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小组成员: 组长:楼佳丽 组长:楼佳丽 PPT 制作 : 陈晓霓 林蓉蓉 PPT 制作 : 陈晓霓 林蓉蓉 材料收集: 材料收集: 材料整理:楼佳丽 陈晓霓 材料整理:楼佳丽 陈晓霓.
Advertisements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战争到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抗争与探索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三讲 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试验及失败 主讲人:张永.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建立 概念: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它代表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对内镇压革命,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兴起: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北洋军名称从此开始。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北洋军成为清未最大.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节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 ) 专制复辟 民主共和 1、1913年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第四讲 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运动.
革命 辛亥 Sun zhong shan 孙中山先生——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理,他的爱国理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正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振兴祖国。
第 六 单 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 六 单 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2015年11月8日,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准备举办隆重的纪念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共 和 国 之 恋.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强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我们一起去参观孙中山故居,准备好了吗?出发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法律制度(上) (公元1912—1927年)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江苏省扬州中学 姚娣.
第2讲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虎门销烟 辛亥革命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三讲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 专制制度终结的.
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丽 QQ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请问: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 基本主张 实践效果 特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付诸实践
1879年,孙中山在其兄长孙眉的资助下,离家赴檀香山,“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辛亥革命.
1908年,被软禁了十年的光绪帝和掌握了大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登基大典时,受不住烦琐仪式折腾的小皇帝不停地哭闹:“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溥仪生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仍然没完没了,载沣只好哄着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怎么可以说快完呢?”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强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20世纪中国历史有三位伟人。你知道这三位伟人的名字吗?他们为什么当选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位伟人?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世纪以来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900········ XY.
三次历史巨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推 翻帝制,成 三民主义 立中华民国
Sssss.
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
第 三 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织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对华贸易、资本恶性输出 逼 签 不 平 等 条 约 国名 在中国投 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800英里 6420 英里 俄国 1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行业 名称 数量 投资量 的顺序 矿业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资金合计 1.3亿元 共计 113家 逼 签 不 平 等 条 约 辛亥革命前,外国资本已垄断了中国生铁生产的100%、内外河航运的84·4%和铁路的93·1%以及煤矿的76·3%。 各 国 争 夺 采 矿 权 掠 夺 铁 路 修 筑 权 对华贸易、资本恶性输出

2. 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使民怨沸腾 漫画:民不聊生

3.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从1902~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清末“新政”的推行

2.清末“新政”的破产 1911年5月,清政府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及骨干力量 黄兴 蔡元培

吴玉章 东亚风云大陆沉, 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寻富国强兵策, 强忍抛妻离子情。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年幼时随兄就读于美国檀香山,1883年回国,先后在广州(博济书院,今中大二院)、香港、澳门等地求学行医。

孙中山的成长历程及转变 革命、“医国” “医人”、改良 孙中山诞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1905年 1897年 1895年 1894年 1892年 1887年 1878年 1866年 孙中山诞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孙中山随兄长赴檀香山,后在当地教会学校读书。 孙中山入读香港西医书院,课余与陈少白等经常议论时政,探索改革道路和方法。 孙中山毕业并获得开业执照,即到澳门镜湖医院任职。稍后,转到广州行医。 孙中山北上投书李鸿章。11月,从上海赴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是为革命派第一个团体。 孙中山在香港建立了兴中会总机关,策划在广州起义。后因事泄,起义流产。孙中山逃亡到日本,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孙中山留英考察,并经常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读书。三民主义开始形成。 孙中山与黄兴等建立了同盟会。这个全国性的新型革命政党,组织武装反清斗争,推动同保皇派的论战,广泛开展宣传、组织工作,最终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火焰。 孙中山的成长历程及转变 革命、“医国” “医人”、改良

(二)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 涌现一批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书籍 报 纸 刊 物 报名 刊行时间 出版地 刊名 中国日报 报 纸 刊 物 报名 刊行时间 出版地 刊名 中国日报 1900—1913 香港 中国旬报 1900—1901 苏报 1903 上海 开智报 横滨 国民日报 国民报 1901 东京 俄事警闻 1903—1904 政艺通报 1902—1906 檀山新报 1903—1907 檀香山 游学译报 1902—1903 俚语日报 长沙 大陆 1902—1905 世界公益报 女报 警钟日报 1904—1905 湖北学生报 大同日报 1904—1912 旧金山 直说 图南日报 1904—1906 新加坡 浙江潮 广东日报 江苏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仍属原主,社会改良后之增价,归于国家,国民共享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 革命纲领和政治思想 同盟会十六字 政治纲领 《民报·发刊词》 三民主义 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族独 立国家,实现“五族共和” 民族主义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实行宪治和“五权分立” 民权主义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仍属原主,社会改良后之增价,归于国家,国民共享 民生主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理论基本来自美国林肯总统的by the people、of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治、民有、民享),但又根据中国的国情有所创新,如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虽然还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但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战斗旗帜和理论武器,它的提出为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挥了重要影响。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社会革命

开明专制论: 梁启超认为中国民智未开,必须通过渐进的道路实现民主政治,在教育普及之前必须经过开明专制的过渡期;梁启超还认为,国体是君主或共和并不重要,只要政体是民主宪政就可以,通过流血革命变更国体是不必要的破坏。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广州起义(1895年)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陆皓东(1868-1895)

失败 1900年,惠州三洲田起义 1906年,萍浏醴起义 1907年,潮州起义 1907年,惠州七女湖起义 1907年,镇南关起义 1908年,钦州起义 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皖浙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保路风潮 保路运动中之成都血案 为了反对清政府出买铁路利权,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掀起保路运动,由于受到清政府的武力镇压,在四川发展为武装暴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各 地 响 应 武 昌 起 义 烟台 太原 西安 镇江 安庆 上海 南昌 成都 杭州 长沙 重庆 贵阳 福州 昆明 广州 桂林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铁血十八星旗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一)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员构成 注:9个部中,陆军、外交、教育三部总长为同盟会人,9名次长有8人为革命党人,表明革命党人在政府中占主导地位。 (取名) (取实) 注:9个部中,陆军、外交、教育三部总长为同盟会人,9名次长有8人为革命党人,表明革命党人在政府中占主导地位。

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给予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2. 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3. 使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 4.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们合影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外交上没有取得各国承认; 经济上几乎寸步难行; 革命党人意见不统一; 袁世凯进行武力威胁。 1. 南京临时政府出现危机 外交上没有取得各国承认; 经济上几乎寸步难行; 革命党人意见不统一; 袁世凯进行武力威胁。

2. 孙中山的顽强抗争 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力和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孙中山只得向参议院提出辞职。 出于对袁世凯的不信任和不放心,特意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是临时政府要设在南京; 二是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三是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的一切法律和章程。

3.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轰轰革命几十年, 志灭胡儿着祖鞭, 不料袁猴筋斗出, 共和成梦我归天。 正如邹永成所言: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正如邹永成所言: 轰轰革命几十年, 志灭胡儿着祖鞭, 不料袁猴筋斗出, 共和成梦我归天。

2. 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1. 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2.组织“中华革命党”再谋革命

3.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4.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 1917年,在袁世凯去世、皖系段祺瑞执掌北洋政权的情况下,又发动了“护法运动”,要求段祺瑞政府执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很快被各派军阀所排挤。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2.主观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没有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作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