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小班讨论课 --应用化学专业2014级01、02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Advertisements

苯酚 酚与醇概念的对比: 酚 —— 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 化合物。 醇 —— 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结 合着的羟基的化合物。 芳香醇 —— 羟基跟苯环侧链相 连的化合物。
1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2010、10、. 2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苯酚的结构特点,能够正确书写苯酚的结构简式。 2.认识苯酚的弱酸性和与浓溴水的取代反应,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体会苯酚中苯基和羟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4、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检验方法。
6.1 碳氧单键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6. 碳氧单键化合物 碳氧单键化合物类型 类 型 官 能 团 官能团名称 通 式 实 例 醇 ―OH
第九章 醇、酚、醚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醇与酚还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OH)。 相同分子式的醇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 二 节 糖 类.
第九章 卤代烃.
卤代烃.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课题1 食物中的营养素 民以食为天 我们要吃各种食物补充每天所需的营养素.
苯酚的性质.
第十一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exit.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081班:吴秀萍,何芷欣 邱丹妮,陈凤.
第七章 卤代烃 ——卤代烷 exit.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0学时) 13.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法 13.2羧酸的制备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 13.4羧酸的化学性质(1)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六章 醇、酚、醚.
第十章 醇 酚 醚 主讲人 金向军 2010年11月29日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十六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exit.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一讲 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研究.
有机化学 卤 代 烃.
第十二章 羧 酸 学习要求: 1、掌握羧基的结构和羧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石富强 药物合成反应 石富强
有机化学复习纲要 一、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 具有下列形式: 取代基 名称 + 骨架名称 + 类别名称
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 第三节 卤代烃 说课 开发区一中 吕杨.
第十七章 酚 醌 exit.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第一单元 卤代烃.
化学必修2(苏教版) 复习.
一 烯烃的亲电加成 1 加成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2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的归纳 3 烯烃与卤素的加成 4 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9 认识有机物 脂肪烃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
醇、酚、醚的结构及命名; 醇、酚、醚的物理性质 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 消除反应历程及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第五章 卤代烷.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九章 醇和醚 exit.
基于有机物的鉴别 再现基团的特性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郑倩茹.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教科书 高一化学必修2 复习课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乙酸) 珲春二中化学组 :李春花.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邮编: 电话: QQ:
Chapter 10 Alcohol, Phenol and Ether
有机化学 第九章、卤代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苯 应用模板上加了图片.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十二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5) 授课人:董 啸.
第八章 醚 Ehters 2019/2/23.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黄酮类化合物 (flavanoids).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2下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例1】某含C、H、O三种元素的物质A,经燃烧实验测定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第 九 章 醇 酚 醚 Alcohols,Phenols & Ethers
回顾知识: 下列溶液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C A、Na+ H NO S2- B、 Cl- Na+ ClO- Fe2+
神奇的瓶子 气体制取收集 专题复习.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常见的弱电解质.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离子反应.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肥西三中 王玉庭.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1节 酚醇(课时3).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人教版选修⑤——《有机化学基础》 §3.2 醛 朱小云
實驗九 氧化還原滴定-草酸鹽之分析.
化学实验在有机分子结构确定中的应用 乐清市二中 杨复生.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3 卤代烃.
課程名稱: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五章 烯烃 exit.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节 羧酸 酯
烃的含氧衍生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有机化学小班讨论课 --应用化学专业2014级01、02班

一、C—O 键的断裂 亲核取代 HI 过量 SN2 机理 适于伯烷基醚 SN2历程小基团背面进攻控阻小

SN1 机理 适于叔烷基醚 SN1历程 3 º正离子稳定

苯基醚 问题:如何区别醚、烷烃? R-O-R KMnO4 Na NaOH 稀酸 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 强碱 不反应 稳定性仅次于烷烃

判断反应发生在a位还是b位? 位阻 碳正离子稳定性

二、1,2-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特点:1)能形成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化合物; 2)和RMgX反应,制备比RMgX多2个碳的伯醇 1、酸性开环

机理

2、碱性开环 机理

思考题:

答案:

1) 酸催化:亲核试剂优先进攻取代多的碳; SN2反应(具有SN1部分特征) 2) 碱催化:a)进攻取代少的C,为SN2反应;背面进攻 b)开环需要强碱(强亲核试剂)

苯甲型, 烯丙型 > 3oROH > 2oROH > 1oROH > CH3OH 三、碳氧键的断裂,羟基被卤原子取代 1、醇和HX的反应 (1)反应历程 SN2 SN1 a、大多数1oROH按SN2机理进行反应 b、 3o 、多数2oROH和空阻大的 1oROH按SN1机理进行反应 醇的活性比较: 苯甲型, 烯丙型 > 3oROH > 2oROH > 1oROH > CH3OH HX的活性比较: HI > HBr > HCl

Lucas试剂:浓HCl/无水ZnCl2 ,区别低级的伯、仲、叔醇 立即反应 Lucas试剂 片刻反应 室温 加热才反应

2、 醇与卤化磷的反应 X:Br、 I (1)反应过程不重排 (2)有副产物 (3)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1o,2oROH 转化为卤代烷,3oROH很少使用。

(4)反应机理 1oROH (SN2) SN2 SN2 BrCH2CH3 +

2oROH , 3oROH (SN1) SN2 SN1 (CH3)3C+ + HOPBr2 Br - (CH3)3CBr

(1) 反应方程式 3 与氯化亚砜的反应 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SNi历程): 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产率高,没有副产物。 3 与氯化亚砜的反应 (1) 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产率高,没有副产物。 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SNi历程): 氯代亚硫酸酯 紧密离子对

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产率高,无副产物; 卤代不重排,构型保持; 当有吡啶存在时,构型翻转。 (2)反应特点 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产率高,无副产物; 卤代不重排,构型保持; 当有吡啶存在时,构型翻转。 醇制卤代烃的方法选择 1oROH SOCl2 PBr3 or NaBr + H2SO4 P + I2 2oROH 3oROH 浓HCl (0oC) HBr (0oC) HI (0oC)

一 实验室制备 1 由烯烃制备 羟汞化-去汞反应 2 由卤代烃制备 3 格氏试剂合成法 4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参见醛、酮一章)

1 由烯烃制备(碳原子数不变) 如果用ROH代替H2O,产物可以是醚,反应称为烷氧汞化-去汞还原反应 + (1) 烯烃羟汞化-去汞还原反应 1 由烯烃制备(碳原子数不变) (1) 烯烃羟汞化-去汞还原反应 Hg(OAc)2, H2O NaBH4 NaOH 0oC THF -AcO- Hg(OAc)2, -H+ 如果用ROH代替H2O,产物可以是醚,反应称为烷氧汞化-去汞还原反应 :OH2 + 该反应的特点是:(1)无重排,(2)反式加成,(3)符合马氏规则(4)反应条件温和。

(2) 烯烃制醇的方法比较 反应方式 直接水合 间接水合 羟汞化-还原 硼氢化-氧化 区域选择 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 反马氏规则 立体 重排 重排 反加,不重排 顺加,不重排 反应特点 1 接近中性 条件温和 产率高。 还原,碱性 1 中性 条件温和 产率高 氧化,碱性 条件 酸性 酸性 2 2

2 由卤代烃制备醇 (碳原子数不变) H2C=CHCH2Cl H2C=CHCH2OH    2 由卤代烃制备醇 (碳原子数不变) (1)不会发生重排和不易发生消除的卤代烃可以用NaOH水解。 NaOH-H2O H2C=CHCH2Cl H2C=CHCH2OH  NaOH -H2O  NaOH -H2O 

+ (2) SN2和E2消除竞争力相当的卤代烷可用AgOH(碱性弱)水解或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水解以减少E2。 -支链1oRX和2oRX可用此法。 AgOH H2O CH3COO- DMF 100oC SN2 -OH(稀) CH3COO- + H2O (3) 3oRX常用NaHCO3-H2O室温振荡来水解。

3 用格氏试剂制备醇 反应过程 反应机理

剖 析 格氏试剂制备醇的归纳 产物 原料(1) 原料(2) 一级醇 甲醛,环氧乙烷 醛(甲醛除外),一取代环氧乙烷,甲酸酯 二级醇 三级醇 或 有机锂试剂 甲醛,环氧乙烷 醛(甲醛除外),一取代环氧乙烷,甲酸酯 二级醇 三级醇 酮,酯(甲酸酯除外),酰卤 1 原料(2)用环氧乙烷或取代环氧乙烷,在-碳和-碳之间切断。 原料(2)不用环氧乙烷或取代环氧乙烷,在-碳和-碳之间切断。 2 带羟基部分来自原料(2),不带羟基部分来自原料(1)。 3 对称二级醇选用甲酸酯为原料(2)较好。 有两个烃基相同的三级醇选用酯或酰卤为原料(2)较好。 剖 析

实例分析    (CH3)2CHCH2MgX + CH2O (CH3)2CHCH2CH2OMgX (CH3)2CHCH2CH2OH 实例一 制备 (CH3)2CH—CH2 — CH2 — OH    解一 (CH3)2CHCH2MgX + CH2O 无水醚 (CH3)2CHCH2CH2OMgX (CH3)2CHCH2CH2OH H2O 用甲醛在分子中引入羟甲基 解二 (CH3)2CHMgX + 无水醚 (CH3)2CHCH2CH2OMgX (CH3)2CHCH2CH2OH H2O 用环氧乙烷在分子中引入羟乙基

用甲酸酯可以制备对称的2oROH 实例二 OMgX CH3CH2MgX + HCOOC2H5 C2H5CH—OC2H5 OMgX 制备 (C2H5)2CHOH OMgX 无水醚 CH3CH2MgX + HCOOC2H5 C2H5CH—OC2H5 OMgX H+ H2O - C2H5OMgX CH3CH2MgX CH3CH2CHO C2H5CHC2H5 无水醚 OH CH3CH2 — CH — CH2CH3    用甲酸酯可以制备对称的2oROH

用取代的环氧乙烷在分子中引入取代的羟乙基 实例三     制备 无水醚 (CH3)2CHMgX + H+ H2O 用取代的环氧乙烷在分子中引入取代的羟乙基

实例四 制备 AlCl3 CH3CH2MgX + 无水醚 H+ H2O 3oROH可用酮来制备

所有的格氏试剂均需自制。 制备 实例五 CH3CH2MgX -ClMgBr 无水醚 H+ H2O CH3CH2MgX 带有两个相同取代基的3oROH用可以酰卤或酯来制备。 所有的格氏试剂均需自制。

第三节 醚的制备 一 威廉森合成法 二 醇分子间失水 三 烯烃的环氧汞化-去汞法

一 威廉森合成法 1 脂肪醚的合成 2 芳香醚的合成 RO-Na+ + R’—X ROR’ + NaX ROR’ + NaOSO2OH 一 威廉森合成法 1 脂肪醚的合成 RO-Na+ + R’—X ROR’ + NaX ROR’ + NaOSO2OH R’—OSO2OH ROR’ + 2 芳香醚的合成 NaX RX NaOH C6H5OH + ROSO2OH C6H5OR + NaOSO2OH H2O ROSO2C6H5 NaOSO2C6H5

二 醇分子间失水 -H2O SN2 -H+ CH3CH2OCH2CH3 从原则上讲,醇在浓H2SO4作用下可以制得对称的醚。

实际上,1oROH制醚产率好, 2oROH制醚产率不好,3oROH无法分离得到醚,如果蒸馏,最后得到烯。 (CH3)3COC (CH3)3 -H+ -(CH3)3COH +H+ -H2O (CH3)3C+ (CH3)3COH -H+ +H2O -H+ (CH3)2C=CH2 蒸馏得烯

三 烯烃的烷氧汞化-去汞法 反应遵循马氏规则:氢加在含氢较多的碳上,烷氧基加在含氢较少的碳上。 优点:不会发生消除,比威廉森合成法的限制小。 三 烯烃的烷氧汞化-去汞法 (CH3)3CCH=CH2 + Hg(OOCCF3)2 + C2H5OH -CF3COOH  (CH3)3CCHCH2HgOOCCF3 (CH3)3CCHCH3 + Hg + -OOCCF3 NaBH4 OC2H5 OC2H5 反应遵循马氏规则:氢加在含氢较多的碳上,烷氧基加在含氢较少的碳上。 优点:不会发生消除,比威廉森合成法的限制小。 缺点:空阻太大时不好络合,所以,三级丁醚不好用此法合成。

醇各类氧化反应的总结-1 氧化剂 一级醇 二级醇 三级醇 特点和说明 KMnO4 冷,稀,中性, 酸性,碱性 酸 酮 小分子酸,酮 氧化剂 一级醇 二级醇 三级醇 特点和说明 KMnO4 冷,稀,中性, 酸性,碱性 酸 酮 小分子酸,酮 K2Cr2O7 醛 酸 酮 小分子酸,酮 酸性条件 40~50%H2SO4 稀 HNO3 浓 醛 酸 酸 酮 小分子酸,酮 酸性条件 环醇 环酮 环醇 酮 、酸

} { 醇各类氧化反应的总结-2 氧化剂 一级醇 二级醇 三级醇 特点和说明 烯丙位苯甲位一级醇 新制MnO2 二级醇 中性 醛 酮 氧化剂 一级醇 二级醇 三级醇 特点和说明 烯丙位苯甲位一级醇 } 新制MnO2 二级醇 中性 醛 酮 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弱碱,反应条件温和,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沙瑞特试剂 酮 醛 CrO3吡啶 琼斯试剂 醛(产率不高,不用。) 稀酸,反应条件温和,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酮 CrO3+稀H2SO4 酸性 (H3PO4) , 其它基团不受影响。 费慈纳-莫发特试剂 醛(产率很高) 酮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甲亚砜 { 丙酮、甲乙酮等(欧芬脑尔氧化) 醛(会发生醇醛缩合付反应,不用。) 碱性,可逆,分子内双键不受影响。 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