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金庸武侠小说
武侠文学之源流
3、“武侠”一词系由日本传入中国。 一、“武侠”一词的来历 “武侠”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在 1、最早将“武”、“侠”二字相提并论,并加以 关联者,是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韩非子·五蠹》篇有云:“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2、司马迁《史记》中列《游侠列传》 侠士在社会中成为一个特殊社会基层的代表人物 武侠者,应指那些身怀绝技,代表人间正义的义侠之士。 3、“武侠”一词系由日本传入中国。 “武侠”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在 明治时代风行日本文坛,很快传入中国。
二、旧武侠小说发展的几个繁荣期 1、极富游侠精神的唐代 2、明初: 以武侠小说历史上空前的悲剧《水浒传》为代表 3、明末到晚清: 唐时有“情侠体”言情小说,如《无双传》《虬髯客传》《昆仑奴传》等。 2、明初: 以武侠小说历史上空前的悲剧《水浒传》为代表 3、明末到晚清: 代表作《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 4、民初至四十年代末 出现了一批颇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如平江不肖生、王度庐等,这个阶段堪称是武侠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期。
现代旧派武侠小说的异军突起
1、20年代:崭露头角 大陆与台湾均要政治色彩浓郁,武侠小说无生 二十年代是武侠文学由文言走向白话的嬗变的时期 1920年代出现的向恺然(平江不肖生)、赵焕亭等作家。 2、30年代:蔚成气候 出现了一代以专职写作武侠小说的作家 ,这一代的武侠作家构成了 旧武侠文学的主力。 北派五大家:宫白羽、郑证恩、还珠楼主、王度庐、朱贞木。 3、40年代后期---50年代前期:全面覆灭 大陆与台湾均要政治色彩浓郁,武侠小说无生 存空间。
新武侠文学的诞生及发展
新武侠文学,又称新派武侠文学,这是指发韧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香港,以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以梁羽生、金庸为代表,后来有人又将台湾武侠文学作家古龙也归入此一派别,俗称“新武侠三大家”。 概念界定
(2)早期创作状况:以梁羽生、金庸两分武侠天下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塞外奇侠传》 1、1954-1957年:新武侠小说的诞生及早期状况 (1)时间:1954年 香港武术界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的门派之争 梁羽生写作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 1955年金庸发表处女作《书剑恩仇录》。 (2)早期创作状况:以梁羽生、金庸两分武侠天下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塞外奇侠传》 《江湖三女侠》 《白发魔女传》 金 庸:《碧血剑》 《射雕英雄传 》
2、1958年至六十年代末:新武侠文学的中期发展 3、1970年代以后:新武侠小说的后期发展 台湾武侠小说家开始活跃的时代,有“台湾三剑客”之称的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于1958年同时出现并创作了大量作品。 但这时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与梁羽生、金庸并称“新武侠三大家”的古龙。 3、1970年代以后:新武侠小说的后期发展 梁羽生、金庸、古龙都进入了最后创作期。 金庸有《笑傲江湖》《鹿鼎记》 梁羽生有《牧野流星》《广陵剑》 《武当一剑》 古龙则在此时期完成了他的大量作品。
新武侠小说特点及其叙事模式
一、新武侠小说的特点 1、有清晰的历史背景,有新的、强烈的个人历史观; 2、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亦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 ; 3、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 4、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
二、新武侠小说的叙事模式 总体说来,新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章回小说)为躯壳,叙事重在“时、地、人”三方面,时间大都选择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时段(《水浒》的传统)。
地 点 以“边疆”(沙漠、天山、塞外),内陆则以“北京”、“江南”为主,梁羽生作品与天山有关的竟达到22部,占其作品的三分之二(历史背景以明清为主)。
人 物 2、“爱情矛盾冲突” 1、“侠士VS美女” 男侠有使命感有抱负,武艺高强,品德高尚 女侠除了武艺高强,更有纯真、痴情的重笔落墨。 人 物 1、“侠士VS美女” 男侠有使命感有抱负,武艺高强,品德高尚 女侠除了武艺高强,更有纯真、痴情的重笔落墨。 2、“爱情矛盾冲突” 譬如:男女双方分处敌对阵营;或出身背景差异极大;或同门师兄妹的三角恋关系。
语 言 新武侠小说有其语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间,制诗填词,偏重文学知识。古龙稍逊,以白话语言为主。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将自己的14部作品第一个字连接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郭 靖:性格 正直、光明磊落 一、“武”之造字法解读 二、金庸小说中的“武功” 会意字。“武”由 “戈”和“止” 组成,止戈为武。 1、武功和人品性格紧密相关。 郭 靖:性格 正直、光明磊落 武功 “降龙十八掌 ” 梅超风:性格 阴冷、毒损 武功 “九阴白骨爪 ”
2、金庸武功特点: 寓文化于武功打斗中。将琴、棋、书、画、诗、文、歌、舞,乃至渔、樵、耕、牧都有机地融进了武功打斗技击中,“降龙十八掌”、“消遥游掌”、“北溟神功”、“庖丁解牛掌” 等。 武功设计汲取武术、法术、现代科技之长。常出其不意,似是而非,别出心裁,花样百出 ,“百花错拳” 、“太极初传柔克刚” 。 习武打斗充分发挥叙事功能。将习武打斗成为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制造悬念中的悬念,危机中的危机,以增强武打叙事的表现力。 习武打斗性格化、情境化。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
1、早期:儒家之侠 2、中期:道家之侠 3、后期:佛家之侠 如陈家洛、袁承志、郭靖等 如杨过、令狐冲、张无忌等 如《天龙八部》几个主人公:萧峰、段誉、虚竹
“义”是侠士之魂,也是金庸小说之魂。司马迁概括游侠精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金庸小说中“义”有几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肝胆相照。 另一种是扶困济厄、舍身相助。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
1、模式之一 英雄佳人式 2、模式之二 感天动地式 3、模式之三 痴情女与负心郎式 4、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 《射雕英雄传》 1、模式之一 英雄佳人式 《射雕英雄传》 2、模式之二 感天动地式 《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 3、模式之三 痴情女与负心郎式 《飞狐外传》马春花与福康安 4、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
金庸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
金庸小说蕴含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墨家见义勇为的游侠精神,儒家的仁爱、王道和民本思想,道家深邃博大、无处不在的辩证方法。 1、多元素构成的传统文化。儒、道、墨、法、释等各种思想的综合互补。 2、表现传统文化的优长和缺失。
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
p99 1、博大精深、丰富宏阔的文化内涵。 2、现代意识。 3、通俗形式下蕴涵的严肃而深刻的主题。 4、丰富的人物画廊。 5、优美而自然语言,介乎文白之间而又能雅俗共赏,富于表现力、节奏感和音乐感。 6、巧夺天工情节和构思。 局限:主题较单一,以侠赋义;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程式化;故事神话化、童话化。
复习与思考: 1、谈谈你对金庸被列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家排位第四的看法。 2、金庸小说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3、以金庸某部作品为例,从金庸小说的武功、侠义、爱情模式、叙事模式、传统文化、结构艺术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做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