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前言 8.6 非晶矽薄膜之光劣化現象 8.2 非晶矽之原子結構與特性 8.3 非晶矽之沉積技術 8.4 非晶矽太陽電池之結構 8.5 非晶矽太陽電池模組
8.1 前言 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薄膜太陽電池都是用非晶矽作為主要材料(佔所有薄膜太陽電池的75%左右)。 8.1 前言 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薄膜太陽電池都是用非晶矽作為主要材料(佔所有薄膜太陽電池的75%左右)。 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的主要缺點是轉換效率偏低(約5~7%),以及會產生嚴重的光劣化現象(亦即在受到UV照射後,部份未飽和矽原子發生結構變化,而使得轉換效率大幅降低)。 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按基板可分為硬基板和柔性基板兩大類。
一般非晶矽是藉由濺鍍或是化學氣相沉積方式,在玻璃、陶瓷、塑膠或不鏽鋼基板上所生成的一種薄膜。非晶矽的優點在於其對於見光譜的吸光能力很強(比結晶矽強500倍),所以只需要薄薄的一層就可以把光子的能量有效地吸收。而非晶矽太陽電池的結構,通常為p-i-n(或n-i-p)型式,p層跟n層主要做為建立內部電場之目的,i層則由非晶矽構成。
8.2 非晶矽之原子結構與特性 非晶矽對太陽光的吸光效率,比單晶矽好上40倍以上。所以只要一微米(m)厚的非晶矽薄膜,就可吸收照射在它上面90%的太陽光。 如果非晶矽在沉積的過程中,可以崁入5-10%的氫原子的話,氫原子就可與矽原子鍵結,而去除部份的懸浮鍵,如圖8.2所示。我們稱這種含氫的非晶矽為hyrogenerated amorphous silicon (a-Si:H)。
在傳統的a-Si太陽電池裡,一般會用到p-i-n的結構,p層結構是藉由攙雜硼原子(Boron)所形成的,i層則為不攙雜的純矽,n層則是藉由攙雜磷原子(Phosphorus)所形成的。
標準的a-Si:H的能階隙(energy gap)約在1. 6~1 標準的a-Si:H的能階隙(energy gap)約在1.6~1.8eV之間,這與沉積的生長條件及含氫量有關。這麼高的能階隙,代表著波長比7000Å的太陽光將無法被吸引利用,因此非晶矽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之理論值只能達到14~15%左右。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突破的話,就必須在非晶薄膜內加入Ge、C、O、N等元素以形成合金膜。
8.3 非晶矽之沉積技術 8.3.1 PECVD PECVD是目前用來生產非晶矽薄膜最主要的方法。用來產生電漿的電力方式有直流電(DC)、AM週波、高週波(VHF)、微波(MW)、射頻(RF)等。其中,以射頻PECVD最為普及,所使用的頻率為13.56MHz。由於沉積出來的非晶矽薄膜內,會含有氫原子,所以通常以a-Si:H來表示,或簡稱為a-Si。
8.3.1.1 RF PECVD 利用PECVD法生產非晶矽薄膜時,比較重要的製程參數包括: 1. 操作壓力: 1. 操作壓力: 較低的壓力有助於沉積出均勻的薄膜,而高壓則有助於結晶矽薄膜的生長。因此,如果要長非晶矽薄膜的話,最佳的壓力約在0.5~1torr之間。 2. RF的功率: 一般RF的功率約在10mW/cm2至100mW/cm2之間,越高的RF的功率,薄膜的沉積速率越快。
3. 反應溫度: 通常理想的沉積溫度,應在150至350℃之間。當沉積溫度越低時,被吸附進入薄膜內的氫原子會越高,而這也會促使非晶矽薄膜之能階隙(bandgap)之增加。 4. 電極距離: 越短的距離,越能長出均勻的薄膜,而使用較寬的距離,則比較容易維持電漿狀態。
5. 氣體流量: 氣體流量的大小,與沉積速率及基板面積有關。氫氣(H2)與矽甲皖(SiH4)的混合比率,對沉積出來的薄膜品質有很大的影響。當H2的比例提高時,沉積速率會下降,但薄膜的品質會變穩定。
圖8.4顯示一貫作業在玻璃基板上生產p-i-n結構的非晶矽薄膜之示意圖。首先將鍍有TCO(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的玻璃基板,先傳送到第一個爐室內長p-型非晶矽薄膜,而第一個爐室內所使用的氣體為SiH4及B2H6。接著傳輸到第二個爐室內長i-型非晶矽薄膜(亦即不含攙雜物),所以其所使用的氣體只有SiH4。最後再傳輸到第三個爐室內長n-型非晶矽薄膜,此時所使用的氣體為SiH4及PH3。大部份的商業化非晶矽太陽電池模組都是採用這種連續性PECVD的生產方式。
8.3.1.2 VHF PECVD 採用高週波(VHF)的PECVD法可以用來產生更高沉積速率的非晶矽薄膜。它必須克服以下兩個技術上的挑戰: (1) 在大面積的基板上,所沉積出的薄膜厚度不均勻。 (2) 在大面積的電極板上,VHF較難形成電漿的耦合。
8.3.1.3 MW PECVD
8.3.2 HWCVD (Hot-Wire CVD) 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法(HWCVD),它是一種用來製程低成本非晶矽或微晶矽薄膜的方法。先讓SiH4及H2受熱分解在一加熱到1800-2000℃的觸媒熱絲上,然後這些藉由觸媒熱絲表面所產生的原子或分子,會擴散到被加熱到150~450℃的基板上。雖然HWCVD的沉積速率相當高(150~300Å/sec),但非晶矽薄膜的均勻性卻比較差。整體而言,利用HWCVD所製造的非晶矽太陽電池之效率尚比不上PECVD所製造的非晶矽太陽電池。
8.3.3 合金膜的形成 利用在SiH4氣體中攙入GeH4、CH4、O2、NO2、NH3等氣體,可以形成a-SiGex、a-SiCx、a-SiOx、a-SiNx等合金膜而成的。其中,以a-SiGe最常被用當成降低能階隙(Eg)的作用,當Ge的比率越高時,能階隙會越低。
8.4 非晶矽太陽電池之結構 8.4.1 基本的p-i-n結構 8.4 非晶矽太陽電池之結構 8.4.1 基本的p-i-n結構 最基本的非晶矽太陽電池,係採用p-i-n或n-i-p的三層接合結構。一般p層厚度約在50~200Å左右,i層的厚度比較厚(約4000~6000Å左右),而n層的厚度也只有100~300Å左右。
當太陽光子照射到a-Si太陽電池時,很容易就完全穿透p層薄膜,所以大部份的光子吸收必須發生在較厚的i層薄膜裡頭。當光子被i層薄膜吸收時,它會產生一對電子與電洞的光電載子,然後在n層與p層之間的導入電場之牽引之下,這些電子與電洞會分別流向n層與p層,於是產生了光電流,這就是a-Si太陽電池最基本的發電原理。
依據基板是擺在受光面或背光面,可分成以下兩個太陽電池之結構: 1. 上覆蓋層設計(Superstrate design): 太陽光是從透明的基板上進入薄膜層,這個基板通常是使用透明玻璃或塑膠。 這種太陽電池結構,比較適合用在使用玻璃為建材的建築物上。
2. 基板層設計(Substrate design): 這種結構基板本身是位於背面,首先在基板上方鍍上一層背面反射層,接著依序長上n、i、p層薄膜,然後是抗反射層及金屬電極。這種結構,最適合應用在以不透鋼當基板的可撓式非晶矽太陽電池上。
8.4.2 多接面太陽電池結構(Multijunction Cell) 多接面太陽電池之原理,在於調節各接面之能階隙,以對不同波長的太陽光分別進行吸收,並減少短波與能階隙的差異所造成的能量損失、及長波穿透所造成的損失。多接面太陽電池結構的另一優點是,每個接面的光電流較低,因此光劣化程度也較小一些(僅為10~20%)
8.5 非晶矽太陽電池模組
8.6 非晶矽薄膜之光劣化現象 非晶矽太陽電池的一個重大缺點是,它會發生光劣化現象(degradation),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Staebler-Wronski效應(簡稱SWE)。 在被太陽光照射數百個小時之後,非晶矽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便會出現明顯下降的現象。光劣化現象係起因於,太陽光能會打斷一些鍵結較弱的矽原子共價鍵,因而使得懸浮鍵(dangling bond)的數目隨著光照時間而增多。光劣化現象是屬於一種可逆式反應,當將已發生光劣化的a-Si在160℃左右的溫度,進行數分鐘的退火處理,即可回到原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