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食 剂 方剂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 治疗概况. 肠易激综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功 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 存在间歇发作的腹胀、腹痛、排 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而无器 质性疾病证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功 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 存在间歇发作的腹胀、腹痛、排.
Advertisement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十六章 消 食 药. 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 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一. 含义 :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教学目的 掌握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 效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理气药的功效主治; 理气药常用的实验方法 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效 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重点 理气药的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 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第十二章.
大家是不是 想我啦,哎! 我又来了。. 第九章 安神剂 1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 安神作用,以治神志不安疾患的方 剂,统称为安神剂。 2 、使用注意事项: ①神志不安虽有虚实之分,但常互 为因果,故宜注 意标本兼顾,即 重镇与滋养配合; ②重镇多为金石,滋养多属滋腻。 故不宜多服、久服。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第三章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 第二节 肺系病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一. 肺系病症 (一)护理评估 1. 病因发病 病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肺气、肺阴耗伤,导致肺气上逆。 2. 四诊资料 咳嗽或干咳或咳痰,痰或稀或稠或多或少或白或黄,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 。
第二十章 祛湿剂.
泄 泻.
和 解 剂.
理血剂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妇人妊娠病 脉证并治第二十.
补益药对.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定义】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运脾、化积导滞等作用,主治各种食积证的方剂,统称消食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 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 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 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定义: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祛 湿 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1.
内科。脾胃.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46、 痹 证.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王 付 制 作.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痞 满.
补益药与补益剂.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气血同病辩证.
胎死不下 甘肃中医学院 中医系 妇科教研室.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安 神 剂.
消食药.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祛 湿 剂.
利水渗湿药.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表225 妊娠病名含义 育龄妇人受孕以后,至足月正常生产之前所发生的疾病,往往对母体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有 一定的影响,甚至可终止胎儿的生长,故称此期间所发的疾病为妊娠病.
老佛爷药方(经验大健脾丸) 【简介】:清代太医院的设制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旧制,顺治1644年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此为宫廷处方,内容如下: 老佛爷 经验大健脾丸 人参二钱五分 於术五钱,土炒 陈皮二钱五分 茯苓五钱 半夏二钱五分.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积 滞 附属医院中医科 赵丽华.
消 食 剂.
胃痛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固 涩 剂 方剂学教研室.
甲地孕酮 谢一珂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浅表性胃炎什么症状.
第五章 化湿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消 食 剂 方剂学教研室

·消食剂· 概念 药物:消食药。 作用:消食化滞或健脾消食。 治证:食积停滞。 属于“消法”的范畴。

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消食化滞 — 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 —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2、健脾消食 — 适用于脾虚食停之证。 ·消食剂· 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消食化滞 — 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 —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2、健脾消食 — 适用于脾虚食停之证。 — 健脾丸、枳实消痞丸。

1、消食剂多属渐消缓散之剂,适应于病势较缓的食积以及脾虚食停等证; ·消食剂· 使用注意 1、消食剂多属渐消缓散之剂,适应于病势较缓的食积以及脾虚食停等证; 2、不宜长期使用,纯虚无实者禁用。 3、 积滞内停,易阻滞气机,常须配伍理气药; 脾虚者,配伍补益药,消补兼施,使祛邪 不伤正。

·消食剂·保和丸 保 和 丸 《丹溪心法》

·消食剂·保和丸 【组成】 山楂六两 神曲二两 半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连翘 萝卜子各一两 【用法】 山楂 萝卜子

共为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消食剂·保和丸 共为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主治】食积。 食停 气滞: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 脾胃升降失司:厌食呕吐,或大便泄泻, 食积内停: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剂·保和丸 【主治】食积。 气滞: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 脾胃升降失司:厌食呕吐,或大便泄泻, 食积内停:舌苔厚腻,脉滑。 食停 【病机】饮食失节,食积内停,气机受阻, 脾胃失和。 【治法】消食和胃。

【方解】 配伍要点 君:山楂 — 消一切食积,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臣:神曲 — 消食健脾,尤善消酒积。 ·消食剂·保和丸 【方解】 君:山楂 — 消一切食积,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臣:神曲 — 消食健脾,尤善消酒积。 萝卜子 — 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 佐:半夏、陈皮 — 行气化滞,和胃止呕。 茯苓 — 健脾渗湿,和中止泻。 连翘 — 清热散结 ,杜食郁生热 以上三药相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 ① 山楂+神曲+莱菔子 ②陈皮+半夏 配伍要点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消导平剂,是治疗一切食积轻证的常用方。 *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 ·消食剂·保和丸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消导平剂,是治疗一切食积轻证的常用方。 *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 3、临证加减: 若食滞较重,加枳实、槟榔 若食积化热甚,可酌加黄芩、黄连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兼脾虚者,加白术。

·消食剂·保和丸 名医论方 汪 昂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山楂酸温收涩之性,能消油腻腥醰之食;神曲辛温蒸窖之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卜子辛甘下气而制面;麦芽咸温消谷软坚;伤食必兼乎湿,茯苓补脾而渗湿;积久必郁为热;半夏能温能燥,和胃而健脾;陈皮能降能升,调中而理气。此内伤而气未病者,治当消导,不须补益。(《医方集解.消导之剂》)

4、现代运用: 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消 化不良、过敏性结肠炎、婴儿腹泻等属食积 内停者。 5、现代研究: ·消食剂·保和丸 4、现代运用: 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消 化不良、过敏性结肠炎、婴儿腹泻等属食积 内停者。 5、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增强胃肠运动、中和胃酸及增加胃 蛋白酶分泌、增加胰酶及胆汁分泌等作用。 6、病例分析

·消食剂·保和丸 病例分析 * 主诉:脘腹痞满痛3天。 * 病史:患者3天前多次外出应酬,饱食酒肉。近几天皆感脘腹不适,不欲饮食,嗳腐吞酸,泻下多次,舌苔厚腻,脉滑。 * 分析 辨证: 治法: 选方: 处方:

·消食剂·健脾丸 健 脾 丸 《证治准绳》

【组成】 【用法】 白术炒,二两半 白茯苓二两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人参各一两五钱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 ·消食剂·健脾丸 【组成】 白术炒,二两半 白茯苓二两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人参各一两五钱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煨熟纸包槌去油)各一两 甘草七钱半 【用法】 白 术 白 茯 苓

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消食剂·健脾丸 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主治】脾虚食停证。 【病机】脾虚食停,生湿化热。 【治法】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食停生湿:食少难消,大便溏薄。 食停气阻:脘腹痞闷。 ·消食剂·健脾丸 【主治】脾虚食停证。 食停生湿:食少难消,大便溏薄。 食停气阻:脘腹痞闷。 食积化热:苔腻微黄。 脾气虚弱:脉弱。 脾虚失运 【病机】脾虚食停,生湿化热。 【治法】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配伍要点 【方解】 君:白术、茯苓 — 健脾渗湿以止泻。 人参、甘草 — 益气健脾 臣:山楂、神曲、麦芽 — 消食化积 ·消食剂·健脾丸 【方解】 君:白术、茯苓 — 健脾渗湿以止泻。 人参、甘草 — 益气健脾 臣:山楂、神曲、麦芽 — 消食化积 佐:木香、砂仁、陈皮 — 理气醒脾和胃。 山药、肉豆蔻 — 健脾止泻。 黄连 — 清热燥湿厚肠。 使(兼) :炙甘草 — 调和药性 ①茯苓+白术;神曲+山楂+麦芽 ②补消兼施,寓消于补。 配伍要点

【临床应用】 1、该方为脾虚食积之良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 黄,脉虚弱。 3、临证加减: ·消食剂·健脾丸 【临床应用】 1、该方为脾虚食积之良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 黄,脉虚弱。 3、临证加减: 若脾虚食滞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 若湿甚者,可加车前子、泽泻。

·消食剂·健脾丸 名医论方 汪 昂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脾胃者,仓癛之官,胃虚则不能容受,故不嗜食;脾虚则不能运化,故有积滞,所以然者,由气虚也。”(《医方集解》)

·消食剂·健脾丸 4、现代运用: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 良、过敏性结肠炎等属脾虚食滞者。 5、类方比较: 保和丸——健脾丸

本方长于消食化滞以和胃。用治食积不甚,正 保和丸 气未虚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恶厌食,苔 厚腻,脉滑等证。 ·消食剂· 本方长于消食化滞以和胃。用治食积不甚,正 保和丸 气未虚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恶厌食,苔 厚腻,脉滑等证。 均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用治食积停滞,脘 腹痞满,食少便溏等证。 本方以补气健脾为主,兼能理气消食,清热祛  健脾丸 湿。用治脾胃虚弱,湿积内停,兼有湿热。症 见有脘腹痞满,食少难消,苔腻微黄,脉虚等 证。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桂 枝 茯 苓 丸 《金匮要略》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组成】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芍药各等分 【用法】 桂枝 桃仁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主治】 瘀血留阻胞宫证。 【病机】瘀阻胞宫,停湿蕴热,瘀湿互结, 【治法】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阻遏经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主治】 瘀血留阻胞宫证。 【病机】瘀阻胞宫,停湿蕴热,瘀湿互结, 胞宫受损,胎元失养。 【治法】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阻遏经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 暗,腹痛拒按 胎失所养:胎动不安 瘀血留阻胞宫

【方解】 君:桂枝 — 温通经脉而行瘀滞。 茯苓 — 渗湿利下以助瘀血下行,益脾 气安而胎元。 臣:桃仁、丹皮 — 活血化瘀,清瘀热。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方解】 君:桂枝 — 温通经脉而行瘀滞。 茯苓 — 渗湿利下以助瘀血下行,益脾 气安而胎元。 臣:桃仁、丹皮 — 活血化瘀,清瘀热。 佐:白芍 — 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正。 使:白蜜 — 缓诸药破泄。

配伍要点 ①活血药与祛湿药同用,对瘀血与痰湿兼 顾,但以活血为主。 ②活血之中寓有养血益气之功,消补并 行,寓补于消。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配伍要点 ①活血药与祛湿药同用,对瘀血与痰湿兼 顾,但以活血为主。 ②活血之中寓有养血益气之功,消补并 行,寓补于消。 ③用量极轻,以蜜为丸, 渐消缓解。

*《名医论方》 【临床应用】 1、本方为缓消癥块之剂。 2、辨证要点: 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 腹痛拒按。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临床应用】 1、本方为缓消癥块之剂。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 腹痛拒按。 3、本方亦可用于痛经、闭经,或死胎不下,以 及产后恶露不下等属于瘀阻胞宫者。

·消食剂·健脾丸 名医论方 赵 以 德 “宿有癥痼内结,及至血聚成胎,而癥病发动,气淫于冲任,由是养胎之血,不得停留,遂漏不止。癥痼下迫,其胎动于脐上,故曰癥痼害也。…若下血不止者,为癥痼故也,必当去其癥。(《金匮玉函经二注》)

4、现代运用: 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 炎、附件炎、卵巢囊肿、胎盘残留、子宫内 膜异位、前列腺肥大、盆腔瘀血综合征等属 ·消食剂·桂枝茯苓丸 4、现代运用: 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 炎、附件炎、卵巢囊肿、胎盘残留、子宫内 膜异位、前列腺肥大、盆腔瘀血综合征等属 瘀阻胞宫者。 5、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抗 炎、镇痛、镇静等作用。

【复习思考题】 1、消食剂剂与泻下剂有何区别应用? 2、试述保和丸主治证的病机?方中配伍连翘 有何意义? ·消食剂· 【复习思考题】 1、消食剂剂与泻下剂有何区别应用? 2、试述保和丸主治证的病机?方中配伍连翘 有何意义? 3、试简述健脾丸主治证的病机及方剂的配伍 特点。 4、试述连翘在保和丸、银翘散、清营汤、凉 膈散中的作用特点。

5、试述黄连在清胃散、朱砂安神丸、健脾丸、 芍药汤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6、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真人养脏汤、健脾丸 ·消食剂· 【复习思考题】 5、试述黄连在清胃散、朱砂安神丸、健脾丸、 芍药汤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6、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真人养脏汤、健脾丸 均可用治泄泻,临证如何区别应用? 7、试分析健脾丸与保和丸功效、主治上的异同。 8、试分析保和丸的组成原则,并说明其功效、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