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內容 登革熱病毒簡介 全世界登革熱的流行統計資料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 四種血清型登革熱病毒相異處 登革熱臨床症狀 登革熱病理機轉 登革熱疫苗的發展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es) 屬節肢動物媒介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es) 黃病毒科(Flaviviridae) 黃病毒屬(Flavivirus) 正股RNA 具套膜 直徑 37-50 nm (黃熱病 日本腦炎 西尼羅 聖路易斯…….. ) 引起典型登革熱( Dengue fever) 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媒介: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 嘉義以南 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 全台
每年上億人感染 DF,25-50萬人為DHF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一 1915、1931、1942年發生三次的全島性登革熱流行 1942年的流行約有六分之五人口(500萬)感染 1981年屏東縣琉球鄉發生第二型登革熱流行 1987、1988年在大高雄地區爆發登革熱流行 1995年,台北縣中和市179例;台中市8例 1996年,台北市10例 2002年,與1988年相似,21例死亡個案 2003年,86例本土確定病例, 2004年,本土病例計336例 2005年,本土病例計199例 2006年,本土病例計949例 2007年,本土病例計463例(截至九月底)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二
台灣登革熱流行史三
93年台灣地區登革熱病毒分型
94年台灣地區登革熱病毒分型
95年台灣地區登革熱病毒分型-國家別 資料來源:疾管局
Updated:2007/09/17 16:00 96年台灣地區登革熱病毒分型-國家別 資料來源:疾管局
典型登革熱 潛伏期:5~8天 前驅症狀:在發熱數小時至12小時前,可能有 頭痛、厭食、僵硬、違和、臉部潮紅 發熱:體溫驟然昇高至 39~40℃,持續5~6天 疼痛:24小時內,四肢酸痛、關節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 發疹:第3或4日,出現疹子,先發生在胸部、 軀幹再擴散至四肢及臉部,全身發癢。
登革出血熱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 有發燒等典型病癥。 出血性癥候:止血帶試驗陽性,輕微或嚴重出血。 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目≦ 10萬/mm3。(15-40萬) 血液濃縮(血比容:係指紅血球佔血液中的容積) 血比容上升超過正常時20% 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低蛋白血症 胸膜或腹膜積水 登革休克症候群 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 有出血性登革熱病癥。 低血壓,脈搏壓≦20mmHg。
Four serologically distinct types I, II, III, IV Different from nucleotide, amino acid, antigenic 四種血清型,相異處在核苷酸、氨基酸和抗原性 Mild Dengue fever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登革出血熱 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登革休克症候群 不同症狀與幾種因子有關 Virus virulence 病毒毒力 Host age 寄主年紀 Nutritional 營養 Genetic 遺傳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免疫特性 Intercurrent infections 併發症感染
( 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 第一次感染登革熱病毒後體內自然產生的抗體 嚴重併發症之致病機轉,目前有兩種假說 「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 ( 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 第一次感染登革熱病毒後體內自然產生的抗體 其它型登革熱病毒再次侵入時可被抗體辨識, 結合成抗原-抗體複合體,進入到巨噬細胞複製繁殖 記憶型T細胞活化 釋放淋巴細胞激素(cytokines),引起過敏性反應 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休克;使血液凝固功能受損
繼發性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 病毒在人類或蚊子體內繁殖過程時產生變異 ↓ 這些變異的病毒會增加毒血症發生機率、 疾病嚴重性(毒力)與流行的潛在危機等。 個人特異性體質
影響登革熱疫苗的發展的因素 1.病人需再清楚定義 2.需計算疫苗的市場、社會、經濟價值 3.第三期臨床試驗需在幾個不同的登革熱 流行國家同時進行 4.基礎研究需要瞭解疫苗是真的安全 5.登革出血熱動物模型的建立 6.現階段仍以防疫為主,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