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专 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建 主讲:图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资 源 配 置 的 方 式 计 划 看得见的手(宏观领域) 政府调控 企 业 市 场 价值规律 看不见的手(微观领域)
一是经济决策的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计划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 二是企业不是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存在,没有经营自主权; 为什么要建立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决策的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计划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 二是企业不是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存在,没有经营自主权; 三是市场对经济活动基本不起调节作用,计划价格几乎包括了所有商品。
选择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依据 客观条件:生产力水平低下、缺少现代工业;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的力量;经济结构的简单和社会利益的相对单纯。 主观认识:理论上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重要区别。 苏联的示范效应:
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在50年代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为什么50年代起了重要作用? 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在50年代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在整个国民经济力量十分弱小的条件下,快速进行了工业化建设,成功进行了156项重大项目的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也为建立我国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 充分体现了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
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在当时之所以能够发挥显著的优越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比较简单,信息能够自上而下地传递,计划能够比较符合实际,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 第二,社会利益关系比较简单,地方、部门、企业还没有成为利益主体,国家利益就是整个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计划经济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
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比较 计划手段的缺点
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比较 案例 1996年7月11日,有渔船在广东雷州海面遇难,渔民请求政府出海救人。雷州市水产局副局长兼渔政海监大队长钟进命令“要收费才开船”,结果五六个小时愣没动窝,生生看着12名渔民遇难。 市场经济的缺点
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50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 1958年郑州会议,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
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但是,由于当时在理论上并没有突破两个等号的框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所以进行的改革是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探索和尝试,并没有触动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至多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力度。 这也是我们以后在实践上出现反复的原因之一。
20世纪59年代后期,“左”的思想占了上风,原来这些正确的经验性认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一直到70年代后期长达20年的时间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认识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中,高度计划集中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发生变化。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伟大创举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从理论上解决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相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1届3中全会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2大----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第一阶段 1984年党的12届3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第二阶段 13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第三阶段 14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阶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 82年 84年 第一阶段 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为14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 肯定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改革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观念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春 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82年十二大 82年 84年 92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发展和完善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提出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 场经济”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 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基本特征
● 保障制度社会化● 经济关系市场化● 企业行为自主化 ● 宏观控制间接化● 经济运行法治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 保障制度社会化● 经济关系市场化● 企业行为自主化 ● 宏观控制间接化● 经济运行法治化
● 所有制基础: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 ● 分配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要方式 ● 宏观调控: 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 ● 所有制基础: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 ● 分配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要方式 ● 宏观调控: 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为主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特征 : 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科学管理
计划——政府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总供给 总需求
计划——政府宏观调控 抑制通货膨胀 “货币笼头流向澡盆的水太多了,以致溢了出来,弄得整个房间到处都是水。” 费里德曼
计划——政府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是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定产业政策调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比例的平衡,以便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计划——政府宏观调控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0 10 -10 -20 -30 年度 速度 ( % ) 70 64 58 76 84 53 98 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速度 ( % ) -30 -20 -10 10 20 70 64 年度 58 76 84 53 98 61 68 78 90
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手 段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速度 实行紧缩的财政金融政策抑制经济增长 实行宽松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十五大报告
生产资料所有制 ? 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 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 支配权和收益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构成该社会的所有制结构。 即指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在社会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占有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单一的全 社会所有制 全社会所有 农业落后,须组织 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合作化
斯大林: 工业——国有化——全民所有制 农业——集体化——集体所有制 集体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
1949-1952年
1975年 商业 工业 7.7% 16.8% 90.2% 83.2% 全民 全民
1996年 工业产值
2000年 工业产值 15% 21% 27% 4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过程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开始到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也是权宜之计。 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过程 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开始到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改革 资源配置 市场配置 计划配置 提出计划经济 经济失去活力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教条化推广 社会主义 = 计划经济 马克思对此批判 自由竟争的资本主义时代 经济失去活力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教条化推广 社会主义 = 计划经济 马克思对此批判 斯大林最先使用 取得显著成就 提出计划经济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报刊资料整理所得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978 56.0 43.0 1.0 1995 41.0 44.0 15.0 1996 40.8 35.2 24.0 1997 42.0 33.8 24.2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报刊资料整理所得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公有制经济质的规定性 有很强的规模扩张能力; 有很强的技术进步的能力; 有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有比较高的全员要素生产率。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控制力 影响力 国有经济 带动力
国有经济控制 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 安全的行业 资 源 垄 断的 行 业 提供重要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财产的所有者是谁? 公有制实现的四个层次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一层反映生产资料的最终归属关系,决定所有制的性质 第一层所有权 财产的所有者是谁? 第二层占有权 财产具体由谁占有并对企业行使出资人的职能 出资人采取什么样的财产组织方式 采取怎样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第一层反映生产资料的最终归属关系,决定所有制的性质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四层经营权 第三层使用权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1985-1992,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1993年至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1978-1984,扩权让利,重点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关系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 最早试行扩权的四川化工总厂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中型企业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三) 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1)为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筹资500亿 非公有制经济资本 公有制 控 股 企 业 社会资本
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2、为公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增加活力 非公有 公有 竞 争
(3)为深化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外部支持 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3)为深化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外部支持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70万; 下岗职工1200万。 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再就业岗位603万 一九九七年 国有企业再就业职工300万
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 推动 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公有制企业的产业水准
三、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 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 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
(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 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 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 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 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 物质要素 非物质要素 生产资料 货币资本 活劳动 技 术 信 息 管 理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区别:主要在于是凭借提供劳动这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还是作为公共生产资料的主人并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区别:主要在于是凭借提供劳动这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还是作为公共生产资料的主人并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 个体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属于哪一种?
第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按资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管理等参与分配。
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是指国家、企业和社会为保障社会公平和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协调发展而实行的一种分配。它包括:福利性收入;扶持性收入;鼓励性收入;救济性收入。
国有企业职工与外资企业的职工的劳动收入分配方式 国有企业职工:以按劳分配为主 外资企业职工:按“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表现为“底薪”加“提成”。
炒股收入与赌博收入的区别 炒股收入:风险收入、合法收入 赌博收入:机会收入、非法收入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对共富的正确理解 完全平均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同等速度
先富的前提条件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主张先富的前提条件 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洛伦茨曲线 A 基尼系数=—————— A + B 收入分配绝对 平等曲线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收入分配绝对 平等曲线 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 (0~1)。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0~1)。 A 基尼系数=—————— A + B
资料: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 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 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 不断提高:1989年为 0.28,1995年达到 0.39,2000年上升到0.495,2006年降到 0.45左右.
资料: 2006年《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榜中榜” 显示:中国亿万富翁超万人,中国千万富翁有35 万人,以美元计算,全球百万富翁家庭数量已达 720万户,而中国共有25万户百万 富翁家庭,排 名全球第六。而且,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 的国民财富,这些富翁偏好投 资高风险领域。 与此同时,2006年《天津滨海宣言》指出,到2 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还有2365万人。如果按照人均1天1美元的 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 第二位。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 差距已接近或超过4:1。
库兹涅茨 “U”字形规律 即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个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时期,即呈现一个倒“U”字形,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冷暖相依
在一片天空下
收入差距存在并扩大的客观必然性 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 拥有生产要素不同 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 城乡、地区 、脑体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存在差别。。
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悖的,理由: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虽有差距,但总有一个限度,不可能无限大; 二是人们收入差距不完全取决于劳动能力和创造财富的多少,还与政策导向甚至政策不健全有关; 三是在同一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承受能力总有一个限度。
方法一: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 椎形 橄榄形
(1)依法保护合法适度收入 (2)取缔非法收入 (3)整顿不合理收入 (4)调节过高收入 (5)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方法二:规范收入分配政策 (1)依法保护合法适度收入 (2)取缔非法收入 (3)整顿不合理收入 (4)调节过高收入 (5)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公平:是一定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是社会的公平。 1)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 2)分配尺度统一 3)承认差别,差距适度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共同富裕 公平 保证 目标 基础 效率
党的十四大以来,针对原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影响效率提高的情况,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规范收入分配: 保护合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保障最低收入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特殊层次 社会优抚 最高层次 社会福利 基本层次 社会保险 最低层次 社会救济
确保发放 扩大覆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 完善制度
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统筹区域发展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积极扩大就业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 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 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 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 效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 “两个坚持” ,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所谓“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 型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过程新 二是表现新 三是结果新
小资料: 根据国际通用的划分工业化水平的方法来计算,我国目前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为46%,是一个半工业国。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小资料: 来自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的统计信息: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6年的3.22。如果考虑其它多种因素,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此外,在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公共服务和劳动生产率差上城乡间都存在较大差距。
十七大强调,统筹 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 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业 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 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 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需要。
提出过程: 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次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 。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方针、目标和重点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1 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实现重要目标 2 “十一五”期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3
创新型国家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 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 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 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 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 的科学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到的。
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它们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四)统筹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我国是世界地区差距最大 的国家之一 2、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日益严重 3、区域发展不协调还表现在省、 直辖市、自治区内部各市县 之间
小资料: 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已经迈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整体上步入了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真正进入或超过这一水平的人口只占49.43%,占总人口的50.57%的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属于世界低收入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低收入人口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1.3%和28.9%,农村的比重分别为31.8%和54.4%。目前,全国尚有3000万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其中80%左右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东西最大差距近40倍。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1.地区发展不协调是大国发展的普遍规律 2.区域间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的影响 3.区域间人力资源条件差异的影响 4.区域间发展政策因素的影响 5.区域间参与全球化的影响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于区域发展历史回顾 东中西梯次格局,有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建国初期:区域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区域发展政策目标是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化,并考虑到“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政策手段一是要求沿海发达地区上交比例较高的财政收入,对中西部财政入不敷出的欠发达地区给以财政补贴;二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70年代末,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 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政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在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实行了使沿海地区受益最大的放权让利政策; 但由于东部发展更快,东西部差距迅速扩大。在经济上,政治上和人民的心理上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于是,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90年代中期中央采取了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 (1)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 (3)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 (4)鼓励并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5)加大对穷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扶贫方式由救济型转向开发型。 地区经济布局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即: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优势互补、合理和经济联合。
世纪之交、江泽民:西部大开发战略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的战略目标
新世纪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1)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支持老工业基地、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4)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互惠互利;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 5)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中推进现代化进程。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 2、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1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积极扩大就业 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 大学生就业
我国就业的基本状况 (1)就业矛盾 (2)人口与劳动力 (3)就业总量 (4)就业结构 (5)失业率
积极扩大就业的方针: 第一,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第二,市场调节就业 第三,政府促进就业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适应未来 就业的形势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