否則,你們為什麼由拉拉手到摟摟腰,到 擁吻 、撫愛,然後上了床? 男女之愛,很妙!
Advertisements

护理部教学管理 南医大二附院 张淑芬. 护理部主要工作:  培训  质量  教学科研 临床教学的秘诀 What – 需要的、喜欢的 Who – 教师的角色 – 学生的程度、学习方式 How – 教学方法.
营养与辅食 ——10~12 个宝宝的喂养 主讲: Amy 老师 营养与辅食 ——10~12 个宝宝的喂养 主讲: Amy 老师.
妈妈宝宝小厨房 — 姜汤 主讲: Amy 老师. 主要材料:生姜、大枣、红 糖适量、水 1 、将姜、枣洗净,生姜改刀 2 、锅中放入姜,枣,水,大 火煮开后放入少许红糖, 再熬煮 5 分钟即可.
第一章 點燃心燈 生死意義與生命教育. 弘一大師‧李叔同 看落花飄,聽杜鵑叫,一片片是驚報,一聲聲是警告。 看落花飄,聽杜鵑叫,似勸說覺悟呀!青春易老。 人生過隙駒,今日朱顏,明日憔悴。 人生過隙駒,今日繁華明日非。 花落人憐,人死誰悲?花落人埋,人死誰瘞? 歎落紅之漂泊,感人生之須臾。 看落花飄,聽杜鵑叫,一片片是驚報,一聲聲是警告。
現今社會,資訊科技發達,人類互 通信息非常方便;例如政務司司長許仕 仁在 2005 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政改方案 被否決之後隨即發表講話,而香港廣大 市民迅速得知此事,或者在第二天早上 在各份報章上得悉事件之經過;這些足 顯示信息流傳之靈通;當中,資訊的傳 播皆有賴「於傳媒」之傳播。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 —— 大小便规律的培养 主讲: Amy 老师. 美国 ★2岁或更大开始如厕训练,大多孩子在4~ 4 岁 半完成 ★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孩子大小便,反对对尿床的 孩子进行体罚和羞辱 ★5岁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会增强孩子 压力而适得其反.
专题六 大学生生命教育 理解生命 珍爱人生.
如何用寫作恢復自我 李銀鳳.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当好国家公民.
星空饗宴 劉恬如老師.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对应用型本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张家钰
第十五講: 憂患與閒適:境外漢詩的抒情與敘事
以色列傳奇 手動翻閱 一個曾輝煌的國度 消失二千年後 再度重現世界舞台
99年度行政品質評鑑 出版中心簡報 報告人:項潔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 兼出版中心主任 99年9月8日
鼓勵運用心法(I)-- 成就學生還是誤人子弟? 一、阿德勒學派對人的信念
使用說明 高年級 破解賽恩思 (Science)密碼 編輯群 明湖國小 吳立明 老師 李惠雯 老師 林宜璇 老師.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Law Feng Chia University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 ——游泳与抚触 主讲:Amy老师.
Harvard UTS参考文献格式.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合一運動 源於北美的論爭自由神學與社會福音的興起 基要主義的反抗 對宣教思想的影響
曉斯頓華人浸信會 粵語男士退修會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九日.
雅各生命的轉折點 The Turning Point Of Life in Jacob (创世纪32:20-31)
郭英調 台北榮民總醫院 教學研究部 感染科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 副教授
補救教學班級經營 低成就學生學習診斷與評量
第10組 指導老師:陳鎮亞 餐旅一甲499M0071蘇彥存 餐旅一甲4991B005曾柏凱 ‎餐旅一甲499H0026魏辰紘
105年運動i臺灣計畫 申辦說明會 教育部體育署 104年12月15日.
校園人際關係 蘇 國 榮.
19世紀宣教運動的花木蘭 Access Bible Conference
倫理問題 (二) -- 胚胎問題 林從一.
An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Culture
在悠久的海洋歲月裡 有你我的回憶....
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我的故鄉苗栗, 您知道春天的樟樹是什麼香味嗎?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人权法学》复习串讲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
辛克深度靈修之路 讓靈修與行動結合成為整全信仰.
組別:第一組 組員: 特一乙 黃芳翊 特一乙 黃彩華 特一乙 林佑庭 會計一 陳信捷 電子一 游博鈞 電機一 施定國 特四甲 李雅植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 物质的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物质的分类 按状态分类 按组成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一段超越宗教、生死、地域、年齡, 追 尋 真 愛 與 真 理 的 真 實 故 事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指導教授:林君憶老師 報告者:江秀英 日期: (三)
第三部份 猶太文化與生活世界 第八講 猶太文化與現代社會
兒 童 營 養 高雄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 營養師 洪凱殷.
第一部份 猶太文化的歷史、 經典與傳統 第4講 猶太教的教義與律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第1週 課程導論 為什麼要研究應用倫理學?探討哪些議題?
男女大不同: 兩“性”心理學 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課程 王惠蓉 授課週數:2
一男一女.一夫一妻 哥林多前書六9~11 馬可福音十6~7.
外國的成年禮 猶太成人禮 (Bar and Bat Mitzvah)
第 2 講︰從東亞觀點看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及其建構之基礎
聖經的財富觀 香港聖經教會 2018年9月8-9日.
參考資料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聖經的財富觀 香港聖經教會 2018年9月8-9日.
社會與政治哲學 人類的組織與團體生存的方式
美 国 文 化 与 社 会 文献信息检索 侯颖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96學年度 系所自我評鑑 宗教學系 系主任 黃運喜 2007/11/12 1.
ABC 2015 課碼(Workshop): CT-201 教室(Room #): 東E2
國立臺北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Power Leader 社團精英幹部 培 訓 2012/12/11.
當代女性議題討論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Female
107學年度高雄區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分發 五福國中說明會
我們為什麼要為以色列的救恩禱告?. 我們為什麼要為以色列的救恩禱告? 1) 羅9 2 我 …心裡時常傷痛; 3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4他們是以色列人…榮耀, 諸約…應許都是他們的。 2) 羅11 12若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
第11週 積極賦權行動 優惠政策是肯認還是歧視?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2 在地思維(二)我與個體環境的關係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四書報告 微子第十八(六) 豪棒棒爹斯 國一乙 S 劉軒廷.
在天堂遇見的5個人 李宜家.
第 11 單元 猶太文化 學期課程回顧 2010 曾宗盛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神的帳幕在人間 Sandy 小五.
社會責任的定義 古典觀點 管理唯一的社會責任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也就是經營企業並為股東(公司的實際所有者)獲取最大的利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部份 猶太文化與生活世界 第十講 猶太文化中的性別議題 第 10 單元:猶太文化中的性別議題 猶太文化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Culture 第三部份 猶太文化與生活世界 第十講 猶太文化中的性別議題 曾宗盛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前言 本講介紹女性在猶太社會裡的定位,從過去到現代的變遷,特別討論女性神學及女性擔任宗教神職人員的情況

1.傳統猶太社會的女性 傳統猶太社會的女性主要的工作任務是教育孩子、照顧家庭。 傳統拉比猶太教的政策:女性的活動領域停留在私人領域,包括家庭、丈夫、孩子、家庭經濟。男性則負責公共領域,包括會堂禮拜。

傳統猶太女性的三個重要誡命: 1)Halla: 保留與燃燒做安息日麵包的麵酵。追念古代聖殿時期祭司的獻祭(民數記15:17-21)。或者,Halla只一般日常的Kosher食物的條例(Kashrut)。 Flickr chaim zvi

2)Niddah:月經期間應當保持的生活準則,例如月經期間不可和丈夫行房(否則會不潔淨)。月經結束之後,要行潔淨禮儀。

安息日開始點燃蠟燭,或是參與宗教節期裡家庭的禮儀。 3)Hadlaqah: 安息日開始點燃蠟燭,或是參與宗教節期裡家庭的禮儀。 Olaf.herfurth

今日有些極端正統派猶太教(Ultra-Orthodox)仍主張,女性主要的任務是:家務事、生育孩子、做家事、準備食物、促進家庭和諧,參與家庭節日。 女性被隔離限制在家庭領域,害怕破壞傳統生活原則會帶來家庭的不安與不平衡。

2.公元十八世紀末猶太教啟蒙運動(Haskalah)的影響 改革派:男女共同擔負家庭與會堂的職責。 正統派:基本上維持拉比猶太教傳統,男主外務及禮拜事務,女主家庭事務。

不同的女性團體成立: 1893美國National Council of Jewish Women 1902英國Union of Jewish Women 1904德國Jüdischer Frauenbund

重建派:創建者Mordecai Kaplan(1881-1983) 1922設立女孩成年禮禮儀(Bat Mitzvah) Flickr Michael Hollander

Regina Jonas 1902-1944 德國、中歐的女性地位:1935年第一位女拉比Regina Jonas Klapheck, Elisa, ed. Fräulein Rabbiner Jonas—Kann die Frau das rabbinische Amt bekleiden? Teetz: 2000; first woman rabbi in germany: Regina Jonas, 1935

Regina Jonas 生平 Regina Jonas(1902-1944)年幼時成為孤兒。後來受教育養成成為一名老師。在柏林註冊入學猶太教研究高等學校(Hochschule für die Wissenschaft des Judentums),跟隨自由派拉比與教授學習,畢業取得「宗教學術教師」資格。 Beek100

Leo Baeck 1873-1956 Deutsche Bundespost. Original uploader was Radzuweit at de.wikipedia 為取得拉比資格,繼續撰寫學術論文:「根據猶太律法(Halachic)資料,女性可以成為拉比嗎?」她的結論,根據他納赫、塔木德、以及拉比的資料分析顯示,女性可以按立為拉比。不過,教塔木德的教授(同時負責按立拉比事務)及靈性導師Leo Baeck拒絕為Jonas按立,因為害怕此舉動將會造成猶太團體內部的紛爭,特別是和德國正統派拉比會議之間的緊張關係。

畢業論文出版 Fräulein Rabbiner Jonas. Kann die Frau das rabbinische Amt bekleiden? Hentrich & Hentrich (Oktober 1999) 女拉比約拿斯:女性可以成為拉比嗎?

1935年12月27日,Jonas獲得拉比許可證書,在德國赫賽(Hesse)的歐芬巴哈(Offenbach),自由派拉比協會主席Max Dienemann(1875-1939)拉比為Jonas按立,成為德國(也是全世界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拉比。Jonas在德國境內不同的社會機構擔任駐堂拉比,但是仍沒有機會在猶太會堂擔任拉比。

納粹在德國掌權之後,許多拉比移民國外,不少弱小會堂沒有拉比帶領。受制於納粹壓迫,Jonas也無法在會堂主持禮拜及講道。後來她被俘虜,進入勞改營。歷史的諷刺,在勞改營裡,她擔任起拉比的工作。

1942年,Jonas被遣送到捷克德蕾撒城(Theresienstadt)集中營,他繼續在那裡擔任拉比的工作。同在一個集中營的猶太著名心理學家Vitor Frankl請Jonas合作,組成危機處理小組,幫助來到集中營的人度過心理危機,增強求生意志,免於走入自殺的絕路。Jonas的工作是在車站接待被火車載送到達的人群,幫助他們/她們面對心靈的恐慌。

光啟社,2008

Jonas在德蕾撒城集中營不眠不休工作了兩年,除了幫助人及拉比工作之外,還包括發表不同主題的演講。1944年十月中,Jonas被遣送到奧斯維茲集中營,兩個月之後被謀殺,享年42歲。 Wikipedia

戰後德國的猶太教團體一直沒有再出現女性拉比,於1995年德國猶太教首次有女性被按立為拉比。這事距離Jonas被按立為拉比的時間,已經相隔60年。

3.以色列1948建國之前與之後 的女性地位 1948年以前,大量來自於東歐與其它地區的猶太移民進入巴勒斯坦地。 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後,國家的法律只承認正統派為合法宗教(改革派、保守派不被承認),在正統派主導的觀念裡,女性的職責就是生養兒女、教育孩子、照顧家庭。

在戰爭與衝突的陰影下,女性仍是次等地位。 雖然,1992年改革運動按立以色列第一位女性拉比,以色列主流宗教團體(正統派)仍然反對按立女性拉比。

4.當代北美地區的猶太女性 在北美洲,1970年代的女性運動在猶太教團體中帶來了宗教的更新,同時也引發亦別議題的爭論。在北美由於改革派與保守派為多數,因此自由派的想法佔優勢。

這思潮促使許多猶太女性重新思考與定義,女性在猶太宗教與團體裡面應該扮演的角色。這幫助許多女性得到力量,勇於主張與強調,女性猶太人和男性猶太人一樣具有平等的地位。

又加上科技的發達、社會態度的轉變、及經濟條件的變遷,讓二次大戰之後至今的性別議題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對於女性主義者而言,她們關注的焦點是,如何幫助猶太團體去有意義地去回應一個不斷變遷的時代與社會。

猶太女性運動對於猶太宗教的禮儀與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具有性別平等精神的宗教禮儀,讓女性能積極參與會堂的禮拜儀式(例如主持禮拜、讀經),就像猶太的男性一樣。 這些情形在改革派猶太教以及重建派猶太教(Reconstructionist Judaism)已成為平常的事,而在保守派猶太教裡也出現不少。

在過去數十年來,猶太女性最大的改變: 1)可以擔任猶太會堂信徒的領袖(猶太教裡所有的教派)。 2)更特別的是,在改革派、重建派、及保守派猶太教裡,容許女性就讀拉比學校,接受按立擔任拉比的職務。

在過去漫長的歷史中,女性是否可以擔任拉比,曾經在歐洲與北美的猶太團體中引發激烈的辯論,最後逐漸同意接納。 1960年代美國的女性運動興起,影響大眾的觀念與態度,也促使猶太教內部進行改革的運動,後來改革派猶太教在1972年按立Sally Priesand成為北美第一位女拉比。

美國首位女拉比 Sally Priesand (1946-)

1972.6.3按立為拉比,主持人Alfred Gottschalk博士 (希伯來聯合學院-猶太宗教研究所校長(HUC-JIR, Cincinnati, Ohio ) 先後服務於紐約市Stephen Wise自由會堂,紐澤西伊利莎白Beth El會堂。1981年起在Monmouth 改革會堂(NJ)擔任拉比,直到2006年退休。

除了拉比工作之外,Priesand也擔任改革猶太教重要委員會的委員,包括 the Centr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Rabbis, the Union for Reform Judaism, and the Hebrew Union College-Jewish Institute of Religion. 在1997年,Priesand拉比擔任HUC-JIR 客座教授時,在校園成立the Women’s Rabbinic Network 。

接著,重建派猶太教也於1974年按立Sandy Eisenberg Sasso為這教派首位女拉比。

Sandy Eisenberg Sasso(1947-) 重建派猶太教 1974

Sandy E. Sasso 創作故事繪本 In God’s Na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yeuazEzFvA

然後,保守派猶太教於1984年按立Amy Eilberg為該教派第一位女拉比。至今在北美的猶太教已經按立千位以上的女拉比,數百位師班領唱者(cantor),而且目前在改革派、重建派、與保守派的猶太教拉比學校裡,有一半的學生是女性。

Amy Eilberg(1954-) 保守派猶太教 1984

雖然如此,女性拉比在猶太會堂的工作與職務並非一帆風順,至今大多數的女性拉比仍然無法擔任猶太會堂的主任拉比,這些職位仍由男性擔任。

除了擔任女拉比以外,猶太女性也可以擔任其它的工作,例如教學、醫院院牧、青年工作、或是社區工作。不過,也有人擔心,大量的女拉比在會堂擔任拉比,有可能會出現「拉比職位女性化」的問題。

另外一個女性主義影響猶太宗教生活的例子是禮儀的語言和禮儀的實踐,例如傳統的禱告書(Siddur)一直是以男性為主體的禮儀手冊,因為禮拜用語和儀式都是男性考量,文字也都只有陽性用法。在這祈禱書裡,女性完全被邊緣化,幾乎不是安息日禮拜的參與者。

近年來修訂版本的禱告書包括男性與女性,使用性別意識的字眼來描寫上帝,禱告語言裡包含男性祖先和女性祖先,同時有些文字也反應出女性的經驗。

在宗教禮儀中只用男性/陽性文字或語言很容易誤導教友,只有片面認識上帝的個性或人的特質,忽略他們的陰性特質。注意性別意識的用字,有助於人認識整全的信仰,例如「祖先的上帝」包含男性與女性的祖先,不是只有男性祖先而已。

女性主義者主張,上帝不只是父親,他也是母親(撫養照顧的母親)。有些宗教領袖(例如Lynn Gottlieb)指出,上帝是「臨在」(Shekinah)或是「那位住在裡面的」(She who Dwells Within)。

Gottlieb認為,從女性主義來看,上帝做為「臨在」具有三重意義:1)Shekinah是連結一切生命的存有,2)她渴望整全,3)她哭喊公平正義。這種「臨在」的上帝觀念融合了不同形象,包含陰性與陽性的特質。

以女性經驗來設計禮拜儀式,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中放入宗教儀式,Debrah Orenstein記錄四種方法:

Debrah Orenstein, 1994 Lifecycles: Jewish Women on Life Passages 1)女嬰出生(Simhat Bat),女孩成年禮(Bat Mitzvah)。 2)傳統禮儀的更新與轉變,例如顧及兩性關係的婚禮契約(強調夫妻相互關係、而不只是丈夫一方的權利義務)。離婚儀式後的後續禮儀,幫助女方度過危機。

3)考慮到女性生理週期神聖性的宗教儀式,月經初潮、月經、生產、流產、月經停止。 4)傳統儀式為出現的新禮儀,包括慶祝長者的智慧、或是遭受強暴者/被性騷擾者的醫治儀式。

總之,女性的靈性經驗影響現代猶太教的禮儀與實踐,展現不同的面貌。 過去猶太婦女大都是家庭主婦的角色,這些婦女有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會堂與社區的活動。志工的情況踴躍。

近年來,職業婦女人口增加,會堂與社區的女性志工減少,影響社區活動的互動關係。在猶太宗教機構工作的女性日益增多,不過少有女性宗教領袖。因為傳統觀念仍然影響人們的看法,女性擔任宗教領袖尚未普遍被接受。

同性戀者在猶太教團體中仍是個爭論的問題。重建派猶太教接納同性戀者成為會堂教友,改革派猶太教有條件接納,保守派仍在爭論中,而正統派則完全拒絕同性戀者為會友。

5.猶太教的女性神學 宗教儀式的改革、性別平權 猶太教女性神學挑戰傳統以男性為中心的神學,後者視男性經驗為普世標準。 根據「懷疑詮釋學」(hermenuetics of suspicion),女性神學家認為猶太教傳統的經文和解釋是以男性中心(androcentric)的觀點,將女性經驗包含在男性的經驗中來加以解釋,以致於(抹消女性)強化男性的權力,並且合理化女性附屬於男性的傳統角色。

這些猶太女性神學家指出,傳統的猶太教所接受與解釋的道理是男性為主的觀點,是不完全的,因此需要從女性的經驗與觀點出發,重新解釋這些宗教的經典與文化傳統。

尤其是阿多乃、妥拉、和塔木德是猶太教的重要基礎,猶太女神學家透過她們自身的觀點(眼鏡),來瞭解與解釋上帝的概念(形象),解釋經典,自己的女性經驗,補充/更新/矯正男性中心觀點的不足。

猶太教著名的女神學家Judith Plaskow認為,以女性封立為拉比或讀經者做為目標(亦即要求女性在法律地位與宗教機構上與男性擁有平等的地位),還不足以回應傳統以男性為中心的猶太教。

更重要的是,重視女性的經驗和觀點,追求女性在各方面和男性一樣平等的地位,再次將女性的觀點融入神觀的探討,讓人重新發現上帝形象中多樣的特質(包含男性與女性特質的融合)。

探討猶太經典與傳統就是重新發現,隱藏在傳統裡面不同於男性的(女性)另類聲音,藉助女性重新解釋妥拉、上帝和以色列來轉化猶太教,尊重女性也完全具有人性特質,正如男性擁有這些人性特質一樣。

Plaskow認為,猶太教讓女性主義者覺得最大的阻礙是階級結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後者分隔上帝與人、猶太人與外國人、男人和女人,這種階級的區分也構成聖與俗的分別。這種「階級區別」阻礙人對女性真實的認識與尊重,反倒是壓抑女性,不容許讓女性經驗成為認識上帝的一個合理而重要的途徑。

Plaskow分析,阿多乃的不同形象裡包含了多種不同的圖像(隱喻),其中有不少的女性特質(例如照顧者、生產、養育,pp

另一位猶太女性神學家Rachel Adler主張,猶太教要在新的時代創造新的傳統,這些只有透過女性與男性對經典、塔木德及其它傳統的重新解釋,融入女性與男性的觀點,才可能達到目標。

此外,還要運用陽性與陰性的隱喻、文字、及圖像來描述上帝與人之間,緊密互動的關係。上帝和人的關係透過彼此的互動交流,以及經典的解釋與運用,而達到密契交融。

Adler認為,猶太傳統應該要在生活中實踐出來(例如halakhah),同時要透過女性與男性的解釋與洞見,得到新的認識,融入成為新的傳統。亦即以公平正義(tzedek)重新創造一個有意義的世界,這世界融合了人間故事與上帝啟示,以及猶太男性與女性的委身與實踐。

出身自改革猶太教的女性歷史家與神學家Ellen Umansky,主張以女性的觀點與價值觀來投入猶太教的改革工作。

她特別強調以改革猶太教的經驗來創造一個人民的神學(theology of peoplehood),他認為猶太的自我(self)存在於自己與他人和世界的關係之中,上帝是超越與臨在的,上帝不是只有要求人順服他的權威,而是鼓勵男人及女人和他合作同工。透過女性的經驗與眼光,讓人能認識新的上帝形象,繼續新的創作,對傳統的妥拉、上帝、及以色列賦予新的解釋。

猶太女性主義對現代猶太女性的影響與啟發,培養出不少女性學者去研究猶太教裡的女性,探討過去與現今猶太女性的角色、活動與貢獻。總之,猶太教的女性研究風潮日漸風行,蔚為一股新的時代潮流。

6.猶太各教派對女性的觀點 以改革派為例 6.1現代正統派的觀點 自從1970年代女性主義興起之後。許多現代正統派的拉比與猶太女性主張要提供女性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大多數的正統派女性上過大學,其中許多人在不同科系領域裡也得到研究所以上的教育。 http://en.wikipedia.org/wiki/Women_in_Judaism

現代正統派也認為宗教教育應當和世俗教育一樣與時並進。過去三十年來,正統派的女孩和女性接受的猶太宗教教育提昇許多。

不過,持續有爭論的是,這些女孩和女性是否可以學習塔木德(Talmud)。雖然現代正統派的各次級團體一致支持女性需要接受教育,但是大多數的人仍然無法接受,女性可以研讀塔木德(而研讀塔木德是晉升為拉比的一個前提)。

儘管如此,近幾年有少部分的年輕正統派猶太人提倡,創造機會機會按立女性為拉比。這意見遭到多數正統派人反對,他們認為這違反猶太律法。

6.2保守派猶太教的觀點 原來保守派對女性的觀點和正統派差異不大,不過,過去三十年來出現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女性和男性在宗教與法律上的差異逐漸縮小。目前保守派容許女性可以參與的領域摘要如下: 1)公開讀妥拉(bacal kriah) 2)有資格成為會堂聚會人數(minyan)

3)可以登上講經台讀妥拉(aliyah) 4)擔任誦經員/詩班指揮(shalich tzibbur) 5)擔任拉比與律法解釋者(posek) 6)披著禱告巾(tallit)及綁禱告帶(tefillin)

6.3改革派猶太教的觀點 過去三十年來,改革派猶太教對於女性的看法也出現重大的轉變。這教派相信男女平等,同時拒絕接受猶太的律法與傳統(halakha)是唯一合法的裁決方式。

它主張猶太人在採取一個正確的行動時,除了參考法律傳統之外,必須考慮到每個人的良知和猶太教倫理原則。在改革派猶太人之中有個廣大的共識,認為猶太傳統將男性和女性角色做刻板的區別,這是違反猶太倫理原則的作法。

因此,改革派猶太教容許女性主持(傳統只有男性可以擔任的)宗教禮儀: 1)在會堂禮拜公開誦讀妥拉(ba'al kriah) 2)算為禮拜法定人數之一(minyan)

3)在會堂裡走上讀經台誦讀妥拉 4)擔任讀經員/詩班指揮 (shalich tzibbur) 5)擔任拉比及宗教法律解釋者 (posek) 6)披著禱告巾(tallit)及綁禱告帶(tefillin)

有關異族通婚的主題也影響改革猶太教對性別議題的看法。1983年美國拉比中央委員會(The Centr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Rabbis)決議,父母任何一方不是猶太血統者,不需要經過歸信猶太教的禮儀,只要父母有任何一方為猶太人,其孩子就可以算為猶太教徒。

改革派猶太教主張,傳統猶太教所設定的男性與女性的不同角色規矩,與現代社會情況無關,所以不適用於現代社會。因此,不需要類似正統派運動或保守派運動一樣發展出法律的論證。

猶太女性與西牆(women of the wa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xjZWX5rlE 一位女拉比讀妥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q9scp1vbzI

第一位美國黑人女性拉比 Alysa Stanton 2009 猜猜看, 她來自哪個教派? 第一位美國黑人女性拉比(2009)http://www.youtube.com/watch?v=ywUBfhjwIf8&feature=related

結語 猶太教不同的教派面對現代社會的改變與女性主義衝擊,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回應方法,也發展出不同的原則。在正統派、保守派、改革派裡,女性的地位與角色各有不同程度的發揮空間與限制,構成猶太團體多元與多樣的特色。

補充閱讀:一個拉比的心靈世界 一點小信仰 作者:米奇.艾爾邦 (Albom, Mitch)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9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1998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2004

進深閱讀書目 Baskin 2003: Judith R.Baskin.”Women in Contemporary Judaism.” in Jacob Neusner and Alan J. Avery-Peck.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Judaism. Oxford: Blackwell, 2003, 393-414. 康-沙塞保1999:丹‧康-沙塞保(Dan Cohn-Sherbok)。《猶太教的世界》。傅湘雯譯。台北:貓頭鷹,1999, 107-122.

Sally Priesand拉比相關網站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lly_Priesand “Nation's First Female Rabbi Retiring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6/06/09/national/main1696701.shtml http://jwa.org/feminism/_html/JWA059.htm

Regina Jonas拉比相關網站 http://www.hagalil.com/deutschland/berlin/rabbiner/jonas.htm http://www.hagalil.com/buch/campus/jonas-i.htm http://www.hagalil.com/buch/campus/jonas.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gina_Jonas

猶太文化 學期課程回顧 2010 曾宗盛

回顧本學期課程內容 回顧本學期的上課內容:導論、歷史、經典、教義傳統、節期、人生禮儀、日常生活(週間日與安息日)、現代猶太社會(猶太宗教與政治團體)、納粹大屠殺與後續以色列建國、以巴問題、以及性別議題。

反省一:文化的影響力 猶太宗教、經典、及悠久的歷史形塑豐富的猶太文化 展現在音樂、藝術、文學、哲學 還有特殊的飲食特色… 仍有許多主題值得探討… 反思我們台灣文化的特色是什麼呢?它如何影響形塑我們?…

反省二:從歷史學習「智慧」 歐洲反猶思想的起源與發展,導致猶太人遭受迫害的命運,以二次大戰期間猶太人遭受大屠殺(Shoa)為最恐怖的罪惡。反猶主義背後糾結著宗教、經濟、種族、歷史、政治、與社會的因素,相當複雜。直到今日,反猶主義仍以不同面貌(連結不同動機,例如以阿衝突)展現。

不過,反猶思想也遭到嚴厲的批判與反省。不同的個人、團體與政府組織對於猶太人受的迫害表達懊悔、請求饒恕、給予實質與精神性賠償、並且尋求和解(例如德國政府、民間組織、教會團體)。

過去的歷史不能遺忘,不只在於記取過去教訓,同時也在於讓現在的我們,以及將來的後代子孫,認識彼此的相同與差異,學習彼此尊重、相互欣賞與珍惜的精神。 這不只針對猶太個人與民族,而是包含世界各族群(例如包括巴勒斯坦人、台灣各族群、還有圖博人、維吾爾人、中國人…)。

我們如何從上述的人類歷史中學習 做為人類的智慧呢? 實例:我們如何對待「身邊」(近或遠)的個人與族群、民族?先從認識與瞭解開始,例如居住在台灣的不同族群文化…

反省三:身份與認同 猶太人在「流離世界」(Diaspora)中如何保存自己的身份認同?(參考猶太人在台灣) From 2009.12-2010.1(Centered on Taipei)

非猶太裔的「以色列人」如何找尋他們/她們的身份認同? 在這世界上(全球、亞洲、台灣)我們是誰? 我們提供怎樣的環境,讓生活在這土地上的人「自願地」塑造自己的身份與認同?

反省四:宗教間的關係 與世界和平 猶太教做為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關係 宗教間的和平,才有世界和平

從書籍、會堂、猶太文化 在課堂中的教與學 從同學們的報告內容 我學習許多

祝福各位同學 有個豐富的期末 愉快充實的假期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Flickr chaim zvi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aimzvi/2938366972/ 維基共享資源網 Twuschik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hirlwanne.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Olaf.herfurth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habbat_Candles.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likl_Pappenheim.jpg Flickr Michael Hollander http://www.flickr.com/photos/mikehollander/160869698/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ordecai_Kaplan.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eginaJonas1.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Beek100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erlin,_Mitte,_Tucholskystrasse_9,_Leo-Baeck-Haus.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Deutsche Bundespost. Original uploader was Radzuweit at de.wikipedi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eo_Baeck_(1).jpg Fräulein Rabbiner Jonas: the story of the first woman rabbi Jossey-Bass, 2004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網站擷圖 http://www.gettyimages.com/detail/56461828/Hulton-Archive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the classic tribute to hope from the Holocaust Rider, 2004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光啟出版社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Bild_175-04413,_KZ_Auschwitz,_Einfahrt.jpg?uselang=de http://njjewishnews.com/njjn.com/043009/njPioneerRabbiHonored.html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In God’s Name Jewish Lights Pub., 1994 What is God’s Nmae SkyLights Pub., 1999 網站擷圖 http://www.amazon.com/Sandy-Eisenberg-Sasso/e/B001HOR36C http://my.brandeis.edu/profiles/one-profile?profile_id=1037 http://www.joyceculver.com/portfolio_celebrities_names.html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網站擷圖 http://www.rhr-na.org/page/photo-gallery-from-2008-rhr-na-conference-on-human-rights She who dwells within: a feminist vision of a renewed Judaism HarperSanFrancisco, 1995 Lifecycles: Jewish women on life passages & personal milestones Jewish Lights Pub., 1994 Standing again at Sinai: Judaism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HarperSanFrancisco, 1991 Engendering Judaism: an inclusive theology and ethics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98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Four centuries of Jewish women's spirituality: a sourcebook UPNE, 2008 From Christian Science to Jewish Science: spiritual healing and American Jew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網站擷圖 http://jvoices.com/2009/06/30/stanton%E2%80%99s-ordination-ignites-media-frenzy/ 一點小信仰 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