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教研室 王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免疫遗传学基础 ( Immunogenetics ) 免疫遗传学基础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抗原与抗体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四节 补体系统 第五节 疫苗.
HIV 病 毒 如何 清除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3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 所(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 体) 淋巴细胞( T 细胞、 B 细胞等) 吞噬细胞 ( 巨噬细胞等 )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
5 抗原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5-1 抗原基本概念 能够通过与 TCR 或者 BCR 特异结合而 激活 T 或者 B 淋巴细胞、诱导正性或负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正性应答 导致抗体或 / 和效应 T 细胞的产生,而负 性反应则引起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 即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 20 章 肿瘤免疫.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免疫学.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第39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与移植免疫.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Chap.9 传染与免疫 传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医学免疫学 授课教师: 罗军敏 徐林 免疫学教研室:基础医学院七楼 微 免 实 验 室:基础医学院六楼 教 研 室 电 话:
《医学免疫学》概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教研室 授课:邝枣园教授 联系电话: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该学科既是一门生物科学,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又是一门应用科学,牵涉到许多临床问题,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可以用免疫学基础理论来理解,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免疫学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而新疫苗的研制更为预防医学展示了广阔前景。此外,以免疫学为主干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免疫化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病理学等,为免疫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对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免疫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免疫遗传 Immunogenetics.
第四节 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 人体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Tm Ag Mφ T B 浆细胞 Bm Ab(抗体)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抗 原 医药部 苏金旋.
第四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概念: 1、遗传:在一定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传给子代,而 且代代相传,称之为遗传。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5.1 人工免疫系统概述.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三章 抗原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五章 免疫 免疫:身体对外物入侵的防护机制。 分: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An Overview of the Immune System
第六章 抗 原(Antigen,Ag).
授课老师:章晓联 教授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第3章 抗 原 (antigen, Ag).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 抗 原 (Antigen, Ag).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第10章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第六章 免疫应答.
肿 瘤 免 疫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免疫学教研室 熊 洁.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Introduction to Immunology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Antigen 肖 健 抗原Ag.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免疫学 (Immunology) 郭敏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教研室 王峥

前言(绪论) 一、概念 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病源性、外源性、保护性、正应答) 现代免疫: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对其产生免疫应答(清除抗原性异物,或维持免疫耐受),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性防御机制。

二、免疫的功能和“机构” 行使免疫功能的机体结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 免疫主要有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绪论) 功能 生理性 病理性 免疫防御 抗感染免疫,防御病原微生物 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 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监视并清除畸变或突变细胞 癌症或持续感染

免疫学相关诺贝尔奖 1901年首次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得者就是在免疫学有突出贡献的von Behring。截至1996年止,该奖共颁发87次,而免疫学以及与免疫学密切相关的科学成果就占16项,为获奖次数的18.4%。这是任何生物医学学科所属的单一学科所不比拟的。这一事实说明免疫学及其成就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免疫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块肥沃的原野,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授课主线(免疫过程) 免疫应答 Ag 产生Ab/致敏淋巴细胞 非活化补体 活化补体 (C) 协助补充抗体免疫溶菌溶血作用 (过激——超敏反应) 免疫应答 Ag 产生Ab/致敏淋巴细胞 Ag-Ab复合物 非活化补体 活化补体 (C) 协助补充抗体免疫溶菌溶血作用 进入机体 刺激免疫系统 活化并发挥各种效应 特异结合

Chap7 抗原 (antigen, Ag) 哪些物质是抗原? 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及其毒性代谢产物 疫苗(如菌苗、类毒素) 异种蛋白、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异种组织细胞 同种异体组织细胞、血型抗原、肿瘤抗原等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免疫反应性 or 反应原性(immunoreactivity) 前言 抗原是什么?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①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② 免疫反应性 or 反应原性(immunoreactivity)

抗原的基本特性 半抗原 + 载体 抗体 刺激产生 完全抗原 免疫原性 注意:p218抗原性不妥 免疫反应性 免疫反应性

不同命名 免疫应答刺激物统称 应答 类型 表现 形式 免疫 原性 免疫反应性 狭义命名 抗原 正免疫应答 正常免疫应答 + - 半抗原 超敏 变应原 负免疫应答 耐受 耐受原

§1 抗原的免疫原性 (构成抗原的条件) 异物性 理化条件 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 立体构象、物理性状等 其它条件 宿主因素、免疫方法

一、异物性(首要条件) 概念:与自身成分相异或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前未接触过的物质。 判断标准:以成熟淋巴细胞是否识别为标准(胚胎期淋巴细胞是否与之接触过) 分类: 异种物质:细菌,类毒素等 同种异型(体)物质:移植器官,血型抗原等 自身物质:晶状体蛋白,精液等

二、理化条件 分子大小:一般>10kDa,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一般大分子蛋白质免疫原性较强,复杂的多糖有免疫原性,核酸及脂类一般不具有免疫原性 立体构象与易接近性 物理性状:颗粒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聚合状态强于单体

立体构象的影响

三、其他条件 完整性 宿主因素:种属、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 免疫方法:剂量、途径、次数、佐剂等

§2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特异性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抗原决定簇 (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产生应答) (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反应) 分子基础 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决定簇 (抗原表位,epitope) 概念:是Ag分子表面有一定空间构象的特殊的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特异性。 一个功能性表位就是一个抗体或细胞能与之结合的抗原的最小单位(一价)。完全Ag一般为多价。 通常由5-15个aa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意义: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 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抗原表位与抗原特异性 试验抗原 用于制 备抗血清的物质 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空间排列、立体构型等均可决定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三、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若不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这样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p223) 交叉反应:抗体或效应细胞等应答产物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共同抗原)均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交叉反应图示 A a A a A a A a B b B C C c

交叉反应的意义 造成诊断干扰(不同致病微生物之间有相同或相似表位) 引起病理性免疫损伤(病原菌的异嗜性抗原) 鉴定物种亲缘性

§3 抗原的分类 抗原性能:完全抗原,半抗原 抗原来源:天然抗原,人工抗原 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关系:TD-Ag,TI-Ag §3 抗原的分类 抗原性能:完全抗原,半抗原 抗原来源:天然抗原,人工抗原 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关系:TD-Ag,TI-Ag 与机体亲缘关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非己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P225) 激活T细胞的能力:普通抗原,超抗原(p227) 是否由APC所摄取: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抗原理化性质:颗粒抗原、可溶性抗原、蛋白抗原、多糖抗原等 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性质: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变应原,耐受原等

§4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异种抗原 二、同种异型抗原 三、自身抗原 四、肿瘤抗原 五、其他抗原 病原微生物抗原、细菌毒素抗原、异种动物免疫血清、植物蛋白、异嗜性抗原 二、同种异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三、自身抗原 四、肿瘤抗原 五、其他抗原

一、异种抗原 病原微生物抗原 → 细菌毒素抗原 → 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植物蛋白 异嗜性抗原 →

(一)病原微生物抗原 细菌: 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菌毛抗原等 病毒: 表面抗原, 内部抗原

(二)细菌毒素抗原 细菌外毒素 0.3%-0.4%甲醛 类毒素 预防用 脱毒性保留抗原性 免疫注射马 (三)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细菌外毒素 0.3%-0.4%甲醛 类毒素 预防用 免疫注射马 (三)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从血清中提取 抗毒素 治疗用 抗体:中和外毒素 抗原:超敏反应 ←

异嗜性抗原 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最初由Forssman发现,故命名为Forssman抗原。 P360 常见的异嗜性抗原: 溶血性链球菌表面成分 : 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 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 : 人结肠黏膜——溃疡性结肠炎 牛心肌中的心肌类脂 : 梅毒螺旋体——利用牛心肌提取液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梅毒抗体,作为诊断依据

二、同种异型抗原 (一)红细胞血型抗原 (二)组织相容性抗原(Chap9,膜型免疫分子,P272)

(一)红细胞抗原-输血反应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上血型抗原 A 、B ---(无A、B) 血浆中抗体 b a ---(无a、b) 激活补体 溶血 A 输血 B ←

三、自身抗原 自身组织发生改变 “隐蔽”抗原的释放 自身正常组织:自身免疫病

四、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泛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两类 TSA是某些肿瘤细胞所特有的,不存在于任何发育阶段的正常细胞上。如黑色素瘤等肿瘤细胞表面存在的MAGE-1,可用单抗技术测到。 TAA非肿瘤细胞特有,在正常细胞也可存在。但在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加。例:鼻咽癌——EBV抗原;肝癌——甲胎蛋白(AFP)

五、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一般抗原只被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克隆识别并激活,而某些抗原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2%~20%),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多为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如金葡菌肠毒素、A蛋白(SPA)、HIV表面糖蛋白gp120

§5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佐剂(adjuvant):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先于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后,能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常见佐剂: Al2(OH)3,明矾,弗氏佐剂等

课后复习题 1、名词解释: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抗原决定簇,共同抗原,交叉反应,异嗜性抗原,超抗原,毒素(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佐剂 2、常见缩写:TD-Ag,TI-Ag 3、构成抗原的条件有哪些? 4、医学上有哪些主要抗原? 5、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哪几种?人类血型如何分类?为何不能异型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