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常 见 病 毒 第3节 肝 炎 病 毒 Hepatitis Viruse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 传染病报告知识 及注意事项. 新传染病防治法对报告病种的 规定 自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 乙类和丙类。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目前 已经确定肝炎病毒有 5 种:甲型( HAV )、乙型( HBV ) 丙型( HCV )、丁型( HDV )、戊型( HEV )。妊娠任 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最常见。
肝炎病毒.  熟悉肝炎病毒的类型;所含核酸除乙型肝 炎病毒为 DNA 外,其他型均为 RNA ;熟悉 5 个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掌握 5 个型肝 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掌握乙型肝 炎病毒的抗原组成;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的 微生物学检查法;掌握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和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熟悉 5.
病毒性肝炎 中山医科大学附三医院感染科 谢奇峰.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甲、乙、 丙、丁、戊型 -A 、 B 、 C 、 D 、 E )引起的一组 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不振、肝肿大和 肝功能异常为其特点,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 症状感染多见。 甲、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科学认识肝炎 ,健康幸福生活 制作:.
第二节 病毒性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理教研室.
肝炎病毒.
病 毒 性 肝 炎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王曙照.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十五讲 授课老师:周霞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传染病疫情报告 年 7月.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
第二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
发光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意义.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治疗慢性HBV感染方案.
肝炎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主要感染靶细胞——肝细胞 迄今为止,肝炎病毒分为七型: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第29章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第23章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第27章 肝炎病毒.
第二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流行病学教研组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乙型肝炎的防与治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王曙照.
乙肝病毒检测.
四川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教研室 陶传敏
肝炎病毒.
战时传染性疾病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野战外科研究所 王 阁
病毒性肝炎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传染性疾病与婚育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朱红梅.
常见致病病毒 (一).
Hepatitis virus 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对肝脏有亲嗜性,引起肝脏炎症的病毒。
病毒性肝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
第三章 病毒学.
第29章 肝炎病毒 1.掌握HBV的形态结构,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肝脏病常用 的实验室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 诊断学科.
(三) 抗原组成 HBV主要有下述4种抗原 1.HBsAg 为HBV 3种颗粒所共有,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HBsAg大量存在与感染者血清中,是HBV感染者的主要标志。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s为NT抗体,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失去感染性。HBsAg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的成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第八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急性病毒性肝炎 贫血 肺结核
 病毒性肝炎☆ ☆ 塘厦医院 ☆ 陈 平 ☆ ☆ ☆.
病 毒 性 肝 炎.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素养66条进学校活动 武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認識B型肝炎 主講者:黃美惠 校護. 認識B型肝炎 主講者:黃美惠 校護 國病 1.在台灣地區,成人的B肝帶原者大概有二百五十萬到三百萬之多,帶原率高達15%-20%。也就是說每五位成人就有一人帶原,而C肝也有三十萬感染者。所以肝病幾乎可以稱為是我國國病,如果不小心感染上B肝或C肝的人都有可能步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嚴重後果。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
Safety At Your Hand 乙肝相关知识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传染病学教研室 蒋就喜教授
学习方法 概述 病因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 治疗 预后 体现四早.
乙肝诊断检查.
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医院.
第29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冬青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es
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 黄疸
北一女中家長會 會務報告 104學年度親師懇談會 105年3月5日 陳正忠.
病 毒 性 肝 炎 Viral hepatitis 主 讲 何步东
乙肝病毒前S1蛋白在乙型肝 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乙肝两对半.
Hepatitis viruses.
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 第21章 肝炎病毒 高等教育出版社.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virus 吴泽诚 赵柯夫 顾雨晨 叶子祥.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常 见 病 毒 第3节 肝 炎 病 毒 Hepatitis Viruses 第3节 肝 炎 病 毒 Hepatitis Viruses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学习目标 ▲列出肝炎病毒的种类 ▲简述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致病特点和预 防原则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抗原抗 体组成及检出的意义、传播方式、致病特 点及预防原则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种类: 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HDV)、戊型肝炎病毒(HEV)、 HGV、TTV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甲 型 肝 炎 病 毒 1973年Feinstone 生物学性状与肠道病毒一致 ——从急性肝炎患者粪便发现 将它分类为小核糖核酸病毒 甲 型 肝 炎 病 毒 1973年Feinstone ——从急性肝炎患者粪便发现 生物学性状与肠道病毒一致 —— 1982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 将它分类为小核糖核酸病毒 科肠道病毒属72型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生物学性状 HAV为球形颗粒,直径27~32nm 无包膜。基因组为线状单正链RN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致 病 性 ★传染源 ★传播方式:粪-口途径 ★隐性感染率高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污染食物、水源、海产品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 致 病 性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方式:粪-口途径 污染食物、水源、海产品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 ★隐性感染率高 成人HAV抗体阳性率高达70%—90%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致病性 ▲非溶细胞型病毒,不直接杀伤细胞 ▲病后期粪便可检出sIgA抗体 ▲无慢性病例 病毒复制量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故认为免疫应答参与损伤过程 ▲病后期粪便可检出sIgA抗体 ▲无慢性病例 典型的甲肝是自限过程,大约三个月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防治原则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水源管理 ★减毒疫苗已应用,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 ★紧急预防可用丙种球蛋白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1963年Blumberg在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中发现澳抗,1968年确与血清型肝炎高度相关,1970年Dane在电镜下看到具有传染性的42nm病毒颗粒 ●HBV在亚洲广泛流行,在中国约10%人口携带该病毒,全球约3.5亿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形 态 与 结 构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电镜检查血清标本可见小球形颗粒(22nm)、管形颗粒(22nmx50—700nm)、大球形颗粒(42nm)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完整的HBV颗粒亦称Dane颗粒,颗粒直径为42nm ★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前S抗原(Pre-S)组成。内有核心,表面相当于内衣壳,含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内部有HBV的DNA和DNA多聚酶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抵抗力:强 对低温、干燥、UV等不敏感 高压蒸汽灭菌、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0.2%新洁尔灭均可灭活病毒,处理时间稍长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传染源:急、慢性乙肝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非胃肠道途径 血液、血制品传播 输血、丙种球蛋白 医源性传播:注射(吸毒)、手术、采血、针刺、拨牙、内窥镜检查、纹身等 接触传播:公共卫生洁具、剃刀、吸血昆虫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相对少(<10%) 母亲HBeAg阳性婴儿感染机会大(90%) HBeAg阴性、抗HBe阳性婴儿感染机率小(10%—15%)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发 病 机 制 ★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HBV不直接损害肝细胞,通过宿主的免 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 暴发型肝炎 发 病 机 制 ★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HBV不直接损害肝细胞,通过宿主的免 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 暴发型肝炎 慢性感染 原发性肝细胞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免 疫 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HBV的中和抗体 CTL是清除细胞内病毒的主要机制 细胞免疫处于较低水平则易转为慢性 抗Pre-S2 免 疫 性 体液免疫 HBV的中和抗体 抗- HBs 抗Pre-S2 细胞免疫 CTL是清除细胞内病毒的主要机制 细胞免疫处于较低水平则易转为慢性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细胞免疫损伤 体液免疫损伤 自身免疫损伤 细胞免疫强弱与临床过程轻重与转归密切相关 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乙肝仍表现为典型的肝炎病变 免疫力过强可出现重症肝炎,过低则是慢性肝炎 体液免疫损伤 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乙肝仍表现为典型的肝炎病变 抗原抗体复合物超敏反应,造成了肝外症状表现 自身免疫损伤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微 生 物 学 检 查 病毒核酸的检测 HBV抗原、抗体的检测 PCR、斑点杂交法 血清病毒DNA浓度动态监测 最敏感方法是RIA、ELISA 检测项目 HBsAg和抗-HBs HBeAg和抗-Hbe 抗-HBcIgM和抗HBc-IgG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临床意义 HBsAg HBeAg 抗-HBe 抗-HBc 抗-HBs 临床意义 IgM IgG + - 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 急性乙型肝炎(有传染) (大三阳) 慢性乙型肝炎(有传染) (大三阳) 急性肝炎趋向恢复 (小三阳) 恢复期(传染性低) 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 未感染,无免疫力

防 治 原 则 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自动免疫:HBsAg疫苗(血源或重组) 被动免疫:HBIg 接种者: 防 治 原 则 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自动免疫:HBsAg疫苗(血源或重组) 被动免疫:HBIg 接种者: 医务人员或实验室工作人员 HBsAg、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发现已误用HBsAg阳性的血液或血制品者 与HBsAg、HBeAg阳性者有密切性接触者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Hepatitis C virus ▲1978年WHO将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按传播途径分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病毒和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1989年进一步将前者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将后者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HCV)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生 物 学 性 状 黄病毒属成员 球形 有包膜 (+)ss RNA 生 物 学 性 状 黄病毒属成员 球形 有包膜 (+)ss RN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致 病 性 与 免 疫 性 基因型:Ⅰ、Ⅱ、Ⅲ、Ⅳ、Ⅴ、Ⅵ 传播途径似HBV—输血后肝炎 亦可经密切接触、性接触、 母婴垂直传播 临床症状与乙肝相似 多无黄疸、易转为慢性 少数发展成重症肝炎或肝癌 病后免疫不强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HDV是缺陷病毒需以HBsAg构成其衣壳来传播 单负链环状RNA和δ 抗原(HDAg)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致 病 性 传播途径与HBV相同:血液,精液, 阴道分泌物 加重HBV感染:爆发性肝炎 联合感染 重迭感染 致 病 性 传播途径与HBV相同:血液,精液, 阴道分泌物 加重HBV感染:爆发性肝炎 联合感染 重迭感染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戊型肝炎病毒(HEV) 球形,无包膜, 27-34 nm 核心为单正链RN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致 病 性 粪-口途径传播 症状病程类似HAV 孕妇感染严重,病死率高达20% 致 病 性 粪-口途径传播 症状病程类似HAV 孕妇感染严重,病死率高达20%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庚 型 肝 炎 病 毒 属黄病毒科,1995年发现 核酸为+ssRNA 感染世界分布 庚 型 肝 炎 病 毒 属黄病毒科,1995年发现 核酸为+ssRNA 感染世界分布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 必须将HBV、HDV、HCV感染排除后 才可确诊 ★经血或肠道外传播、垂直传播和性传播 ★临床感染 急性和慢性过程 HGV常与HCV重叠感染 ★诊断 血清学方法或PCR ★ 必须将HBV、HDV、HCV感染排除后 才可确诊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he Affiliated Health Schoo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五 种 肝 炎 病 毒 比 较 HAV HBV HCV HDV HEV 病毒结构 +ssRNA dsDNA -ssRNA 传播途径 粪-口 五 种 肝 炎 病 毒 比 较 HAV HBV HCV HDV HEV 病毒结构 +ssRNA dsDNA -ssRNA 传播途径 粪-口 血液、性、垂直传播 病情 轻 偶尔严重 亚临床,慢性多见 需HBV协助 孕妇重 慢性及携带者 无 有 实验室检查 抗HAV IgM HBsAg-Ab HBcAb HBeAg-Ab 抗HCV HCV-RNA 抗HDV IgM 抗HEV IgM 预防 疫苗 同HBV 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