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 Pesticide Poisoning 陈新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机械性窒息 授课人 李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机械性窒息的概念; 2 、机械性窒息死的一般征象; 3 、各种常见窒息死,尤为缢、勒、扼、 溺死等的发生机理,尸体检验及法医鉴 别要点。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有机磷农药中毒 湘雅三医院急诊. 概述 有机磷农药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 引起乙酰胆碱的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 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常见于甲胺 磷、敌敌畏等中毒。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荨 麻 疹.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五章 农药污染的危害 第一节 概 述 一 农药的定义: 农药(pesticide):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第十四章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第六章 急性中毒 科 教 部 谭 珊
化学因素与健康 谭佑铭.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Welcome.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拟胆碱药.
第六章 中 毒 ChapterⅥ Poisoning.
农 药 中 毒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芝兰 职 称:教授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六章 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中毒 朱少华.
第九章 急性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中毒及解救.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急性中毒 医学院临床专业教研室 尹宁.
甲状腺激素.
第八章 杀鼠剂中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周亦武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杀 鼠 剂 中 毒 Rodenticide poisoning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立杰.
有机磷中毒 (Organophosphatic Poisoning)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七章 有机磷酸酯类抗胆碱酯酶药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药物的跨膜转运.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农药中毒 Pesticide Poisoning 陈新山

第一节 概 述 农药 (pesticide) 是防治危害农作物及农产品的病、虫、鼠类及杂草的药剂。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第一节 概 述 农药 (pesticide) 是防治危害农作物及农产品的病、虫、鼠类及杂草的药剂。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农药中毒的病例在我国比较多见,因而有关农药中毒的案例在法医学工作中时有所遇。

一、农药的种类: (一)按其用途分 杀虫剂:各种杀虫、杀鼠剂,种类多、使用广 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脱叶剂、辅助剂、增效剂 (二)按来源分: 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生物性农药:

(三)按品种、剂型分: 油剂、粉剂、颗粒剂、喷雾剂、乳剂 (四)按对人畜的毒性分 1. 剧毒类:内吸磷、1059等 2. 高度毒性类:敌敌畏、DDVP、矮壮素 3. 一般毒性类:敌百虫、乐果。

目前,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农药有500多种;我国有90多种。 农药在对农业发挥作用的同时,对人、蓄及对土地和环境地影响也不能忽视。 所以,现在正向 “三高一低” 即 “高效、低毒、低残留量”的方向发展。 也由使用单一药物向联合/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的方向发展。

二、农药中毒发生的常见案情 其案情多种多样。有的简单明了,有的隐匿复杂,了解这些案情对农药中毒案例的检验、鉴定十分重要。 常见的案情是: 1.服毒自杀 方便易得,特棉产区、菜农等 2.投毒他杀 掺入食物、饮料、药物,让人自服; 直接谋杀,如注入体内,放在食物中等 3.意外中毒

3.意外中毒 1)直接误服 (作为食物、饮料,如小孩) 2)食、饮被污染的食物、饮料、果、菜 (盛装容器,二次中毒等) 1)直接误服 (作为食物、饮料,如小孩) 2)食、饮被污染的食物、饮料、果、菜 (盛装容器,二次中毒等) 3)误入使用农药的场所 (路过、小孩玩游) 4)生产性意外中毒 (生产、劳动时) 5)公害性中毒 (污染) 意外中毒中,往往易发生数人或群体性中毒。

三、农药中毒案例的法医学检验、 鉴定及 其注意事项 (一)检验 1. 案情调查: 中毒原因、有何症状、体征、治疗抢救与 否、服药的时间、种类及数量; 潜伏期的长短。 2. 中毒症状的分析: 注意入侵途径、代谢分布、排泄, 以便取材及发现病变。

3. 适当足量的采取检材: 由于此类中毒案例尸检多无特殊发现,鉴定时 更多的是依赖于案情的调查和毒物分析,所以检材 的采取与毒物分析至关重要。 4. 对其化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与真假阳性问题 尸检中尽量发现病变,从某一现象联想、推测 某种中毒的可能,进而深入检查。 即分析中毒症状、提示毒化方向。

(二)鉴定 1.分析有关中毒量、致死量、口服量、吸收量、 中毒血浓度。 2.分析是急性、亚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 3.注意群体中毒。 4.注意靶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的损害问题。 5.区别中毒所致病变与中毒后发生的并发症。 6.注意二种农药混合中毒的情况。 7.注意借用农药杀人问题。 8.另不少中毒报道较少、资料不全,希望大家 做有心人、多积累有关材料,并写文发表。

第二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是最常用的杀虫剂,中毒也最常见。 第二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概述: 有机磷农药是最常用的杀虫剂,中毒也最常见。 其种类多、毒性各异,中毒症状轻重不一,尸检所见有别。不同时间、地点、中毒的种类也不尽相同。 60~70年代是以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多见,其后以敌敌畏和甲胺磷多见。 90年代人们的观念素质发生转变,中毒下降。 以此作自杀的少 ;(生活水平提高) 意外中毒的案例减少;(工作条件改善) 他杀案例也在减少。(手段变化)

二、有机磷农药的种类及理化性质 有机磷农药为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其种类较多。 纯品为无色或黄色液体,或为白色结晶;工业品多为黄色、棕褐色油状物。 除少数外,大多数品种具有蒜臭味,无论液体、固体,一般条件下总有蒸气逸出。挥发性高低不等,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耐热。

三、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原因与中毒量、致死量 1. 中毒原因同前述发生的案情。 2. 中毒途径除口服外,应注意胃肠外途径,如 皮肤、静脉、肌肉注射、阴道粘膜即呼吸道吸入等 3. 中毒量(因不同药物而异),又因品种、剂 型及中毒途径而异: 敌百虫 成人口服致死量10~20克 DDVP 成人口服致死量25%乳剂10~14克 对硫磷 成人口服致死量0.1~0.3克

四、毒理作用(中毒机制) 1.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 主要是特异地抑制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 CNS和神经肌肉接头。 因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被 水解而蓄积→导致胆碱能神经持续兴奋,后转 为抑制、衰竭→从而引起相应症状和病变。 2.引起其他一些非特异作用:如血糖↑、 血清白蛋白↓血胆固醇及某些酶活性的改变等。

五、中毒症状 中毒潜伏期:因品种、剂型、侵入途径 不同而异。 经口多为10分钟~2小时,但多在半小时内。中毒症状大多与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有关。 抑制症状可归为三类:

1.毒蕈碱样症状: 乙酰胆碱蓄积、副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流汗、瞳孔小、 呼困难、紫绀等。 2.烟碱样症状:表现为肌肉纤维颤动等。 3.CNS症状:先头痛、眩晕,后可有昏迷、 惊厥,其血液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的比率可反映中毒 的严重程度。 轻度:下降 20%~30% , 中度:下降 50%~70% , 重度:下降 >70% 。

另外有与胆碱酯酶抑制无关的症状 ①  腐蚀,如腐蚀性胃炎; ②  迟发性神经毒作用,如肢体感觉异常; ③  免疫力/功能下降,如合并肺炎; ④  半抗原性质,使皮肤致敏,发生接触性皮炎 ⑤ 诱发癔病问题。 主要死因:呼吸中枢麻痹---呼吸衰竭---窒息。 注意反跳、再发昏迷,晚发性突然死亡。

六、尸检所见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变基本相同,急性中 毒尸检所见: 1.尸斑明显,呈暗紫红色; 2.尸僵早而强; 3.瞳孔小; 4.口唇、指甲紫绀; 5.口鼻周围有白色泡沫;

6. 腓肠肌、肱二头肌显著挛缩; 7. 胃内特殊的大蒜臭味; 8. 胃、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及点状出血,有的 有灰白坏死(片状); 9. 光镜下胃粘膜表层坏死、点状出血,中性 粒细胞浸润; 10. 胃肠壁纵行肌收缩波,小肠更明显;

11.气管、支气管腔内有较多白色泡沫状 液体,肺淤血、水肿、灶性出血; 12.光镜下细小支气管痉挛性收缩,粘膜 呈花边样外观;管壁厚,腔变窄; 13.显著脑水肿,小血管周围有疏松淡染 14.器官淤血水肿; 15.心血暗红、流动性。

检材采取: 1.呕吐物、剩余物、可疑容器、注射器内; 2.口服者:胃及胃内容物; 3.皮肤、注射者:局部皮肤、皮下组织、 肌肉组织;

4.吸入中毒:血液、肺; 5.迁延死者:肝、肾。 有机磷农药虽易溶解,但埋葬数月,开 棺可能检出。 检材数量: 视不同情况而定,一般100ml,尽量多 留,有的还要分一式两份,送检、备用。

七、法医学鉴定要点: 1.根据尸体征象、病检所见: 瞳孔小、大汗、肌肉颤动、口吐白沫,大 蒜气 味; 肺水肿、细小支气管粘膜皱襞呈花边状, 肠壁纵行肌收缩波、中毒性脑水肿。 2.辅检: 毒物分析;   胆碱酯酶检验。 3. 综合分析,得出鉴定结论。

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一、概述: 氨基甲酸酯(carbamates)是第三代新型有机农药。不仅用作杀虫剂,还用于杀菌、除草及杀鼠等。 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一、概述: 氨基甲酸酯(carbamates)是第三代新型有机农药。不仅用作杀虫剂,还用于杀菌、除草及杀鼠等。 具有选择性强、残效短等优点。无明显刺激性臭味。 共有五类化合物,但以呋喃丹(carbofuran)中毒最常见。 呋喃丹系无色、无味晶体。难溶于水。

二、中毒原因 1.自服中毒 2.误服中毒 3.投毒、他杀

与有机磷农药一样,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 不同的是: 进入机体后以整个分子的形式与胆碱酯酶结合, 三、毒理作用 与有机磷农药一样,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 不同的是: 进入机体后以整个分子的形式与胆碱酯酶结合, 但并非真正的化学结合,仅形成一种络合物,适当条 件下易分解,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所以对酶的抑制是可逆的,复能快,临床症状持 续时间短。 进入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等几种。

四、中毒致死量 与有机磷相比,毒性相对较低,但品种 之间相差很大。 五、中毒症状 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似,但发病快。 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和烟碱样症状。

六、尸检所见: 与有机磷相似,但有轻重程度的差异。有机磷 农药中毒的病变基本相同,急性中毒尸检所见: 尸僵早,但不强; 尸斑大多呈淡红色;     尸僵早,但不强;     尸斑大多呈淡红色;     瞳孔大小不规则,有的大,有的小;     口唇、指/趾甲紫绀;     大小鱼际肌收缩,双手呈半握拳状;     胃粘膜轻度充血,偶见出血;     器官淤血;     有的可有渗出性出血、脑水肿。 检材采取: 呕吐物、血、尿、肝脏等。

七、法医学鉴定要点: 较常见,但尸检无特异性改变; 基本上主要依赖毒物分析结果和案情调查; 因抑酶持续时间短,酶复能快, 未死者易 恢复。 尽早采血测定胆碱酯酶活性,否则检不出 阳性结果。

第四节 其它农药中毒 一、有机氯农药中毒 1.概述:(因高效、高残留量、实验性致癌,现已禁用) 2.中毒原因:(二次中毒、慢性中毒稍多) 第四节 其它农药中毒 一、有机氯农药中毒 1.概述:(因高效、高残留量、实验性致癌,现已禁用) 2.中毒原因:(二次中毒、慢性中毒稍多) 3.毒理作用:(为神经毒,特CNS,蓄积体内实质器官) 4.进入途径: (口鼻、呼吸道,存于富有脂肪的组织中) 5.中毒致死量:(氯丹,成人口服10克) 6. 中毒症状:(轻;重则精神紊乱、瞳孔散大;慢性)

① 急性中毒:表现为急性血液循环障碍 ② 数日死者:中毒性肝病、肾病 ③ 慢性中毒:神经细胞固缩 检材采取: 胃内容物、血、尿、器官组织。 6.尸检所见: ①    急性中毒:表现为急性血液循环障碍 ②    数日死者:中毒性肝病、肾病 ③    慢性中毒:神经细胞固缩 检材采取: 胃内容物、血、尿、器官组织。

7.法医学鉴定要点: ①  胃内容物特殊气味; ②  病变:血循环障碍; ③  迁延者:肝、肾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注意:有机氯在人体和环境中广泛存在, 故毒物分析要考虑有无接触史,综合分析。

1.概述: (高效、内服、长效性杀虫剂,白色 2.毒理作用:(阻断三羧酸循环,使拧檬酸大 3.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2小时;神经型主 二、氟乙酰胺中毒 1.概述: (高效、内服、长效性杀虫剂,白色 针状结晶) 2.毒理作用:(阻断三羧酸循环,使拧檬酸大 量积聚,并为不可逆;进入途径主为口服) 3.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2小时;神经型主 为抽搐) 4.尸检所见:(尸僵早、出血性胃炎) 检材采取:呕吐物、胃内容物、剩余物 最好;血液、尿、器官组织亦可。

5.法医学鉴定要点:    无特殊病变;    主要为急性血循环障碍;    血、尿中含氟量显著提高; 肾脏等柠檬酸过高。

1. 概述:(毒性低无明显蓄积毒性的新农药,如杀虫脒, 三、有机氮农药中毒 1. 概述:(毒性低无明显蓄积毒性的新农药,如杀虫脒, 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2.中毒原因:(误服,生产性中毒为防护不当) 3.毒理作用:(不清,引起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变性等) 4.中毒致死量:(25% 150毫升)

5.中毒症状: 是拟交感神经症状; 意识障碍、紫绀、出血性膀胱炎三大征候 群重者有昏迷、抽搐。 6.尸检所见: 口唇腐蚀性损害,胃粘膜糜烂出血。 检材采取: 胃内容物、血、尿、器官等。

7.法医学鉴定要点: ① 因无刺激性气味,故常见。 胃内容物特殊气味; ② 三大症候群具鉴定意义:意识障碍、紫绀和血 尿; ①    因无刺激性气味,故常见。 胃内容物特殊气味; ②    三大症候群具鉴定意义:意识障碍、紫绀和血 尿; ③    尸检明显紫绀症、胃肠道明显腐蚀性损害; ④    毒化:杀虫脒原形及代谢产物; ⑤ 注意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鉴别。

四、杀虫双中毒 1.概述 (有机硫类农药) 2.毒理作用 (神经毒剂,占领乙酰胆碱受体, 抑制呼吸中枢) 3.中毒致死量 (无) 1.概述 (有机硫类农药) 2.毒理作用 (神经毒剂,占领乙酰胆碱受体, 抑制呼吸中枢) 3.中毒致死量 (无) 4.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头痛、瞳孔小) 5.法医学鉴定 (无特殊,与有机磷相鉴别)

五、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1.概述 (高效、低毒、广谱的合成农药,脂溶性) 2.中毒原因 3.毒理作用 (是印防已毒素的抑制剂,吸收排泄快) 4.中毒症状 (一般是神经、消化系统症状) 5.尸检所见 (无特殊) 6.法医学鉴定 (靠毒化,但要早取材化验)

六、 五氯酚钠中毒 1.概述 (是灭生性除锈剂,用于灭钉螺、蚂蝗及 2.中毒原因 (皮肤接触等) 六、 五氯酚钠中毒 1.概述 (是灭生性除锈剂,用于灭钉螺、蚂蝗及 木材防腐,有特殊臭味,中毒多见于夏季) 2.中毒原因 (皮肤接触等) 3.毒理作用 (作用于能量代谢,抑制磷酸化过程) 4.中毒致死量 (口服2克) 5.中毒症状 (起病急,乏力,高热,烦渴) 6.尸检所见 (尸僵早而强,尸冷慢,器官淤血重) 7.法医学鉴定 (尸检无特殊,参考临床表现、毒化)

七.百草枯中毒 1.概述 (广泛使用的脱叶剂、除草剂) 2.中毒原因 (意外吸入等) 3.毒理作用 (产生过氧化物离子、形成脂肪酸过 氧化物, 干扰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 4.中毒致死量 (成人1~2克) 5.中毒症状 (鼻衄,蛋白尿、血尿,肝功能损 害,肺纤维化,呼吸困难) 6.尸检所见 (肺透明膜形成、广泛纤维化) 7.法医学鉴定

八.矮壮素中毒 1.概述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鱼腥味) 2.中毒原因 (自服,有肌注投毒他杀,误当白酒饮用的) 1.概述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鱼腥味) 2.中毒原因 (自服,有肌注投毒他杀,误当白酒饮用的) 3.毒理作用 (不明,易通过损伤皮肤吸收) 4.中毒致死量 (有报道口服水剂约10~50毫升死亡) 5.中毒症状 (发病急,重度头晕、乏力,瞳孔小唇绀) 6.尸检所见 (有鱼腥味) 7.法医学鉴定 (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