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Advertisements

孩儿们, 下午好!. 第一章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 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情。法,就是 依据辩证所得的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 治疗方法。方,就是依据治法进行合理恰当的组成或选方。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2章第2章 — 解表药. 概述 常用单味药 常用中成药 概述 1. 表证的定义 2. 表证的分类 外邪 ( 外界致病因素 ) 侵犯人体 浅表部位所出现的症候群, 相当 于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 的症状. 风寒表证(风寒感冒) : 恶寒重, 发热轻, 清涕, 咽痒, 痰稀, 无汗,口不渴或渴 喜热饮.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2008 年世界肾脏日主题 : 神奇的肾脏 !.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肾内科 郑宝林.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第三节 补阴药及方剂. 阴虚证 表现为两类见症: 表现为两类见症: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 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补益药对.
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 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医药集团.
感冒中成药合理使用 德胜中心 刘桂伶.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东平县中医院妇产科—闫密桃.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开窍药 一、含义: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二、功效: 开窍醒神(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开窍剂 概念: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 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适应范围:闭证一口噤,握拳,脉有力等。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感 冒.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王 付 制作.
第六单元 解表药.
46、 痹 证.
王 付 制 作.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 十 章 泻 下 药.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补益药与补益剂.
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国内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规模最大的大型金牌制药企业之一,公司于2010年1月6日在美国成功上市。 公司厂房、设施均按GMP标准进行设计建造、购进,已于2004年6月一次性通过了GMP认证验收,并与2009年再一次通过验收.
第一节 喉痹.
经行感冒.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胃阴亏虚.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祛 湿 剂.
利水渗湿药.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消 食 剂.
清瘟解毒丸仿单木刻印版 【简介】:此为双面木刻印版,一面为“清瘟解毒丸”,一面为“参苏理肺丸”,内容分别如下: A:清瘟解毒丸
开 窍 剂.
方舟®定喘止咳胶囊.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五章 化湿药.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命名、分类、组成 常用剂型 中成药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中成药的命名、分类、组成 中成药的命名: 1 以处方来源命名 2 以药物组成命名 3 以药物数目命名 4 以功能主治命名 5 以其他方法命名 中成药的分类方法: 1 按功效分类 2 按病证分类 3 按各科分类 4 按剂型分类 5 按拼音、笔画分类 6 按管理分类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有: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合剂、糖浆剂、散剂、滴丸剂、丸剂、酊剂、煎膏剂、酒剂、注射剂、软膏剂、贴膏剂、膏药、气雾剂、喷雾剂、眼用制剂、栓剂。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妊娠禁忌:禁用多是大毒的药物、引产坠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水药。慎用药包括含有通经逐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三七等;行气破滞的枳实、厚朴、大黄、芒硝、番泻叶等;辛热燥烈类的附子、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通草等。含上述成分的中成药,也就相应被视为妊娠禁用药和妊娠慎用药。 饮食禁忌:服用某些时,要尽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在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薄荷忌鳖肉;常山忌生葱、生菜;鳖甲忌苋菜;牡丹忌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1 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2 药证相符,合理用药 3 严控质量,规范用法 4 特殊人群,尤其重视 5 加强监控,安全用药

第一节 解表剂 一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丸 药物组成:羌活、防风、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临床应用:感冒 由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症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苦而粘者;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感冒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临床应用:感冒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状者。 临床应用:感冒

第一 节 解表剂 二 辛凉解表

柴胡注射液 药物组成:柴胡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的发热。 临床应用:1 感冒 2 实行感冒 3 疟疾

银翘解毒丸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感、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感冒

芎菊上清丸 药物组成:川芎、菊花、黄芩、栀子、炒蔓荆子、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风、甘草、白芷。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临床应用:1 头痛 2 感冒

牛黄清感胶囊 药物组成:黄芩、山银花、连翘、人工牛黄、珍珠母。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临床应用:感冒

祖卡木颗粒 药物组成:山奈、睡莲花、薄荷、大枣、洋甘菊、破布木果、甘草、蜀葵子、大黄、罂粟壳 功能主治:清热、发汗、通窍。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无汗,咽喉肿痛,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感冒

小儿宝泰康颗粒 药物组成:连翘、地黄、滇柴胡、玄参、桑叶、浙贝母、蒲公英、南板蓝根、滇紫草、桔梗、莱菔子、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小儿风热外感,症见发热、流涕、咳嗽、脉浮。 临床应用:感冒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葛根、板蓝根、水牛角、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临床应用:感冒

第一节 解表剂 三 表里双解

防风通圣丸 药物组成: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白芍、黄芩、连翘、白术、甘草。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感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临床应用:1 感冒 2 风疹湿疮 3 瘰疬

第一节 解表剂 四 扶正解表

玉屏风颗粒 药物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临床应用:1 自汗 2 体虚易感冒

第二节 泻下剂 润肠通便

麻仁润肠丸 药物组成:火麻仁、炒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临床应用:便秘

第三节 清热剂 一 清热泻火

黄连上清丸 药物组成:黄连、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酒大黄、黄柏、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鸣耳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临床应用:1 暴风客热 2聤耳 3 口疮 4 牙宣 5 牙痛 6喉痹

牛黄解毒丸 药物组成: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临床应用:口疮、牙疼、急喉痹。

牛黄上清丸 药物组成: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临床应用:头痛、眩晕、暴风客热、急喉痹、口疮、口糜、牙宣、牙齩痈

一清颗粒 药物组成:黄连、大黄、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 临床应用:喉痹、乳蛾、牙宣、口疮、目赤、吐血、衄血、便血、痔血

第三节 清热剂 二 清热解毒

板蓝根颗粒 药物组成:板蓝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 临床应用:急喉痹、急乳蛾、痄腮。

清热解毒颗粒 药物组成:黄连、水牛角、玄参、金银花、地黄、大青叶、连翘、知母、石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用于风热型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型脑炎。 临床应用:感冒、痄腮、暑热。

疏风解毒胶囊 药物组成: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 临床应用:感冒

小儿化毒散 药物组成:人工牛黄、珍珠、雄黄、大黄、黄连、甘草、天花粉、川贝母、赤芍、乳香(制)没药(制)、冰片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热毒内蕴、毒邪未尽所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烦躁口渴、大便秘结。 临床应用:口疮、喉痹、疮疖。

第三节 清热剂 三 清热祛暑

保济丸 药物组成:钩藤、菊花、蒺藜、厚朴、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葛根、化橘红、白芷、薏苡仁、稻芽、薄荷、茯苓、广东神曲。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藿香正气水 药物组成: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晕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症候着。 临床应用:感冒、呕吐、泄泻、中暑。

十滴水 药物组成: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 功能主治:健胃,祛暑。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胀、胃肠不适。 临床应用:中暑。

第三节 清热剂 四 清脏腑热

双黄连合剂 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临床应用:感冒。

银黄口服液 药物组成: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功能主治: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用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喉核肿大、口渴、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应用:急、慢乳蛾;急、慢喉痹;感冒。

茵栀黄口服液 药物组成: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也可用于其它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临床应用:黄疸

复方黄连素片 药物组成:盐酸小糪碱、木香、吴茱萸、白芍。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肛门灼热;肠炎、痢疾。 临床应用:痢疾、泄泻。

莲花清瘟胶囊 药物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锦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临床应用:时行感冒、喉痹。

小儿泻速停颗粒 药物组成:地锦草、儿茶、乌梅、焦山楂、茯苓、白芍、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用于小儿湿热壅遏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 临床应用:泄泻。

香连丸 药物组成:萸黄连、木香。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 。 临床应用:痢疾、泄泻 。

第四节 温里剂 一 温中散寒

附子理中丸 药物组成: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腕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临床应用:1 脾胃虚寒证 2 胃痛 3 泄泻

香砂养胃丸 药物组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临床引用:1 胃痛 2 痞满 3 纳呆

香砂平胃丸 药物组成:苍术、陈皮、厚朴、木香、砂仁、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舒气,止痛。用于胃肠衰弱,消化不良,胸膈满闷,胃痛呕吐。 临床应用:1 痞满 2 胃痛 3 呕吐

理中丸 药物组成:党参、土白术、炙甘草、炮姜。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临床应用:1 胃痛 2 呕吐 3 泄泻

第四节 温里剂 二 益气复脉

参麦注射液 药物组成:红参、麦冬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临床应用:1 脱症 2胸痹 3 心悸 4喘证 5血劳

生脉饮 药物组成:红参、麦冬、五味子 功能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临床应用:1胸痹 2心悸

稳心颗粒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干松。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临床应用:心悸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一 温化寒痰

通宣理肺丸 药物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炒)、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鼻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临床应用:咳嗽。

寒喘祖帕颗粒 药物组成:小茴香、芹菜子、神香草、玫瑰花、芸香草、寻麻子、铁线蕨、葫芦巴、甘草浸膏。 功能主治:镇咳,化痰,温肺止喘。用于急性感冒,咳嗽及哮喘。 临床应用:1感冒 2咳嗽 3哮喘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二 清热化痰

蛇胆川贝液 药物组成:蛇胆汁、平贝母。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嗽不爽或久咳不止。 临床应用:咳嗽。

急支糖浆 药物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化瘀,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临床应用:咳嗽。

橘红丸 药物组成:化橘红、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紫菀、款冬花、瓜萎皮、渐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粘稠,胸闷口干。 临床应用:咳嗽。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三 润肺化痰

养阴清肺丸 药物组成: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谈或谈带血。 临床应用:1咳嗽 2慢喉痹

二母宁嗽丸 药物组成: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密桑白皮、茯苓、炒瓜萎子、陈皮、、炙甘草、麸炒枳实、五味子。 功能主治;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宜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临床应用:咳嗽。

润肺膏 药物组成:莱阳梨清膏、党参、百部、黄芪、紫菀、川贝母。 功能主治:润肺益气,止咳化痰。用于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嗽,气喘自汗,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临床应用:咳嗽

强力枇杷露 药物组成: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功能主治:养阴敛肺,镇咳祛痰。用于久咳老嗽,支气管炎等。 临床应用:咳嗽。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四 消积化痰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药物组成:炒山楂、槟榔、枳实、密枇杷叶、瓜萎、炒菜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 功能主治;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饮食积滞、痰热温肺所致的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 临床应用; 咳嗽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五 疏风清热

清宣止咳颗粒 药物组成:桑叶、薄荷、苦杏仁、桔梗、白芍、枳壳、陈皮、紫菀、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咳嗽,症见:咳嗽,咯痰,发热或鼻塞,流涕,微恶风寒,咽红或痛,苔薄黄等。 临床应用:咳嗽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六 健脾止咳

小儿肺咳颗粒 药物组成:人参、茯苓、白术、陈皮、鸡内金、大黄、鳖甲、地骨皮、北沙参、炙甘草、青蒿、麦冬、桂枝、干姜、附子、瓜蒌、款冬花、紫菀、桑白皮、胆南星、黄芪、枸杞子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脾不足,痰湿内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黄,咳吐不爽,气短,喘促,动辄汗出,食少纳呆,周身乏力,舌红苔厚;小儿支气管炎见以上证候者。 临床应用:1 痰湿咳嗽 2痰热咳嗽

第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七 平喘剂

蛤蚧定喘丸 药物组成:蛤蚧、瓜蒌子、紫菀、麻黄、醋鳖甲、黄芩、甘草、麦冬、黄连、百合、炒紫苏子、石膏、炒苦杏仁、煅石膏。 功能主治: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临床应用:1 喘证 2 咳嗽

桂龙咳喘宁胶囊 药物组成: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炒苦杏仁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着。 临床应用:1 咳嗽 2 喘证

第六节 开窍剂 一 清热开窍

安宫牛黄丸 药物组成:牛黄、水牛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及上述症状者。 临床应用:1 昏迷 2 中风 3 惊风

清开灵颗粒 药物组成: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着。 临床应用:1 感冒 2 乳蛾 3喉痹 4 咳嗽

安脑丸 药物组成:人工牛黄、猪胆粉、朱砂、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珍珠、黄芩、黄连、郁金、石膏、煅赭石、珍珠母、薄荷脑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息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高血压、脑中风见上述症状者。 临床应用:1 中风 2 头痛 3 惊风

第六节 开窍剂 二 化痰开窍

苏合香丸 药物组成: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荜茇、白术、朱砂 功能主治: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临床应用:1 中风 2 中暑 3 胸痹 4 腹痛

礞石滚痰丸 药物组成:金礞石、沉香、黄芩、熟大黄 功能主治: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临床应用:1 癫狂 2 喘证 3 痫病

第七节 扶正剂 一 健脾益气

补中益气丸 药物组成: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临床应用:1 泄泻 2 脱肛 3 阴挺

参苓白术散 药物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临床应用:1 泄泻 2 厌食 3 水肿 4 咳嗽

健儿消食口服液 药物组成:黄芪、炒白术、陈皮、麦冬、黄芩、炒山楂、炒莱菔子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腹胀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至厌食、恶食。 临床应用:厌食

醒脾养儿颗粒 药物组成: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栀茶、蜘蛛香 功能主治: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临床应用:1 厌食 2 泄泻 3遗尿 4 夜啼

第七节 扶正剂 二 健脾和胃

香砂六君丸 药物组成: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 临床应用:1 胃痛 2 痞满 3 泄泻

安胃疡胶囊 药物组成:甘草提取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解毒生肌。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对虚寒型和气滞型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 临床应用:1 虚寒腹痛 2 气滞胃痛

第七节 扶正剂 三 健脾养血

归脾丸 药物组成: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炙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临床应用:1 心脾两虚证 2 心悸 3 失眠 4眩晕 5 崩漏 6 便血

健脾生血颗粒 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黄芪、山药、炒鸡内金、醋龟甲、山麦冬、醋南五味子、龙骨、煅牡蛎、大枣、硫酸亚铁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用于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所致的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或恍白、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血虚证

第七节 扶正剂 四 滋阴补肾

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临床应用:1 肾阴亏损证 2 眩晕 3 耳鸣 4 发热 5 盗汗 6 遗精 7 消渴

第七节 扶正剂 五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临床应用:1 阴虚火旺证 2 阴虚发热 3 盗汗 4 慢喉痹 5 耳鸣 6 遗精

第七节 扶正剂 六 滋肾养肝

杞菊地黄丸 药物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临床应用:1眩晕 2圆翳内障 3青盲 4目涩症 5耳聋。

生血宝合剂 药物组成:制何首乌、女贞子、桑葚、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气生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缺铁性贫血。 临床应用:1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 2眩晕 3耳鸣 4心悸 5失眠。

第七节 扶正剂 七 温补肾阳

金匱肾气丸 药物组成: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临床应用:1水肿 腰疼。

四神丸 药物组成: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生姜。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糖稀、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临床应用:泄泻。

济生肾气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 功能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临床应用:1水肿 2腰酸 3喘嗽

第七节 扶正剂 八 气血双补

八珍丸 药物组成: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临床应用:1气血两亏证 2月经过多。

第七节 扶正剂 九 益气养阴

消渴丸 药物组成: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功能主治:滋阴养肾,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酸;2型糖尿病。 临床应用:消渴。

贞芪扶正颗粒 药物组成:黄芪、女贞子。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配合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 临床应用:久病虚损。

参芪降糖颗粒 药物组成: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2型糖尿病。 临床应用: 消渴

第八节 安神剂 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 药物组成: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临床应用:1 心悸 2 不寐

柏子养心丸 药物组成: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炙远志、酸枣仁、肉桂、醋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临床应用:1 不寐 2 心悸

枣仁安神胶囊 药物组成:炒酸枣仁、丹参、醋五味子。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1 不寐 2 心悸

第九节 止血剂 凉血止血

槐角丸 药物组成:槐角、地榆炭、黄芩、炒枳壳、当归、防风 功能主治: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临床应用:1便血 2 痔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