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 张秀月 2015-6-16
主要内容 目前MERS感染循证预防与控制概况 解读《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2015年版)》
中东呼吸综合征: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呼吸道疾病。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呼吸道疾病。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 2012年9月发现,WHO于2013年5月23日命名。 截至2015年6月10日,全球共有25个国家累计报告MERS实验室确诊病例1231例,其中死亡451例,病死率37.0%。 其他国家病例均和中东有流行病学关联,中东以外地区尚未发现原发感染病例。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on MERS-CoV infection, and the following considerations: ① Current lack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vaccine and chemoprophylaxis 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和预防药物 ② A possible high rat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infected patients 高罹患率和病死率 ③ Incompletely defined modes of transmission of MERS-CoV 不完全确定的传播模式 http://www.cdc.gov/coronavirus/mers/infection-prevention-control.html
MERS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单峰骆驼可能为MERS-CoV的中间宿主。 易感人群:高罹患率和病死率,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 传播途径: ① 人可能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单峰骆驼的分泌物、排泄物、未煮熟的乳制品或肉而感染; ② 人际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和密切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而传播。空气传播? ③ 潜伏期:2-14天 十余起聚集病例报告:沙特、韩国、阿联酋、英国、法国等,多发生在医院和家庭。
MERS-Cov来源 www.thelancet.com Published online June 3, 201
动物-人-人传播 www.thelancet.com Published online June 3, 201
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核心: 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MERS 发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 流行病学史询问非常重要 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标准预防(手卫生)
中东呼吸综合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2015年版)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即中国大陆第2版。
一、基本要求 指定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建立转运流程。 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练。 全员培训,提高对MERS的警惕性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建立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首诊医师负责制。
一、基本要求 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诊疗区域工作环境达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的需求。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空气消毒。 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劳逸结合,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医疗废物的处置和管理。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发热门(急)诊 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患者的病区/房 医务人员防护 患者管理
发热门(急)诊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有关要求。 未设立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就地隔离应急预案,疑似病例应就地隔离,及时上报当地卫计行政部门妥善转运至定点医院。 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 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发热门(急)诊 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病例,在转出前应按照“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防护要求”进行个人防护,并对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 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戴外科口罩并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
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患者的病区/房 患者安置原则: 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 有条件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监测负压运行状况 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 实验室确诊患者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
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患者的病区/房 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飞沫预防+接触预防) 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在诊疗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如有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暴露风险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诊疗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患者出院、转院后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清洁。
医务人员防护 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进入隔离病房: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乳胶清洁手套、穿防护服(隔离衣),脱手套及防护用品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的操作: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防渗防护服。 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呼吸头罩、穿防渗防护服。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诊疗操作结束后,应及时离开隔离区,并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衣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患者管理 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按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患者转运和接触非感染者时,病情允许应戴外科口罩;对患者进行咳嗽注意事项(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流动水洗手)和手卫生的宣传教育。 患者的活动原则上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病原体传播。 制订并落定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按照本医疗机构的规定做好探视者的防护。
患者管理 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2-4天,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 未解除隔离的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重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培训、演练 防护能力(备品+正确使用) 流行病学史询问早识别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
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 (≤5μm)空气流动:结核、水痘、麻疹 (>5μm) 短距离(1m)移动 SARS、H1N1等 手、黏膜、锐器伤 空气传播 (>5μm) 短距离(1m)移动 SARS、H1N1等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手、黏膜、锐器伤 MDRO、HBV、HCV、HIV 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
感染性疾病传播方式 感染链 infection chain:感染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称感染链。 来源 占比 手、环境、物表、器械 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 90% 飞沫核、微粒子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肺炎支原体、肺鼠疫、流感、腮腺炎、风疹、腺病毒等。 9% 空气传播:带有感染因子(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灰尘颗粒或悬浮于空气中的飞沫蒸发变干后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结核、麻疹、水痘等) 1%
手卫生— 是国际公认的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感控措施 手卫生— 是国际公认的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感控措施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手卫生也是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重要手段。 诊疗后洗手前
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措施 传播与隔离 主要措施 接触传播 接触隔离 标准预防+首选单间(同种疾病同室、床间距大于3英尺,以避免因疏忽造成患者间物品共用机会),接触患者或环境中可能被污染区域应穿隔离衣、戴手套。 飞沫传播 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首选单间(同种疾病同室、床间距大于3英尺),密切接触患者戴口罩,患者转运能耐受者戴口罩+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 空气传播 空气隔离 空气传播隔离房间(单间,专用空气处理与通风能力符合AIA指南标准要求,监测负压、新建筑换气12次/H,原有建筑6次/H,直接外排或经HEPA过滤后再循环)或单间(没有条件的医院,关门),呼吸器或N95以上防护口罩。
标准预防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原则 标准预防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原则 不是每个感染性疾病都贴了“感染”标签 ! 标准预防: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有破损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进行隔离防护。防止疾病在患者与医务人员间的双向传播。 识别能力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主要防护措施 7、环境清洁消毒
感染性疾病传播条件: 定植/感染 环境及其物品 感染链 :感染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 各种重要病原体的储藏库!
有大量证据表明: SARS暴发与没有及时对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采取简单的感染源控制措施有很大关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推荐的隔离措施可预防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播散和暴发。
正确佩戴口罩 1、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2、 口罩绿色/蓝色面向外,白色面向内,口罩的鼻夹 (金属丝)向上 3、 系紧口罩系带(下方系带系于颈部,上方系带系于头顶中部);或将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并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 最后,将双手指尖分别置于鼻夹两侧,从中间位置开始逐步向两侧按压鼻夹,保证口罩在鼻梁部分的贴和,防止漏气。
√ ╳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口罩 防护镜 面屏 N95口罩 N99口罩 外科医用口罩 防护镜 面罩
为预防感染传播,当您有咳嗽、发热、流感样症状时,请您消毒手、戴口罩! 盖住口鼻或戴口罩可有效 预防呼吸道分泌物播散入空气! 人与人之间距离小于1米时, 可增加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机会!
传播途径 基于感染链的医院感染防控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通风 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标准预防措施 口罩 手卫生 护目镜 消毒与灭菌 隔离衣 预检分诊 咳嗽礼仪 隔离病人 口罩的使用 规范转诊 环境管理 传染源控制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通风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消毒与灭菌 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口罩 护目镜 隔离衣 手卫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