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任务五 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药物. 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主要有: 利尿药 脱水药 概述 利尿药特指作用于肾脏,能增加 水和电解质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临床多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亦 可用于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等。根据 药物利尿作用的强度可分为三类:高 效、中效、低效利尿药。 一、利尿药.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 利 尿 药 利尿药: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影响尿生成 过程,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 肿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肾脏生理学基础及作用部位 (一)肾小球的滤过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第十八章 抗高血压药. # 概 述 高血压是常见病,又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 发病因素, 世界高血压联盟( WHL )确定每年 5 月 17 日为世界高血压日。 我国于 1991 年调查 15 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 11.26% 。估计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有 9000 万 至 1.1 亿,高血压已是当前最大的流行病。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慢性肾功能衰竭 3 尿毒症 4 目 录.
HU LI YIAO LI JIAO XUE KE JIAN 护理学院《护理药理》教学课件 模块 4.2 利尿药和脱水药的药疗护理.
第 5 章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  中枢兴奋药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是相对的。 剂量 ↑ , 作用强度 ↑ , 作用范围 ↑ , 选择性 ↓ 一、中枢兴奋药  中枢兴奋药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药物, 主要作用于大脑、延髓和脊髓,对中枢神经的不同 部位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1-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学习要求 1. 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 熟悉机体的排泄途径 ;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 3. 其余均为了解内容 ; 相关中医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自学。
掌握要点 1. 简述利尿药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2. 请比较高效能和中效能利尿药在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面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呋塞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速尿)
利尿药 diuretics.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 十 章 泌 尿 系 统.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水 肿 (Edema) 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第18章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利尿药及脱水药.
药理学 第 二 十 六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 理 教 研 室
第二十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水肿.
第三章 水肿 (Edema).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运动的神经控制 [复习思考题] 神经组织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1.定义: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⑴利尿药; ⑵脱水药。.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药理学 第 二 十 五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 理 教 研 室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急性肾衰竭.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利尿药 Diuretics 作用机制: 离子转运抑制剂 作用环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张永鹤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Diuretics and dehydrant agents
《医用基础药理学》教案 利尿药 diuretics 何红喜 漳县职业中专.
复 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的药理作用?.
利尿药、脱水药、抗过敏药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李金鸣 教授.
Diuretics and dehydrant agents
水 肿.
Antihypertensive drugs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药 物 化 学 Medicinal Chemistry
水 肿.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1.定义: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高三生物复习课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的环节。 肾脏的主要功能: (1)泌尿功能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十三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药物化学 第四十七讲 主讲教师:刘银燕                   学时:56 .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一节┃利尿药 定义: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加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药理学实验.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 物质的转运功能 重吸收(reabsorption):物质从肾小管液(原尿)中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尿生成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低渗尿=尿稀释
丁启龙 副教授 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G楼557室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甲状腺激素.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第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刘丹花.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利尿药的分类 1.高效能利尿药 (high efficacy diuretics) 2.中效能利尿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一、尿液生成与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皮质 Cl- 髓质 Na+ 远曲小管 集合管 近曲小管 H+ 升支 水 水 髓袢 Na+ Cl- 低渗 K+ Na+ 等渗 H+ Cl- 降支 髓质 Na+ 升支 水 水 高渗 髓袢

K+-Na+-2Cl-共同载体转运蛋白

二、利尿药的分类 1.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 2.中效能利尿药:氢氯噻嗪、氯噻酮 3.低效能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乙酰唑胺

三、常用利尿药 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furosemide)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抑制髓袢升支粗段K+-Na+-2Cl-共同载体转运蛋白,降低肾脏的稀释与浓缩功能,产生强大利尿作用; 2.扩张血管: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扩张小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和肺水肿; 与增加PGE2有关。

呋塞米 【临床应用】 1.严重水肿: 2.急性肺水肿、脑水肿: 3.急性肾功能衰竭: 4.加速毒物排泄: 5.高钙血症:

呋塞米 【不良反应】 1.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碱中毒、低镁血症; 2.耳毒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耳聋;避免与氨基甙类合用; 3.高尿酸血症: 4.恶心、呕吐、腹泻、胃肠出血、白细胞减少;

中效能利尿药: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抑制远曲小管K+-Na+-2Cl-共同载体转运蛋白,抑制NaCl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排K+、Na+,促Ca2+重吸收; 2.抗尿崩症:(1)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远曲小管、集合管细胞内cAMP,提高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吸收; (2)血钠降低,减轻渴感,减少饮水量; 3.降压作用:

氢氯噻嗪 【临床应用】 1.轻、中度水肿; 2.高血压: 3.尿崩症: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 2.潴留现象: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 3.代谢变化:高血糖、高脂血症 4.过敏反应:

低效能利尿药: 螺内酯(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 【药理作用】抗醛固酮药 阻断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细胞的醛固酮受体,抑制醛固酮诱导蛋白形成,抑制K+-Na+交换,排Na+留K+,轻度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伴有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如肝硬化、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螺内酯 【不良反应】 1.高血钾:嗜睡、极度疲乏、心率减慢; 2.性激素样作用: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多毛; 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溃疡病出血; 4.口渴、皮疹、粒细胞减少;

氨苯蝶啶(triamterene) 阿米洛利(amiloride,氨氯吡咪) 【药理作用】 1.阻滞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细胞的Na+通道,减少Na+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 2.抑制Ca2+排泄; 【临床应用】 与排钾利尿药合用于顽固性水肿 【不良反应】高血钾、胃肠道反应、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药理作用】 抑制眼睫状体上皮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的碳酸酐酶,减少房水和脑脊液的产生,降低眼内压; 【临床应用】 青光眼、脑水肿

常用利尿药作用比较 药物 排Na+力 作用部位 作用机理 呋塞米 依他尼酸 布美他尼 强,20% 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 K+-Na+-2Cl-共同载体转运系统 噻嗪类 氯噻酮 中,5-10% 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远曲小管 螺内酯 氨苯蝶啶 阿米洛利 乙酰唑胺 弱,<5%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近曲小管 竞争醛固酮受体 阻滞Na+通道 抑制碳酸酐酶

四、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 甘露醇(mannitol) 【药理作用】 1.脱水作用:静脉注射产生血浆高渗透压,组织脱水,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2.利尿作用:稀释血液,增加循环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扩张肾血管,增加肾髓质血流量;

甘露醇 【临床应用】 1.脑水肿、青光眼: 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减轻肾间质水肿,稀释有害物质,防止肾小管坏死; 【不良反应】 一过性头痛、眩晕、视力模糊

【山梨醇(sorbitol)】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作用与应用相同 【葡萄糖(glucose)】50%;有脱水利尿作用,但在体内代谢,因此,作用时间短,用于脑水肿和急性肺水肿。 【尿素(urea)】 脱水作用快而强,维持时间短,用于脑水肿、脑疝、青光眼; 用后可继发颅内压反跳性升高,用药3-4小时后须加用其他脱水药;

参考复习题 1.呋塞米的利尿作用机理是什么?不良反应有哪些?如何避免? 2.氢氯噻嗪的抗高血压机理是什么? 3.糖尿病的病人不宜用哪种利尿药?尿崩症选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