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细菌生理学 (Physiology). 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 营养类型。 自养菌( autotroph ) 异养菌( heterotroph ) 腐生菌 寄生菌 大部分病原菌.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高中生物选修1 ※ 专题2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017/2/28.
第六章 微生物营养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第二节 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第三节 培养基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微生物的生长 湖南省地质中学生物组 授课人:赵隆基.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通江县实验中学 张学工.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设计: 苏松青.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Chap5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2 对微生物的控制 常用概念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1 微生物的生长 群体生长规律 培养方法 测定方法.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寻找细菌和真菌 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的时候,印入 眼帘的生物大多数是动物和植物, 偶尔还能见到蘑菇,可是还有许多的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实验二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结果与思考题.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离纯化与培养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
实验九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第二节 培养基的种类 按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分类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类 按培养基的功能分类.
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授课:卜驭
实验二 细菌的生理学 第二周.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与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熟悉细菌培养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用途。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第三课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十课时 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和生长.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 源的微生物.
欢迎您.
复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六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微生物专题复习.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专题复习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谭守东.
资料1: 火山口海底10000米,暗无天日,不断冒出滚滚的H2S气体。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种微生物---硫细菌。硫细菌可以不断氧化H2S获得能量,而且可以利用周围的CO2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 资料2: 作为生活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深埋地下,勘探专家可以用各种方法检测土样、水样、岩芯等样品中的某类微生物的数量,预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分布地点和数量,这种方法称为微生物石油勘探。微生物石油勘探是一种省钱、省力、简便易行的石油勘探法。甲烷氧化菌、乙烷氧化菌是常用的勘探微生物,它们可以以气态烃为唯一的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College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卜宁. 教材与参考资料 1. 周德庆( 2011 ):微生物学教程(第 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沈萍( 2000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闵航( 2005 ):微生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STEP 2 风险题 STEP.
实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 源的微生物.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二、课题重点和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三、技能目标: 一、课题目标: 了解有关微生物及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二、课题重点和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三、技能目标: 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气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病毒 细菌 放线菌 一、基础知识: (一)微生物 真菌 原生动物 微生物包括哪五类: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一、基础知识: (一)微生物 病毒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原生动物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微生物包括哪五类: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特点:结构简单,形体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的外形与大小 细菌:单细胞不分枝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细胞微小而透明,通常用适当染料染色后显微镜观察 A.球菌 B.杆菌 C.弧菌 图1-1 常见的三种细菌典型形态 A.球菌 B.杆菌 C.弧菌

细菌的构造 细菌细胞由外向里依次有鞭毛、菌(纤)毛、荚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又有液泡、储存性颗粒、核质等。 图1-3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伤寒杆菌细胞壁中含毒素 结构特点:坚韧且有弹性 细胞壁有哪些功能? ①固定细胞外形; ③阻拦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 ④使细胞具有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②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芽孢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学车问答 http://ask.jsyst.cn 学车问题回答 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 http://www.jsyst.cn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菌落 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

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自养菌:分类,举例? 异养菌: 腐生菌 寄生菌 大部分病原菌 寄生菌 大部分病原菌 光合自养型:光合细菌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放线菌 1、结构: 单细胞原核 分支状的菌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

应用: 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 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 微生物中发现了几千种抗生素,其中2/3是 由放线菌产生的

病毒的结构

2、病毒的增殖:

真菌

一、基础知识: (二)培养基 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液。 1.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 (1)按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保存及分离、鉴定菌落、活菌计数等,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微生物的运动,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发酵工业。 (2)按功能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3)按成分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 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加入氨基喋呤、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 分离杂交瘤细胞

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根据细胞生存所需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用人工方法模拟合成的。 合成培养基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其它一些辅助物质。 优点:标准化生产,组分和含量相对固定;成本低 缺点: 缺少某些成分,不能完全满足体外细胞生长需要。 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 优点:营养成分丰富,培养效果好 缺点:来源受限;成分复杂,影响对某些实验产物的提取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易发生支原体污染;

①多种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铁蛋白等) ②多种金属离子; ③激素; ④促贴附物质,如纤粘蛋白、冷析球蛋白、胶原等。 ⑤各种生长因子 人工合成培养基只能维持细胞生存,要想使细胞生长和繁殖,还需补充一定量的天然培养基(如血清)。 血清中含有: ①多种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铁蛋白等) ②多种金属离子; ③激素; ④促贴附物质,如纤粘蛋白、冷析球蛋白、胶原等。 ⑤各种生长因子 ⑥转移蛋白 ⑦不明成分

液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沉淀生长

固体培养基:菌落,菌苔

半固体培养基: 无动力 有动力(弥散) (是否运动)

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参考教材附录内容) 3.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

4.培养基的用途 液体培养基:增菌 固体培养基:纯化,增菌 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保种

二、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的概念 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无论是随后将要学到的倒平板、平板划线操作,还是平板稀释涂布法,其操作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做到“无菌”,即防止杂菌污染。只有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才可能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1)消毒定义: 2.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1)消毒定义:   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大部份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区分为高程度消毒(High-level Disinfection)、中程度消毒(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ion)、低程度消毒(Low-level Disinfection)三种方式。

  (2)灭菌的定义:   以化学剂或物理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包括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芽孢、霉菌及病毒,而达到完全无菌之过程。 灭菌消毒技术是微生物有关工作中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技术。

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消毒的方法: 1、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 ℃下煮30min或 80 ℃ 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4、紫外线消毒 ……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 (2)灭菌的方法: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

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有些玻璃器皿也可采用高温干热灭菌。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它们只可让空气通过,而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不能通过。 而平皿是由正反两平面板互扣而成,这种器具是专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而设计的。

无菌技术 分类 定义 方法 灭菌法 杀灭一切微生物 物理法:热力、辐射、微波、等离子体 化学法:醛类、烷化剂 高效消毒法 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 紫外线、含氯剂、臭氧、复配剂等 中效消毒法 杀灭除芽孢外的致病微生物 超声波、碘类、醇类、酚类 低效消毒法 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 单链季胺盐、双胍类、中草药、金属离子

1、器具的灭菌 2、培养基的配制 3、培养基的灭菌 4、倒平板 5、微生物接种 6、恒温箱中培养 7、菌种的保存 3.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操作程序 1、器具的灭菌 2、培养基的配制 3、培养基的灭菌 4、倒平板 5、微生物接种 6、恒温箱中培养 7、菌种的保存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2) 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3)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

三、实验操作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培养细菌)

操作步骤 1.计算、称量 2.溶化 3.调pH: pH7.6  4.过滤:这一步可以省去。 5.分装: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6.加塞 7.包扎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8.灭菌: 将50ml培养基用玻棒转移至三角锥瓶中,塞上棉花塞,包上牛皮纸,再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灭菌15~30min。将培养基用旧报纸包裹,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 ℃下灭菌2h。 9.倒平板: 待培养基冷却到50 ℃左右时,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倒平板操作见课本)2d后观察平板,无杂菌污染才可用来接种. 10.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倒平板技术

问题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在数次画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2、纯化大肠杆菌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接种方法有: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画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钟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画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平板划线的操作方法 交叉划线法 连续划线法

平板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的原因 一旦划破,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二是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成规矩的菌落,菌落会沿着划破处生长,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

问题讨论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问题讨论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1、临时保藏: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置于4℃冰箱保存。 菌种的保存 1、临时保藏: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置于4℃冰箱保存。 2、长期保存:甘油冷冻管藏法

四、课题成果评价 (一)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二)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 (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 培养12 h与24 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一步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

【典例解析】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答案:D 例1.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解析: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有较大差别,要针对微生物的具体情况分析。对于A、B选项,它的表达是不完整的。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二氧化碳;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NH4HCO3;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同时是氮源,也是能源,如蛋白胨。对于C选项,除水以外的无机物种类繁多,功能也多样。如二氧化碳,可作为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NaHCO3,可作为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无机盐;而NaCl则只能提供无机盐。对于D选项,无机氮源提供能量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如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

例3.右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1)右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 。 (1)右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 。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 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 . 编号 成分 含量 ① 粉状硫 10g ② (NH4)2SO4 0.4g ③ K2HPO4 4.0g ④ MgSO4 9.25g ⑤ FeSO4 0.5g ⑥ CaCl2 ⑦ H2O 100ml 自养型微生物 含碳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