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第四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主讲:吴方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维生素 B 维生素 B 族 维生素 B 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 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 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 补充。 维生素 B 族包括 B 1 、 B 2 、 B 3 (烟酸)、 B 5 (泛酸)、 B 6 、 B 11 (叶酸)、 B 12 (钴胺素)。
Advertisements

1 第十一章 酚和醌 一、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二、酚的制法 三、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酚.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①与标准品或与文献对照PPC或TLC得到的Rf或hRf值(Rf100)
实验 芦丁的鉴定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思考题.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 和鉴定 制作人:熊 燕.
实验二、补骨脂黄酮体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廖矛川 王德彬 刘新桥 王 强 帅 丽 胡 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
第三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目的要求: 1、掌握糖、苷、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和强心苷的概念,糖的分类及检查方法,常见5种苷的主要性质及检查方法。 2 、熟悉多糖所包含的种类,苷的通性及常见苷的代表生药。 3、了解5种苷的基本结构,2种皂苷的区别,强心苷的构效关系。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难点: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
生 物 碱 类 化 合 物 提 取 分 离.
天然药物化学 主讲 张辰露 生物工程教研室.
苯酚的性质.
第二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主讲-吴方评.
第一章 总 论.
维生素A.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九章 强心苷.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四节 原料药及制剂检查.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 第一节 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一、有效成分 1.碱性化合物: 生物碱 小檗碱.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甾体(steroides)及其苷类.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生命的物质基础.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郑梅霞.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第九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主讲:吴方评.
第二章 天然产物的分类和生物合成途径.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有机溶剂 提取液 浓缩 浓缩液 氯仿等溶剂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实验一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黄酮类化合物 (flavanoids).
第三节 维生素C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人 陶阿丽.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复方制剂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主要分析途径: 各成分互不干扰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天然药物化学 第四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主讲:吴方评

银杏:又名公孙树、白果树。古称鸭脚木, 因其叶子的形象而得名。 1932年,一位日本人在银杏中首次发现了 黄酮类化合物。 6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银杏提取物中含有通血脉、降 低胆固醇的化学成分。后来研究发现,这些黄酮类成分主要是 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类成分。这一发现提高了银杏的药用价值。 其药物活性也成为研究的焦点。银杏制品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血清胆固醇过高等心血管疾病。 德国通过开发银杏制品,每年在美国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中国拥有全世界70%的银杏资源,年产值还不足2000万美元。

黄酮类化合物的简介 存在:植物体中常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在植物的花、叶、果实等组织中,多为苷类,而在木质部坚硬组织,则多为游离的苷元。 生物活性: 1.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 2.抗肝毒作用。如:水飞蓟素。 3.抗炎作用。如:芦丁及衍生物。 4.雌性激素样作用。如:大豆苷。 5.抗菌抗病毒作用。如:木犀草素。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基本母核结构 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色原酮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基本母核结构 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基本骨架:C6-C3-C6 色原酮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名称 三碳链部分 名称 三碳链部分 异黄酮类(Isoflavones)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名称 三碳链部分 名称 三碳链部分 异黄酮类(Isoflavones) 黄酮类(Flavones) 二氢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s ) 黄酮醇类(Flavonol) 查耳酮类(Chalcones) 二氢黄酮类(Flavanones) 二氢查耳酮类(Dihydrochalcones) 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s) 橙酮类 (Aurones) 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 双苯吡酮类 (Xanthones) 黄烷-3-醇类(Flavan-3-ols)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母核: 黄酮 黄酮醇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代表化合物: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代表化合物: 木犀草素(luteolin) 抗菌作用,存在于菊花、浮萍、忍冬藤等中药中。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槲皮素用于治疗气管炎,有抗炎及止咳祛痰作用。 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引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 橙皮素 橙皮苷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 母核: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 母核: 二氢异黄酮 异黄酮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 大豆素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 大豆素 大豆苷 葛根素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四)查耳酮(chalcones)、二氢查耳酮(dihydrochalcones)类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四)查耳酮(chalcones)、二氢查耳酮(dihydrochalcones)类 母核: 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四)查耳酮、二氢查耳酮类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四)查耳酮、二氢查耳酮类 在酸性条件下,2’-OH查耳酮转变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转为深黄色的2’-OH查耳酮,二者可相互转化。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红花苷(黄色) 中药红花中提取得到的红花苷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红花在开花的初期,花冠呈无色(淡黄色);开花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红花在开花的初期,花冠呈无色(淡黄色);开花 中期,花冠呈深黄色;开花后期或干燥过程中,由于酶 的作用而氧化成红色。 2‘-OH查耳酮(黄色) 二氢黄酮(无色) 醌式红花苷(红色)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五)双黄酮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五)双黄酮 (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多分布于裸子植物,尤以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最普遍。 C-C连结 C 5’ -C8 连接方式 醚链连结 C4’- O- C6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五)双黄酮 银杏素 银杏叶中银杏素(gikgetin)具有解痉、降压、扩冠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六)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矢车菊素R1=OH R2=H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六)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矢车菊素R1=OH R2=H 飞燕草素R1=R=OH 天竺葵素R1=R2=H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醇类 黄烷—3—醇类(儿茶素类) (flavan—3—ols)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醇类 黄烷—3—醇类(儿茶素类) (flavan—3—ols) 黄烷—3、4—二醇类(无色花色素类) (flavan—3、4—diols) 3-醇类 3、4-二醇类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醇类 儿茶素 抗脂肪肝作用 抗癌和Vp样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八)双苯吡酮类(Xanthones)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八)双苯吡酮类(Xanthones) 异芒果素 如石韦、芒果叶、和知母叶中的异芒果素(isomengiferin)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九)橙酮类(奥弄)(aurones)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九)橙酮类(奥弄)(aurones) 如在黄花波斯菊中提取得到的硫磺菊素(Sulphuretin)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参糖、酰化糖。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参糖、酰化糖。 (一)常用的糖 单糖类:D—Glu , D—半乳糖, D—木糖, L—Rha, L—阿拉伯糖, D—葡萄糖酸。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双糖类:槐糖类(glcβ1-2glc) 龙胆二糖(glcβ1-6glc)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双糖类:槐糖类(glcβ1-2glc) 龙胆二糖(glcβ1-6glc) 芸香糖(rhaα1-6glc) 新橙皮糖(rhaα1-2glc) 刺槐二糖(rhaα1-6glc) 三糖类:龙胆三糖(glcβ1-6 glcβ1-2fru) 槐三糖(glcβ1-2 gluβ1-2glc) 酰化糖:2—2酰葡萄糖 咖啡酰基葡萄糖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二)连接位置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二)连接位置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 黄酮醇类: 常形成3-、 7-、3’-、4’-单糖苷, 或3、7-,3’、4’-及7、4’-双糖苷等. 花色苷类:多在3—OH连糖或形成3、5—二糖苷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三) 除O苷外还有C苷 R=H 葛根素 牡荆素(Vitexin)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三) 除O苷外还有C苷 R=H 葛根素 R=Xylose葛根黄素木糖苷 牡荆素(Vitexin)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1、形态 游离黄酮类化合物通常有完好的晶型;黄酮苷类通常为无定形粉末。 1、形态 游离黄酮类化合物通常有完好的晶型;黄酮苷类通常为无定形粉末。 2、颜色 黄酮、黄酮醇大多为黄色;查耳酮橙黄色;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无色。 3、旋光性 游离黄酮:除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旋光性,其余则无;苷类:因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4、溶解性 (1)游离黄酮 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以及稀碱液(具有酸性) 不溶于石油醚。 (2)黄酮苷类 水溶性增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难溶或不溶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水溶性规律: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 糖连接位置不同,水溶性不同。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5、酸碱性 (1)酸性 酸性产生的原因。 结论: (1)酸性 酸性产生的原因。 结论: 7、4’-二OH > 7或4’-OH > 一般Ar-OH > 5-OH 5%NaHCO3 5%Na2CO3 0.2%NaOH 5%NaOH 应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中。 (2)碱性 碱性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课堂讨论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A B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一)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1)方法:样品溶于1ml甲醇或乙醇,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 2)对象: 多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橙色—紫红色反应 少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紫---蓝色 B环引入-OH, -OCH3,颜色随之加深。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2、钠汞齐反应 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钠汞齐,数分钟,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显红色,黄酮醇显黄色至淡红色,二氢黄酮醇显棕黄色。 3、NaBH4反应 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紫色。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5-OH-4-酮基 3-OH-4-酮基 邻二酚羟基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下列这些结构 5-OH-4-酮基 3-OH-4-酮基 邻二酚羟基 常与铝盐(Al3+),铅盐(Pb2+),镁盐(Mg2+),锆盐(Zr2+)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1、铝盐: 试剂: 1%AlCl3 或硝酸铝溶液 现象:络合物为黄色,UV(λ415nm) 灯下有荧光。 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2、锆盐:(锆盐—枸橼酸反应) 用来检查和区分黄酮分子中3、5-二OH (1)2%二氯氧锆甲醇液(ZrOCl2) (2)2%枸橼酸甲醇液 样品+试剂(1) 鲜黄色络合物 试剂(2) 褪色:含5-OH 不褪色:含3-OH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三)硼酸显色反应 凡具有 结构,在无机酸或有机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 生成亮黄色。 凡具有 结构,在无机酸或有机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 生成亮黄色。 5-羟基黄酮 2’-羟基查耳酮 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带绿色荧光;枸橼酸丙酮存在下则显黄色而无荧光。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不同类型的黄酮与碱液可生成黄色、橙色或红色。 (五)五氯化锑反应 样品(CCl4溶液) 2%SbCl5 红色、紫红↓ 黄色、橙色 查耳酮 黄酮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小结 黄酮的基本母核 黄酮的结构和分类 化 学 性 质 物理性质 1.饱和程度 2.B环位置 3.是否成环 形态、颜色、 旋光性、溶解度 酸性 碱性 显色反应 还原反应 盐的反应 硼酸反应

作业 1.花色素、异黄酮和二氢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黄酮、黄酮醇和查尔酮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这是为什么? 2.黄酮类化合物呈酸性和弱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存在形式: 花、叶、果:黄酮苷 木部坚硬组织:游离黄酮 一般用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存在形式: 花、叶、果:黄酮苷 木部坚硬组织:游离黄酮 一般用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 1、黄酮苷类、极性稍大的苷元: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提取。 2、多糖苷类:沸水提取。 3、花青素类:加入少量酸(0.1%盐酸,应当慎用,避免发生水解)。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4、大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4、大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5、多甲氧基黄酮类游离苷元:可用苯等低极性溶剂进行提取。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 对得到的粗提物可进行下列精制处理,常用方法有: (一)溶剂萃取法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 对得到的粗提物可进行下列精制处理,常用方法有: (一)溶剂萃取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例如: 1、植物叶子的醇浸液---石油醚处理,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 2、药材水溶液---加入多倍量浓醇,以沉淀除去蛋白质、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精制 适合酸性成分 具有Ar-OH的黄酮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 药材 OH- 碱水液 H+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精制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 适合酸性成分 具有Ar-OH的黄酮 药材 碱水液 H+ OH- 沉淀 (黄酮苷,苷元) 水 (水杂,M+)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精制 (三)碳粉吸附法 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能力最强,水的洗脱力弱。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精制 (三)碳粉吸附法 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能力最强,水的洗脱力弱。 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较弱,有机溶剂洗脱力强。 洗脱顺序: 沸水→沸甲醇→7%酚水溶液→15%酚水溶液→醇 7%的酚水有较好的解吸附能力,故多用7%酚水作洗脱剂。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分离依据 1、酸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分离依据 1、酸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2、含特殊官能团-COOH,邻二酚羟基,可用Pb(OAC)2或硼酸。 3、分子大小不同-葡聚糖凝胶。 4.极性不同 溶剂 层析(吸附、分配)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一)pH梯度萃取法 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一)pH梯度萃取法 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 根据Ar-OH数目,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不同而分离。 样品醚溶液 5%NaHCO3 7,4’二OH 5%Na2CO3 7或4’-OH 0.2%NaOH 一般Ar-OH 5%NaOH 5-OH 水 油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二)官能团不同 1、Pb(AC)2沉淀法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二)官能团不同 1、Pb(AC)2沉淀法 具邻二Ar—OH: 中性Pb(AC)2可沉淀 不具邻二Ar—OH:碱式Pb(AC)2 可沉淀 应用:除去杂质。分子中有COOH(树胶粘液,果胶,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或邻二Ar--OH(如鞣质等),可用Pb(AC)2去除。 脱铅方法 硫化氢(PbS 具吸附性,现在多不用) 硫酸盐或磷酸盐 阳离子交换树脂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2、硼酸络合法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2、硼酸络合法 具邻二Ar—OH的黄酮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溶于水,借此可与之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分离。 实际中,常将各种柱层析法与各种经典方法相互配合应用。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三)柱层析法 1、硅胶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三)柱层析法 1、硅胶 主要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醇)。 少数情况下,硅胶加水失活也可用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的分离,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 (1)分离苷元时: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2)分离苷时:用氯仿-甲醇-水或乙酸乙酯-丙酮-水洗脱。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2、聚酰胺柱层析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2、聚酰胺柱层析 原理: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 )与黄酮分子上的Ar-OH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吸附力大小 Ar-OH数目 Ar-OH位置 溶剂情况 形成氢键能力(分子平面性情况) 适用于分离酚类、醌类化合物,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苷及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洗脱规律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聚酰胺的双重色谱性 以含水流动相(如甲醇一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先洗下来。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聚酰胺的双重色谱性 以含水流动相(如甲醇一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先洗下来。 以有机溶剂作洗脱剂(如氯仿一甲醇)苷元比苷先洗脱下来。 洗脱规律 1.苷元相同,与糖部分有关。 2.与苷元酚羟基数目和位置有关。 3.与分子内芳香化程度有关。 4.与不同黄酮化合物类型有关。 5.与洗脱溶剂有关。

在聚酰胺色谱柱上哪一种化合物吸附力较强? 课堂练习 在聚酰胺色谱柱上哪一种化合物吸附力较强?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3、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el)柱层析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双重性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3、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el)柱层析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双重性 (1)用Sephadex LH-20分离游离的黄酮,主要是靠吸附作用,Ar--OH多的化合物极性强,吸附力强,难洗脱。 (2)分离黄酮苷,分子筛起主导作用,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 常用洗脱剂 (1)水溶液 碱性水溶液 (2)醇及含水醇 (3)其他溶剂(甲醇-氯仿)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一)、纸层析(PC)法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一)、纸层析(PC)法 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的混合物。 纸层析在本质上是液液分配层析,利用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 固定相:水。 流动相: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载体:滤纸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1、常用的溶剂系统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1、常用的溶剂系统 1)醇性溶剂。(主要依分配作用原理)主要适用于苷元 n-BuOH-HOAC-H2O 4:1:5 上层 BAW t-BuOH-HOAC-H2O 3:1:1 TAW 2)水性溶剂(主要依吸附作用原理)主要适用于苷 2-6%HOAC 3%NaCl HOAC: H2O=60:40 2、检测 1)UV灯检查: 有色斑点,氨蒸汽处理后产生明显颜色变化。 2)喷显色剂: 2%AlCl3甲醇液(UV灯下检查); 1%FeCl3-1%K3Fe(CN)6水溶液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薄层层析(TLC)法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薄层层析(TLC)法 一般采用吸附薄层层析,常用吸附剂:硅胶、聚酰胺。 1、硅胶薄层层析: (1)黄酮苷元 展开剂:甲苯-甲酸甲酯-甲酸(5:4:1) (2)黄酮苷 展开剂:正丁醇-乙酸-水( 3:3:1 ) 2、聚酰胺:适用范围较广。 展开剂:EtOH-H2O,MeOH-H2O,乙腈-H2O, 丙酮-H2O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一)UV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一)UV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光谱图特征 B环桂皮酰系统(cinnamoyl) 带Ⅰ300-400nm A环苯甲酰系统 (benzoyl) 带Ⅱ240-280nm

B环3’,4’有-OH,带II为双峰(主峰伴肩峰) 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光谱图特征   带II(240-285nm)(苯甲酰系统) 带I(300-400nm) 桂皮酰系统 类 型 说 明 250-285 304-350 黄酮类 -OH越多,带I带II越红移 B环3’,4’有-OH,带II为双峰(主峰伴肩峰) 328-357 黄酮醇类 (3-OR) 352-385 黄酮醇类(3-OH) 245-270 270-295 300-340 异黄酮类 二氢黄酮(醇) B环上有-OH, OCH3对带I影响不大 340-390 或340-390(Ia) 300-320(Ib) 查耳酮类 查耳酮2’-OH使带I红移的影响最大 370-430(3-4个小峰) 橙酮类 220-270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加入一些诊断试剂后测UV光谱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加入一些诊断试剂后测UV光谱 常用的诊断试剂:甲醇钠 NaOMe 醋酸钠 NaOAc 醋酸钠/硼酸 NaOAc/H3BO3 三氯化铝 AlCl3 3、若样品为苷,可进行水解,水解后测苷元UV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1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峰的耦合和裂分及耦合常数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1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峰的耦合和裂分及耦合常数 各种类型质子1H-NMR谱规律: 1、A环质子:δ5.7—8.0 A环上的芳氢: 6-H: δ 5.7-6.9 (d, J=2.5) 8-H: δ 5.7-6.9 (d, J=2.5)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B环质子:δ6.5~7.9, 较A 环稍低场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B环质子:δ6.5~7.9, 较A 环稍低场 B环上的芳氢有两组信号:H-3’,5’, H-2’,6’构成AA'BB'系统,可简单看成AB系统。 (H-3’,5’ 较为高场): H-3’, 5’ :δ 6.5-7.1(d, J≈8.5 ) H-2’, 6’:δ 6.5-7.9( d, J≈8.5 )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3、C环质子:可区别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骨架。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3、C环质子:可区别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骨架。 黄酮 H-3:δ6.3( 1H, s ),尖锐单峰信号 异黄酮 H-2:δ7.6-7.8( 1H, s ) 二氢黄酮(醇) H-2:δ5.2左右;H-3:δ2.8左右 查耳酮 H-α:δ6.50-6.70;H-β:δ7.30-7.70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三)、13C-NMR 主要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三)、13C-NMR 主要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1、黄酮类化合物骨架类型的判断 2、黄酮类化合物取代基位置的判断 3、黄酮类化合物苷的确定 a、了解苷中糖的连接位置 b、了解苷键构型 c、了解糖糖连接顺序 (四)、MS 1、分子量 2、结构式

小结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溶剂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3.碳粉吸附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1.pH梯度萃取法 2.官能团不同 3.柱层析法 黄酮类化合物鉴定和结构测定 1. PC 2.TLC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1.UV 2.1H-NMR 3.13C-NMR 4.MS

作业布置 1、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通常用哪些 碱液,如何操作? 2、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特征由哪两个 吸收带组成?

主要参考文献 《天然药物化学》,科学出版社,主编:杨宏建,2009。 《天然药物化学》,河南科技出版社,主编:杨宏建,2007。 《天然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吴立军,2006版。 《中药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匡海学,2010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