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
下肢静脉曲张 常见、多发的静脉疾病之一。 发病率2-50%,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传统手术---高位结扎加大隐静脉抽脱抽剥术。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统计的发病率有所不同。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微创治疗 电凝治疗 刨吸术 腔内冷冻治疗 腔内射频治疗 腔内激光治疗等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微创治疗手段,各有其优缺点。其中腔内射频和腔内激光在微创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腔内激光操作简便,费用较低,更易于为众多临床医生及患者广泛接受。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上世纪末,西班牙学者Bone S和美国Cornell大学的Min RJ开始了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研究 北美和欧洲相继开展 国内从2001年6月开展该项工作 操作简单、迅速,术后反应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国内外报道,短期和长期随访的结果满意,复发率<5% 上世纪末,在北美及欧洲陆续开展了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及应用。在我国,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等率先应用了这项技术。
激光腔内静脉治疗原理 利用血红蛋白吸收激光能量,在血管腔内沸腾产生微气泡,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及闭合,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并机化,最终使静脉闭合。 一般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利用血红蛋白吸收激光能量,在血管腔内沸腾产生微气泡,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及闭合,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并机化,最终使静脉闭合。
激光治疗适应症 深静脉通畅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 虽静脉曲张较轻,但影响腿部美观者 术前深静脉通畅试验及彩超证实深静脉通畅,且无手术禁忌的患者均可采用此项技术。而一些静脉曲张较轻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出于美观需要,更适合采用此项技术。
禁忌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闭塞 全身情况差 孕妇
操作步骤 术前站立 ,将下肢曲张静脉用龙胆紫标记,不要遗漏。 内踝套管针穿刺—超滑导丝—导管—600μm激光光纤。 术前站立 ,将下肢曲张静脉用龙胆紫标记,不要遗漏。 内踝套管针穿刺—超滑导丝—导管—600μm激光光纤。 透射到皮肤上的指示光点,将光纤推送至腹股沟韧带下1.5cm处。 术前应嘱病人站立较长时间,使曲张静脉尽可能显露并标记,不要遗漏。手术时,在内踝上方用18号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主干,插入0.035英寸导丝,引入5F导管,拔除导丝,插入激光光纤,关闭灯光,看到投射到皮肤上的激光光点,将光纤推至腹股沟韧带下1.5cm。
操作步骤 皮下注入局部膨胀配方药剂。 激光功率为22w,连续发射,0.5~1cm/s速度治疗,至内踝处功率逐渐减至14W。 注射的药物配方为: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及碳酸氢钠,其作用为1.隔绝皮肤;2.压迫管腔;3.麻醉作用;4.抗酸性物质。采用大功率22W于大隐静脉根部定位处连续发射,随着治疗向踝部进行,功率逐渐降低至14W。局部曲张静脉采用套管针多点穿刺,直接将光纤放入套管内进行治疗,功率14W,
术后处理 术毕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 局麻者可即刻下床活动和饮食。 24小时后解开弹力绷带,观察变化。换穿循序减压弹力袜2周以上。 少数采用其他麻醉方法者,需6小时后方可下床活动。
激光与传统手术对照 激光 传统手术 手术麻醉 多为局麻 腰麻 手术切口 一般无 3—10处 手术时间 30分钟左右 1—2小时 激光 传统手术 手术麻醉 多为局麻 腰麻 手术切口 一般无 3—10处 手术时间 30分钟左右 1—2小时 术后下床 立刻 >3天 术后住院 <2天 > 10天 术后疼痛 轻 较剧烈 恢复工作 <3天 > 2周 术后复发 <2% >8%
体会 术中要注意光纤发射的顶端位置,距隐股交界以下1.5cm。 开始激光治疗后,对大隐静脉起始部进行压迫。 不论采用何种麻醉方式,都应注射局部膨胀剂。 1)光纤顶端位置应距隐股交界以下1.5cm处。彩超证实大隐静脉的5个分支一般位于隐股交界下方以下1.2cm以下处位置开口,这样可确保封闭分支开口,又不至于损伤深静脉。为确保定位准确性,术前应常规彩超定位。 2)压迫已治疗的起始部,可以更好的避免反流,有作者认为,压迫治疗处更易于静脉闭合。但据我们观察,如光纤过于贴近静脉壁,易使光纤顶端黏附炭化物质,使功率明显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3)早期治疗时,曾出现3例皮肤轻度烫伤,后经我们采用局部膨胀剂注射,未再出现类似情况。局部膨胀剂的作用为:1.隔绝皮肤,避免烫伤;2.压迫管腔变细,有利于能量吸收;3.局部麻醉作用;4.对抗术后组织产生的酸性物质,避免了术后酸痛。
结论 腔内激光治疗: 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疗效可靠 复发率低 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