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课 从秦到清(1840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概念解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位实行终身制与世袭制,以及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等各种权力于一身,从而拥有专断独裁的权力。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也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因而二者具有一致性。
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一)主要内容 1.郡县制 2.皇帝制 3.三公九卿制 归纳:看书“海内为郡县”和“百官公卿”两目,概括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郡直属于中央,有三个主要官员;县隶属于郡 内容 1.郡县制 特点 中央垂直管理,随时任免调动 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对后世制度有深远影响 影响 2.皇帝制 实质: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 内容(官员名称及职责) 3.三公九卿制 影响 有利于加强皇权;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长期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二)主要背景 1.分封制的崩溃 过程 出现了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帝国;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秦王赢政完成大一统 意义 (三)评价 1.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长期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2.奠定了以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小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三公九卿制 皇帝制 郡 县 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赢政于BC246年即王位,年13岁。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二十八年峄山刻辞)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 · 秦始皇本纪 》)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二十八年峄山刻辞) ●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 秦始皇本纪》)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汉书 · 刑法志》) ●
始皇帝 三公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吏 少府 九卿 ●
“六王毕” 秦王如何统一六国?
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南方:南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 西南:开辟“五尺道”;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四海一” 琅邪台刻石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卷五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