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
廖鴻基(1957~迄今) 花蓮縣人。 高中畢業後曾任水泥公司採購、養蝦工人、縣議員助理。 圖片來源http://star.morningstar.com.tw/writer-2.html
1991年(34歲)廖鴻基寫下〈鬼頭刀〉進入時報文學獎決賽,未獲獎卻受到評審肯定 1992年(35歲)出海捕魚為業,專心作一個以捕魚為業的創作者 1996年(39歲)出版第一本書──《討海人》
自然寫作 文字風格樸實,描寫的人物,以及人與魚鬥爭的場景,與《老人與海》、《白鯨記》不乏相似之處 廖鴻基是當前臺灣「自然寫作」中一個特別的典型,單純地將生活經歷,用深刻重拙的筆調真實地展現出來
《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作者:歐內斯特·海明威 出版地:美國 語言:英語 類型:中篇小說 出版日期:1952年9月1日 是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生前最後一部主要作品,於1952年出版。該書改編自真實故事,劇情講述一名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Santiago)與一條大馬林魚的纏鬥。該書改編自海明威在1935年聽見的真實故事。他在2年後開始動筆,但中途分心去寫《戰地鐘聲》,直至1950年才繼續。海明威認為《老人與海》是「他這輩子最好的作品」。 《老人與海》於1952年9月1日出版,甫出版即成為美國每月之書俱樂部的選書。海明威因該書而榮獲普立茲小說獎及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聲名大噪。2003年,該書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舉辦的「大閱讀」(The Big Read)中名列第173名。《老人與海》曾三度改編成電影。
《白鯨記》(Moby-Dick; or, The Whale) 為赫爾曼·梅爾維爾發表於1851年的小說,被認為是美國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之一。 《白鯨記》這個名字說的是一頭叫莫比·迪克(Moby Dick)的白色抹香鯨,並不是白鯨這個鯨魚的種。 亞哈伯與莫比·迪克的決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1998年(41歲),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其宗旨在於推動及落實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及海洋生態保育觀念,並以非營利方式落實海洋資源研究及教育工作。 他親近大海、了解海、更了解魚性,帶出一種稱為「海洋文學」的文學風潮,在當前臺灣文壇擁有獨特的位置。他的海洋文學作品充分表現人與海的深層生命牽繫。
廖鴻基的著作1 《討海人》,晨星,1996年6月29日出版 《鯨生鯨世》,晨星,1997年6月30日出版 《漂流監獄》,晨星,1998年4月30日出版 《來自深海》,晨星,1999年2月28日出版 《山海小城》,望春風,2000年10月1日出版 《海洋遊俠─台灣尾的鯨豚》,印刻,2001年10月16日出版 《台11線藍色太平洋》,聯合文學,2003年2月28日出版 《漂島:一段遠航記述》,印刻,2003年12月24出版 《尋找一座島嶼》,晨星,2005年3月14日出版 《腳跡船痕》,印刻,2006年4月14日出版
廖鴻基的著作2 《海天浮沉》,聯合文學,2006年10月17日出版 《領土出航》,聯合文學,2007年6月14日出版 《後山鯨書》,聯合文學,2008年2月4日出版 《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聯合文學,2009年9月1日出版 《飛魚‧百合》,有鹿文化,2009年12月28日出版 《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有鹿文化,2011年7月4日出版 《回到沿海》,聯合文學,2012年2月1日出版 《大島小島》,有鹿文化,2015年5月8日出版 《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有鹿文化,2016年7月8日出版 《黑潮漂流》,有鹿文化,2018年2月9日出版
海洋四部曲 《討海人》(1996) 《鯨生鯨世》(1997) 《漂流監獄》(1998) 《來自深海》(1999)
獲獎紀錄1 1993 中國時報散文評審獎〈丁挽〉(收錄於《討海人》)、 1995 中國時報散文評審獎〈鐵魚〉(收錄於《討海人》) 1996 吳濁流小說正獎〈三月三樣三〉(收錄於《討海人》) 1996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討海人》 1997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鯨生鯨世》
獲獎紀錄2 1998年第一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 2003年第12屆賴和文學獎 2006年第12屆巫永福文學獎 2006年九歌年度散文獎 2011、2013年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年度好文 2016年花蓮縣文化薪傳獎 (文學類)
2012廖鴻基 圖片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apr/30/today-article4.htm 自由時報/副刊─【書與人】海人,花蓮港出航 - 廖鴻基談新作《回到沿海》
創作動機 自言因聽從友人陳列的一席話:「寫作沒有你想像的困難,只要將平日熟悉的事物記錄下來,你就是一個作家。」 讓從未經過寫作訓練的廖鴻基熱烈的寫起文章。他其實並沒有思考這是否就是文學創作,也不操心所謂的寫作技巧,甚至鮮少閱讀文學作品。只是似乎有一股莫名的巨大力量驅策他以文字記述與海之間的對話和共舞,他努力地讓翻騰湧動於心中的潮浪流露出來。
廖鴻基別具一格的「自然寫作」 以《討海人》(1996)為例 (一)介於散文與小說間的文類特性 (二)「海湧伯」的人物意象 (三)重拙、庶民的語言風格 (2013版)
(一)介於散文與小說間的文類特性 他的作品通常遊走於散文與小說這兩種文類之間。 這種文類認定上的混淆現象,當與廖鴻基非文學背景的出身有密切關係。創作之於他,乃是基於胸口一股壓抑不住的衝動,而不是從「典律」的學習、閱讀當中走出自己的文學之路,故他的作品便會讓人在初接觸時,產生文類判定上的不確定。 然而,正是因為沒有形式的牽絆,才有可能激發出更為寬廣的創意。
(二)「海湧伯」的人物意象 《討海人》全書似乎是環繞著「海湧伯」而展開的,各個篇章中關於漁人和海洋的故事,都閃現著這位「海湧伯」的身影。 海湧伯:漁船船長,熟稔海性和魚性,膽大心細,能充分掌握大海,是討海人中的典範。 「海湧伯」結合了廖鴻基所遇到的討海人的共相,藉著這個虛擬的角色,廖鴻基串起了一幕幕真實、卻往往被人們所遺忘的漁人特質。
「海湧伯」 vs 海明威〈老人與海〉 不同於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廖鴻基並不是要塑造出一個「英雄」的形象,而是帶點模糊,卻又透過一個一個鮮動的海上場景烘托出的「討海人」形象。
(三)重拙、庶民的語言風格 配合著「討海人」獨特生活經歷的描寫,全書呈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別具樸拙的風味。 尤其廖鴻基描寫「海湧伯」跟「鐵魚」、風浪搏鬥的過程,更具金屬擊撞的鏗鏘之感,配合陽剛粗獷的情節,有著相當獨到的文字韻律。 從廖鴻基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到,「自然寫作」一種豐沛的語言能量來源:一種來自民間最底層的聲音,一種樸拙的生命形式。
鐵魚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魨(ㄊㄨㄣˊ)、曼波魚、頭魚,為輻鰭魚綱魨形目翻車魨科的一種。 分布於全世界溫帶及熱帶海區,包括南海、東海等海域,屬於大型大洋性魚類。其常棲息於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以及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地中海。
各家對廖鴻基的評論
劉富士〈序廖鴻基「漂流監獄」〉 廖鴻基已經許久不曾出海捕魚了,但是他依然在記憶裡用文字耕耘他的海洋家鄉。一如我們這些居住在岸上的人習於用流暢的文字記錄歷史,廖鴻基也用他通曉的討海人語言來書寫深邃的海洋,書寫討海人的生命史。
彭瑞金 〈三月三樣三〉可以說和《老人與海》是完全不同定位的寫作,這篇作品從季節著手,有意凸顯捕魚人的艱辛。 在寫作上的目的和意義上,〈三月三樣三〉是朝著海洋文學、漁民小說的方向前行的,相形之下,《老人與海》呢?它就是一部為勵志而虛構捕魚情節的小說了。
蔣勳 〈鐵魚〉如果來自一種真實生活的感受,的確引導出了一種和書齋散文不同的風格走向。在廣闊的散文天地中,可以重新燃起文學創作的活潑,也燃起紮實生活的快樂罷!
吳明益評介《鯨生鯨世》 廖鴻基並不像部分研究員把鯨豚視為冷冰冰的研究對象。與其說他在記錄觀察的過程與鯨豚的生態,不如說他在記錄一群「尋鯨小組」,如何從期待發現「新」鯨豚時與牠們的情緒互動,而產生友誼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在記錄自己,如何把魚視為 「對手」、「戰士」、「記錄對象」,而轉化為相惜的友人的「心路歷程」。
許悔之〈序「鯨生鯨世」〉 廖鴻基用親切動人的筆調,為每一種他們發現的鯨豚作傳,給了這些海中的巨人和精靈美麗的生命擷影。牠們的體態、動作、習性和族群,牠們的貪嗔癡、愛與憎。
各家選文
鬼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