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测试应对策略 地 理 学 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平面向量.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3讲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北方冬季.
定 向 猎 狐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0米 北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0米 ● 北 ● ● 目标2 ● ● 目标1 ● ● 西 东 ● 起点 南.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多变的天气.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什么是气候呢?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请分辨下列描述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5 、在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区将有 5-6 级的偏 北风,气温下降.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地 理 习 题 讲 评.
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 厚街湖景中学 李小玲.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
多变的天气.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2006年高考 等值线图专题复习 南海一中 地理组.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四、眼睛和眼镜.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二章 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制作: 海旺学校 蒋淑芬.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有理数的减法.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天气与气候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江 红.
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总结.
微课主题:简单判定 两极地区的方向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临朐县寺头初中王晓辉.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17课时 中国的气候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第四节俄罗斯.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雾霾去哪儿了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刘浩然.
数学模型实验课(三) 插值与三维图形.
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贺 项 磊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实数与向量的积.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西藏 Tibet.
10/19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10/3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三元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3. 学会利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科学测试应对策略 地 理 学 科

一、测试情况分析 11.据长期观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是不断变化的,最新测定的珠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引起珠峰高度变化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引起的 B.是长期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是长期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的 D.是高山积雪与海平面变化引起的

分析: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内外力作用的影响的理解,通过对最新的珠峰实测海拔高度的变化原因探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珠峰的形成主要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引起的,属内力作用的影响,但珠峰形成的过程中同时会受外力作用的侵蚀,这要求学生考虑问题全面,细致。

12、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一天之内气温变化最小的是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影响温度因素的掌握情况,一方面要考虑阴天和晴天对气温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考虑海洋和陆地的升温和降温特点的不同对气温产生的影响,需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阴天和晴天相比,阴天的日温差较小;海洋和陆地相比,海洋的日温差较小。所以综合两个因素,选B。 错因分析:学生往往只考虑了一个方面,不能综合的考虑问题。

13.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出黑龙江大部分地区

A、刮6级西北风 B、刮6级东南风 C、刮4级东北风 D、刮4级西南风

解析:首先要会看风向图,风的预报主要包括风向与风力两个方面 解析:首先要会看风向图,风的预报主要包括风向与风力两个方面.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大小(强度)。在天气预报图上,风向和风力是用风杆、风尾或风旗表示的.风尾每一长划线表示风力为2级,每一短划线(长划线的一半)表示风力为1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风尾和风旗均放在风杆的左侧(要背对风向确定左侧)。风杆指示的方向正好和风向相反。故A是正确的。

错因分析: 风尾不会读,风向的判读方法没有掌握。

14.读甲、乙两地气温、降水量示意图,关于两地描述正确的是

A 乙地位于南半球 B 甲地蒸发量小 C 甲地位于内陆高山地区 D 乙地雨热不同期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气温降水量示意图的能力。乙图中7月气温最高,应为北半球,故A错;甲图中终年气温都在250 C度以上,蒸发量应较大,故B错;甲图中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温度较高,不应为高山地区,乙地7、8月气温最高,而降水最少,典型的雨热不同期,故选D。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普遍掌握的较好。

15.下图中点A是 ,降水 ____.

A. 背风坡,少 B. 迎风坡,少 C. 背风坡,多 D. 迎风坡,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读图可知:A在背风坡,一方面根据 所学知识可判断A降水少,另一方面 根据图中云雨提示也可判断,A为正确。 本题图中提示明显,学生错误较少。

16.读“某平原地区气温分布图”, 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该地位于 16.读“某平原地区气温分布图”, 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该地位于

A、北半球 B、东半球 C、南半球 D、无法判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阅读和气温分布情况的掌握。根据等温线南高北低的分布,可以判断此为南半球。故选C。 错因分析:学生对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理解不透,判断为北半球的较多。

28.下面是小明对我国北方 三个地区景观的描述 ①苍翠林海 ②满目黄沙 ③茫茫草原 甲 , 乙 , 丙 。

甲 乙 丙

(2)三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从世界范围看,这样的变化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1)读图可知,甲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地,是著名的东北林区的一部分,乙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著名的草原,丙在新疆,有我国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些都是常识内容.

(2)因为强调了纬度相同,所以基本排除气温的影响,而距海洋的远近是影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距海洋的远近不同,水分就有所不同。因为中纬度陆地面积广大,距海远近差异明显。

错因分析:造成图中三地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分析错误的较多,东西向和南北向分不清。

答案: (1)① ③ ②(3分) (2) 离海远近的位置差异 (2分) 中(2分)

二、应对策略 审题训练 读懂题意 看清图示 理解要求

绘图技能 坐标图的绘制 相关地理内容的填注 准确、清晰

规范答题 正确、全面、无逻辑错误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