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曾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 首先自我介紹 ; 個人聯合大學電機系 畢業,服完兩年兵役後, 75 年開始就 業 ; 四年內換了幾個工作, 79 年創立貿 特科技, 90 年、 91 年分別於大陸寧波 與昆山設立特一電子與柏特電子,經 歷 20 年的工作磨鍊,今天事業上算是 穩定、成熟 ! 承蒙曾老師看重,利用一.
Advertisements

中正國中 特教組長 粘玉芳 校內分機 : /02/21. 下列條件擇一: 一、身心障礙手冊 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證明.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1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2] [1]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示範課 -- 作文立意. 重溫作文構思課  構思嘗試深化  多角度思考  宜先剖析題目, 運用聯想, 循序漸進擴大範圍, 然後歸納材料, 定訂主題  同學的作品, 反映部分能夠掌握, 主線清晰, 層 層深入, 舉例恰當  但有部分同學只有枝葉, 欠缺主線, 更無中心思 想, 反映立意不足.
語文教學分享心得 組員: B 蘇品綺 B 張慈真 B 陳怡君 B 蕭美玲 B 王雅萍 B 蔡佳珍.
幼教人員法律事件探討 ─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姚其壯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至第六條〉 第二章 幼稚園設立及其教保服務 〈第七條至第十四條〉 第三章 幼稚園組織與人員資格及權益 〈第十五條至第二十八條〉 第四章 幼稚權益保障 〈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三條〉 第五章 家長之權利與義務 〈第三十四條至第四十條〉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V.S 動動腦 V.S 動動腦 慎重 讓人感到 尊重 輕便 讓人聯想 隨便 畫面中的兩個人要去參加金融業儲備幹部的面試 活動,你認為誰的面試穿著是正確的?
高考心理辅导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林山  高考是什么?  真有那么 “ 苦大仇深 ” ?  为什么不能是 “ 快乐挑战 ” ?  高考(事) --- 认知(怎么个事 - 压力大小) --- 情绪反应(烦躁、焦虑、害怕 VS 自信、 从容、期盼) --- 行为表现(发挥正常.
大陸學歷採認相關問題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學歷採認的定義與範圍 廣義的定義 — 承認學歷 狹義的定義 — 具備任職, 任教, 考試資格 範圍 — 高等教育為主 台灣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大陸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外國人取得大陸學歷的採認.
模仿貓 記敘文 ( 童話 ) 作者: 海倫、波頓 課文朗讀課文朗讀、模仿大賽 作者 美國女畫家,她用藝術家的嚴 肅態度和精神,幫兒童讀繪畫 插圖,並得過許多次獎。她的 作品藝術價值高,有雨本成為 美國美術協會兒童讀物展覽的 入選作品。她常常自寫自畫, 文筆很不錯。
環保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從選購產品方面 家庭廢棄物的處理 住家的節約能源方面.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社會功利主義過盛,疏忽善盡設備的責任; 缺乏惜福愛物的觀念,以自我為重心,任 意破壞使用資源; 「家」的觀念過度狹隘,只顧裝修生活的 表面,缺乏公同經營人類共有的家 — 地球 的概念; 無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以金錢的謀取為目.
社工之路的通行證 --- 社工師證照 考試心得分享 東吳大學社工系碩一 呂錦綸. 一、考前準備 閱讀主流老師的書籍、掌握各科概要。 閱讀主流老師的書籍、掌握各科概要。 重視概念性的知識,打好基礎是很重要低 ~ 重視概念性的知識,打好基礎是很重要低 ~ 是必備讀物 ! 是必備讀物 ! 勤作考古題,參考當年度碩士班考試及高.
縮短公共工程工期之 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参、適用案件類型 肆 、 結語 2.
爱情的缘起与定义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发明 爱情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心理学辅导.
如何做個稱職的父母 財團法人雲林縣雲萱婦幼文教基金會 王招萍.
國小學童財金生活教育 主講人: 秘書長陳琬惠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報告人 陳志勇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兩岸融合教育之議題: 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
宿建德江 內容探究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絕句淺說 借代修辭 (補充說明借代法)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二)
母親的教誨 胡適 投影片設計:邱芳芸、謝瑞珍.
《少年小樹之歌》簡介: 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 一定永遠忘不了他們是在何年何月何地 還有為什麼買下它的 小樹的讀者們將永遠記得
   時間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     謝  堅.
程焕文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2015年10月17日 山东·临沂
小綠葉蟬的『祕蜜』~ 蜜香烏龍茶.
工 业 产 品 设 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狭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個人投資理財與策略 富蘭克林:邱良弼.
第五章银行负债业务 孙小平 经济教研室.
穿越迷雾,读懂全球化经济本质 谈美国次贷危机与人民币升值问题.
教育部 試辦中小學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基本概念 台中教育大學 徐照麗.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移民與文化--鄉愁的想像 王婉甄.
2008年3月8日 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上午及下午校
葉金源臨床心理師 台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台南市社區大學生命與健康學程講師 台南縣家庭教育中心審查委員 台南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委員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班级:建工134 学号: 姓名:韩秀昆.
愛的勝利 (羅馬書 8:31-39).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山东师大附中 侯新磊.
老 子 《道德經》 明代張路 老子騎牛圖.
如何生动形象地 写人记事.
莊子思想 vs. 存在主義 M111甲孝 陳昕慧  指導老師:李開濟教授.
理學大師周敦頤 ※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諱改名敦頤,字茂叔 。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
執行業務所得 結算申報講習會 1.
成長的腳印 記敘文 課文朗讀.
李白杜甫詩中的"月"和"風" --電腦如何用於古典詩詞鑒賞
小组工作实训课(1) 第 教案 04.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呵护心灵 —学校心理卫生 主讲人:朱亚洪.
幼兒社會發展與活動設計.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一 章 绪 论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第1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考 点 聚 焦 考 题 探 究 考 点 拓 展 1.
不为追"星"所累 (三) 第四课 青春故事 授课人:商城县汪桥一中王启学.
歡迎蒞臨 一年二班家長日.
<<文獻學學習報告>>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2007 學校國民教育 交流研討會 學校經驗分享.
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學」究竟存不存在?是否稱得上是一門學術? 可否構成一學術領域?本課程試圖界定「教育學」
典藏豐富、深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館 鹽分地帶文化館興建募款啟事 施工中 歡迎蒞臨參觀 建館緣由
主題課程的設計與實例 黃繼仁 課程發展與設計.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肆、教育之心理學基礎 壹、前言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而教育是改 變人類行為的歷程。因此要用經濟而有效的
注音符號 首冊教學 說明.
閩南語初階研習報告 《我的冊包》 改編自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程詩嵐 林幸玫 李佩瑾 吳瑛瑛 李逸琦 朱嬿蓉.
幼稚園課程標準中的節奏樂器教學 4990U014李宜芸 4990U047陳靜芳 4990U049黃鈴珊 4990U050葉佩汾
分組專題報告 陳錦蓮、陳麗妃製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3.5 奇妙的透镜.
客語歌謠-四季歌 台中市葫蘆墩國小教師 吳國銘 張郁棻.
注音符號教學 實務分享 公正國小 簡美月.
感謝 分享 家長委員會 校長 李玉惠 九十二年十月九日.
太陽能車、船競賽分享 主講:電子資訊學程 吳冠蓓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 (Freud) 的人格發展論: 特徵:其理論主要在分析人格異常者幼年生活史,藉此來解釋精神病因,所以被稱為精神分析論 (psychoanalytic theory)。 弗氏人格發展論的要義: 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三我間的互動產生人格動力(personality dynamics)。 從出生到青少年這段時期是人格發展的主要階段。 每個時期的發展都與本我之內在性慾衝動有關。 缺點:其理論是建構在精神病患的幼年生活史上,不一定能用來解釋一般人的人格發展歷程。此外,以泛性論的觀點來解釋促使人格發展的動力有欠妥當。

人格發展理論 c’d 艾里克森 (Erikson) 的心理社會論 (psychosocial theory): 特徵:(a)其理論是以一般心理健康者的人格特質為基礎;(b)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c)以個體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需求做為人格發展的動力。 理論要義:個體在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會體驗到自我成長的需求與社會要求和限制間的衝突,而產生發展危機。當個體能成功調適自我以符合社會的要求時,便獲得了進一步的成長。

艾里克森 (Erikson) 的心理社會論 (psychosocial theory)(1963): 不同年齡階段會遇到不同性質的社會適應問題。前一階段的危機化解後才能發展下一階段。 人格發展分為 8 個時期 (見表4-1,p.129)。大多數人在每一時期,自我發展的狀態是處於兩極之間。

艾里克森心理社會論的前五階段 信任 vs. 不信任 自主行動 vs. 羞怯懷疑 自動自發 vs. 退縮愧疚 勤奮進取 vs. 自貶自卑

有關自我統合與統合危機的研究 Marcia (1980) 曾研究(美國)大學生在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性別角色等方面的自我統合與統合危機問題。統合的狀態可分為四類: 迷失型統合:不關心現在,也不考慮未來。 未定型統合:尚未確定自我追尋方向。 定向型統合:已找到自我追尋方向。 早閉型統合:未經歷過統合危機,不關心現在,也不考慮未來。 張春興 & 黃淑芬 (1982) 之研究。

艾里克森心理社會論的教育涵意 Erikson 認為人生發展的歷程是充滿重重危機的。教育者的責任是教導新生代在面對這些危機時,如何將危機化為轉機,從而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 教育是人格發展的助力也可能是阻力:符合兒童心理需求的教育情境有助於人格發展,反之,則有礙發展。 全人教育基礎寓於心理社會發展:改善教育環境,真正配合兒童心理需求,讓他們在求知中得到快樂,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就能在人格發展歷程中實現全人教育的理想。

道德發展論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論: Piaget 觀察兒童玩遊戲的表現時發現:前運思期 (under 7) 的兒童不懂遊戲規則的意義。具體運思期(7-11) 的兒童能遵守成人訂定的規則但未必瞭解。形式運思期(over 11)的兒童能瞭解規則但會對成人訂定的規則懷疑。 Piaget 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大致分為 2 個階段:在十歲以前:他律道德─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是根據 別人設定的外在標準。 在十歲以上:自律道德─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是根據 自己認可的內在標準。

道德發展論 c’d 柯爾伯格(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1969): 要義:(a)道德是隨年齡、經驗的增長逐漸發展的;(b)在道德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道德思想遵循一種普遍性的順序原則而改變;(c)道德判斷不是單純的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在面對道德問題時,個人從人、己、利、害、社會規範等多方面綜合考量所做的價值判斷;(d)道德認知是可以經由教育歷程培養的。 三期六段道德發展理論 (見表4-3,p.144)

柯爾伯格的三期六段理論 前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下): 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上到成人): 避罰服從取向:以行為帶來的後果來判斷行為的對錯。認為受罰的行為一定是錯的。服從只是為了避罰。 相對功利取向:現實的利益交換心態。幫助人是為了得到回饋。認為偷新車比偷舊車犯的罪更重。 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上到成人): 尋求認可取向:社會大眾心態。社會大眾認為是對的就是對,錯的就是錯。 遵守法規取向:信守法律權威、重視社會秩序。

柯爾伯格的三期六段理論 c’d 後習俗道德期:個人可憑自己的良心與價值觀來從事道德判斷,不必完全受傳統習俗或社會規範所限制。 社會法治取向:法律應合乎社會大眾的權益,若不合乎則應在大眾的共識下予以修改、增訂。 普遍倫理取向:個人根據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道德判斷所建立的一致性與普遍性的信念。

道德認知發展論的教育涵義 道德認知發展遵循兩大原則: 他律而後自律:要教兒童道德,應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為規範。等到兒童認知發展成熟,他本身便具有是非判斷的能力,可以形成自律性道德認知。→也就是先外鑠,再內發。 循序漸進:道德發展只能漸進,不能躍升。 道德教學需配合兒童心理發展:道德教育的教材應切合實際生活。提供兩難式道德認知情境時,可採用加一原則,以提升兒童道德水平。 全人化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因此道德教學應重視知行合一,並教學生體驗道德行為背後的情感與意志的心理歷程。

台灣地區少年犯罪的成因 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方式不當 犯罪少年來自破碎的家庭 溺愛 完全放任 虐待(造成心理不平衡) 犯罪少年來自破碎的家庭 受升學主義影響,只重視升學學生的知識教育,忽視其他學生的教育效益。 →只重智育的教育體系 4. 受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

從教育環境看少年犯罪的心路歷程 詹森(Johnson, 1979) 理論模式的要義: 父母的關愛奠定兒童人格發展的基石:得到愛的兒童才能對人產生信任,在人格發展上比較能養成自動自發、獨立的個性。 養成對父母與學校情感依附的行為可防止偏差行為的發展。 親子疏離與學業失敗是少年犯罪行為的主因:得不到父母的愛與照顧以及學業失敗的學生易與不良少年交往,參與幫派。

親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親職教育是父母為了要扮演稱職、成功的父母角色所接受的自我教育。 現今的父母因為家庭、社會型態的轉變,另一方面為了配合協助學校教育,皆有接受親職教育的必要。 父母應學習適當的管教方式,才能使子女的人格健康成長。

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 依包姆倫德(Baumrind, 1966, 1971, 1983)的觀察研究,有三類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 專制型父母:管教嚴厲,有過必懲,要求子女完全遵守其規定的行為規範。不考慮子女的欲望需求,親子間缺乏情感交流。 子女的個性:悶悶不樂、被動消極、不願與人交往、生活缺乏目標。 寬容型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表現從不要求,一切隨子女的個性與興趣發展。 子女的個性:自信心較低、學習動機弱、情緒衝動、個性放任、沒禮貌、生活缺乏目標。

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 c’d 3. 威信型父母:要求子女遵守合理、明確的行為規 範,子女對的時候給予鼓勵,錯的時候予以糾正, 善與子女溝通,考慮子女的欲望與需求。 子女的個性:自信心較強、個性較活潑、人際關係 良好、興趣較廣、生活有目標、讀書用功。

全人化教育始自親職教育 為了實踐全人教育,為人父母者應該要善盡管教子女的責任,認識父母角色的重要性,並認識成長中孩子們的需求,以合理的管教方式培養子女健全的人格。 成長中孩子們的心理需求: 愛與價值的需求 秩序與規範的需求 成敗經驗的需求 認同楷模的需求 能力成長的需求 合理的管教方式: 要求孩子做他能力所及的事 給予孩子所需要的關愛 讓孩子瞭解獎懲的標準與意義

討論議題 現今學校教授道德的教材與方式有哪些?成效如何? 你們認為什麼方法才是幫助道德知識內化最有效的方法? 中國人的守法、守紀精神常不如西方人。你們認為中國人欠缺這種精神的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提升中國人守法、守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