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光復後的政治發展 Lesson—13 本章資料來源: 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陳儀深〈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 遠流出版社,《台灣史小事典》 張勝彥等《台灣開發史》
一、台灣光復 1、中華民國建立: 1911年國父 孫中山推翻滿清 2、民國26~34年 中日八年抗戰 1911年國父 孫中山推翻滿清 2、民國26~34年 中日八年抗戰 34年10月25日 台灣光復 in 台北市中山堂 (台北市公會堂)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于台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中國將領在受降典禮後在彩牌下攝影紀念。
二、二二八事件 1、時間:36年2月28日 2、原因: 政府施政失當 官員貪腐、設「行政長官公署」=新總督府 經濟蕭條:通貨膨脹 語言隔閡 治安惡化、軍紀敗壞 (七十軍 ? ) 文化、時空差異 賊仔兵
二二八事件~經濟問題 1、民國35年,米價漲了100倍 2、原因: 國共內戰,台灣物資資助中國,物價上漲 陳儀政府貪腐,公營事業虧空 大量印鈔通貨膨脹、鈔票貶值 失業率攀升
台幣-1946.5.22發行10元正面 台幣-1948.5.17發行1000元正面 台幣-1948.12.11發行1萬元正面 台幣-1946.9.1發行100元正面 台幣-1948.12.11發行1萬元正面 台幣-1948.12發行100萬元本票正面 當時面額最大的紙鈔比較
二二八事件~文化、時空差異 1、戰亂頻繁,影響社會進步 2、兩岸社會的差距 3、對彼此的文化觀點不同
1、戰亂頻繁,影響社會進步 中國:戰亂頻繁,影響社會進步 八國聯軍、日俄戰爭、國民革命、二次革命、 軍閥混戰、中原大戰、五次剿匪、八年抗戰 1912~1928由1300多個軍閥所引起的戰 爭有140次以上。 1912~1935 四川省內共有477次戰爭 台灣:1915後武裝抗日減少。 日本在後藤新平的推動下完成各項國勢調查,各項建設漸趨完備。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2、兩岸社會的差距- ex.1 1946.9.5日上海《密勒氏報》說: 除實務經驗外,他們都受過小學的強迫教育,據有力觀察家估計,40歲以下的人,沒有文盲,這是一個六百萬人的好省分,人民都受過教育,對現代工業和現代生活已有好經驗,在日本統治下數十年,不斷為爭取自治而奮鬥,這使樣他們得到自治政府的最大準備,並為新中國蘊藏豐富的模範行省。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2、兩岸社會的差距- ex.2 大陸記者江慕雲1948年《為台灣說話》: 從祖國來的接收大員、視察大員、旅行觀光者……幾乎沒有一個不稱道台灣好、台灣富庶、建設好……有人說:假如這五十年,不是日本人在經營的五十年,而是我們自己經營的五十年,恐怕基隆還沒有成為現代化的港市呢?這彷彿是感慨,亦可以作為諷刺。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2、兩岸社會的差距- ex.3 36年4月1日《新中華》半月刊談到: 台灣在國人心中,是一個清潔美麗的綠島……台灣在光復以雖說百廢待興,然而卻有一個很好的基礎。就台灣大學的設備而論,就是內地任何大學所不敢望其項背的,一般人的文化水準,也比內地的高多了。文盲極少,女僕閒來無事,都愛看科學小說。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2、兩岸社會的差距- ex.4 曾器回憶: ……寶島姑娘美麗熱情,見到我們無不雙手伏膝行一個九十度鞠躬的大禮,在光復初期的各機關學校,都由這些年輕的女孩子擔任事務性工作,她們不但負責盡職,而且刻苦耐勞,每逢週末,這些女孩便自動赤足捲袖,提水沖洗辦公廳的地面,那時候街頭巷尾的飲食店,沒有一嘉惠接受顧客的小費,我在一處小吃店用餐,多給了一些小費,店主人用跑步追了我兩條街,硬要把小費還給我;在公共集會場所,進場的人都會除帽欠身鞠躬。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3、觀點不同—中國大陸方面 台灣充滿了東洋氣息 vs.與日本鬼子大戰的中國 べんとう すし ありがとう べんとう すし ありがとう 1946年年底,新竹市政府下令嚴禁市民使用日式兩齒木屐,並禁止製造。 Reading 35.12.25民報社論〈談談禁用木屐〉 台人被奴化:1946.4.29教育處長范壽康公開指責台省人排擠外省人是「完全奴化」。 畫家王白淵的反駁 接收官員以征服者姿態引起台灣人反感
日式木屐(左)與漢式木屐(右) 圖片網址:http://thematic.slps.tp.edu.tw/country/b/06/6_4.htm 圖:維基百科
3、觀點不同—台灣方面 貪污的政治文化 a.譏諷接收人員:五子登科。 b.陳逢源說:接收=劫收 c.1946年1-2月,十餘天的新聞中曝光的貪污案有6則 d.1946.10.26《民報》社論: 重新相逢的祖國是使我們失望得很,祖國的政治 文化的落後,並不使我們傷心,最使我們激憤的, 是貪污舞弊,無廉無恥。
3、觀點不同—台灣方面 喜歡靠裙帶關係 a.農林處檢驗局局長葉聲鐘,弄走有30年經驗的台籍技正范錦堂,然後以自己二房姨太太謝吟秋遞補。 b. 高雄工業專修學校劉姓校長,以他不識字的岳父當教員。 c.1946.7.6《民報》: ……台中法院之大部分職員則為該院長之親戚而「清一色」,即院長妻舅之子三人、妻舅之女婿一人,再其弟一人、妻舅之外孫一人及其遠親近戚等二十餘人,在該法院任職,佔全法院職員約五十人之過半數。又花蓮港法院長之妻,現任該院之錄事,花蓮港監獄長之岳父,任該監獄之教誨師……
3、觀點不同—台灣方面 日常生活行為不檢點: a.中國來的教職員在宿舍喝酒、遲到曠課、隨地吐痰擤鼻涕…… 來源:洪去火〈鬼話台灣〉1947年6月。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a.中國來的教職員在宿舍喝酒、遲到曠課、隨地吐痰擤鼻涕…… b.不排隊、不買票偷上車、一個人佔多數座位、無視禁煙標語抽煙、不服交通警察指揮還強詞爭辯……
二二八事件~治安、軍紀敗壞 當時憲兵第四團團長高維民 (引自〈台灣光復初期的軍紀〉,載於《中華雜誌》總238期,1987年2月)說: 二十五日接收以前,我便裝到台北各地走過,發覺這個地方秩序井然,現象真好,並從新職人士中得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商店訂價後並不作興討價還價,店東可說是童叟無欺,對每個人都很和藹、誠實,風氣實在太好了,我非常感動。但是七十軍的部隊實在太糟,該軍在基隆未下船前,雖有零星上岸,披著毯子,拖著草鞋,隨便在船邊大小便者,而因範圍小,影響不大;正式下船時,雖然整隊而行。其服裝破爛,不堪入目,於夾道歡迎的人群中,頓使台省同胞失望。
二二八事件~治安、軍紀敗壞 七十軍是先我一週來台的。這些兵於10月25日開始接收之日放出來以後,問題多了。……當時台胞普遍都騎腳踏車,譬如到郵局辦事,都把車停在郵局前面的車架裡,那些兵一看沒鎖,也沒人看,騎了就走……那時候沒鐵門,也沒有圍牆,只是用幾塊石頭,圍成院子種些花草,也有少數士兵一看屋裡沒人,跑進去就拿東西,這在過去從來沒有的。還有,不守秩序,他們習慣的坐車不買票。搭火車不走正門,從柵欄上就跳進去;上車也不走車門,從車窗就跳進跳出。當時只有一家大陸口味的大菜館蓬萊閣,該軍一少校參謀吃飯時,對女招待動手動腳,惹起反感,乃開槍示威。
二二八事件~治安、軍紀敗壞 轟炸驚天動地,光復歡天喜地, 接收花天酒地,政治黑天暗地, 人民呼天喚地。 1、開槍滋事、公然持槍搶劫 2、棺材退貨 3、謊開收據,從中牟利 感嘆狗去豬來 懷念日本時代 罵被奴化 轟炸驚天動地,光復歡天喜地, 接收花天酒地,政治黑天暗地, 人民呼天喚地。 1947.2.19《民報》社論反諷: 現在我們終於瞭解了,奉公守法,即是奴化,置禮義廉恥於度外,才能夠在這個「祖國化」的社會裡生存
二二八事件始末 36年2.27:傍晚,6名查緝員查禁私煙。槍托擊傷林江邁頭部民眾不滿,查緝員開槍示警,誤殺路人陳文溪。 2月28日:民眾衝入專賣局毆傷分局長等,後又聚集在行政長官公署門口抗議,遭衛兵無預警射殺,死傷數十人。民眾轉至新公園繼續示威集結,並在藉著新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廣播報導事件始末。 3月1日:事件蔓延全島、停工罷課、警民衝突不斷台人毆打外省人有之,軍警開槍鎮壓有之。
二二八事件始末 3月2日:陳儀同意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3月5日:蔣中正決定派21軍來台,陳儀謊稱同意委員會之條件。 3月7日:陳儀表示無法接受委員會之決議 3月8日:21軍從基隆、高雄登陸,大屠殺( 8~13日) 開始。 3月20日:清鄉 (為期9個月)推估有2~4萬人被殺害
天馬茶房舊址 圖片來源:skyfire相簿
228事件起始點: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交接的現況--維基
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的群眾。時間為1947年2月28日--維基
行政院大廈,為昔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辦公廳舍所在-維基
2月28日下午,大批憤怒群眾衝入位於公園中的「臺灣廣播公司」廳舍 (今二二八和平紀念館) ,對外播音發出控訴,成為全臺反抗活動蜂起的開端;之後陳儀也多次於該電台透過廣播向民眾喊話。 圖片:台北體院網頁
《淡水夕照》創下華人拍賣的天價,2007佳士得拍賣會中以約台幣2.12億天價售出。圖:佳士得拍賣網 陳澄波,知名畫家。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因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前往嘉義機場協商,於3月25日上午被國軍槍斃後,懸屍示眾三天,享年52歲。 《淡水夕照》創下華人拍賣的天價,2007佳士得拍賣會中以約台幣2.12億天價售出。圖:佳士得拍賣網 圖:維基百科
三、政治發展:從戒嚴到民主開放 1、戒嚴:民38年,遷都台北,實施戒嚴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宣佈戒嚴 言論、集會、結社權受到限制 2、政治迫害案件 民38年胡適、雷震《自由中國》事件 雷震案 68.12.10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大審-照片中人物有: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維基百科
三、政治發展:從戒嚴到民主開放 3、解嚴:76.7.15 蔣經國宣布解嚴 政黨成立(75.9.28民進黨成立) 報社解禁77.1.1 有線電視台合法化 82年 集會遊行合法 選舉開放 85年總統直選 89年 第一次政黨輪替
解嚴令-維基百科
謝謝觀賞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 王白淵〈告外省人諸公〉1946.1.25載於《政經報》 許多外省人,開口就說台胞受過日人奴化五十年之久,思想歪曲,似乎以為不能當權之口吻。我們以為這是鬼話,除去別有意圖,完全不對。那麼,中國受滿清奴化三百年之久,現在女人還穿著旗袍,何以滿清倒台後,漢人能可當權呢?台胞雖受五十年之奴化政策,但是台胞並不奴化,可以說一百人中間九十九人絕對沒有奴化。只以為不能操漂亮的國語,不能寫十分流利的國文,就是奴化。那麼,其見解未免太過於淺薄,過於欺人。 --轉引自李筱峰〈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