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人:邵 昉 专 业: 2002级化工 指导老师:陈六平教授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天然橡胶的接枝改性研究 Study on the Graft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Rubber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答辩人:邵 昉 专 业: 2002级化工 指导老师:陈六平教授
内 容 提 要 选题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创新之处 致谢
PART Ⅰ 选题意义 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 NR)具有多种优越性能:高弹性、耐磨、耐冲击 、绝缘性、柔韧性等。
环氧化改性 氯化改性 环化改性 接枝改性 NR化学改性 改善NR性能 拓宽NR应用
在天然橡胶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产物 NR-g-MMA(天甲橡胶,MG)既保持NR原有的性能,又具有PMMA支链的新性能。
“清洁生产” 传统有机溶剂 绿色溶剂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 取代对人体、环境有害的有机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危害健康 污染环境 绿色溶剂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 取代对人体、环境有害的有机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洁生产”
利用溶液聚合方法对NR进行MMA的接 枝改性,合成NR-g-MMA是研究者们 所追逐的热点,国内外都有一定的文献 报导。 PART Ⅱ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利用溶液聚合方法对NR进行MMA的接 枝改性,合成NR-g-MMA是研究者们 所追逐的热点,国内外都有一定的文献 报导。 然而,迄今利用SC-CO2分散聚合法合成 NR-g-MMA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导!
PART Ⅲ 研究内容 采用传统溶液聚合法对天然橡胶进行接枝 尝试用SC-CO2分散聚合法合成NR-g-MMA; 对接枝前后的天然橡胶进行红外表征、力学性 能测试、耐油性测试及电镜扫描分析; 比较溶液聚合法与SC-CO2分散聚合法的优缺点。
PART Ⅳ 结果与讨论 NR、 NR-g-MMA外观 (a)天然橡胶 (b)溶液法合成的 (c)SC-CO2法合成的 NR NR-g-MMA NR-g-MMA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MMA单体成功接入天然橡胶分子链。 1147 1147 1655 835 1728 1728 1445 2950 1374 2859 (a) 天然橡胶 (b) 溶液法合成的 (c) SC-CO2法合成的 NR NR-g-MMA NR-g-MMA 橡胶烃特征峰:2950cm-1、1445cm-1、1374cm-1是–CH3吸收峰,2859cm-1是–CH2–的吸收峰。1655cm-1为C=C的伸缩振动峰,835 cm-1处为=C–H的面外弯曲振动峰。 酯基特征峰:1728 cm-1处出现C=O的伸缩振动峰,在1147 cm-1处也出现了C–O–C的伸缩振动峰。 MMA单体成功接入天然橡胶分子链。
单体接枝效率(Ge)、接枝率(Gy)分析 SC-CO2法改性NR其单体的 Ge、Gy 与溶液法相接近。
力学性能测试 (a) (b) 表1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接枝后橡胶弹性模量、拉 伸强度和硬度 有了明显提高!
耐油性测试 接枝后的天然橡胶NR-g-MMA 耐油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增重率 耐油性 将试样(规格为20mm×20 mm×4mm )悬于试验介质石油醚中,于25℃下浸泡48h。 (G1、G2分别为试样浸润前后的质量g) 增重率 耐油性 接枝后的天然橡胶NR-g-MMA 耐油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扫描电镜(SEM)分析 接枝后橡胶断面粒子的分布较接枝前更均匀! 图(a):粒子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出现孔穴; (a)天然橡胶 (b)溶液法合成的 (c)SC-CO2法合成的 NR NR-g-MMA NR-g-MMA 图(a):粒子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出现孔穴; 图(b):以片状形式出现,且分布较均匀; 图(c):粒子大小较规整,且分布均匀。 接枝后橡胶断面粒子的分布较接枝前更均匀!
PART Ⅴ 结 论 成了NR-g-MMA,并通过IR测试证实了MMA 的存在;尝试用SC-CO2分散聚合法对NR进行 比较两种聚合方法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发现, 用 SC-CO2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对NR 进行接枝改性,接枝聚合效果与溶液法接近。
通过对接枝前后NR的断面进行SEM分析, 发现,接枝橡胶的断面粒子形态趋于均匀。 耐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天然 橡胶的拉伸强度、硬度、耐油性都有 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接枝前后NR的断面进行SEM分析, 发现,接枝橡胶的断面粒子形态趋于均匀。
相信:在高分子领域,以SC-CO2代替常规有 方法比较: 溶液聚合法改性NR:聚合反应热易导出,体系温度 容易控制。但大量使用甲苯等有机溶剂,对人体或环境 会造成很大危害,且涉及分离纯化、溶剂回收等后序。 SC-CO2分散聚合法改性NR:产物易纯化,省去溶 剂回收等后处理过程,总体操作简单。但目前用该法改 性NR的反应条件还不够成熟,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信:在高分子领域,以SC-CO2代替常规有 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定会得到广泛应用!
PART Ⅵ 创新之处 首次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法对NR进行接枝改性,并成功合成了NR-g-MMA。用该法接枝改性NR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报导。 较系统地研究了NR接枝前后结构、性能方面的差异;比较了溶液聚合法和SC-CO2分散聚合法合成NR-g-MMA的优缺点。为NR的接枝改性研究丰富了理论和数据。
PART Ⅶ 致 谢 本实验是在陈六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陈老师 那里学到的治学、为人态度将使我受益终生。在此向陈 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张述营、曹丽琴等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高分子所陈旭东老师、材料所阮文红老师、汤丽鸳老 师、杨桂成老师和中心实验室曾春莲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诚挚感谢学院“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 的资助!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