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脂 质 引 言 脂肪酸 三酰甘油和蜡 脂质过氧化作用 磷酯 糖脂 萜和类固醇 脂蛋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貳、脂質 (Lipid) ( 一 ) 皆源自於動植物內的脂肪組織,是一種羧酸 酯,由碳 (C) 、氫 (H) 、氧 (O) 三種元素所組 成。 ( 二 ) 脂肪( Fat ) : 在室溫下呈固態者,如 豬油、 牛脂、羊油、奶油、乳酪等。 ( 三 ) 油質 (Oil): 在室溫下呈液態者,如黃豆油、 玉米油.
“ 油 ” 的生物概念 脂类 脂肪 类脂 脂类 脂肪:甘油三脂 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 脂类的分类.
第二十八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脂肪的生理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磷脂、糖脂 糖蛋白的膜定位 储能物质、燃料分子(氧化时每克可释放 出 38.9 kJ 的能量,每克糖和蛋白质氧化时 释放的能量仅分别为 17.2 kJ 和 23.4 kJ 。) 信号传导:激素、胞内信使.
第 29 章 脂类的生物合成. 甘油的合成 脂肪酸的合成 二者分别转变为 3— 磷酸甘油和脂酰 CoA 后的连接.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三节 脂 质 本节点睛 一、脂质的功能 二、脂质的分类与组成 三、脂肪的营养价值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五、脂肪的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第二章 脂 类.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脂类分类 脂 油 蜡 单脂 脂类 磷脂 糖脂 复脂 固醇.
脂 类.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十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第二章 脂类和生物膜 第一节 脂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多样性 第二节 脂肪酸 第三节 三脂酰甘油和蜡 第四节 酸败与脂质过氧化
第五章 脂 类 代 谢 Lipid Metabolism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第二十三章 萜类、甾族、生物碱 exit.
脂类生物化学 (Lipids and Lipid Biochemistry)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脂质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29 脂类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0.1 概述 10.2 三脂酰甘油代谢 10.3 类 脂 10.4 血浆脂蛋白代谢 10.5 脂类代谢的紊乱.
第29章 脂类的生物合成 脂类物质的功能: (1)贮存能量:脂肪 (2)细胞膜成分:磷脂,胆固醇 (3)特殊脂类具有的活性:维D,
第四章 脂类化学.
第八章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2章 脂质.
第十一章 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和类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一类含有不同官能团,结构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于质。
第二章 脂类 Lipids 重点:磷脂、糖脂 一、 脂类的概念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十章 脂类代谢 返回目录.
第28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及磷脂的分解.
第三节 脂类代谢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而易溶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类脂 ——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 类脂是生物体内形形色色脂溶性分子的总称,除作为细胞膜的组分和能量的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各类信息传递的分子,对这些分子还有所不知,尤其对许多超微量的、不稳定的生物机体中现场合成的脂类分子还知之甚少,而对它们与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更是化学家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节 甾体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是重要的类脂,它是一类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碳架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医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第十一章 脂类代谢.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第 5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一、血脂 (一)血脂的概念 血浆中的脂类统称血脂。 (二)血脂的组成 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 五 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 八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五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类脂 脂肪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赵 晶.
第 2 章 脂质. 一、引言 (一)定义 由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为 4 碳以上长链一元羧酸。 醇: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或固醇.
ATP SLYTYZJAM.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脂 质 引 言 脂肪酸 三酰甘油和蜡 脂质过氧化作用 磷酯 糖脂 萜和类固醇 脂蛋白

一、引 言 (一)存在 脂类就是动、植物的油脂。人们吃的动物油脂(如猪油、牛羊油脂、鱼肝油、奶油等)、植物油(如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茶油、棉子油等)和工业、医药上用的蓖麻油和麻仁油等都属于脂类物质。一切动植物都含有脂质,它是构成原生质的重要成分,也是动植物的储能物质。动物(包括人类)腹腔的脂肪组织、肝组织、神经组织和植物中油料作物的种子等的脂质含量都特别高。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二)脂类的化学概念 脂类分子都含碳、氢、氧元素,有的也含氮和磷。脂类被碱水解后产生醇(一般为甘油醇)和脂肪酸。因此,可以说脂类是脂肪酸(C4以上的)和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或称神经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它们具有下列3个特征: 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②为脂肪酸与醇所组成的酯类。 ③能被生物体利用,作为构造、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之用。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三)脂质的分类 脂质 脂 单脂 :为脂酸与醇(甘油醇、高级一元醇)所组成的酯类。 油 腊 磷脂 复脂 :脂酸与醇(甘油醇,鞘氨醇)所生成的酯,同时含有其他非脂性物质,如糖、磷酸及氮碱等。 糖脂 取代烃 固醇类 衍生脂质 :由单脂和复脂衍生而来或与之关系密切,具有脂质一般性质的物质。 萜 其它脂质

(四)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1.贮存脂质 1g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产生37kJ(9kcal)(1g糖或蛋白质只产生17kJ) 油脂的贮存不需结合水。 动物皮下的三酯酰甘油还可作为抗低温的绝热层。 人和动物的皮下和肠系膜脂肪组织还起防震的填充物作用。 动物的皮肤腺分泌腊使毛发、羽毛柔软、润滑并防水。 叶覆盖一层腊以防寄生物侵袭和水分的过程蒸发。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2.结构脂质 生物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

参与脂双层构成的膜脂还有固醇和糖脂。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两亲化合物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在水介质中膜脂装配成脂双层。

3. 活性脂质 (1)类固醇: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2)萜类:脂溶性维生素、光合色素。 (3)其它:辅因子、电子载体、糖基载体、细胞内信号,激素样作用。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脂类的生物学功能多种多样: ①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胆固醇、糖脂); ②能量贮存形式(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 ③激素、维生素和色素的前体(萜类、固醇类); ④生长因子; ⑤抗氧化剂; ⑥ 化学信号(如PIP2); ⑦参与信号识别和免疫(糖脂); ⑧动物的脂肪组织有保温,防机械压力等保护功能,植物的蜡质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二、脂肪酸 (一)脂肪酸的种类 自然界存在的脂酸皆为含双数碳的脂酸(海洋生物中含有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已知者有C4~C28的各种脂酸,分饱和脂酸、不饱和脂酸、羟酸和环酸四类(表2-1),饱和与不饱和脂酸为主体,羟酸和环酸仅存在于个别动植物体中。不饱和脂酸皆为C18到C22的脂酸,其中有含5个不饱和双键者,这些不饱和脂酸,都有其一定的特殊生理功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脂肪酸常用简写法表示。简写法的原则是:先写出碳原子的数目,再写出双键的数目,最后表明双键的位置。如 软脂酸 16:0 表明软脂酸含l6碳原子,无双键; 油 酸 18:1(9)或18:1Δ9 表明油酸为具有18个碳原子,在第9—10位之间有一个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 花生四烯酸 20:4(5、8、11、14)或20:4Δ5,8,11,14 表明花生四烯酸为具有20个碳原子,在第5—6、8—9、11-12和14-15碳原子之间各有一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二)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高等动、植物的脂肪酸有以下共性: (1)脂肪酸链长为14一20个碳原子的占多数且都是偶数。最常见的是16或18个碳原子酸。 (2)饱和脂肪酸中最普遍的是软脂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中最普遍的是油酸。 (3)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 (4)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 (5)高等动、植物的单不饱和指肪酸酌双键位置一般在第9—10碳原子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个双键一般也位于第9-10碳原子之间。 (6)高等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具有相同的几何构型,而且都用于顺式(cis)。 (7)细菌所含的脂肪酸种类比高等动、植物的少得多。细菌的不饱和脂肪酸只带有一个双键。

(三)脂肪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极性烃链是造成脂肪酸在水中溶解度低的原因,烃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相同链长的饱和脂肪酸低,双键越多,熔点越低。顺式异构体的熔点又比反式异构体的低。 脊椎动物中的游离脂肪酸与蛋白质载体(血清清蛋白)结合参与血循环。 脂肪酸可以发生氧化和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在双键处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四)脂肪酸盐与乳化反应 脂肪酸盐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是一种离子型去污剂。 乳化。 去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去污剂(如SDS)在高浓度时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多肽链处于伸展状态;非离子型去污剂(如Triton-X 100)在高于临界微团浓度(cmc)时,能使生物膜溶解,形成以去污剂为主并掺有膜脂、膜蛋白的混合微团;低于cmc时,一般不引起蛋白质变性,不形成微团,但能从膜中溶出膜结合蛋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五)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和细菌可以利用乙酰CoA合成所需的全部脂肪酸。 哺乳动物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大部分脂肪酸,也可以合成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哺乳动物不能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而对人体的功能又是必不可少的,称为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植物中获取。花生四烯酸可由亚油酸在体内合成。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六)类二十烷烃 也称类花生酸(eicosanoid),包括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凝血恶烷类(thromboxane)和白细胞三烯类(leucotriene)。 是一大类由许多哺乳动物组织产生的激素类的物质。它们只在产生的器官中起作用,所以称为自泌调控分子,而不是激素。 大多数的类二十烷酸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 花生四烯酸也称5,8,11,14-二十碳四烯酸(eicosatetraenoio acid),是由亚油酸合成后加上一个二碳单位、引入两个双键。 前列腺素参与许多生理过程的调节控制,促进炎症反应,参与生殖过程(如排卵、受孕和分娩时子宫的收缩),参与消化。凝血恶烷主要由血小板产生,促进血小板凝聚和平滑肌收缩。白细胞三烯类是过敏性反应的慢反应物质的组分,在炎症反应中起积极作用,促进白细胞趋向破坏组织。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三、三酰甘油和蜡 动、植物油脂的化学本质是酰基甘油,其中主要是三酰甘油。常温下呈液态的酰基甘油称油,呈固态的称脂。 三酰甘油是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的三酯。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一)三酰甘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1)颜色和气味 纯的三酰甘油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稠性液体或蜡状固体。 (2)密度和溶解度 密度皆小于1(固体脂类的比重约为0.8,液体脂类的比重为0.91~0.94)。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低分子脂酸(自C6以下)组成的脂肪略溶于水。在有乳化剂如肥皂和胆汁酸盐存在下,油脂可和水混合成乳状液,这种作用可促进肠道内脂肪的吸收,有重要生理意义,因为动物的胆汁可分泌到肠道,胆汁内的胆汁酸盐可使肠内脂肪乳化。

(3)熔点 天然油脂无明确熔点,因为它们多是几种脂肪的混合物,有折光性。三酰甘油的熔点一般随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双键数目)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脂肪酸的比例增高而降低。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2. 化学性质 (1)水解与皂化 一切脂肪都能被酸、碱、蒸汽及脂酶所水解,产生甘油及脂酸。如果水解剂是碱,则得甘油和脂酸的盐类。这种盐类称皂,因此,也称碱水解脂肪的作用为皂化作用。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表示皂化所需的碱量数值称皂化价。皂化价为皂化1g油脂所需的KOH的mg数。通常从皂化价的数值即可略知混合脂酸或混合脂肪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脂肪分子中的不饱和脂酸与自由不饱和脂酸一样,可以与氢及卤素起加成作用。 2.氢化和卤化 脂肪分子中的不饱和脂酸与自由不饱和脂酸一样,可以与氢及卤素起加成作用。 不饱和脂肪在有催化剂如Ni的影响下,其脂酸的双键上可加入氢而成饱和脂。这个作用称氢化,例如: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卤素中的溴、碘同样可加入不饱和脂肪的双键上,而产生饱和的卤化脂,这种作用称卤化。 加碘作用在油脂分析上非常重要,从加碘数目的多少,可以推测油脂中所含脂酸的不饱和程度。表示油脂的不饱和度用碘价。碘价就是100g脂类样品所能吸收的碘克数, (3)乙酰化 含羟酸的甘油酯和醋酸酐作用即成乙酰化酯(乙酰基与OH基结合)。 油脂的羟基化程度用乙酰价表示。乙酰价即中和由1g乙酰脂经皂化释出的乙酸所需的KOH mg数。从乙酰价的大小,即可推知样品中所含羟基的多少。

生活细胞内的不饱和脂酸被活性氧(自由基氧)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可破坏细胞结构。 (4)氧化与酸败 脂类所含的不饱和脂酸与分子氧作用后,可产生脂酸过氧化物。这些产物在空气中可以迭化成胶状复杂化合物。不饱和度甚高的油类暴露在空气中后,也发生这种氧化。工业上利用这种性质作油漆之用,如桐油暴露在空气中,可得一层坚硬而有弹性的固体薄膜,可作为防雨防腐膜,这种现象称脂类的干化。 生活细胞内的不饱和脂酸被活性氧(自由基氧)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可破坏细胞结构。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天然油脂暴露在空气中经相当时间后即败坏而发生臭味,这种现象称酸败。酸败现象在温暖季节更易发生。 酸败原因有二:①脂类因较长期经光和热或微生物的作用而被水解,放出自由脂酸,低分子脂酸即有臭味。②因空气中的氧使不饱和脂酸氧化,产生的醛和酮,亦有臭味,故陈腐脂类酸败的原因,大概不外乎水解与氧化。 酸败程度的大小用酸价来表示。酸价就是中和1g脂类的游离脂酸所需的KOH mg数。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二)蜡 蜡是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生成的酯。不溶于水,熔点较脂肪高,一般为固体,不易水解。在动物体内多存在于分泌物中,主要起保护作用。蜂巢、昆虫卵壳、羊毛、鲸油皆含有蜡。 蜂蜡为许多高级一元醇酯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三十醇的棕榈酸酯(C15H31COOC30H61),C25~C35的链烷也在蜂蜡中发现。 中国虫蜡是一种昆虫( Coccus ceriferus Fabr.)的分泌物。其主要成分为二十六醇的二十六及二十八酸酯。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羊毛蜡的成分为三羟蜡酸环醇酯(以胆固醇为主)。 鲸蜡的主要成分为十六醇棕榈酸酯(C15H31COOC16H33)。 蜡在工业上用途颇大,蜂蜡、虫蜡可作涂料、绝缘材料、润滑剂,羊毛蜡可制高级化妆品。

四、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自由基、活性氧和自由基链反应 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脂质的氧化变质称为脂质过氧化作用。 脂质过氧化直接干扰和破坏膜的生物学功能。人类的许多疾病如肿瘤、血管硬化以及衰老现象都涉及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自由基、活性氧和自由基链反应 自由基是含有奇数价电子并因此在一个轨道上具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自由基有3个显著的特征:具有顺磁性;反应性强;寿命短。 产生自由基的常见途径:辐射诱导;热诱导;单电子氧化还原。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其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倾向于进行链反应: 活性氧为氧或含氧的高反应活性分子,如 ·O2-、 ·OH、H2O2、1O2(单线态氧)等。脂质过氧化中间产物( LO ·, LOO·和LOOH),O3,NO也属活性氧。 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其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倾向于进行链反应: 引发: LH + ·OH L · + H2O 增长: L · + O2 LOO · LOO · + LH LOOH + L · 终止: L · + L · L-L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二)脂质过氧化的化学过程 生物膜是生命系统中最容易发生脂质过氧化的场所。 丙二醛(MDA)的量常被用作脂质过氧化的度量。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三)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机体的损伤 1.中间产物自由基导致蛋白质分子的聚合 2.终产物丙二醛导致蛋白质分子的交联 3.膜脂过氧化对膜的损害 4.膜脂过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5.膜脂过氧化与衰老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四)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抗氧化剂:凡具有还原性而能抑制靶分子自动氧化即抑制自由基链反应的物质。 自由基清除剂: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还原成非自由基的抗氧化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O2- · + 2H+ H2O2 + O2 过氧化氢酶(CAT): 2H2O2 2H2O + O2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2GSH + H2O2 GSSG + 2H2O 2GSH + ROOH GSSG + ROH + H2O 维生素E: ChrOH(生育酚) + LO ·(LOO ·) ChrO · + LOH(LOOH)

五、磷 脂 磷脂为含磷的单脂衍生物,分甘油醇磷脂及鞘氨醇磷脂两类。前者为甘油醇酯衍生物,后者为鞘氨醇酯的衍生物。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一)甘油磷酯的结构

甘油醇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酯)、磷脂酰乙醇胺(脑磷酯)、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缩醛磷脂和心磷脂 。

(二)鞘磷酯 鞘氨醇磷脂是鞘氨醇(亦称神经鞘氨醇)、脂酸、磷酸与氮碱组成的脂质。它同甘油醇磷脂的组分差异主要是醇,前者是甘油醇,而后者是鞘氨醇,另外脂酸是与氨基相连。鞘氨醇的氨基以酰胺键与长链(C18~20)脂酸的羧基相连称神经酰胺是鞘磷脂的母体。

鞘磷酯为鞘氨醇、脂酸、磷酸及胆碱所组成。鞘氨醇磷脂中的脂酸是同鞘氨醇的氨基相连接,分子中只含1个脂酸。 鞘磷脂对神经的激动性和传导性可能有重要性。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神经酰胺 胆碱鞘磷脂 葡萄糖苷神经酰胺 乳糖苷神经酰胺 神经节苷脂

六、糖 脂 (一)鞘糖脂 1.中性鞘糖脂 糖脂是一类具有一般脂类溶解性质的含糖脂质。分子中所含的糖分子在1或1以上,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 六、糖 脂 糖脂是一类具有一般脂类溶解性质的含糖脂质。分子中所含的糖分子在1或1以上,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 (一)鞘糖脂 1.中性鞘糖脂 脑苷脂分角苷脂、α-羟脑苷脂、烯脑苷脂和羟烯脑苷脂。 脑苷脂是由鞘氨醇、脂酸和D-半乳糖所组成,脂酸与鞘氨醇的氨基结合,鞘氨醇C-1上的OH基与D-半乳糖C-1上的β-OH基结合成β-糖苷键,4种脑苷脂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仅脂酸部分。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2.酸性鞘糖脂 (1)硫酸鞘糖脂 糖基部分被硫酸化的鞘糖脂,也称硫苷脂。 (2)唾液酸鞘糖脂 糖基部分含有唾液酸的鞘糖脂,常称神经节苷脂。

(二)甘油糖脂 甘油糖脂是由二酰甘油与己糖(主要为半乳糖或甘露糖)或脱氧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又称植物糖脂。有的含1分子己糖,有的含2分子己糖,有的糖基还带有SO3基的(硫酯)。下列几种都是已经证实的。

糖脂的生物学功能 鞘脂贮积病 (1)细胞结构的刚性 ; (2)抗原的化学标记 血型抗原 ; (3)细胞分化阶段可鉴定的化学标记 ;  糖脂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结构的刚性 ; (2)抗原的化学标记  血型抗原 ; (3)细胞分化阶段可鉴定的化学标记 ; (4)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 ; (5)授予细胞与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倾向。  鞘脂贮积病 溶酶体由于降解某种特定代谢物的酶发生遗传性缺陷造成的。常见的就是Tay-Sachs神经节苷GM2贮积病,这是由于降解它的β-氨基己糖苷酶陷造成的。当细胞积累GM2时就溶胀最终死亡,Tay-Sachs综合症(失明,肌肉萎缩,抽搐,精神错乱),通常在出生数月后表现出来。

七、萜和类固醇 (一)萜 萜和类固醇一般不含脂肪酸,属不可皂化脂质,在生物体内以乙酸为前体合成。 萜分子的碳架可以看成是由两个或多个异戊二烯单位连接而成。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萜类有的是线状,有的是环状,有的二者兼有。相连的异戊二烯有的是头尾相连,也有的是尾尾相连。多数直链萜类的双链都是反式,但在11—顺—视黄醛第11位上 的双键为顺式。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植物中,多数萜类都具有特殊臭味,而且是各类植物特有油类的主要成分。例如柠檬苦素,薄荷醇、樟脑等依次是柠檬油、薄荷油、樟脑油的主要成分。 萜的分类主要根据异戊二烯的数目。由两个异戊二烯构成的萜称为单萜。由三个异戊二烯构成的萜称为倍半萜,由四个异戊二烯构成的萜称为二萜,同理还有三萜、四萜等等。 植物中,多数萜类都具有特殊臭味,而且是各类植物特有油类的主要成分。例如柠檬苦素,薄荷醇、樟脑等依次是柠檬油、薄荷油、樟脑油的主要成分。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二)类固醇 类固醇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是4个环组成的一元醇。所有固醇化合物分子都是以环戊烷多氢菲为核心结构。有α及β两型。 其特点是在甾核的第3位上有一个羟基,在第17位上有一个分支的碳氢链。

(三)胆固醇和非动物固醇 1.胆固醇 胆固醇是脊椎动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在神经组织和肾上腺中含量特别丰富,它约占脑的固体物质的17%。人体内发现的胆石,几乎全都是由胆固醇构成。肝、肾和表皮组织含量也相当多。伴随胆固醇共同存在的还有微量的胆固醇的二氢化物胆固烷醇。 我国一般人血清的总胆固醇量约为182.5mg%±4.3mg%,外国人一般为150mg%~250mg%,其中约1/4为游离胆固醇。一部分(约50%)血清胆固醇是与蛋白质结合的。血清胆固醇含量过高,表示胆固醇代谢可能发生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常偏高。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胆固醇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其C-17位上连接一个含8个碳的支链,C-3位上有一个OH基,第C-5,C-6位间有一双键。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胆固醇的化学性质 胆固醇的醇基可与脂酸结合成酯。自然界的胆固醇酯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酯,与碱共热时间过长,可引起分解。 胆固醇的双键上可以加氢、碘或溴。 胆固醇C-3位上的OH基可被不同氧化剂氧化成一系列的衍生物。 胆固醇(或其他固醇)的氯仿溶液与醋酸酐和浓硫酸作用产生蓝绿色,可作为固醇类的定性试验。 胆固醇的醇溶液可被毛地黄皂苷醇溶液沉淀。也可利用这些反应测定胆固醇。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经温和氧化剂(如CuO)氧化则得胆固烯酮,如用强氧化剂(如铬酸,H2O2等)则起分解。在C-7位脱氢即得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比胆固醇多一个双键(C-7与C-8间)。在自然界中常有少量7-脱氢胆固醇与胆固醇同时存在,显然为胆固醇的代谢产物。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变成维生素D3,在动物体中胆固醇可转变为多种固醇类激素。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2. 非动物固醇 植物固醇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不能为动物吸收利用。植物固醇以豆固醇、麦固醇含昌最多,它们分别存在于大豆、麦芽中。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酵母固醇存在于酵母菌、霉菌中,其含量以麦角固醇最多,它经日光和紫外线照射可以致转化为维生素D2。 麦角固醇的结构比胆固醇多2个双键,1个在C-7,C-8之间,1个在支链上C-22、C-23间。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四)固醇衍生物 胆汁酸在肝中合成,可从胆汁分离得到。人胆汁含有三种不同的胆汁酸,即胆酸(3,7,12—三羟基)、胆氧胆酸(3,12—二羟基)及鹅脱氧胆酸(3,7—二羟基)。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大多数脊推动物胆酸能以酰胺键与甘氨酸或牛磺氨酸结合,分别生成甘氨胆酸或牛磺胆酸,它们是胆苦的主要原因,分别存在于人、牛或猪胆汁中。甘氨胆酸或牛磺胆酸是胆汁酸的主要形式。胆汁酸盐是这些结合物的钾盐或钠盐。它们是乳化剂,能降低水和油脂的表面张力,使肠腔内油脂乳化成微粒,以增加油脂与消化液中的脂肪酶的接触面,便于油脂肪消化吸收。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强心苷及蟾毒 植物中一些糖苷及蟾蜍分泌的毒液可使心博减慢,强度增加。这类糖苷称为强心苷;蟾蜍分泌毒素称为蟾毒素。 强心苷来源于玄参科及百合科植物。它水解后产生糖及苷原。后者为毒素,是固醇类化合物,难溶于水。具有下列基本结构: 式中R可以是甲基或醛基。 最常见的强心苷是洋地黄毒素,它存在于洋地黄植物的叶子中。 蟾毒不是以糖苷而是以酯的形式存在。

八、脂 蛋 白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一般都是以不溶于水的三酰甘油酯和胆固醇酯为核心,表面覆盖有少量蛋白质和极性的磷酯、游离脂肪酸,它们的亲水基因暴露在表面突入周围水相,从而使脂蛋白颗粒能稳定地分散在水相血浆中 。 脂蛋白结构图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方法主要有电泳法和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根据各种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进行离心时,因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脂蛋白中有两种比重不同的蛋白质和脂质,蛋白质含量高者,比重大;相反脂类含量高者,比重小。从低到高调整介质密度后超速离心,可依次将不同密度的脂蛋白分开。通常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等四大类。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电泳法:由于血浆脂蛋白表面电荷量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其迁移速率也不同,从而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等四种。α-脂蛋白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在电场作用下,电荷量大,分子量小,电泳速度最快。CM的蛋白质含量很低,98%是不带电荷的脂类,特别是甘油三酯含量最高。在电场中几乎不移动,所以停留在原点。为了取样方便,多以血清代替血浆。正常人空腹血清在一般电泳谱上无乳糜微粒。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相应名称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二)血浆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般认为血浆脂蛋白都具有类似的结构,呈球状,在颗粒表面是极性分子,如蛋白质,磷脂,故具有亲水性;非极性分子如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则藏于其内部。磷脂的极性部分可与蛋白质结合,非极性部分可与其它脂类结合,作为连接蛋白质和脂类的桥梁,使非水溶性的脂类固系在脂蛋白中。磷脂和胆固醇对维系脂蛋白的构型均具有重要作用。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1.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约为500nm大小,脂类含量高达98%,蛋白质含量少于2%,因此密度极低。CM由小肠粘膜细胞在吸收食物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时合成,经乳糜导管,胸导管到血液。主要功能为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用其它脂质。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TG主要在肝脏利用脂肪酸和葡萄糖合成。若食物摄取过量糖或体内脂肪动用过多,均可导致血VLDL增高。VLDL中脂类占85%-90%,其中TG占55%,其密度也很低。VLDL是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3.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层:内层,占15%的蛋白质构成核心,被一圈磷脂分子包围;中层,非极性脂类居中,并插入内外层,与非极性部分结合;外层,85%的蛋白质构成框架,磷脂的非极性部分镶嵌在框架中,其极性部分与水溶性的蛋白质等亲水基团突入周围水相,使其脂蛋白稳定地分散于水溶液中;游离胆固醇分布于三层之中。 4.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组不均一的脂蛋白,主要由肝合成,小肠也可合成。HDL按密度大小又可分为HDL1、HDL2和HDL3。HDL1又称为HDLc,仅在摄取高胆固醇膳食后才在血中出现,健康人血浆中主要含HDL2和HDL3。HDL主要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 脂蛋白代谢不正常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血浆中LDL水平高而HDL水平低的个体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