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赞 关于作者 课文录音 分析课文 能力迁移 文学欣赏 布置作业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 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 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 品,主要有《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 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1896—1981
听录音时,请同学圈出有关描写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
总的形象 干 枝 叶 皮 力争上游 外部形态 正直 团结 进取 片片向上 质朴 光滑淡青色 内在气质 参天耸立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笔直,绝无旁枝 团结 笔直,紧紧靠拢 进取 片片向上 质朴 光滑淡青色 内在气质 参天耸立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 ··· 2 从在文中结构上起的作用来看··· ··· 3 从句式上来看··· ··· 4 怎样理解“普通”和“不”“平凡”? 矛盾吗? “普通”的是什么?“不”“平凡”的又是什么? 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问,联系到全文的表达方式。 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与“象征”挂上钩。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本文在写作结构上,从 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形容。 学生答出“散”或“乱”。(让学生与体裁联系起来。)问:这样散乱的结构、内容,读起来,却没有“散”的感觉。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把文章把文章写好的呢?可提示,中心。围绕着一个中心。 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形容。
散文的写作特点 形散神不散 结 构 内 容 中 心 主 题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太阳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落叶 梅花 楠木 鹰 蜡烛 翠竹 荷花 孔雀 热水瓶
白杨 北方的天很蓝,每当秋天来临,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做“秋高气爽”。在基础实验楼前,曾经有参天的白杨。 秋天里,白杨的叶子黄得金灿灿的,背景是瓦蓝瓦蓝的天空,别提多美了! 闲暇时,常沿着那条美丽的路散步,这就是我的大学, 一个让我成熟起来的地方,一个让我一辈子怀念的地方,虽然我曾匆忙的离开了它,但它永远在我的心中,就像那美丽的白杨一样,在我的心中光亮如鲜!
日巴金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 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 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 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 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 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本文同样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具有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特点,语言清新质朴结尾点明象 教后记 本文同样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具有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特点,语言清新质朴结尾点明象 征意义.在教学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