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及评价方式方法 总成绩= N(40%)+2(60%) 2=笔记(课堂笔记+读书笔记)(10%)+期末考试(50%)
课堂笔记:5分。内容3分,包括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特色:2分,笔记整理有特色,益于学习与复习,能反映本人学习习惯与状态。 “笔记(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是检测学生在课堂是否认真听讲,能用简洁的语言记录课堂学习的内容,并在课下科学、有效地总结当日学习的内容,同时有计划地完成课外泛读,记录主要内容和感想。“笔记”评分标准如下: 课堂笔记:5分。内容3分,包括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特色:2分,笔记整理有特色,益于学习与复习,能反映本人学习习惯与状态。 读书笔记:5分。包括文章名称、体裁、主题思想及精彩句子与段落等。读书笔记所对应的文章须为课外泛读篇目,且不应少于5篇。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及综合阅读能力。考试内容及题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单项选择(10分):此部分为4选1客观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所学课文中所出现的句型、语法的掌握情况。 填空(15分):此部分为主观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所学课文及部分课外生词掌握情况,包括单词释义,汉字词注假名等。 阅读理解(60分):此部分由若干篇目的课外日语短文组成,每篇短文后有若干问题。具体题型包括单项选择,文句翻译,概括文意等。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文意概括(15分):此部分由若干日语短文段落组成,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日语文章段落的理解能力及归纳、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模拟课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每3人一组结成小组,根据教师分配的课程进行备课,并通过PPT展示等形式在课堂上轮流进行授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备课(预习):备课阶段,学生需要充分预习下节课所要讲内容,包括课文中的生词、新的句型及语法点、课文的读解及部分课后练习等。 讲课(成果展示):学生通过PPT展示等形式讲述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内容。要求所讲述内容正确且有拓展;发音标准、语言简洁准确;PPT制作合理规范。
“读后感”+“翻译” “读后感” 是学生在课外日语泛读过程中针对所读到的某篇文章的分析、评价和感受。要求: 学期结束前需完成三篇读后感写作,所对应的三篇文章应分别属于不同的单元模块(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社会文化和文学综合) 读后感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内容概要,文章评价和个人感悟。 每篇读后感字数在300字以上,使用日语或汉语写均可。
“翻译”是指学生将一篇课外日语泛读短文翻译成中文, 体裁内容不限,所翻译的短文字数应在600-800字之间。要求: 语句通顺,无重大语病。 译文意思准确,无明显误译。 语言优美、生动、自然,译文的风格接近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