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及其 在植物中的应用 周军 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Advertisements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病历书写 中山医院呼吸科 张 新. 定 义 病历是临床医生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实验 室和其他检查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 按照规定的格式而写成的;是关于病人发病情况, 病情发展变化,转归和诊疗情况的系统记录。 病历是临床医生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实验 室和其他检查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
第十二章 病历书写与要求 病历病历 医务人员在医疗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 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 病历书写 通过诊法、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 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行为。 病历意义 A 诊疗等的源文件; B 复 / 转 / 会诊,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医疗保险等的资料和依据;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第三节 蛋白质工程.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二節 演 化 的 證 據.
第七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四)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育种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強制認領私生子首例 第十組組員:4970T012 劉柏宇 4970T013 黃偵泰 4970T035 陳建儒 4970T100 蔡維哲
甜瓜DUS测试标准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应用
第一章 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 第二节 凝胶电泳.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一、什么是生药鉴定 生药鉴定是依据国家药典、有关资料规定或有关专著对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高中一年级生物 授课人:刘敏 授课班级:C332.
基因工程及转基因生物.
第三讲 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与前景.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高科技產業概論 大陸生物科技 指導老師:陳永彰 組別:第五組 組員:林國樑 蔡昇穎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
徐志摩 介紹 我所知道的康橋.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刘智敏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霍乱及其调查处理 传染病防治科 谢华 金寨疾控网站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诊断策略和工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樊绮诗.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第三章真菌感染实验诊断 第一节 真菌的基本特性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王楠楠 赤峰二中.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王楠楠 赤峰二中.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 基因工程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一、命题依据 二、命题原则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四、考试形式与结构 五、实验操作考试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台灣的名勝古蹟.
PCR 及分子标记.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台灣史總複習.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水 痘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工程.
夏洛的网 505班 费珂奕.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第十四章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2)了解基因家族的概念与类型。 2.教学重点
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对氟烷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 报告人:钟俊标 组员:吴天养 肖志科 谢梅英 徐静韵 徐勇洁 许毅俊 叶挺潮 张秀华 张永明 郑氽海
國文報告 儒家生死文化討論 不死鳥 組員 972BP001 彭科強 972BP008 王薪榕 972BP025 彭裕宗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衰老、凋亡与癌变.
司法机关.
第九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00學年度土木工程系專題研究成果展 題目: 指導老師:3223 專題學生:2132、2313 前言: 成果: 圖1 圖2 方法與流程: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系別:高分子材料系 班級:二A 學號:4990G046 姓名:蔡逸群
分子标记的各种类型 Molecular Markers.
第七章 动物数量遗传学基础.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在优质肉鸡育种中的应用 朱 庆 (四川农业大学 教授、博导).
第十一章 动物基因组学 (Animal Genomics).
第十一章 法醫學與DNA圖譜技術及應用.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基因组学        第一节 基因组结构特征      第二节    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第三节 基因组图谱的构建及应用 第四节   后基因组学.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 在植物中的应用 周军 教授

一、分子标记概述

标记 :标志,记号。 遗传标记:具有遗传特性的标记。

遗传标记:基因型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两个特性是:  可遗传性。  可识别性(多态性)。 遗传标记是研究遗传现象和物种进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遗传标记的主要种类 狭义上,仅指以DNA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广义上,还包括同工酶(等位酶)。 形态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 生化标记; 分子标记(建立在某些大分子物质多态性基础上的一类遗传标记)。 狭义上,仅指以DNA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广义上,还包括同工酶(等位酶)。

DNA分子标记:    是一种小的DNA片段,其分子量通常只有几十~ 几千bp(碱基对),相对于庞大的基因组(几亿~ 几十亿bp )而言,实在是很微小(小有小的好处)。    多数情况下, DNA分子标记并不是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而是与基因有连锁关系的一个小片段。    是否具有两个基本特性:    可遗传性;    可识别性(有难度,需要较高的技术)。

改善可识别性的思路与方法: 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同位素,EB染色、银染等); 加大DNA 的绝对量(PCR扩增,大量提取); 上述两者结合使用。

DNA分子标记的优点:  位点数目相当多,基本上能满足研究之需;  直接检测DNA,无需等待基因的表达,也不 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多为中性突变(因为它一般不属于基因);  多为共显性遗传。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种类: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核苷酸序列的识别作用,将基因组DNA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片段,通过电泳分离、分子杂交及显影技术(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把材料间DNA的差异揭示出来。  材料间DNA的差异,来自于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变异(增加或减少),使切割产物(片段)的长度发生变化(变短或变长),最终产生多态性。  技术关键: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能否恰好识别特定的位点(变异位点)。

模板酶切前 模板酶切后

分子杂交及放射性自显影之后出现的多态性

   RFLP可转化为次级标记,如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或序列标记位点(STS),是指将能产生多态性的RFLP探针的两端测序,合成引物对基因组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为基因组中与探针同源的DNA片段,由于这样的扩增片段一般较少表现多态性,还需要用多种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以期获得扩增片段内存在的多态性。由于只有扩增片段长度内(即探针片段长度内)存在的多态性才有可能被检测到,这种方法所检测的的多态性水平较低。

ALP(扩增子长度多态性)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AP-PCR(随机引物PCR扩增)和DAF(DNA扩增指纹分析)相似,都是以随机引物PCR扩增为基础,它们合称为ALP。    RAPD和AP-PCR分别由Williams等(1990)及Welsh等(1990)于1990年提出,被分别用于遗传作图和基因组指纹分析。但两者其实是类似的方法。与一般的PCR扩增相比,RAPD和AP-PCR采用随机设计的单个引物,常用的引物为10个核苷酸的DNA序列,扩增时退火温度降低至35℃左右,以利于引物与模板结合。    DAF则是由Caetano-Annoles等人(1991)于1991年建立的,所用的引物更短(5-8个核苷酸),扩增产物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银染观察,DAF可产生更多的DNA扩增片段,单个反应能获得较多的信息。这三种标记都呈显性遗传。

RAPD电泳谱带 模板DNA

    引物的结合位点数目多少及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是RAPD分析的关键所在。RAPD分析的最佳片段大小为400~2000bp。    RAPD标记也可转化为次级标记,称为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CAR),是指在RAPD分析中获得多态性DNA片段以后,对其两端测序,根据所测DNA序列,重新设计双引物进行特异PCR扩增,用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SCAR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表现为存在/缺失,为显性标记,也可能表现为扩增片段长度的差异,为共显性标记。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是RFLP和RAPD两项技术的结合,它是荷兰科学家Zabeau和Vos(1993)发明的一种标记技术,已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先将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降解,然后连上一个接头,根据接头和酶切位点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即:引物=接头+酶切位点+2~3个选择性核苷酸,对基因组限制性酶切片段进行选择性PCR扩增。AFLP标记所检测的多态性是酶切位点的变化或酶切片段内DNA序列的插入或缺失,本质上与RFLP技术相同,但操作简单得多。

模板DNA AFLP指纹图

   AFLP分析的最佳片段大小为200~500bp。    选择性核苷酸数目一般为3个,能够检测限制性片段总数的1/4076。

SSR(简单重复序列)    也称微卫星或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P)。它是基因组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或四核苷酸的简单串联重复,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产生DNA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其检测采用PCR扩增。与RFLP相比,微卫星DNA在基因组中非常丰富,分布也比较均匀,多态性水平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分子标记,但该类标记的物种特异性强,工作量大,费用高。

SSR

其它: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的变异广泛存在,可通过特别的方法进行检测(测序或荧光法)。 SSCP(单链构型多态性):对RFLP标记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热变性成单链再复性,由于单链内核苷酸顺序的差异,有的可复性为双链,有的则形成链内氢健,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RAMP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SRAP, STMS, ESTP, CAPS, RGHP, SAMPL, MITES等。

二、分子标记的应用

用分子标记鉴别果树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品种鉴别    用分子标记鉴别果树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报道的果树品种数量很多(如葡萄为14000个以上),但其中可能存在不少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情况,需要纠正。利用分子标记鉴别同物异名的情况最为有效,因为它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其次,在众多的果树无性系中,系间尤其是芽变系品种间的差异往往不是十分明显,给品种区分带来困难。通过分子标记辨别就相对容易,因为分子标记的长处,就是能检测遗传物质的细微差异。    目前用DNA标记进行品种鉴别或分类研究的果树种有苹果、梨、桃、柑橘、葡萄、草莓、油橄榄、番荔枝、番木瓜、芒果、悬钩子、乌饭树、酸果蔓及桑树等,涉及的分子标记种类也相当齐全。

同物异名品种鉴别

芽变品系鉴别

遗传多样性检测与品种分类   DNA序列的改变,是导致生物演化的最基本的元素,因此,通过DNA分子标记研究,更能揭示个体间的差异及物种间的相关性,这些知识对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改良栽培品种也十分有用。在果树上,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涉及的树种非常之多。已证实宽皮柑橘类、果梅和油橄榄品种间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而桃和草莓的却比较低。   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样本的数量和来源地。    利用数字分类学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得到树状图。常用的软件有NTSYS-pc,Popgene(http://dendrome.ucdavis.edu/)和SAS(SAS Institute Inc)等,前两者的效果更好。

品种分类研究—RAPD分析

品种分类研究—树状图

   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还能指导杂交亲本的选择选配工作,并可用于预测后代的杂种优势。

 系谱分析    果树存在着大量的自然杂种类型,一些著名的栽培品种,最初也是由自然杂交籽苗繁衍而来,有些品种则是实生选种或采用混合花粉杂交选育而成的,其系谱关系很模糊。DNA分子标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关的研究已证明,柠檬可能起源于枸橼、温州蜜柑应起源于中国的本地早(而非日本立花橘),苹果上,两个三倍体品种品种“乔纳金”(金冠×红玉)和“陆奥”(金冠×印度),都是由母本金冠提供了未减数的配子,日本苹果品种“津轻”的父本为“红玉”,新西兰的主栽品种“Braeburn”的亲本为“Lady Hamilton”。   

父本系谱关系的鉴别

  利用父本的显性标记鉴别父本系谱;   利用母本的显性标记或细胞质标记鉴别母本系谱。

树状图中的系谱关系

构建分子遗传图谱  可为目标基因的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图位克隆);  利用连锁关系,可对目标性状进行预选,预选工作可在幼苗期即完成;  利用连锁关系,可进行基因聚合育种,定向地改良品种(不断加强某个经济性状);  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适用。

f m 分离位点的获得 M04

连锁图谱构建

连锁群之一

   目前,应用RAPD、RFLP及同工酶等标记,已构建了苹果、桃、扁桃、柑橘、葡萄、甜樱桃、尖苞片蕉(香蕉的原始种之一,为二倍体)、番木瓜、核桃和越橘(乌饭树)的分子连锁图,而其中单独应用RAPD标记或以RAPD标记为主进行图谱构建的树种就有柑橘、苹果、桃、葡萄、甜樱桃、二倍体蕉、番木瓜和越橘8个种类,所用的作图群体为F1、BC1、F2和花粉培养群体。加上荔枝,共有11种果树。

基因标记、定位与辅助选择    在许多情况下,果树品种的改良,只需针对个别性状进行,因此,只要找到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即可用于早期选择。在这方面,Michelmore等(1991)建立的基于RAPD技术的集团分离分析法(BSA)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方法的通常做法是,针对某一性状(如抗病性),将分离群体的单株分成两个集团(抗病集团和感病集团),对其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常用RAPD),寻找多态性片段。从理论上说,这两个集团的DNA应是基本一样的,如果其间的确存在DNA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即多态性DNA片段)就很可能与控制该性状(抗病性)的基因座位连锁,可以用于辅助选择。

Cheng 等在Rome Beauty x White Angle 的分离群体中进行研究,从350 个随机引物中选出一个引物BC226(5’GGGCCTCTAT3’) ,可在两个池(红色池和黄色池) 间扩增出不同的片段。在群体上的进一步试验发现有两个片段与红色性状相关,另外两个片段与黄色性状有关。设计合成一对通用引物来扩增这些片段,不同的扩增片段与果实颜色表现共分离, 片段A1(1160 bp) 与Rome Beauty、A2 (1180 bp) 与White Angle 的红色性状连锁,a1 (1230 bp) 与黄色性状相连锁。后代同时具有A1 和A2 或其中之一,则表现红色。在另外的3 个杂交组合中,A 与红色性状共分离,a1 和a2 (1320 bp) 与黄色性状相关。

  集团分离分析在果树基因定位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目前果树上已标记的基因包括抗性基因、经济性状基因以及QTL基因几个类别。如苹果抗黑星病Vf基因,柑橘抗柑橘衰退病(CTV)基因,苹果抗疫霉病基因,桃抗白粉病基因,葡萄抗黑痘病及抗霜霉病基因等。    经济性状方面,已被标记并用于辅助选择的基因座位有苹果果皮颜色,桃的经济性状(8个质量性状),荔枝的成熟期、焦核性,葡萄的无籽性状、皮色及育性等。

杂种、体细胞杂种、突变体、珠心苗与合子苗的鉴定 根据父本的特征带可以鉴定其后代是否为真正的杂种,具有多方面的用途。   根据父本的特征带可以鉴定其后代是否为真正的杂种,具有多方面的用途。   分子标记对体细胞杂种的鉴别也非常有效,在柑橘类上有较多的成功经验。   突变体是基因组个别或少数位点发生突变的结果,由于一个引物仅能检测基因组的极小部分,因而突变体的检测比较困难,需采用大量的引物才可能获得成功。突变体的鉴别在樱桃、桃和荔枝上有成功的报道。

荔枝焦核突变体的鉴定

   其它方面,如鉴别苹果品种的芽变植株与实生苗植株,苹果属的显性矮化主基因、元帅系苹果的短枝型芽变,苹果的柱形株型基因,以及柑橘的合子苗与珠心苗等,都有成功的报道。

   由此看来,分子标记在物种起源与进化,品种分类与杂种鉴定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由于多种果树建立了分子连锁图谱,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也被不断地鉴别出来,将能有力地促进果树品种的改良,可以预料,该技术将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体会)

分子标记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要善于掌握与利用。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步入谬误。 分子标记技术应结合常规育种技术,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如果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研究结果相矛盾,怎么办? 研究工作中的严谨精神至关重要,必须克服模糊的东西,获取最可靠的数据。

推荐参考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