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证明一片绿色树叶的 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 显微镜的使用: 1 、安放 2 、对光 3 、放片 4 、调焦 5 、观察.
Advertisements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罗定廷锴纪念中学 吴绮珊. 红细胞 白细胞 植物植物 口腔 上皮 细胞 洋葱 表皮 细胞.
1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 、荚膜 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 层粘液性物质,厚度 ≥0.2 μm ,称 为荚膜;厚度< 0.2μm ,称为微荚 膜.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 bacterium ):是具有细胞壁和核质 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广义细菌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
血液与造血系统组织. Slide No:8 Material: human blood Method: Giemsa staining.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实验四 植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染植物细胞内微丝束的方法。.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Bacteria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 的三种基本形态观察
Chap1 细菌 (bacteria).
班社会实践调查 ——大学生健康与运动状况调查.
谷雨节气模板.
按開憂鬱症的結 ---穴位玄機妙用 溫嬪容 醫師.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又称化脓性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为两类: 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中信信诚-淮安项目.
中心实验室提供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
显微镜技术.
第一单元 模具钳工基础. 第一单元 模具钳工基础 主要内容 课题一 模具钳工基本知识 课题二 划线及孔加工 课题三 研磨与抛光.
实验九 酵母菌的有性孢子——子囊孢子的形态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病毒学诊断 真菌学诊断.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显色指示片:1张/人,一次性纸杯1个/人,纯净水全班共用
Lab work on Microbiology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走近细胞 季延中学 杨国栋.
傷 仲 永 王安石 S 孫子潔.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目的要求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二 活性污泥生物相及藻类形态观察 实验三 微生物的染色 实验四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实验四 革兰氏染色法.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检验基础与输血教研室.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显微镜的 构造和使用 七上 第一章 第1、2节 九年级生物复习 保定十三中 王琳
实验六 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荧光观察.
一、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校园建设中的节能与消防问题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姜长征.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
「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 內容及送審流程之探討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食品学院 张华江.
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中的革兰氏染色与细菌接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次实验的内容 实验五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实验六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七 细菌的芽胞染色法 实验八 细菌的荚膜染色法.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绪 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显微镜的结构 及其使用 主讲:杨期和、李 诺.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实验五 细菌的芽胞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芽胞染色法 初步了解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及芽胞在菌体中的位置.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卓培班》 微生物学实验 吕爱军 2013年3月.
(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105年教育部熱血老師翻轉學生「教育愛」座談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2010.05 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2010.05

§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主要内容: § 1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 2 培养基的制备 § 3 采样和取、制样 § 4 接种、分离纯化 § 1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 2 培养基的制备 § 3 采样和取、制样 § 4 接种、分离纯化 §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 6 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 

5.1 显微操作 显微镜是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精密光学仪器。 5.1 显微操作 显微镜是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精密光学仪器。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时,一般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再油镜观察 。

低倍镜操作方法 1.两眼从侧面注视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调焦螺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2.左眼注视 (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3. 再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 注意:粗调调焦螺旋只用于上调载物台,如观察显微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有压碎载玻片、损坏物镜的危险。因此,用细调焦螺旋调节视野使其更清晰

高倍镜操作方法 1.将低倍镜观察到的目标移动至视野中央; 2.将低倍镜镜头转换成高倍镜镜头。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3.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注意:高倍镜观察时,光线需增强。

油镜操作方法 1.将高倍镜观察到的目标移动至视野中央; 2.将高倍镜镜头挪开,于载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 3.将油镜镜头移动至视野,让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至油晕不再扩大为止); 4.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 注意:油镜的操作需要较强的关线,故需将光线调至最强。 用10倍和/或40倍物镜为随后的高倍油镜(90倍或100倍)选择合适的视野(油镜镜筒上通常刻有H.I.OIL或OEL等标志)

油镜用后的处理: 第一遍: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油; 第二遍: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香柏油溶于二甲苯)擦去头上残留的油迹; 第三遍: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普通显微镜的保养 (1)观察完后,移去观察的载玻片标本。 (2)用过油镜的,应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去,再用擦镜纸蘸着二甲苯擦拭2—3次,最后再用擦镜纸将二甲苯擦去。 (3)转动物镜转换器,放在低倍镜的位置。 (4)将镜身下降到最低位置,调节好镜台上标本移动器的位置,罩上防尘套。 镜头清洁,只能用软而没有短绒毛的擦镜纸 ,物镜的清洗,可选用不同的溶剂,如酒精、丙酮和二甲苯等,其中最安全的是二甲苯。

§5.2 制片和染色 染色原理 由于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水分,机体是无色透明的,与周围背景没有明显的反差, 必须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他化合物组成。所以,微生物细胞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两性电解质兼有碱性基和酸性基,在酸性溶液中离解出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在碱性溶液中离解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 细菌带负电荷多,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故用碱性染料染色的较多。   微生物中细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体,必须通过染色的方法,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并且还可以通过染色的方法鉴别革兰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否长有鞭毛、周毛、荚膜和芽孢等。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细菌的测量单位: 微米(μm) 球菌 细菌的形态 杆菌 螺形菌

染色方法 (一)简单染色法 简单染色法又叫作普通染色法,只用一种染料使细菌染上颜色,观察细菌的形态。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二)复染色法   用两种或多种染料染细菌,目的是为了鉴别不同性质的细菌,所以又叫鉴别染色法。主要的复染色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性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  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实验材料 1.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蜡笔等。 2.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蕃红染液、石炭酸复红染液 3.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细菌的简单染色步骤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1.涂片 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红,待冷却后从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匀后,在载玻片上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干燥 涂片最好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干燥,有时为了使之干得更快些,可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上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3.固定 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钟,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过烫为宜(不超过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染色 在涂片薄膜上滴加染色液(石炭酸复红、草酸铵结晶紫或美蓝任选一种)一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5.水洗 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6.干燥 用吸水纸吸去涂片边缘的水珠,置于室温下自然干燥。用吸水纸时切勿将菌体擦掉。 7.镜检

1.取培养物分别做涂片、干燥、固定,方法均与简单染色的相同。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后水洗。 3.加碘液媒染1min后水洗。 (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步骤 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水洗→媒染→水洗→脱色→水洗→复染→水洗→干燥→观察 1.取培养物分别做涂片、干燥、固定,方法均与简单染色的相同。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后水洗。 3.加碘液媒染1min后水洗。 4.斜置载玻片,滴加95%乙醇脱色,至流出的乙醇不现紫色 为止,大约需时20~30s,随即水洗。 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 6.用吸水纸吸掉水滴,待标本片干后置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发现目的物后用油镜观察,注意细菌细胞的颜色。

革兰氏染色图解 革兰氏染色试剂

步骤1:用蒸馏水滴瓶滴一小滴蒸馏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

步骤2: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培养物于蒸馏水滴上

步骤3:用接种环将培养物涂布成一薄层

步骤4:风干

步骤5: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3-4次固定

步骤6:结晶紫染色1分钟

步骤7:用蒸馏轻轻冲洗玻片

步骤8:革兰氏碘液染色1分钟,再用蒸馏水轻轻冲洗

步骤9:酒精脱色至下滴液为无色,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步骤10:番红复染1分钟,用蒸馏水轻轻冲洗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革兰氏染色图 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红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紫色)

注意事项 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因此必须 严格把握脱色时间。 2 .选用培养18-24小时菌龄的细菌为宜,若细菌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3.干净的玻片、热固定、每一步水洗要彻底并且吸干等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鞭毛 化学组成: 鞭毛蛋白 功能: 运动器官 与致病有关 鉴定分类细菌

荚膜 化学组成: 多糖或多肽 功能: 抗吞噬作用 粘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

芽孢 脱水而成,为细菌休眠形式 功能与医学上意义: 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 可发芽成繁殖体有致病性 有鉴别作用 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指标

菌毛 化学组成: 菌毛蛋白 种类与功能: 普通菌毛—与致病有关 性菌毛—与遗传变异有关

your for you on. Thank att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