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古代汉语教研室
预备知识:词类划分 词有定类;类有定职。实词划分图示: 名 词 动 词 形容词 古代汉语 数 词 现代汉语 量 词 代 词 副 词
詞類活用的概念 詞類活用--指某些詞臨時改變自己的基本 語法功能去充當其他詞類的現象。 詞類活用--指某些詞臨時改變自己的基本 語法功能去充當其他詞類的現象。 在古代漢語裏,這種情況很普遍,例如:《左傳·成公二年》:“從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詞,在句中臨時充當動詞用。 本书P278“水”“坚”“锐”等词。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的重要語法現象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
一、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指某些詞作謂語時其意義是使令性的。這類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施行謂語所代表的動作、具有謂語所代表的性狀、成為(或具有)謂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等。例如《史記·項羽本紀》:“項伯殺人,臣活之。”“活”為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活之”意為“使他活下來”。(表示“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使動用法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 ) 使動用法是古漢語的重要語法現象之一,它實際上是用動賓式的結構去表達兼語句式的內容。使動用法的內容主要包括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的使動用法以及數詞的使動用法等。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動詞充當謂語時其意義是使令性的。 這類謂語和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產生謂語自身所代表的行為動作。 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分为两类: 甲、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 乙、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
甲、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 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带宾语,古汉语中不及物動詞后面带宾语的多用作使动。例如(加﹡的是书上的例句) 莊公寤生,驚姜氏。 《左傳·隱公元年》 晉魏錡求公族未得而怒,欲敗晉師。(公族:官名,即公族大夫。敗晉師:使晉師打敗仗。)《左傳·宣十二年》 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齊侯:齊桓公。蔡姬:桓公夫人。) 《左傳·僖公三年》 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 (華元:宋大夫名。子反:楚大夫名。) 《左傳·宣公十五年》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 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史記·晉世家》)
又例如:·二子在幄,坐射犬於外,既食而後食之。(二子:晉大夫張骼、輔躒。射犬:鄭大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季氏》 予,天下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孟子·萬章下》 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魏公子:戰國魏公子信陵君無忌。)《史記·魏公子列傳》 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起:蘇醒。)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句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記·淮陰侯列傳》 買臣見湯,坐床上弗為禮。買臣深怨,常欲死之。(湯:張湯。坐:指湯坐。死之:使之死。) 《漢書·朱買臣傳》
注意 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多數都帶賓語,也有承前或蒙後省略而不帶賓語者。例如: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之)。《荀子·天論》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之)。 《論語·季氏》 若合諸侯之卿,以為不信,必不捷矣。食言者不病(人),非子之患也(子:指晉大夫趙孟。食言句:說話不算數不會使他人遭到禍害。)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乙、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 用作使動的及物動詞相對較少。(根据语境判断)例如: ﹡晉侯飲趙盾酒。(晉侯:晉靈公。趙盾:晉大夫。) 《左傳·宣二年》 員曰:“彼將有他志。余姑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員:伍子胥。他志:指吳公子光某刺吳王僚奪位) 《左傳·昭公三十年》 ﹡止于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見:音現。使拜見) 《論語·微子》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戰國策·齊策四》
又例如: 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 《孟子·梁惠王上》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 《說苑·君道》 祭仲與渠彌不敢入厲公,乃更立昭公弟子亹為君,是為子亹也。( 祭仲、渠彌:皆春秋時鄭大夫。厲公、昭公、子亹:皆鄭莊公子。) 《史記·鄭世家》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欲闢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意 及物動詞用作使動時在形式上和一般的賓動結構沒有兩樣,區別主要是根據語意和上下文。例如: ·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將朝王。 《孟子·公孫丑下》 前句意為:“武丁使諸侯朝見”。武丁是王,不可能去朝拜諸侯。 後句意為:“孟子將朝見齊宣王”。孟子是一個學者,不可能使齊宣王朝見自己。
又例如: 是役也,鄭石制實入楚師,將以分鄭而立公子魚臣。(是役:指晉楚邲之戰。時鄭為晉的盟國。石制:鄭大夫,內奸。入楚師:使楚軍攻入鄭。分鄭:割讓鄭領土與楚,以求楚支持其發動政變立魚臣為君。公子魚臣:鄭公子。) 《左傳·宣十二年》 此句中的“入”是使動用法,表面上和普通用法沒有什麼不同。如不瞭解實際情況,僅憑字面意義很可能會誤以為“入”是指石制進入楚師。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形容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後其意義是使令性的。這種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具有其自身所代表的性質或情狀。例如: 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韓:晉國地名。晉侯:晉惠公。慶鄭:晉大夫。深之:使之深入,即導致秦師深入晉國。) 《左傳·僖公十五年》 趙文子為政,令薄諸侯之幣而重其禮。(趙文子:晉大夫)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 《戰國策·秦策一》
又例如: (呂不韋)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子楚:秦莊襄王,始皇父。) 《史記·呂不韋列傳》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潔其名:使其名顯得高潔。) 《戰國策·燕策二》 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荀子·效儒》 《詩》曰“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 《戰國策·秦策三》 臣聞善厚家者,取之於國;善厚國者,取之於諸侯。 《戰國策·秦策三》
又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傳》)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同上) 其達士,則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礪之於義。(《國語·越語》)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注意 形容詞用作使動時,其賓語也可以省略。例如: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荀子·天論》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荀子·天論》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韓非子·說林下》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 名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名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後其意義是使令性的。這種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成為(或具有)它自身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知我者,如夫子則可。不然,請止。”辭八人者,而後王安之。(吾:指楚令尹薳子馮。有寵信八人。申叔:楚大夫。勸告子馮辭退八人。王安之:楚王對子馮才放心了。)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 其圉人曰:“吾以劍過朝,公若必曰:‘誰之劍也?’ 吾稱子以告,必觀之。吾偽固而授之末,則可殺也。”使如之。公若曰:‘爾欲吳王我乎?’ 見劍向已,逆呵之。 (其:指武叔,魯大夫。公若:魯公子。固:固陋不知禮。欲吳句:杜預注:“鱄諸殺吳王,亦用劍剌之。”) 《左傳·定公十年》
又例如: 故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孟子·公孫丑下》 故以義則仲尼不服於哀公,乘勢則哀公臣仲尼。《韓非子·五蠹》 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 《史記·晉世家》 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夫人:秦安國君夫人,即華陽夫人。太子:安國君,即孝文王,始皇祖父。) 《史記·呂不韋列傳》 故扁鵲不能肉白骨,微 箕不能存亡國也。《鹽鐵論·非鞅》
又例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 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吾見申叔,所謂生死而肉白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 例如: ·夏五月,晉韓厥,荀偃帥諸侯之師伐鄭,入其郛,敗其徒兵於洧上。於是東諸侯之師,次於鄫以待晉師。(洧:水名。鄫:鄭地名。) 《左傳·襄公元年》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七章》 今有馬於此,如驥之狀者,天下之至良也,然而驅之不前,卻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則臧獲雖賤,不托其足。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文公棄荏席,後黴(méi)黑,咎犯辭歸。(黴黑:形容面垢黑。) 《淮南子·說山訓》
名詞使動用法中賓語的省略 例如: 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之)。 《荀子·天論》 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之)也。 劉向《新序·節士》
(四)數詞的使動用法 數詞的使動用法是指,數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後其意義是使令性的。這種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其自身所代表的數目或特點。例如: 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二三之:使德行反復無常。)《左傳·成公八年》 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 (君:秦桓公。令狐之盟:指魯成公十一年秦、晉兩國在令狐舉行的媾和之盟。令狐,晉地名。) 《左傳·成公十三年》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衛風·氓》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詩經·秦風·黃鳥》
本部分结束
课堂练习 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9、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1、齐威王欲将孙膑。 12、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13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4、豕人立而啼。
15、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16、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17、左右欲刃相如。 1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2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3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也。 24、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25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6、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故中御而从齐侯。” 从左右,皆肘之。”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 肘,名词用作动词,指用肘推撞。 难”,即“不把……看作难事”。 免,使动用法,“使……脱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