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三则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逐走:竞跑,赛跑。走,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道渴而死:在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有鸟焉:有一种鸟啊。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纹。 白喙hui:白色的鸟嘴。 溺nŒ:淹没在水里。 衔xian:用嘴叼。 以堙yin:用来填塞。 四极废:极,房脊,这里指柱子。古人认为天的四边有柱子。 地不周载: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周,完全。 浩洋: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 鸷zhŒ鸟攫老弱:凶猛的鸟抓食老人小孩。攫,鸟用爪迅速地抓取。 狡虫:凶猛的害虫。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山海经》: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山海经》一书,过去传为禹、益所作,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它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刘歆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山海经》全书18篇: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又海内经1篇。约3.1万字。《汉书·艺文志》作13篇,没有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五藏山经详细地记述了山势、水系、物产、神祗及祭祀之法。其所述地域、地望以及山水的走向大多可考。此书的海经部分,几乎全是神话,有据图为文的痕迹,大约是以文字说明图像的。其中原始神话、原始宗教的材料尤多。许多散亡的中国古代传说,赖有此书得以保存其大概。《山海经》中所记神话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大多比较原始,情节比较完整的也有不少,这在先秦古籍乃至后世典籍中都是少有的。它在神话学、宗教学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对于古代历史、地理、物产、医药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淮南子》:中国西汉初淮南王刘安集门客编撰的一部哲学著作。又称《淮南鸿烈》。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淮南子》内21篇,外33篇。近现代只流传内21篇。全书体系比较庞杂,主要是发挥老子思想。《淮南子》中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对此各家解说不一。《淮南子》认为万物由阴阳二气构成。“气”没有意志和目的,气的运行变化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淮南子》既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在历史观方面,它描述了社会发展的大致过程。在最后一篇《要略》中,对全书各篇作了概括,综述了各家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因而具有哲学史和史学史价值。在美学方面,《淮南子》对美与美感、形神问题以及形象思维等问题作了独到的论述,成为先秦至魏晋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淮南子》主要版本有汉代高诱注本和许慎注本,清代孙冯翼辑《许慎淮南子注》一卷,近人刘文典集诸家之精华,作《淮南子集解》。
2、相关知识: ⑴逐日英雄夸父 “夸父逐日”是中国古老的神话。它体现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决心去追赶太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夸父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也握着两条黄蛇,随身还携带着一根手杖。一天,太阳升起了,他迈开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传说禺谷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在太阳落到这里洗浴后,就在巨大无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来。这时只见一团巨大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进入太阳的光轮,完全处在光明的包围中。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时,他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黄河、渭水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是口喝难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的水,大泽是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倒了下来。手杖丢落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枝叶繁茂、鲜果累累的桃林。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几百里的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 ⑵关于精卫的传说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⑶女娲的传说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议想为夫妻,又自觉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以是天上的云立即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爲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衆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爲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我们伟大的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 女娲劳苦功高,在西汉的《运斗枢元命苞》中,女娲被列为和她的哥哥伏羲、尝百草救人无数的神农为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
三、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夸父逐日》:这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精卫填海》:本文通过精卫誓填东海的故事,赞扬精卫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启发我们做事情时要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女娲补天》: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古时候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文章脉络 《夸父逐日》: 开端:夸父与日逐走——勇敢追求 发展: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高潮: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结局: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死而后已 《精卫填海》: 精卫:如乌 文首 白喙 赤足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填海:衔木石 堙东海 《女娲补天》: 天坍地裂 烈火燃烧,洪水泛滥 猛兽食人 禽鸟伤人 上补苍天 下治洪水 苍天补好 洪水干涸 灾祸平息
三、写作方法 《夸父逐日》: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跟我国大多数的神话传说一样,闪耀着积极浪漫的艺术光辉。 首先表现在神话中的“精卫”是作为一种象征来写的。它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总是充满了斗争的勇气。 其次,神话传说中所反映出的对大自然奥秘的态度’,绝不止于执着的探索,还有战胜自然、驯服自然的坚定信念。 第三,神话塑造的英雄形象,对我国后世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四,采用大胆、离奇的想象和运用夸张手法,其文字非常简洁,通篇不过70多字,既描写了精卫的外貌,也交代了它的来历,故事凄美感人。 《女娲补天》:(1)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艺术时曾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由此可见,神话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2)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对自然环境及灾害、对女娲补天的过程及补天的结果作了生动的描写。 (3)本神话创作的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却是浪漫主义的。它表现了远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探索,它的想像力闪烁着人类幼年时期智慧的光芒。
四、参考译文 《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精卫填海》: 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女娲补天》: 远古的时候,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折断了,九州土地崩裂。熊熊烈火燃烧不灭,浩浩的洪水奔流不息。凶猛的野兽(从森林里跑出来)伤害善良的民众,凶猛的鸟类抓食老人小孩。于是女娲拣来许许多多青、红、白、黄、灰五色石子用火熔炼后去补苍天,又砍断大龟的四只脚树立在大地的四方(撑起天空),杀死(兴风作浪的)黑龙帮助冀州,堆积芦灰治好了洪水。苍天补好了,四极端正了,洪水干涸了,冀州(灾祸)平息了,凶猛的害虫死了,人类又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