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 侯美如師 專任辦公室 聯絡方式: 1:http://www.tkgsh.tn.edu.tw/hmr888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第二版 有机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讲 毛玖学.
Advertisements

原子吸收 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 原子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 光谱分析 分子吸收 分子光谱 红外光谱 分子发光.
苏州科技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实验中心
第八章 食品的色、香、味.
第一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火灾燃烧的有关计算 一、火灾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计算* 二、火灾燃烧产物的体积、组成和密度 三、火灾燃烧热、释热速率和燃烧温度计算
第十章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
第十一章 特种工程塑料、耐热及高性能聚合物.
Energy Relationships in Chemical Reactions
第10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 酶的调节.
第一章 緒論 1-1 化學簡介 1-2 物質的變化與能量 1-3 化學簡史 1-4 化學與生活.
祝贺大家来到苏州大学大学学习! 让我们 相互认识、 合作愉快!
引 物 设 计 引物 引物的重要性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与PCR 引物设计软件 如何使用Primer Premier 5.0 引物同源性分析.
高分子加工工艺学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学 3.
第30-31章、 氨基酸代谢.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燃烧热 能源 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
生物氧化.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
陶瓷的衣裳——釉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 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基础上。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学习内容 硫、磷原子的成键特性 含硫有机化合物 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磺酸及其衍生物 含磷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新课程 教与学的若干问题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芳烃 Aromatic Hydrocarbon
有机化学 第4章 芳烃 Aromatic Hydrocarbons 返回.
温度、pH、氧气、二氧化碳 泡沫 发酵染菌的防治与处理 发酵过程参数监测
§1-6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原料纯度与杂质; 引发剂浓度; 单体浓度; 体系黏度; 聚合温度;
专题3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糖类探密 屏东中学化学组 陈琼英 恒久不绝的信念和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复习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组.
植物生理学 ——呼吸作用—— 任课教师: 张 鹏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第二章 烷烃 …点击进入….
Chapter 3 Metabolisms of Carbohydrates
有 机 化 学 主讲:邹立科.
第五章 脂环烃 点击进入.
主要内容: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生物能力学的基本内容和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生物传感器 2007年春节
一、恒容热 二、恒压热及焓 1.恒压热 系统进行恒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时,与环境交换的热,称为恒容热,符号 QV。
光催化异丙醇脱氢丙酮加氢 碳碳偶联合成频哪醇
苯 应用模板上加了图片.
化工安全与环境 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
第五章 化学反应速度 主要内容: 一是研究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是:T、C(P)、催化剂等 ] 。
第二章 热化学 §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4 Hess定律
6 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halohydrocarbons)
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 价键(VB)理论 分子轨道(MO)理论 配位场(LF)理论 第一节 分子轨道理论与H2+结构
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以及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 程,称为细胞的代谢。 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
比分子结构更深一层次的结构 原子结构 化学键—把原子联结在一起的“化学”相互作用力.
Conjugated Systems and Alkadienes
脂烃.
第七章 芳香烃 主讲人 李晓萍 2010年10月29日
第7章 橡胶的硫化工艺.
第五章 环烃 【本章重点】 1. 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定位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必须掌握的内容】 1.苯的结构。
本章内容: 吸附法功能与特点 吸附法基本原理 吸附剂及其再生 吸附工艺与设计 吸附法废水处理应用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 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 二、分子间作用力 三、氢键.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 舟山中学 王成冠.
人教版新课程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安徽省合肥一中 张春.
反应热的效应测定.
2019/5/15 第三章 单烯烃.
4.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4.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4.1 工程塑料 4.2 合成纤维 4.3 橡胶 4.4 粘结剂
电缆附件技术 一、产品电压等级的划分及基本概念 二、电缆基本知识介绍 三、电缆附件基本种类 四、原材料介绍.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Na(g)+Cl(g)→Na+(g)+Cl -(g)→NaCl(g)
高中化学命题竞赛 虹桥中学高三化学组.
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 催化剂作用的化学反应图像.
第二节 糖类.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厦大附中 黄耿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基礎化學 侯美如師 專任辦公室 聯絡方式: 1:http://www.tkgsh.tn.edu.tw/hmr8888/ 2:即時通happyforever1567

第1章 緒論 1-1 化學探究的範疇 1-2 化學發展簡史 總目錄

1-1 化學探究的範疇 1-1.1 物質的狀態 1-1.2 物質的性質 1-1.3 物質的變化 1-1.4 物質的構造 自然科學 化學是基礎 1-1 化學探究的範疇 物質科學 生命科學 自然科學 1-1.1 物質的狀態 1-1.2 物質的性質 1-1.3 物質的變化 1-1.4 物質的構造 化學是基礎 章目錄

化學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與能量變化之物質科學。 物質的狀態 物質的構造 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變化 化學四大範疇 節目錄

物質的狀態 氣態:無固定體積或形狀,分子間距離最大。 液態:有固定體積,但無固定形狀。 固態:有固定體積和形狀,分子間距離最小。 節目錄

物質的性質 物質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感官辨認儀器量度 化學變化難易程度 顏色、沸點、熔點 密度、溶解度、延展性 可燃性、助燃性 氧化力、還原力 節目錄

物質的分類 物質 純物質 混合物 元素 化合物 均勻 不均勻 金屬 非金屬 有機物 無機物 溶液 土壤 花崗岩 無一定組成及性質 有一定組成及性質 無一定組成及性質 元素 化合物 均勻 不均勻 金屬 非金屬 有機物 無機物 溶液 例 土壤 花崗岩 節目錄

物質的分類實例 節目錄

物質的構造 物質的基本架構粒子為原子 原子之間又可以再結合成各種物質 一個氧原子與兩個氫原子結合成水分子 水分子構成的物質又可以雲、冰、水等不同的狀態呈現。 節目錄

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物質變化 狀態改變本質不變 物質的本質改變者 水的三態變化 氫氣燃燒 節目錄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沒有新物質生成 有新物質生成 分子種類不改變, 距離改變 分子種類改變 原子種類、數目、 排列均不變 原子種類、數目 不變、排列改變 能量不超過 100kJ/mol 能量通常在 100~1000kJ/mol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只是物質間的原子重新排列結合,反應前後的各種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反應前後質量不變即質量守恆定律 節目錄

能量的轉移 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互相轉換 能量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此一規律性稱為「能量守恆定律」 節目錄

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直接用感官辨認或利用儀器亮 度的性質。 2、化學性質: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所顯現的 性質。

1-2 化學發展簡史 1-2.1 世界化學發展簡史 1-2.2 華人化學發展簡史 章目錄

科學方法的7階段: 了解化學之前,須先了解__科學___。 科學方法:7階段 __觀察及蒐集資料_____ 尋求__規律性_________ 提出___假說______ 設計__實驗______ 修正___假說________ 再重新設計___實驗______ 最後,提出_結果、原理_________。

化學發展的四時期 工藝化學 近代化學萌芽 現代化學 中國煉丹術 西方煉金術 上古時代化學 中古時代化學 18、19世紀化學 道耳吞原子說 20、21世紀化學 量子力學 節目錄

工藝化學時期 火的使用:加速化學反應的進行 鐵器材料 陶器材料 銅器材料 節目錄

煉丹術煉金術時期 繼續著上古工藝化學的研究 對化學變化所產生的規律性進行歸納的工作 發展出冶金及製藥近代化學基礎 節目錄

近代化學萌芽 1774年 拉瓦節氧化論 1803年 道耳吞原子說 1869年 門得列夫的週期表 節目錄

例4:將氧化汞放入曲頸瓶中加熱,在右側收集到的氣體,與下列哪一反應產生的氣體相同? (A)電解水的正極 (B)電解水的負極 (C)大理石加鹽酸 (D)雙氧水加二氧化錳 (E)木炭燃燒。

現代化學時期 原子結構的發現 量子力學的發展 科學技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善用化學知識與技術,永續發展 1897年湯木生發現電子 1911年拉塞福原子核模型 1932年查兑克發現中子 節目錄

世界化學發展簡史 火的 發明 煉金術(西方) 煉丹術(東方) 燃素說 氧化學說 原子說 原子結構 量子力學 核能開發 (第一期) (第二期)

火的使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拉瓦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勞斯特___________定律 道耳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說: 內容 修正 原子是組成物質之最小單位,不可再分割 可再分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元素由對不同原子所組成,不同之原子有其特有的質量 同位素的發現 化學變化不是原子的排列方式改變,原子之種類數目不變 核反應的發展

給呂薩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門得列夫__________ 湯木生發現_________ 、__________ 拉塞福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兌克發現_____________ 湯川秀樹__________

例 1. 由拉瓦節的實驗得知 (A)燃素就是氧 (B)燃燒就是釋出氧 (C)燃燒應該是與氧結合 (D)可燃物皆含有燃素。

※例5. 有關化學發展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拉瓦節提出燃素說,推翻質量守恆 (B)拉塞福發現原子中有一密度很大的原子核 (C)道耳吞在「原子說」中提出物質均由同一種原子構成 (D)李遠哲因發明週期表而獲諾貝爾獎 (E)史莫利等三人發現的C60是最對稱的球狀分子,且因此獲諾貝爾獎。 例6請依化學發展史先後次序排列  (A)四元素論 (B)推翻「燃素說」  (C)中子的發現 (D)提出分子學說  (E)電子的發現 (F)發現原子核  (G)道耳吞提出「原子說」

華人化學發展簡史 周朝製造錫與鉛的用品 春秋時代的銅器(鍚和銅) 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的方法 元朝火藥的大量使用以及如釀造、染色 節目錄

來自臺灣的科學家 1976年丁肇中獲諾貝爾物理獎 1986年 李遠哲 獲諾貝爾化學獎 1987年朱經武高溫超導體 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