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規劃與發展篇- 第九章 全球運籌 任課教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国际贸易实务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de by Quhaiqun Zhangyaqiong.
Advertisements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实验目的  1. 学会公司成立和业务信息的发布。  2. 掌握外贸业务磋商程序,能够书写往来函电.  3. 掌握 L/C 结算方式和 CIF 术语条件下的外贸履约 流程。  4. 正确填写各种单据(包括出口业务中的报检、 报关、议付单据,信用证开证申请等)。
LOGO 综合实训 15 : 进出口业务全程模拟实训 实训地点:外贸业务实训中心 实训工具:世格外贸软件、工作人员制服、打印机、 各种纸制单据.
Chapter 13 行銷通路與實體運配.
第九章 全球運籌策略.
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国际运输基本知识 国际货物运输基本知识 商务单证课程组 青岛滨海学院.
信用狀 授課教師:張丞良 老師 教學科目:國際貿易實務Ⅰ 教學單元:信用狀.
底價及價格分析 (基礎訓練課程3小時) 經濟部工業局楊情勇.
国际贸易实务 主讲:徐洁香.
第四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十一章 国际物流与货代.
CHAPTER 11 國際貨運(一)海上貨物運輸.
第6章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报关单的填制规范 2. 熟练掌握报关单的填制技巧
第五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 本章内容: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 买卖双方的义务 合同违约的救济 国际贸易术语 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第九章 关税.
第6章 货物运输 6.1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6.2 货物运输条款.
第八章   信用狀的應用.
机器设备评估底稿(操作类) ( ) 王建军.
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簡介 一、引言 二、所謂國際貿易 三、國際貿易對海島經濟的重要性 四、國際貿易的基本型態 五、何謂國際貿易實務
第二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第二章 贸易术语 By 刘 婧.
第11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1节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第2节 关于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第3节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
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 商务单证课程组.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国际经济法课件.
实践教学方式 按照教学计划,本课程没有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本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在提单业务和提单条款、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损等内容分别安排航运案例分析和航运案例讨论,课前给出典型的航运案例,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指导,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对航运案例分析情况,对学生理论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和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
貿易相關公約、規則與慣例. 貿易相關公約、規則與慣例 條約名稱 英文名稱 製訂單位 適用 國際商會貿易條規 (國貿條規) 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Incoterms 2010) 國際商會 (ICC)
第十章 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貿易條件 Trade Terms.
一、进出口贸易程序.
项目三 合同条款的拟定(2) ——价格条款.
贸易术语及其国际惯例 Trade Terms
INCOTERMS 200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
授課老師:陳悅琴 博士 朝陽科技大學企管系.
7--11便利店.
CHAPTER 15 進口報關 檢驗提貨.
貿易條件與提單.
国际贸易概论及实务备课笔记 孙艳平.
第十一章 改证.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国际贸易》重点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之三 教学PPT
第五章 運輸管理.
進口貿易作業流程 By 海外課 Sabrina.
资产评估学.
出口退免税政策解读.
Chapter 5: Prices of Goods
第5章 價格與成本分析.
Chapter 3 進出口貿易流程 3.1 市場開發與契約成交過程 3.2 交貨前準備 3.3 出口通關 3.4 出口結匯 3.5 進口結匯
第五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七章 贸易术语.
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在國際貿易上定型化的貨物買賣條件,貿易 條件在於規定買賣雙方貨物交接的責任,費 用,與風險劃分
國貿條規(Incoterms) 之適用及其未來修訂之探討
5.1 貿易條件的選擇 5.2 出口價格的計算 5.3 進口價格的計算 5.4 報價文件 5.5 還價
基本交易條件.
单证知识58问 锦程物流网.
第13章 出口、進口 與貿易對應.
Chapter 12 出口、進口與相對貿易.
学习情境三 贸易术语的磋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惠州市尚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新编国际商法》(第二版) 曹祖平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hapter 5 出進口價格計算.
微利時代之全球化 供應鏈與運籌因應作法 民國94年12月05日.
保 险 学 第六章 财产损失保险.
國貿條規 INCOTERMS 2000 國際商會製定.
進出口貿易與押匯實務 疑難問題解析 (首篇)
國際貿易實務 張錦源、劉玲.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 第十二章 收 入 及 利 润 主讲:边喜春 江西财大会计学院 TEL:0791——
1.1 國際貿易的定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十章 商品的价格 一、作价方法 固定作价 暂不固定 暂定价格 滑动价格.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 航運企業管理系 二管四甲 陳奕伶
第六篇 出口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履行 第二十章 出口交易磋商和合同订立 第二十一章 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八組 組員 黃雅羚 4970P075 林鈺淳 4970P063 許嘉哲 4970P067 鄭玉涇 4970P05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物流管理、規劃與發展篇- 第九章 全球運籌 任課教師:

大綱 第一節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第二節 國際運輸 第三節 國際貿易與關務業 第四節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第一節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本節重點: 背景說明環境發生怎樣變化?造成何種影響? 全球運籌之範圍包含哪些議題與內容?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第一節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本節重點: 背景說明環境發生怎樣變化?造成何種影響? 全球運籌之範圍包含哪些議題與內容? 全球運籌管理模式包含哪些模式?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1.1 背景說明 1/2 交通及通訊科技的發達,促成全球聯繫管道的暢通,速度更快且成本也越來越低。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全球競爭的趨勢已無法阻擋,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概念因而受到重視。 全球運籌議題探討的不再只是國內的供應商關係,而是全球供應鏈(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中的物流運籌管理。著重於如何在全球性的環境下,以及時(Just-in-time, JIT)的模式,盡一切可能平衡相關的物流成本。讓所有供應體系間,從接單、採購、進料、生產到交貨都可以控制在最適成本與品質的狀況,並滿足顧客的需求。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1.1 背景說明 2/2 企業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藉助夥伴間的策略聯盟,全面性的顧及生產、行銷或研發各層面,進行產業網路內各企業資源的流通與合作。以供應鏈整體的關係來考慮並進行佈局,企業才能更有效率地執行國際化策略。 全球運籌就是強調跨越國家與地理界線,系統性思考供應鏈整合與資源之配置,將供應鏈每個成員緊密結合,使產業達到最大的效益。換言之,在全球運籌管理體系的運作下,客戶、製造商與供應商形成風險共擔、有利同享的命運共同體。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1.2 全球運籌之範圍 全球運籌管理意味著運籌管理活動隨著企業經營領域的擴大 ,由國內市場層次擴大為跨越國界的市場層次;再發展為國 際市場運籌或多國經營,最後配合全球化經營以從事全球運 籌管理。基本上,全球運籌的內容大約可區分為四個部份: 國際設施區位選擇 因貨量的增減或貨物需求量結構發生改變,而必須增加/關閉倉儲(生產點)所衍生的區位問題 國際運輸 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下,任何作業都無法單獨存在,每一個作業都須經由倉儲與運輸配送網路加以串接。 國際存貨控制 在世界各地進行原物料或成品之調度,使得存貨管理更形複雜。 國際資訊系統 由於網際網路(internet)的標準具互通、低廉、普遍等特性,有助於支援企業的客戶服務需求,故可透過供應鏈規劃、提升快速反應系統和顧客反應系統的效率,來發展全球企業與其交易夥伴間的垂直資訊網路系統。

1.3 全球運籌管理模式 國際貨物流動的途徑經常會受到配銷通路的影響,管理者通常採行四種方法,來解決全球運籌管理的問題 :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1.3 全球運籌管理模式 國際貨物流動的途徑經常會受到配銷通路的影響,管理者通常採行四種方法,來解決全球運籌管理的問題 : (1)當地補貨中心:管理者將存貨集中於地區性的物流中心, 方便服務當地顧客; (2)海外組裝中心:建立產品的海外組裝中心,再將產品依顧客 需求送至其手中; (3)直接配銷模式:利用複合運輸,直接將貨物送達最終消費者; (4)多國物流中心:母公司自己創設配銷系統,建立海外多國的 物流中心,來運輸產品。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典型系統模式(當地補貨中心) 此模式是在市場當地設立補貨倉庫,就近供應當地市場的需求。亦即供應商將貨物送至各國的物流中心,由該物流中心將負責該國貨物之倉儲及配送等服務,顧客可直接向該國物流中心或是子公司/辦事處訂貨。 註: E表出口商;H為海外存貨;DC表物流中心;C為顧客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轉運系統模式(海外組裝中心) 針對客戶實際上所提出的不同規格與訂單需求,直接於客戶所在地設立組裝中心。此模式擁有提供即時支援當地的能力,亦可因應客戶不同需求,針對不同規格來組裝複雜的產品類型。 註: E表出口商;S為策劃活動;DC表物流中心;C為顧客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直接配銷系統模式 製造商以最快的方式,直接將訂單上的產品運送至終端客戶,以達到最大的時效性要求。即供應商直接由所在國家將貨物配送至各國顧客,而不在各國設置物流中心進行配送。 註: E表出口商;C為顧客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多國物流中心模式 本模式是由多國物流中心提供一個單一的中央存貨控制中心,以因應不同國家或地區市場的需求。即在數個國家設置一國際性物流中心,以統籌鄰近國家之訂貨、倉儲及配送作業。 註: E表出口商;H為海外存貨;DC表物流中心;C為顧客

第二節 國際運輸 本節重點: (1)水道運輸 (2)航空運輸 (3)公路運輸 (4)鐵路運輸 (5)管線運輸 (6)複合運輸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第二節 國際運輸 本節重點: (1)水道運輸 (2)航空運輸 (3)公路運輸 (4)鐵路運輸 (5)管線運輸 (6)複合運輸 由於台灣四面環海,國際貨物運輸的進出口貨物大部分是通過海運。隨着航空科技的發展,以及越來越講求時效性的運輸需求,航空運輸的貨運量近年來亦大幅成長。歐美大陸等國境間有陸地相連者,會有透過鐵路與公路的長途運輸。而油類等貨物,亦可透過所謂管道運輸來進行。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1 水道運輸 定義-利用行駛於水道航線上的船舶載運旅客及貨物的運輸方式,稱之為水道運輸。上述中的「水道航線」,意指在水面或水中可供船舶航行的路線與相關的港站設施;而「船舶」,是指能浮揚並航行於水面或水中的運輸工具。 特徵 (1)航線利用方便且較具彈性 (2)運距遠航速慢 (3)海洋的阻隔 優點 (1)續航力強 (2)載運量大 (3)運送能力大 (4)運費低廉 (5)可運送貨物種類多 缺點 (1)運輸速度慢(2)運輸速度慢(3)準時到達性低 (4)極易受天候影響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2 航空運輸 定義-利用航空器載運貨物及旅客,行駛於空中航線上的運輸方式,稱之為航空運輸。「航空器」是指藉由本身的動力或以任何空氣浮力的方式得以飛航於大氣中的運輸工具而言;而「空中航線」是指經由航空機關核定,可供航空器於空中飛航使用的路線與相關的場站設施。 特徵 (1)運具、航線分屬不同的擁有者(2)運距遠航速快 (3)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 (4)折舊率快 (5)用途寬廣 優點 (1)不受地形限制(2)穩定性高(3)安全準時 (4)速度快(5)手續簡便 (6)複合運輸 缺點 (1)受天候影響大(2)運費高(3)載運量低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3 公路運輸 定義-利用行駛於公路之裝載車輛載運貨物及旅客的運輸方式,稱之為公路運輸。而「公路」,乃是指供裝載車輛行駛的車道與場站設施;「裝載車輛」,則是指在公路上不依軌道或電力架線,而以發動機行駛者。 特徵 (1)機動性高(2)及門服務 (3)車輛、路權分屬不同的擁有者(4)公共性強 優點 (1)方便性高(2)普及性高(3)容易經營 (4)調度靈活(5)低維修成本 缺點 (1)安全性低(2)載運量低(3)人工成本高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4 鐵路運輸 定義-所謂鐵路運輸,是指使用行駛於鐵路上之列車載運旅客及貨物的運輸方式。其中「鐵路」,是指鋪設軌道以供車輛行駛的路線及場站設施;而「列車」,是指一輛以上(含)的動力車,單行或牽引數節車廂行駛者。 特徵 (1)車輛、路權同屬一擁有者(2)投資龐大、移轉不易 (3)專屬路權(4)編組列車 (5)採用導向原理 (1)貨品準時到達性高(2)運資低廉(3)安全性高 (4)受氣候影響小(5)速度較快 (6)運輸量大 (7)鐵路運輸成本較低 優點 缺點 (1)初期投資大(2)缺乏機動性(3)維修不易 (4)目標顯著 (5)編組費時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5 管線運輸 定義-利用壓力作為動力源,使貨物在管線內流動的運輸方式,稱之為管線運輸。所稱的「管線」,是指同時具備有運輸工具與通路功能的固定管道,其運作的方式是利用管道中某一端點的壓力源,將貨物藉由該管道流動至另一端點。 特徵 (1)單向運送(2)運具、路線一體 (3)專業化程度高(4)產運合一(5)及門服務 (1)運價低廉(2)載運量大、無間斷性 (3)不受天候影響 優點 缺點 (1)不易維修(2)限制運送物品之型態(3)易蒙受偷竊損失 (5)編組費時

2.6 複合運輸(intermodality) 1/2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6 複合運輸(intermodality) 1/2 定義-複合運輸可定義為:「貨物從託運人(consignor或稱shipper)到收貨人(consignee)的運輸過程中,經由兩種以上的運具來承運,但採用單一費率或聯合計費(through billing),並且共同負擔運送責任(through liability)之服務方式謂之。」 特徵 複合運輸的起源很早,早期大多稱為聯合運輸(coordinated transportation or combined transportation)的型態存在,係一種增進運輸效率的服務方式。最初發展的原因是由於五種基本的運輸方式受到運輸能力與地理環境的限制,無法單獨完成運輸任務。將各種不同的運輸系統與以整合,可發揮內在效益,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完成起迄點間的貨物運送。

2.6 複合運輸(intermodality) 2/2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2.6 複合運輸(intermodality) 2/2 種類 複合運輸依營運路線別可分為兩種: (1). 路線上之運輸(online movement):即在規劃路線上,僅由單一 運送人( single carrier)來從事貨運運送之方式。 (2). 路線間之運輸(interline movement):即託運貨物須由某一路線 之運送人轉給另一路線之運送人之運輸方式。 此外,依使用運具的多寡,分為三種: (1)單一運具的運輸(singlemodal movement):貨物運輸過程中僅使用 一種運具者稱之。 (2)複合運具之運輸(intermodal movement):即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 須將貨物從一運具搬至另一運具,且僅使用到兩種運具者稱之。 (3)多元運具之運輸(multimodal movement):即在運輸過程中,需要用 到兩種以上之運具,才能完成轉運者稱之。

圖9.5 複合運輸的型態 資料來源:張有恆(2005) 現代物流管理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複合運輸的型態 船背運輸 圖9.5 複合運輸的型態 資料來源:張有恆(2005) 現代物流管理 鐵路 空運 卡車 水運 管道 空橋運輸 陸空聯運 背載運輸 空鐵聯運 海陸聯運 n.d.

第三節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本節重點: (1)國際貿易了解定義,貿易型態與INCOTERM (2)貨物通關了解通關方式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第三節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本節重點: (1)國際貿易了解定義,貿易型態與INCOTERM (2)貨物通關了解通關方式

3.1 國際貿易 1/2 定義-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物和服務的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1 國際貿易 1/2 定義-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物和服務的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型態 依商品出入國境的型態可區分為 (1). 出口貿易 (Export Trade) : 本國商品運銷至外國。 (2). 進口貿易 (Import Trade) : 外國進口產品運銷至本國。 (3). 通過貿易 (Transit Trade) : 外國進出口產品經過本國至他 國,本國的仲介利益為裝卸費、保險費及倉儲費等勞務收入。 在外國與他國(賣方與買方)的角度看,此交易型態稱為三角 貿易 (Triangular Trade) 或轉口貿易(Intermediary Trade)。

3.1 國際貿易 2/2 型態 依商品實體型態區分,可分為 依商品於出入國境過程的實體改變狀態分,可區分為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1 國際貿易 2/2 型態 依商品實體型態區分,可分為 (1). 有形貿易 (Visible Trade) : 國際交易是實體的貨品輸出入, 必須經過報關手續。 (2). 無形貿易 (Invisible Trade) : 國際交易是無形的勞務交易, 如保險、商標、技術、通訊、金融、專利、旅行等。 依商品於出入國境過程的實體改變狀態分,可區分為 (1). 主動加工貿易 (Active Improvement Trade) : 從外國 輸入原料或半製品,在國內加工製成成品或半成品後,再輸 出國外。 (2). 被動加工貿易 (Passive Improvement Trade) : 將本 國生產的原料或半製品,輸往國外加工製成成品或半成品後, 再輸入國內。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1 國際貿易-貿易條件 1/2 任何一筆國際商品的貿易,從買賣雙方建立業務關係開始,經交易協商簽訂買賣契約,至雙方履行契約完成交易,其間須經過許多繁複的手續。在實際的程序上,並不是每一筆交易都完全相同,需視各種因素而定。一般說來,進出口貿易的程序受 (1)貿易方式,如商業貿易方式或易貨貿易方式、 (2)付款方式,如利用信用狀 (Letter of Credit, L/C) 或付款 交單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P)、 (3)貿易條件,如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貨)、CFR (Cost and Freight, 運費在內)、CIF (Cost Insurance, Freight, 運費保費在內)以及 (4)政府規定,如進出口簽證制度、商品檢驗、外匯管制、進出 口通關制度及領事簽證制度等所影響。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1 國際貿易-貿易條件 2/2 目前使用之國際貿易條件基本上以INCOTERMS 2000為主,INCOTERMS係由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三個字的字首合併而成,全名為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內容為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針對各種貿易條件(Trade Terms)作的解釋,明確規定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貨物所有權及風險在何時何地移轉以及費用負擔之分界點。以避免契約當事人,因對交易雙方國內實際上不同之交易情況,產生不同的解釋而發生國際貿易上之糾紛。 國際商會大約每隔10年就會進行翻修,目前最新修訂版為INCOTERMS 2010。在2010版中已將貿易條件通則由2000版的13種減為11種。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INCOTERMS 2000

INCOTERMS 2000 F類:運費未付 FOB:船上交貨條件+指定裝運港 FOB賣方須負責 (一)風險之轉移:貨物運至裝運港實際越過船舷欄杆為止。 (二)費用之負擔:貨物裝運前之成本與費用。 (三)單據之提供:1.商業發票2.官方及其他正式出口文件 3.「一般交貨證明」或協助取得「運送單據」 4.協助買方取得貨物進口及過境之相關文件 FOB:船上交貨條件+指定裝運港 賣方辦妥通關事宜,負擔所有風險及費用直將貨物送至裝 運港安全裝載於買方指定之船舶上,其後一切風險及費用 全歸買方負擔。 FOB僅適用於採『純船運』之運送方式

CIF又稱『含運保費條件』,僅適用於採『純船運』之運送方式 INCOTERMS 2000 C類:運費付訖 CIF賣方須負責 (一)風險之轉移:貨物運至裝運港越過船舷欄杆止(同FOB)。 (二)費用之負擔:FOB所應付之費用+主運費+保險費。 (三)單據之提供:1.商業發票 2.官方及其他正式出口文件 3.標明「運費已付」之運送單據 4.保險單據 5.協助買方取得貨物進口及過境之相關文件 CIF:運保費在內條件+指定目的港 賣方於規定期限內,將貨物送至裝運港安全裝載於船舶上 ,賣方負擔送達目的地之主運費及保險費,其餘風險及費 用全歸買方負擔。 CIF又稱『含運保費條件』,僅適用於採『純船運』之運送方式

INCOTERMS 2000 E類:工廠現場交貨 EXW使用時機 E類:EXW+指定地 EXW賣方須負責 (一)風險之轉移:賣方承擔風險僅到交貨予買方。 (二)費用之負擔:賣方僅負擔貨物交予買方前之成本與費用。 (三)單據之提供:1.商業發票 2.協助買方取得貨物出、進口及過境他國 等相關文件。 EXW使用時機 (一)賣方市場: 需求大於供給,賣方佔優勢。 (二)售予國內出口商: 出口商以此條件買入貨物再以其他條件售予進口商。 E類:EXW+指定地 除買賣雙方另有約定,賣方僅須於規定日期或期間內, 將貨物備妥置於『指定地』 EXW條件下,買方擔負之責任最大

INCOTERMS 2000 D類:貨物送達 DDP:稅訖交貨條件+指定目的地 DDP賣方須負責 (一)風險之轉移:貨物送達目的地之運輸工具上交買方處置止。 (二)費用之負擔:貨物運抵目的地送達之運輸工具上,稅訖交 買方處置前之一切成本及費用。 (三)單據之提供:1.商業發票 2.官方及其他正式出、進口及過境他國之文件 3.目的地及/或一般運送單據 DDP:稅訖交貨條件+指定目的地 賣方必須於規定期限內,負擔所有風險及費用,將貨 物運至目的地於送達之運輸工具上,辦妥通關手續,並繳 清各種進口稅項,交買方處置為止(買方僅須自行卸貨)。 DDP條件下,賣方擔負之責任最大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INCOTERMS 2010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2 貨物通關 1/2 「海關」(Customs house)係一國政府設置於各通商口岸,負責監督貨物進出國境關卡之機關。主要業務有(1)關稅稽徵、(2)查輯走私、(3)保稅業務、(4)外銷品沖退稅、(5)貿易統計、(6)燈塔建管、(7)受理其他機關的代辦業務等。 財政部關稅局(Customs Bureau)是關務的執行單位,關務總局下設基隆、台北、台中、高雄四個關稅局,分別位於基隆港、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及高雄港。各關稅局視其業務需要於轄區內之輔助港、國際機場、貨櫃集散站、加工出口區、郵局及科學工業園區內設分、支局。近年來,通關自動化的實施,增進了關務行政的效率。

3.2 貨物通關 2/2 C1「免審免驗」通關-免審書面文件免驗貨物 C2「文件審核」通關-審書面文件免驗貨物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2 貨物通關 2/2 通關自動化實施之後,運送文件(大提單、小提單、託運單等)除少數情況仍使用正本外,均改用影本或免繳。海關電腦專家系統按進出口廠商、貨物來源地、貨物性質及報關業等篩選條件,分別將報單核定為C1(免審免驗)、C2(文件審核)及C3(貨物查驗),三種通關方式說明如下 : C1「免審免驗」通關-免審書面文件免驗貨物 C2「文件審核」通關-審書面文件免驗貨物 C3「貨物查驗」通關-審書面文件並檢驗貨物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3 保稅 貨物進口時即應課徵進口關稅,但海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特實施保稅制度。保稅制度是指運抵國境的進口、轉口,以及其他受海關監管的貨物,在通關放行前,暫免或延緩課徵關稅。 保稅貨物因未完成通過手續,故徵稅與否須視該貨物是否進口或復出口而定。就關稅領域而言,進口貨物在未徵進口稅以前為保稅狀態,以此狀態再輸出即可免除關稅負擔,課徵進口各項稅捐(進口稅、營業稅等)。 保稅區又分保稅工廠、科學工業園區、保稅倉庫以及加工出口區四種,四種保稅區區域內的業主,提出保稅申請並經審查營運及保稅業務管理完善者,皆享有自主管理、按月彙報資格。 (其中,保稅工廠僅限生產用之直接原料可以保稅進口﹔科學工業園區的原物料及生產設備均可保稅進口;保稅倉庫進口貨品之暫時性保稅進儲、轉售,不得從事加工業務;加工出口區的原物料、燃料及生產設備均可保稅進口。)

3.4 現代化關務發展與國際貿易 目前貿易便捷化的推動已有以下4個成效: 全球運籌發展背景與趨勢 國際運輸 國際貿易與關務作業 兩岸物流的現況與展望 3.4 現代化關務發展與國際貿易 繼1995年8月起全面實施海空運貨物通關自動化後,行政院在2008年推動「貿易便捷化」計畫,積極進行有關貿易文件流程之簡化。將原屬三十多個不同的簽審機構,一百多種資訊無法互通的簽審文件,利用單一窗口、線上申請簽署與XML整合方式,達到進出口簽審文件無紙化、文件之標準化、通關無障礙的目標,避免資料重複鍵入而造成時間與成本之增加。 目前貿易便捷化的推動已有以下4個成效: (1) 塑造數位貿易環境 (2) 建置訊息交換平台 (3) 網路介接輔導推廣 (4) 建立國際接軌機制

本章複習-簡答題 全球運籌的規劃與國際企業的配銷通路有關,除了在當地設置補貨中心外還有哪三種方法可以解決全球運籌管理的問題? 國際貨物運輸分為哪幾種模式? 在國際運輸中,水道運輸有何特徵? 在國際運輸中,水道運輸有何優點與缺點?試各舉出二項。 在國際運輸中,航空運輸有何特徵? 在國際運輸中,航空運輸有何優點與缺點?試各舉出二項。

本章複習-簡答題 試舉出公路運輸的二項特徵。 試舉出鐵路運輸的二項特徵。 何謂管線運輸?該運輸方式的優缺點為何? 國際貿易依商品出入國境的型態可區分為哪三種? 海關的主要業務有哪些?

本章複習-問答題 試說明C1報單的通關方式。 何謂保稅?保稅區分成哪幾種?各有何特色? 試說明何謂複合運輸? 試比較說明INCOTERMS 2000與2010版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