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機械產業專業人才認證考試 主辦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企業憑認證選人 認證考試須知 問題應答的訣竅 通過機械認證考試教戰手冊 11 月 24~25 日舉辦的認證考試 你準備好了嗎? 考 試必 勝考 試必 勝.
Advertisements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書名: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0.05mm 作者:張禮文出版社:海鴿.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综述 2-1 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2-2 高层的特点 3-3 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 3-4 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
园林制图相关知识.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6-3 玻璃製品 一、平版玻璃 將熔融的玻璃漿由滾筒間流過,可不斷製造較 大連續之玻璃,可分為 (一)透明玻璃:表面光滑清透。
第十二章 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第 二 讲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了解
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上大压小”一 期(2x300MW级)热电联产 项目
钢筋混凝土楼梯模板施工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体育现场测试说明 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4年11月.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毕 业 设 计 广州某大学学生宿舍结构设计(方案22)
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毕业设计题目: 某高校教学楼设计 姓 名:*** 专 业:土木 指导教师:***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1.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四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二阶效应的设计规定简介
第5章 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第4章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第三章 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一节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王亚军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2章 楼盖和楼梯 教材作者:梁兴文 课件制作:丁怡洁 课件审查:梁兴文.
任务三 某多层工业房屋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
建筑结构选型 湖南城市学院.
工 程 力 学(2) 直播课堂 安徽电大:姚志刚.
重 点:轴力影响下刚度方程 位移法方程 稳定方程 难 点:杆端转角位移刚度方程
3.4空间杆系有限元法 空间杆系有限元法也称空间桁架位移法。
Chapter 8 Method of Successive Aprproximations
任务五 某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第六章 位移法 一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二 位移法典型方程 三 对称性的利用 四 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第四章 箱形基础设计 1、箱形基础的主要构造 2、简化计算.
第八章 剪力墙结构简化计算 —内力计算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
多层建筑:一般认为8层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建筑。 多层、高层结构体系一般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体系
第三章 筏形基础 设计计算:地基计算、内力分析、强度计算、以及构造要求等。 荷载准永久组合 非抗震设防 非抗震设计整体倾斜.
贵州省凯里市某办公楼设计 姓名:赵家顺 学号: 班级:土木(2)班 指导教师:白晓冬 设计结构:框架结构 设计内容:
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 5.1 剪力墙结构的基础知识 抗震墙的尺寸:抗震墙的厚度要求及与之相对应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要求
第 4 章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 主要内容: 4.1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组成 4.2 楼盖的布置方案和设计 4.3 柱和支撑的设计
第章 9 钢筋混凝多层与高层结构 思考题.
学 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08土木工程 姓 名: 指导教师:
第二章:建筑工程量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暗柱工程量的计算实例.
· 本章要点 7 高层及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 ■ 理解:钢构件的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钢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二节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步骤 二、单向板的概念: 三、结构平面设置: 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第三章 基本受力构件 结构受力分析 §3- 2. 弯曲变形 横梁 悬臂梁 ▲ 受力特征: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
课程内容 1.基础篇(30学时)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常规高层建筑结构在荷载(主要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传统手算法、常规电算法。包括: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与布置 框架结构、剪力墙、框-剪、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 移的手算方法 扭转和斜交结构的近似手算方法.
第四章 建筑工程.
10 能量法 10.1 概述 10.2 应变能·余能 10.3 卡氏定理 10.4 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
第9章 能量法 Energy method.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混凝土结构设计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PowerPoint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秦力.
3.1 习 题(第三章)
建筑结构.
第5章 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
§8-4 无剪力分配法 一、应用条件:结构中有线位移的杆件其剪力是静定的。 即:刚架中除了无侧移杆外,其余杆件全是剪力静定杆。 A B C
第六章 力矩分配法.
0 砌体结构的材料及力学性能 1 砌体结构构件计算 2 刚性方案房屋计算 3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4 过梁、挑梁、雨篷
第十章 力矩分配法.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第 7 章 位 移 法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A B C P A B C P A B C θA 荷载效应包括: 内力效应:M、Q、N;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多跨静定梁 主讲教师:戴萍.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7.1 概述 剪力墙侧向刚度大 、承载能力大、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实体墙: 整体墙
结构施工图识读——框架扁梁制图规则及识读
材料力学(乙) 第八章 能量法(2)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5月21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第十三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13.1 结构体系及布置 高层建筑:8层及8层以上的房屋; 多层建筑:一般认为8层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建筑。 多层、高层结构体系一般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等。 13.1.1 框架结构体系 13.1.1.1 框架结构组成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 13.1.1.2 框架结构的种类 按照施工方法划分: 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三种。

13.1.1.3 框架结构的布置 按照承重方案的不同划分为三种: 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纵横向双向承重。

13.1.2 变形缝 (自学) 13.1.3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13.1.3.1 梁柱截面形状 13.1.3.2 梁柱截面尺寸 (1) 梁截面尺寸 一般尺寸: h=(1/8-1/12)L, L为梁的跨度; 悬臂梁: h=(1/6-1/8)L. h不易大于净跨的四分之一; 截面宽度:b=(1/2-1/3)h, 且不宜小于0.5柱宽, 且不应小于250mm

当采用扁梁时,h=(1/15-1/18)L 当采用迭合梁时,后浇部分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20毫米; (2)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高度h=(1/15-1/20)H, H为层高; 柱截面宽度b=(1-2/3)h; 应注意的问题: 轴压比的概念: N-柱轴压力;A-柱的全截面面积; -柱的轴压比;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 h=(1/8-1/12)L h=(1/8-1/12)L

13.1.4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13.1.4.1 平面计算单元 将框架结构的空间形式,简化成平面形式,如图 表13.1 柱轴压比限值 类别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框架柱 0.7 0.8 0.9 13.1.4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13.1.4.1 平面计算单元 将框架结构的空间形式,简化成平面形式,如图

13.1.4.2 计算简图 框架杆件用其轴线表示; 杆件之间用节点表示;杆件长度用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计算跨度取框架之间轴线距离; 柱的计算高度可以取层高, 底层柱一般渠道基础顶面的距离; 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计算内力; 屋面斜梁坡度不超过1/8时,按水平梁计算.

13.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分析的近似计算方法 13.2.1 分层法 13.2.1.1 计算假定 框架的侧移和侧移力矩忽略不计; 每层梁荷载对其它层梁和柱的影响忽略不计. 13.2.1.2 计算要点 柱的侧移刚度乘以0.9; 传递系数为1/3;

分层法的适用条件: 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 13.2.2 弯矩二次分配法 是一种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一种近似方法; 假定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值对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对其余各杆件的影响忽略不计; 先对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1/2); 在将传递弯矩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 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结束.

13.3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有两种近似计算方法: 反弯点法和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 13.3.1 反弯点法 使用条件: 结构比较均匀,层数不多, 梁的线刚度ib比柱的线刚度ic大较多时。 13.3.1.1 基本假定 (1)在剪力分配时, 认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为无限大,两端无转角; (2) 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时,认为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上下两端的转角相同; (3) 不考虑柱的轴向变形,同一层各节点的水平位移相等.

13.3.1.2 同层柱的剪力分配 柱的侧移刚度: 第i层的总剪力:

13.3.1.4 柱中反弯点的位置 13.3.1.5 框架梁柱内力计算 对于上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的中点; 对于下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距上部2/3h处。 13.3.1.5 框架梁柱内力计算 柱的内力根据柱间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确定, 梁端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1)柱端弯矩: (2)梁端弯矩:

(3) 梁端剪力 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出. (4) 柱的轴力 结点左右梁端剪力之和求出:

13.3.2 改进反弯点法 两点改进: 柱的侧移刚度和柱反弯点的位置; 13.3.2.1 柱的侧移刚度

13.3.2.2 柱反弯点的位置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 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系数y1

13.3.3 框架结构侧移近似计算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总体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

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应起的框架变形;由于它的侧移曲线和悬臂梁的剪切变形曲线曲线相似,称为剪切变形。总体弯曲变形是由框架两侧柱的轴向变形导致的框架变形,它的侧移曲线与悬臂梁的弯曲变形相似,称为弯曲变形。 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结构,只考虑剪切变形;对于较高的框架(H>50米)或较柔的框架(H/B>4),考虑框架的弯曲变形. 13.3.3.1 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第i层的相对侧移和顶点位移:

13.3.3.2 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3.4 荷载效应组合原则和构件设计(自学) 轴力是使柱产生轴向变形, 两边受力较大, 中柱受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边柱产生的轴力为 框架顶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为: 3.4 荷载效应组合原则和构件设计(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