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概述 组员:成璐 王薇茜 钟思思 许恒 吴依兰 谢元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 黄晓明 陈嘉林. 人的止血机制 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Blood_clot.swf.
Advertisement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 一 ) 毛细血管采血 ( 二 ) 静脉采血 ( 三 ) 常用抗凝剂 1. 肝素 2. 柠檬酸钠.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 概述 ( 一 )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55 有形成分 0.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第四章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 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 细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
第二节 结缔组织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血液和淋巴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Blood and Lymph.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 血液 血浆(细胞间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 血浆蛋白、脂滴、酶 无机盐、激素等.
教学目标  慢粒、慢淋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  慢粒、慢淋的临床表现. 概述 慢性白血病 定义 慢粒 慢淋 血象 骨髓象 临床表现 诊断.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 HA) 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 加剧,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 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 加剧,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 血涂片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可见到 不同形态的红细胞和受损伤的表现。 血涂片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可见到.
急性粒 - 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型 : ( 1 ) M4a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 核和单核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2 ) M4b :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 幼粒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3 ) M4c.
血栓与止血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泰山医学院临床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 周丽.
常见病征的辨别与自我处理 复旦校医院 钱启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出凝血筛选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新生儿硬肿症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儿科 郑 兵.
第二章 常见症状 第九节 水肿 《健康评估》配套CAI课件 主编:蔡小红 编者:林 彬 2010年10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医类专业本科专用课件 补 益 剂 方剂学教研室.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一)毛细血管采血 (二)静脉采血 (三)常用抗凝剂 1.肝素 2.柠檬酸钠.
骨髓细胞学检查.
唐江山主任临证经验介绍 罗源县中医院 陈 霖.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与控制 厦门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颜玉炳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有人说我笨, 其实我不笨, 脱去竹笠戴草帽, 化工生产逞英豪。.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血栓与止血检查.
第三章 出血与血栓的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章 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 第一节 概述 出血(bleeding) 止血(hemostasis)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血液科 徐建民.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艾 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血栓与止血检测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溶栓治疗病例思考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检 验 报 告 PC 15×109/L 一天前, PC 130×109/L CT 20min APTT 95s 正常对照:35s
围术期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 郑 宏.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检验基础与输血教研室.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两课时).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门静脉高压 外科学教研室.
血栓与止血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第四週餐飲管理/概論 1.餐飲業的組織特質與組織架構 2.餐飲部門工作任務和職責.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师德建设汇报 沈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概述 组员:成璐 王薇茜 钟思思 许恒 吴依兰 谢元鸿

案例(治疗前) 实验室检查: Hb 80g/L,白细胞2.8×109\L,中性杆状5%,中性分叶40%,淋巴52% ,幼稚粒细胞3%,血小板(PLT)10×109\L。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粒6%,早幼粒62%,后者细胞较大,胞浆丰富,可见大小不均的淡紫色颗粒,核圆形,核仁1~2个,红系统受抑,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 凝血时间(试管法)16分,凝血酶原时间(PT)25秒(对照14秒),凝血酶时间(TT)14秒(对照11秒),纤维蛋白原定量(Fg)1.2g/L,3P试验阳性,D-2聚体(+)。

案例(治疗后) 治疗15天后: 治疗30天后: 出血症状得到控制,体温基本正常,口腔和舌缘血泡消失,皮肤瘀斑消退,未见新出血灶 实验室检查:PLT 54×109\L,WBC 2.8×109\L,RBC 3.5×109\L,Hb 88g\L;PT14s,APTT 42s,Fg 2.1g\L,3P实验(-),FDP 8mg\L,D-D(+) 治疗30天后: 体温完全正常,Hb 98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PLT 108×109\L,血涂片中未见早幼粒细胞,骨髓象:原粒+早幼粒4.5%。凝血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 WBC FDP RBC Hb 3P实验 PLT TT APPT PT Fg

WBC:白细胞 >10×109\L 白细胞增多 <4×109\L 白细胞减少 杆状核:分叶核=1:13,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幼稚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和黏附作用、吞噬作用、杀菌作用,在机体抵御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WBC:白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数 绝对值( ×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

WBC:白细胞 偏低 成人 (4.0-10.0)×109\L 白细胞2.8×109/L 白细胞 2.8×109\L 中性杆状5%中性分叶40% 淋巴52% . 白细胞 2.8×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8×109\L 偏低 1:8

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 红细胞 呼吸载体 主要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 亚铁血红素 珠蛋白肽链 1.34mg\g 平均寿命 120d 维动态平衡 RBC 红细胞 Hb 血红蛋白 生理功能 呼吸载体 主要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 血红蛋白 亚铁血红素 珠蛋白肽链 1.34mg\g 红细胞 平均寿命 120d 维动态平衡

Hb 80g/L 偏低 RBC 红细胞 Hb 血红蛋白 RBC 3.5~5.0×109\L Hb 110~150g\L Hb 98g\L L 偏低

血小板计数PLT(platelet count) 计数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血小板: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100×109\L 血小板减少 >400×109\L 血小板增多 PLT10×109\L PLT 108×109\L PLT 54×109\L 恢复正常

APPT实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PT实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实验。 参考值32~45s 治疗15d后 APTT 42s

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25s 14s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临床上,APPT PT是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出血的筛选试验。若二者均正常,除正常人外,仅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ⅩⅢ缺乏症。获得性者常因严重肝病、肝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抗因子ⅩⅢ抗体缺乏等引起 25s 14s

Fg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降低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参考值:2~4g\L。 1.2g/L 2.1g\L

3P实验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原理:受检血浆中加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与FDP的复合物时,则鱼精蛋白使其游离释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后者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为阳性反应结果 参考值:阴性 意义:阳性 DIC早、中期 + -

FDP测定 原理:FDP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产物的总称 参考值:<5mg\L 意义: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APL、肺梗死、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FDP 8mg\L

血浆D-二聚体测定 原理:在继发性纤溶时,纤溶酶水解经因子ⅩⅢa作用后发生牢固交联的纤维蛋白,并最终分解为D-二聚体。DD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 临床意义:继发性纤溶在症为阳性(如DIC),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这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在血栓形成和临床出血时也可呈现阳性

骨髓象 原粒 0~1.8% 早幼粒 0.4%~3.9% 原粒+早幼粒 4.5% 原粒6% 早幼粒62% 恢复正常

效果评价 治疗前 治疗15天后 治疗30天后 体温38℃ 四肢散在性针尖样出血点 右臀部有大块紫斑 口腔及双侧颊部粘膜可见小血泡, 出血症状得到控制,体温基本正常,口腔和舌缘血泡消失,皮肤瘀斑消退,未见新出血灶 体温完全正常, 血涂片中未见早幼粒细胞, 凝血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

效果评价 体检 有效 血常规检查 骨髓象检查

Click to edit subtitle style Thank You ! Click to edit subtitl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