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抗原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5 抗原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5-1 抗原基本概念 能够通过与 TCR 或者 BCR 特异结合而 激活 T 或者 B 淋巴细胞、诱导正性或负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正性应答 导致抗体或 / 和效应 T 细胞的产生,而负 性反应则引起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 即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Advertisements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 20 章 肿瘤免疫.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一节 抗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免疫学.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Chap.9 传染与免疫 传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该学科既是一门生物科学,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又是一门应用科学,牵涉到许多临床问题,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可以用免疫学基础理论来理解,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免疫学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而新疫苗的研制更为预防医学展示了广阔前景。此外,以免疫学为主干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免疫化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病理学等,为免疫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对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免疫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第四节 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 人体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Tm Ag Mφ T B 浆细胞 Bm Ab(抗体)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抗 原 医药部 苏金旋.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教研室 王峥.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疫苗的DNA时代~~ 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F 张雅婷.
5.1 人工免疫系统概述.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第一节 抗原与抗体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性质 第三节 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免 疫 应 答 概 述 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的抗原呈递细胞首先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和呈递,继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呈递的抗原进行识别后,引起相应的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值、分化,进而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从而将入侵的抗原性异物进行排除的整个生理过程,称为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六章 抗 原(Antigen,Ag).
授课老师:章晓联 教授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第3章 抗 原 (antigen, Ag).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 抗 原 (Antigen, Ag).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第40章 免疫应答.
第10章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肿 瘤 免 疫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免疫学教研室 熊 洁.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其显著特征是其异质性,可分为许多表型和功能均不同的群体:T、B、NK等。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Introduction to Immunology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Antigen 肖 健 抗原Ag.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免疫学 (Immunology) 郭敏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抗原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5289291 第三章 抗原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5289291 Email:wanghui@xxmu.edu.cn

抗原的概念 一、抗原(antigen,Ag) 是指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二、抗原的特性 1 免疫原性: 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 抗原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有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

三、完全抗原、半抗原、载体 1、完全抗原 (complete antigen):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 2、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3、载体 与半抗原结合后使其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即半抗原+载体 完全抗原。 常用载体:BSA(牛血清蛋白) OVA(卵清蛋白) 与半抗原结合后使其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即半抗原+载体 完全抗原。 常用载体:BSA(牛血清蛋白) OVA(卵清蛋白) BGG(牛血清丙种球蛋白)

四、耐受原与变应原 1 耐受原 (tolerogen):引起机体 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2 变应原 (allergen): 引起机体 产生变态反应的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一、异物性 指与机体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未与宿主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抗原与机体之间种族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如:微生物抗原→人 强免疫原 鸭血清蛋白→鸡:弱免疫原 兔:强免疫原

1、异种物质 如马血清,微生物,   异种蛋白,破伤风抗毒素 亲缘关系越远,抗原性越强 2、同种异体物质    如ABO血型物质F,HLA 3、自身物质   如眼晶体蛋白,甲状腺蛋白,脑组织

克隆选择学说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 胚胎期未成熟的免疫细胞克隆接触相应的抗原, 如自身成分,则被排除或处于抑制状态,称为禁忌克隆,不能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自身耐受。 某些情况下,禁忌细胞株可以活化,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自身免疫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某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某种特定的应答产物。 抗原性的特异性: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 二、抗原的特异性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某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某种特定的应答产物。 抗原性的特异性: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

1 表位(epitope): 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的化学基团,是抗原分子与抗体及TCR/BCR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 分类 构象决定簇:序列上不相连而依赖于蛋白 质或多糖的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多暴 露于抗原分子表面。 2 分类 构象决定簇:序列上不相连而依赖于蛋白 质或多糖的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多暴 露于抗原分子表面。 顺序决定簇:一段相连的氨基酸序列所形 成的决定簇,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

抗原决定簇的类型及性质

线性表位和构像表位F

T细胞表位(顺序/线性表位):能被 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 B细胞表位(构象表位):能被B细胞 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

3 抗原的特异性的影响因素 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和性质

抗原决定基对抗原特异性的影响

4 表位—载体作用: 载体与半抗原偶联后能诱导机体产生 抗半抗原及抗载体的抗体。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 簇,T细胞识别载体决定簇。

(1)共同抗原表位: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5 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 (1)共同抗原表位: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表位1 表位3 A抗原 B抗原 表位2 表位1

(2)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血 清:Ab1、Ab2 + AgA 特异性反应 Ab1+AgB 交叉反应 意义 与疾病发生有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用于疾病诊断:如外斐反应 表位3 表位1 A抗原 B抗原 表位2 表位1 免疫动物 =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 、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 化学性质 : 蛋白质:免疫原性最强,如异种动物血清、 细菌外毒素。 多糖、核酸:免疫原性弱或无。 2 分子量大小: 一般>10KD,强; <4 KD,弱或无 3 结构的复杂性: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

4 分子构象:抗原分子中的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是决定此分子是否能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启动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5 易接近性:抗原的特殊化学基团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6 物理状态:

1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基因的不同使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有不同程度的应答。 2 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二、 宿主方面的因素 1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基因的不同使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有不同程度的应答。 2 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免疫间隔时间、次数、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的类型都可以明显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免疫间隔时间、次数、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的类型都可以明显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第 三 节 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Th细胞参与分类 1、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必须有Th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 抗体的抗原。 2、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不须Th细胞的辅助即可刺激B细胞产生抗 体的抗原。

TD-Ag (大分子蛋白) TI-Ag (多糖)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溶血性链球菌/人肾小球基底膜之间的共同抗原。

2 异种抗原:如细菌、病毒、外毒素,类毒素、动物免疫血清等。 类毒素:外毒素经0. 3%-0 2 异种抗原:如细菌、病毒、外毒素,类毒素、动物免疫血清等。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处理 后,使其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物质。 动物免疫血清:用类毒素免疫动物后,动物的血清中可含有大量的抗毒素,即动物的免疫血清。这种抗血清对人体而言既提供特异性抗体,又是异种蛋白。

3 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抗原。如人类的ABO、Rh血型抗原、HLA等。

4 自身抗原 5 独特型抗原 (1)隐蔽的自身抗原:与自身免疫系统 隔绝的组织受到外伤等因素而暴露, 如:脑组织、精子外伤暴露。 (2)修饰的自身抗原自身组织在理化、 生物等作用下结构发生改变,如: 变性的IgG。 5 独特型抗原

1 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 的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等。 2 外源性抗原:如细胞外感染细菌等。 三 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 内合成分类 1 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 的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等。 2 外源性抗原:如细胞外感染细菌等。

四、其他分类方法 化学性质: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等 抗原的性质:完全抗原、半抗原 抗原的获得方式:天然抗原、人工抗原 抗原诱发免疫应答的作用:移植抗原、 肿瘤抗原、变应原、耐受原等

第 四 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 超抗原(super antigen,SAg):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5%-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 2 佐剂:一类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3 丝裂原: T细胞: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 B细胞:细菌脂多糖、葡萄球菌A蛋白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