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 上册 钢 结 构 基 础 (钢结构基本原理) 辅导材料 陈绍蕃 2014年4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書名: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0.05mm 作者:張禮文出版社:海鴿.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泉州九中初二年(10)班主题班会.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毕业生招聘宣讲会
《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 第一章 有理数 授课人:三元中学 苏鼎明.
第二單元 校園的昆蟲 1. 校園的小動物 2. 昆蟲一族 3. 昆蟲變變變 4. 我的昆蟲寶貝 5. 昆蟲博覽會 吳端敏 製.
一、强度理论的概念 单向应力状态 轴向拉压 剪切 扭转 弯曲 弯曲.
第十章 暑 温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钢筋混凝土楼梯模板施工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第2章 钢结构的材料 本章导学 『导学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及其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钢材的主要性能及设计指标,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钢结构的脆断和防止脆断的设计要求,选择钢材的原则和保证项目。
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体育现场测试说明 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4年11月.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指導老師:曾憲正 老師 組員:公廣2A 4980M089鄭欽鴻 M039鄭仁凱 2B M060呂明耿
昆蟲總動員 三年級教學群.
本章内容: 2.1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2.2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2.3 复杂应力下的屈服条件 2.4 钢结构的疲劳破坏和疲劳计算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训 市场营销策略模块 项目五 产品策略.
第五单元 群星闪耀 复法指导 阅读与欣赏 单元重点 1.了解传记文的基本体例与特征。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刘刚 2013年3月29日
前列腺结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靖宇.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第五章 疲劳裂纹的扩展.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3.0 绪论 §3.1 疲劳裂纹特征 §3.2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
奇妙的疲劳 邱建科 09硕1班 2011年5月15日.
材料力学 第十四章 疲劳强度.
建筑材料 第九章 建筑钢材.
《焊接结构学》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解读 方洪渊 主编 董俊慧 王文先 刘雪松.
专题 钢结构的计算原理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结 构 概 率 设 计 法 第三节 钢结构设计的规定 第四节 钢结构的疲劳和疲劳强度
第七章 焊接接头和结构的疲劳强度 7.1 材料及结构疲劳失效的特征 材料及结构疲劳失效第一个特征:疲劳断裂形式与脆性断裂形式有明显差别。
第12章B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简介(2) 条件疲劳极限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1 材料的疲劳特性 §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材力 内容 Chap.14 疲劳 14.1 概念 14.2 疲劳 14.3 持久极限 14.4 疲劳强度 14.5 措施
学习情境7 SMT元器件检验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
第一章〓绪〓论.
趣味硬币.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 2011、3.
静脉剥脱器介绍 北京普益盛济科技有限公司.
絲 綢 之 路 育 英 國 中 陳 昱 伶.
公文写作与常见病例分析.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专业德语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德语表达 浙江科技学院 金韶霞.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3.1 习 题(第三章)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普通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用计算器开方.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 3—1 疲劳断裂的特征 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1、安全——寿命设计 2、破损——安全设计
函 数 连 续 的 概 念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钢结构主厂房钢材的选用 江 苏 省 电 力 设 计 院 2010 年 6 月 珠 海 高强钢在电力建筑工程中应用研讨会材料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Chapter 4 焊接结构的断裂失效与防治 本章重点:1.焊接结构断裂失效的分类及危害 2.焊接脆性断裂的防治方法
§10-1 强度理论的概念 1. 建立强度条件的复杂性 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采用 模拟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即逐一用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板料冲压 利用装在冲床上的设备(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一种塑性成形方法。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10mm以下,包括金属及非金属板料)类零件,故称为板料冲压。 冲压加工要求被加工材料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较低的屈强比和时效敏感性,一般要求碳素钢伸长率δ≥16%、屈强比σs/σb≤70%,低合金高强度钢δ≥1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钢结构 上册 钢 结 构 基 础 (钢结构基本原理) 辅导材料 陈绍蕃 2014年4月

第8章 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疲劳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钢构件脆性断裂有多种类别,本章论述其中两种:非过载断裂和疲劳断裂。 第8章 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疲劳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钢构件脆性断裂有多种类别,本章论述其中两种:非过载断裂和疲劳断裂。    非过载断裂在焊接结构中出现,比在铆接和栓接结构中多,主要原因有:      焊缝缺陷的存在;      高额焊接残余拉应力;      焊缝连接有时使塑性变形难于发展;      焊接结构形成连续整体,一旦开裂会一裂到底;    非过载脆性断裂大多发生在低温环境中。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脆性断裂的防止 防止脆性断裂,以断裂力学的下列公式为参照。公式的特点是以存在内部缺陷(裂纹)的材料为对象: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脆性断裂的防止 防止脆性断裂,以断裂力学的下列公式为参照。公式的特点是以存在内部缺陷(裂纹)的材料为对象: ( 8.1) 式中: K1---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 a---裂纹尺寸; σ---裂纹尖端的应力; K1c--材料的断裂韧性,以MPam1/2计。 为了满足式(8.1),需要从三方面着手:选用断裂韧性较高的钢材;尽量减小初始裂纹的尺寸;在构造处理上注意缓和应力集中。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选用韧性适当的钢材 土建结构用钢材是弹塑性材料,很难对其断裂韧性进行测定。但公式(8.1)仍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在实际工作中用冲击韧性的指标代替断裂韧性。 不论材料厚度有多大,冲击韧性的试件都取为10mm×10mm×55mm,因而不能显示厚板韧性低于薄板的现实。有鉴于此,寒冷地区的结构厚度大于40mm的钢材,质量等级应提高一级。 减小初始裂纹尺寸 初始裂纹来源于焊接缺陷。 焊缝的咬边、焊瘤、气孔和未焊透都起类似于裂纹的作用。 除了保证焊接质量外,还要注意在构造设计中避免类似裂纹的间隙。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应力 公式(8-1)中的σ指构件中的真实应力,和构造形成的应力集中有关。因此,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应力高度集中的构造细部。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应力状态。双轴拉伸和三轴拉伸都使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变脆,应该避免。 避免构造间隙 构造间隙是人为的裂纹,是脆性断裂的发源地。本书的图8-2的三个事例十分清楚。 多路径传递 以上阐述的是如何防止脆断,这里说的是减小脆断的危害程度。多根并列的简支梁分担既定的荷载,比只用一、两根梁有利。多根梁中的一根失效后,其他各根还能承担较大的荷载,不致彻底垮掉。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防止层间撕裂 厚板内部有时存在分层缺陷。 厚度方向的拉力有可能造成层间撕裂,但在工程中并不多见。 8.1 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防止层间撕裂 厚板内部有时存在分层缺陷。 厚度方向的拉力有可能造成层间撕裂,但在工程中并不多见。 焊缝收缩反而是工程中遇到过的层间撕裂的起因。 收缩引起撕裂 避免撕裂的构造方案

8.2 抗疲劳设计 常幅疲劳的计算 采用容许应力法,荷载取标准值。 容许应力幅: 式中n是应力循环次数; C和β都是和构件及连接相关的参数。 8.2 抗疲劳设计 常幅疲劳的计算 采用容许应力法,荷载取标准值。 容许应力幅: 式中n是应力循环次数; C和β都是和构件及连接相关的参数。 03规范把构件及连接分为8类。更细致的方法则是分为14类。 参数β比较简单,除1、2类取4外,其他类别都取3,而且1、2类用于无连接或应力集中很弱的连接处的母材。 参数C反映应力集中的影响,它首先和构造细部有密切关连。但同时也和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有关。

8.2 抗疲劳设计 构件和连接类别的分析 类别 适用构件或连接举例 C/1012 (N/mm2) Z1 轧制型钢 1920 174 Z4 8.2 抗疲劳设计 构件和连接类别的分析 类别 适用构件或连接举例 C/1012 (N/mm2) Z1 轧制型钢 1920 174 Z4 横向对接焊缝附近的母材, 符合一级焊缝质量者 2.81 112 Z8 带垫板的横向对接焊缝附近的母材,垫板宽出母板20mm 0.72 71 Z11 带垫板的横向对接焊缝附近的母材,垫板宽出母板不足20mm 0.25 50 Z1类没有应力集中,C值很大。对应于二百万次疲劳寿命的容许应力幅为176N/mm2。由于疲劳计算的荷载取标准值,用Q235钢的结构无需计算。有横向对接焊缝的构件,当符合一级焊缝质量者归属Z4级,容许应力幅为112N/mm2。如果不仅符合一级焊缝质量,并且经加工磨平,使应力集中基本消失,则可以提高到Z2级。反之,如果横向对接焊缝带有垫板,则应力集中更严重,将下降到Z8级,甚至Z11级。相应容许应力幅分别为71和50N/mm2。

8.2 抗疲劳设计 变幅疲劳的计算 变幅疲劳的特点是有许多次应力幅都达不到最大值 ,亦即存在欠载现象。 8.2 抗疲劳设计 变幅疲劳的计算  大部分结构的疲劳应力都是变幅度的(如吊车梁)。 变幅疲劳的特点是有许多次应力幅都达不到最大值 ,亦即存在欠载现象。 计算变幅疲劳的实用方法是通过等效应力幅把问题转化为常幅疲劳问题,等效应力幅由下式计算: (8-11) 此式来源于Miner规则,即线性累积损伤准则:  结构承受多个不同的应力幅 ,i=1,2,3,……m。任一 的循环次数为ni,对应于 的常幅疲劳寿命为Ni,则ni/Ni为 造成的损伤率。  由真实的随机应力谱确定 和ni,需要简便的计数法:水库计数法和雨流计数法。

8.2 抗疲劳设计 对于常幅疲劳, 出现在n=5×106处。 8.2 抗疲劳设计 疲劳极限   当应力幅不超过某一数值 时,不论应力循环多少次都不会出现疲劳损伤,称 为疲劳极限。 对于常幅疲劳, 出现在n=5×106处。 变幅疲劳的疲劳极限低于常幅疲劳,以 代表。低的原因是:变幅疲劳中有一部分应力幅高于等效应力幅,并造成比 更大的损伤。 起始于n=108处, 在该点和n=5×106点之间有斜率为 的过渡段。当总循环次数超过5×106时,变幅疲劳计算需要采用更复杂的计算公式。

8.2 抗疲劳设计 (1)有横向角焊缝的连接和对接焊缝连接的板,当板厚大于25mm时, 其容许应力幅应乘以折减系数 8.2 抗疲劳设计 疲劳计算的其他问题 (1)有横向角焊缝的连接和对接焊缝连接的板,当板厚大于25mm时, 其容许应力幅应乘以折减系数 (2)非焊接结构的应力幅由下式计算 (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承受剪应力的部位,按下式进行疲劳计算 用于角焊缝时, 。

8.2 抗疲劳设计 (1)选用疲劳性能好的构造方案,也就是应力集中程度低的方案。 例如:板与板拼接时采用对接焊缝,而不是拼接板加角焊缝; 8.2 抗疲劳设计 改善结构疲劳性能的措施 (1)选用疲劳性能好的构造方案,也就是应力集中程度低的方案。 例如:板与板拼接时采用对接焊缝,而不是拼接板加角焊缝;     构件上焊节点板时,采用有圆弧过渡的板,而不是矩形板。 (2)构造产生的应力不均匀,不仅产生于截面的突然变化,还会产生于 板件变形。梁柱节点连接就是一例:不设加劲肋时梁翼缘焊缝应力不均匀。 (3)避免相互垂直的焊缝交汇于一点:梁加劲肋下端的构造处理。(4)应力集中的构造不可避免时,把它放在低应力区。 (5)除了构造形式外,还应注意保证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