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第十四章 温里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做中国梦 走特色路 —— 宁波电大业余党校时政课 林志标 四川雅安地震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0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 30.3, 东 经 )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3 公里。震中距成都约 100 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孩儿们, 下午好!. 第一章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 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情。法,就是 依据辩证所得的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 治疗方法。方,就是依据治法进行合理恰当的组成或选方。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基本情况  工作用房面积: ㎡,其中实验室使用面积为 6500 ㎡  中心定编 213 人,其中全额预算编制 193 人,自筹编制 20 人  现有在职职工 320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 84.3% 。 人性化的办公场所实验室区域 一、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第十六单元 补阳药. 功效 本类药物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 本类药物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 咸以补肾,辛甘化阳,能补助一身之元阳,肾阳之虚 得补,其他脏腑得以温煦,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阳虚 诸证。 咸以补肾,辛甘化阳,能补助一身之元阳,肾阳之虚 得补,其他脏腑得以温煦,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阳虚.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H7N9 禽流感. H7N9 流感确诊病例主要表现 1 、起病急; 2 、病程早期均有高热 (38 ℃以上 ) ,伴咳嗽等呼 吸道感染症状,起病 5-7 天出现呼吸困难; 3 、典 型的病毒性肺炎,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 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第十节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 为咯血、咳血、鼻出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虚寒性 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中药复方治疗痛经 的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科 倪建俐. [ 摘要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近二十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 176 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 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使用的 62 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 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第一章解表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麻黄 - 桂枝 药对出处《伤寒论》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组成.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要求 发热门诊管理要求.
第十五章 理气药 【含义】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 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第八章 理气药.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第二节 补阳药 1.特点:性味多甘温或咸温或辛热,主入肾经。因肾阳为一身之元阳,乃诸阳之本。此类药能温补助长肾阳,肾阳之虚得补,就能温煦其他脏腑,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的阳虚诸证。 2.应用:主治肾阳虚证。(怯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萎早泄,宫冷不孕,尿频遗尿;呼多吸少,咳嗽喘促;腹中冷痛,黎明泄泻;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囟门不合,齿迟行迟;水泛为肿;以及崩漏不止,带下清稀等证。
第十讲 温里药 含义: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祛风湿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蓼 科Polygonaceae.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
甘肃4班面试专项练习4 应急应变 主讲: 凌宇 时间:6月3日.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禽流感是可以預防的疾病。
菏泽市初中历史水平考试备考研讨与交流 菏泽市教研室 张红霞.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第三节 补血药.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 概述 概念 腹满、寒疝、宿食 三病合篇的缘由: 腹满 辨证与治则 实热性腹满与虚寒性腹满的辨证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含义】祛风湿—指以苦燥之性的药物祛除流于 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的风湿之 邪,用治风湿痹痛的方法。
46、 痹 证.
川乌 附子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名称求真、药用历史、基原鉴定、产地采制 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草乌
王 付 制 作.
第七章 温里药.
歡迎蒞臨 三年八班大家族 導師:陳冠諠老師 16個帥氣寶貝 16個漂亮寶貝.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第四节 祛风湿药 定义:凡是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 主席:魏麗香部長 執秘:董家檥督導 委員:林姿伶HN、黃士豪HN、潘秋華HN 林素琴專師組長、卓惠瑄、張維恩、王孟萱、
第五組 幼兒安全與衛生教育 組員: 譚郁馨 張喻晴 沈恩華
清热药.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蒙城县乐土中学 袁亮.
消食药.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消化功能调节药.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第七节 温里药 定义:凡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适应证: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十五)伞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P294 * K(5)-0 C5 A5 G (2:2)
利水渗湿药.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教研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部分知识 河西区卫生局.
第八章 温里药 掌握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附子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了解干姜、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⑴⑵⑶.
中药学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建議題.
消 食 剂.
补虚药.
認識H1N1 盧亞人醫院 感控護士 劉秀屏.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堂的 教學規劃和應試訓練
保健生物資材活性萃取物銀行系列產品LF 土肉桂 (Cinnamomum osmophloeum Kanehira)
認識﹋禽流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药学 第十四章 温里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概念:温阳散寒,治疗里寒证的一类药物。 性能:辛,温热。归心、肾、脾、肺、肝、胃等经。 第十四章 温里药 概念:温阳散寒,治疗里寒证的一类药物。 性能:辛,温热。归心、肾、脾、肺、肝、胃等经。 功效:⑴温阳—补心、脾、肾、卫阳;回阳救逆。 ⑵散寒—温散胃、肝寒;温肺化饮;温经止痛。 按:温中包括补脾阳、散胃寒;回阳救逆为温补心阳的极致,又与补脾阳、肾阳有关。 应用: ⑴阳虚证——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卫阳虚;亡阳证。 ⑵里实寒证——寒饮伏肺;胃寒、肝寒证;寒痹。 配伍:兼表证者配解表药;兼湿者配化湿药;气滞血瘀者配行气活血药;肾阳虚配补肾阳药;亡阳气脱者配大补元气药。 注意:易伤阴助火,阴津亏虚及热证(包括实、虚两种)忌用;孕妇慎用;用热远热。

附子 来源:毛茛科乌头的子根。别名:侧子、天雄、熟附子、制附子、炮附子、黑顺片(黑附片)、白附片。 炮制:盐与盐卤(胆巴)浸泡(盐附子)。煮后黄糖、菜油染色(黑附片);煮后切片硫黄熏(白附片);盐附子以姜汤煮后武火急炒(炮附子)。

性能: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本品大辛大热,禀纯阳之性,走而不守。甘可补益,上可助心阳,中可温脾阳,下补命门之火,外可护卫阳。辛散温通,有良好散寒止痛效果。以其“火性迅发”(《本草经读》),尤善回阳救逆。 应用:1、亡阳证。⑴因汗、吐、下、失血等所致者——配人参; ⑵因内寒(心肾阳虚)所致者—配干姜、甘草。 2、阳虚证。 ⑴肾阳虚—配肉桂; ⑵脾阳虚——多用之脾肾阳虚,配干姜;⑶心阳虚—配桂枝、甘草;⑷卫阳虚—配细辛。 3、寒痹——配桂枝、白术。

其他:①可用于多种寒性疼痛,如头痛、胸痹、腹痛、痛经等;②寒饮伏肺;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用法用量:补阳—2~5克;一般强心、散寒止痛6 ~10克;回阳救逆—20 ~30克。先煎1 ~2小时,至少1小时。 注意:热证、虚阳上亢、孕妇、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忌用;一般心脏病、肝功能障碍者慎用。 按: ⑴其镇痛抗炎成分为乌头碱;强心成分为去钾乌药碱;一过性升压成分为氯化甲基多巴胺。 ⑵ 乌头碱加热水解苯甲酰乌头胺加热水解原乌头碱。

石竹花 ⑶中毒症状为:口舌发麻、四肢麻木、眩晕衰弱、出汗、流涎、恶心;重者心悸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抽搐昏迷,可因心源性性脑缺血综合征而死亡。 ⑷中毒抢救: 轻者——保暖、洗胃;生姜、甘草、绿豆浓煎服。 重者——大剂量阿托品注射;麻痹重者用兴奋剂、吸氧或人工呼吸、输液;必要时予以强心剂——毒毛旋花紫甙。 石竹花

干姜 来源:姜科姜的干燥根茎。别名:均姜(湖南均州产者)、淡干姜、犍干姜(四川犍为产者)、干生姜、白姜。 炮制:生用。

性能: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本品辛热质燥,入脾胃经为温中首选药,既可温补脾阳,又可温散胃寒;入心经可回阳以通脉;入肺经可温散肺经寒气而化饮。张锡纯:“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其性能走能守。 应用:1、脾胃寒证:①脾阳虚—配人参、白术等;②胃寒证—配高良姜等。 2、亡阳证—配附子等。 3、寒饮伏肺—配细辛、五味子等。 用量用法:5—10克。

肉桂 来源:樟科肉桂树的树皮(树干、粗枝)。别名:牡桂、紫桂、桂皮、桂心(去栓皮者)、官桂(生长5—7年的幼树树皮或粗枝皮。又名桂尔通)、肉桂面(研为细粉)。 炮制:生用。

性能: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本品甘温助阳,辛温散寒。可补肾阳、温脾阳,散肝经及经脉寒邪而止痛;辛温而走,有通经脉之功。其性下行走里。此外,温补阳气可鼓舞气血生长,下行可引火归元。 应用:1、肾阳虚——配附子;脾肾阳虚——配桂枝。 2、寒痛:①脘腹冷痛——配高良姜等; ②痛经、闭经——配当归、香附、干姜、赤芍、盐湖所等(少腹逐瘀汤)等。 ③寒疝腹痛——配吴茱萸、小茴香等。 按:本品善治下腹寒痛——“下腹冷痛,非用肉桂不止”。 3、⑴寒痹——配附子、杜仲为桂附杜仲汤;或配独活、秦艽等。 ⑵胸痹——配附子、干姜、川椒等。

⑶阴疽或疮疡溃久不敛——配黄芪、当归等。按:本品可散寒通脉,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托毒生肌敛疮。 其他: ①气血虚弱——十全大补汤。 ②虚阳上浮——配附子、沉香、山茱萸、五味子等。 ③心肾不交,心悸失眠——配黄连。 用量用法:2—6克;研末1—2克。 注意:阴虚阳亢、血证忌用;孕妇慎用。 按: ⑴附子长于回阳救逆;干姜善于温中;肉桂可温通经脉、引火归元、鼓舞气血生长。 ⑵肉桂可补火助阳,桂枝可发汗解肌。

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别名:吴萸、茱萸、臭辣子树、气辣子、茶辣等。 炮制:生用;甘草汤制。

性能: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本品辛热可散肝、胃经寒邪而止痛;苦降可降胃气止呕;又可疏理肝气;苦燥可以除湿。入肾经可助阳止泻。 应用:1、肝经寒凝疼痛: ⑴寒疝——配小茴香等;⑵痛经——配当归、白芍等。 2、胃寒呕吐、脘腹冷痛——配生姜、人参等。 按:肝火犯胃,呕吐吞酸——配黄连。 3、脾肾虚寒泄泻——配补骨脂、肉豆蔻等。 4、寒湿脚气——配木瓜。 其他:①为末调敷脚心可治口疮、高血压; ②炒热熨腹部可治寒性腹胀、消化不良。 ③敷脚心法尚可用于哮喘、咽炎等。 用法用量:1—6克。最大不超过15克。 注意:多服久服可伤阴耗气;中毒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致视觉障碍、错觉。

小茴香:伞形科茴香的果实。别名:茴香菜、茴香子、谷香、蘹香、香子。《纲目》:”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名回香“。 本品辛温芳香,行散力强,主散下焦肝经寒邪,兼可温中理气和胃。临床以治疗肝经寒凝气滞的寒疝腹痛为主,也可用于寒凝气滞血瘀的痛经;又可用于胃寒脘腹疼痛、呕吐。今亦有用之消化不良及外伤腹痛者。

高良姜: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其果实为红豆蔻。本品功主温中散寒止痛,主要用于胃脘冷痛。红豆蔻可散寒消食燥湿,用于寒湿脘腹冷痛及食积胃痛。

花椒:芸香科花椒的果实。别名:蜀椒、川椒。 本品功主温中止痛,又可杀虫止痒。用于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腹胀;蛔虫腹痛、吐蛔;湿疹、湿疮等。

丁香:桃金娘科乔木丁香的花蕾。别名:公丁香、雄丁香、丁子香、丁子。按:其果实为母丁香,又名鸡舌香。本品辛温,功能温中止痛、和中降逆,主要用于胃寒呕吐、呃逆,尤以后者多用;亦可用之胃寒脘腹冷痛。尚可温补肾阳,用于肾虚阳痿、宫冷。临床也有用之阴疽、跌打损伤者。按:一般认为公丁香力强而持续时间短,母丁香力较弱而药力较持久。 公丁香 母丁香

荜拨 荜澄茄 荜澄茄为樟科乔木或灌木山鸡椒的成熟果实。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呃逆及寒疝腹痛,亦可治虚寒及寒湿小便浑浊。 荜拨:胡椒科藤本植物荜拨近成熟果穗。本品功主温中散寒,用于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 荜拨 荜澄茄 荜澄茄为樟科乔木或灌木山鸡椒的成熟果实。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呃逆及寒疝腹痛,亦可治虚寒及寒湿小便浑浊。

胡椒:胡椒科胡椒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实。分黑、白二种。本品可温中降逆、止痛消痰,用于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并有用于癫痫者。 八角茴香

附:八角茴香:性味功用与小茴香相似,也能温中降逆、理气止痛,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呃逆及寒疝腹痛,但作用较弱。常绿乔木,高达10~14m,甚至20m。叶互生,革质,椭圆状倒卵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全缘,有透明油点。花单生叶腋;花被片7~12,数轮,覆瓦状排列,内轮粉红色;心皮8~9离生,轮状排列。聚合果放射星状,红褐色,蓇葖顶端或钝尖,稍反曲。

  八角茴香:《对付禽流感的利器》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者: 亦云  类别:新闻扫描  日期: 2005-11-02  今日/总浏览: 8/114 中国烹饪调料成为对付禽流感的关键武器   由于禽流感的传播让人们担心全球疫情大暴发,一种用来制作开胃酒的中国香料突然之间具有了重要的医用价值。这种称为八角茴香的调料含有一种抗亚洲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亚洲已有60多人死于禽流感。        这种香料产于中国和越南,可用来增加糖果、茴香酒和烟草的香味。不过它还含有一种重要的药用成分—莽草酸,专家称这是世界上对付禽流感的唯一武器。    八角茴香是一种木兰科东方小型树种结出的果实,味道辛辣,类似甘草,是东方烹调的传统调味品,也是法国绿茴香酒和茴香甜酒等利口酒的主要香料。其药用价值在禽流感到来之前就已经受到了关注,包括它可能具有的抗癌功效。现在作为莽草酸的主要来源,八角茴香受到了新的关注,因为莽草酸是可有效对付致命的

H5N1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达菲”的重要成分。自2003年底以来,H5N1病毒已经使118人染病,60多人丧命。      马赛的茴香酒制造商里卡公司的联络主任阿尔贝·埃尔格里西说:“用这种植物,你可以制造出茴香酒和达菲。”他说:“治疗一个感染禽流感的患者需要10粒达菲胶囊,制造10粒达菲胶囊则需要13克八角茴香。”不过莽草酸并不便宜,每公斤在200—250美元之间,质量特别好的,价格高达每克50美元。    由于禽流感的传播让人们担心全球疫情大暴发,一种用来制作开胃酒的中国香料八角茴香因含有抗亚洲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而突然间具有了重要的药用价值。 法新社的报道说,八角茴香含有一种抗亚洲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专家称这是世界上对付禽流感的唯一武器。  

八角茴香产于中国和越南,是一种木兰科东方小型树种结出的果实,味道辛辣,类似甘草,是东方烹调的传统调味品,也是法国绿茴香酒和茴香甜酒等利口酒的主要香料。一般还可用来增加糖果、茴香酒和烟草的香味。 八角茴香的药用价值在禽流感到来之前就已经受到了关注,包括它可能具有的抗癌功效。现在作为莽草酸的主要来源,八角茴香引起了新的注意。因为莽草酸是可有效对付致命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达菲”的重要成分。法国马赛的茴香酒制造商里卡公司的主任阿尔贝·埃尔格里西说:“治疗一个感染禽流感的患者需要10粒达菲胶囊,制造10粒达菲胶囊则需要13克八角茴香。” 目前,莽草酸每公斤的价格在200-250美元之间,质量特别好的,价格高达每克50美元。

THANKS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