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 北宋的積弱 1. 中央集權政治 2. 重文輕武政策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4. 歷史工作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新聞採訪與編輯 導讀 CH10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效益 CH19 網路新聞編輯與實務 CH20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老師:鄭鼎寶 組長: 01 陳巧宴 組員: 15 陳尹千 69 陳俞樺 70 蔡坤延.
Advertisements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设计一张辽、北宋、西夏建立简表 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 建立者都城 西夏 辽 北宋 了解 “ 澶渊之盟 ”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如何看待宋夏之间的和议?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一些?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王永生 西汉 西域都护府 匈 奴 唐 元 北宋 众多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不 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契丹人 相互灭绝 相互隔绝 相互融合 或者把对方屠杀殆尽,或者让对方从思想上精神上 文化上变得跟我一模一样,基本放弃自己的文化。 秦始皇修筑长城;美国、南非历史上的种族隔绝政.
君臣关系的变化.
宋 開國政策 變法與黨爭.
Introduction to Taiwanese Toys
唐宋相權比較.
第十四章 北宋与辽西夏金 元伯颜评价宋 宋的善政有数种:一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二是抑制宦官,没有庵祸;三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四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五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 两大误处: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
第三章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第三章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第一節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夷夏並存的新秩序 ●夷夏觀念的轉變 ●北方民族的崛起 ●元、明、清統治下的民族政策 ●「征服王朝」對漢文化的態度.
第六章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第一節 夷夏並存的國際秩序 第二節 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第3课 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标重点:汉武帝、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的措施。.
第3课 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吴光辉.
第六章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第一節 夷夏並存的國際秩序.
分題一 香港的成長與發展 第 1 章 從英國管治到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 專題 1:二十世紀上半葉英國管治的主要特色.
宋亡於 強榦弱枝?.
●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有哪些?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宋代中央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央政制─漢代宰輔制度 漢代宰輔制度─三公九卿制 秦漢三公九卿制的內容 秦漢三公九卿制的一些特色 秦漢三公九卿制的的一些問題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第4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方 法 示 例 考 点 聚 焦 能 力 拓 展 1.
金庸 讲了几个国家 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 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
互動式教學法: 以高一中國史「澶淵之盟」為例.
主題五 CPU Learning Lab.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朝的歷史 報告者:吳宜臻.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小小的夢想】.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小學常識科簡報 導師﹕Prof. Mak Se Yuen 姓名﹕邱慧萍.
(著名戰役 Famous Battles) Random Slide Show Menu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明成祖 - 靖難之變 成因: 惠帝削藩 太祖分封藩王後遺症 經過: 惠帝聽從臣黃子澄等建議削藩 燕王棣以“清君側 靖國難“攻入應天府
Connecting to advertisement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表格(HTML – FORM).
西藏 Tibet.
圓周率在中國.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結果 結局 地點 時代 時間 事情 三國 西城 諸葛亮、司馬懿 人物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開始 起因 諸葛亮兵力薄弱,下令 ,士兵扮成 灑掃街 道,自己在城樓上.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CVPlayer下載及安裝& IVS操作說明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表格(HTML – FORM)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6年級數學 方程式計算複習 巫鑛友老師製作 2003年4月13日.
細胞.
在羅馬的日子.
建築發展 廁所的歷史. 春秋戰國 以前 約西元前 770 年 周朝 先秦 北宋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P106.
組員名稱: 關家浩,張綺琳,劉樂然,李嘉文,鄔至樂 第三組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共廿七條) 條數 花費時間(月) 年份 1~10 權利法案 對州政府的訴訟
Malachi 1-2:16 瑪拉基書一章~ 二章16節.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專題四 北宋的積弱 1. 中央集權政治 2. 重文輕武政策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4. 歷史工作室

1. 中央集權政治 宋太祖建國後,採取「強榦弱枝」政策,加強中央集權。 政治權力的集中 削弱宰相權力 : 中書省掌政務 樞密院管軍事 1. 中央集權政治 宋太祖建國後,採取「強榦弱枝」政策,加強中央集權。 政治權力的集中 宋太祖與趙普 削弱宰相權力 : 中書省掌政務 樞密院管軍事 三司管財政 回主頁

1. 中央集權政治 政治權力的集中 各級的地方長官,都由中央委派。 州的長官稱為「知州」,管理一州的民政、財政。 1. 中央集權政治 政治權力的集中 各級的地方長官,都由中央委派。 州的長官稱為「知州」,管理一州的民政、財政。 互相制約 加派「通判」至各州,藉此監察地方長官。 回主頁

1. 中央集權政治 軍事權力的集中 解除重臣要將的兵權,宋太祖親自掌握「禁軍」。 禁軍除駐守京畿外,還要輪流守衛邊境。 1. 中央集權政治 軍事權力的集中 解除重臣要將的兵權,宋太祖親自掌握「禁軍」。 禁軍除駐守京畿外,還要輪流守衛邊境。 駐守地方城鎮的「廂兵」只負責雜役。 杯酒釋兵權示意圖 回主頁

1. 中央集權政治 財政和司法權的集中 在府、州等地方政府之上,增設「路」作為監察區,主要的機構稱為「監司」。 設轉運使處理各地財政。 1. 中央集權政治 財政和司法權的集中 在府、州等地方政府之上,增設「路」作為監察區,主要的機構稱為「監司」。 設轉運使處理各地財政。 司法權收歸中央,規定各地判決死刑,必須報請中央覆審。 回主頁

1. 中央集權政治 集權中央的優劣 地方和各級大臣都不得專權, 有利中央管治。 地方貧弱,難以進行建設。 遇到戰事,地方沒有抵抗的力量。 1. 中央集權政治 集權中央的優劣 地方和各級大臣都不得專權, 有利中央管治。 地方貧弱,難以進行建設。 遇到戰事,地方沒有抵抗的力量。 回主頁

2. 重文輕武政策 採取「重文輕武」政策,以防止武人專權。 對武官防範極嚴,禁軍作戰時,派文臣或宦官任監軍,以節制將帥,甚至以文人為統帥。 2. 重文輕武政策 採取「重文輕武」政策,以防止武人專權。 對武官防範極嚴,禁軍作戰時,派文臣或宦官任監軍,以節制將帥,甚至以文人為統帥。 發生戰事時,皇帝臨時任命將帥帶兵作戰。 回主頁

2. 重文輕武政策 北宋只有少數軍人能以戰功升為樞密使,名將狄青是其中之一。可是在重文輕武的政策下,他亦遭受排擠,抑鬱而終。 2. 重文輕武政策 北宋只有少數軍人能以戰功升為樞密使,名將狄青是其中之一。可是在重文輕武的政策下,他亦遭受排擠,抑鬱而終。 狄青攻打西夏 (蘇州年畫) 回主頁

2. 重文輕武政策 重文輕武的優劣 防止武人專權。 文人未必懂得兵法,每每影響了宋軍的戰鬥力。 2. 重文輕武政策 重文輕武的優劣 防止武人專權。 文人未必懂得兵法,每每影響了宋軍的戰鬥力。 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經常更換統帥,形成「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和「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 中央的軍力強大,地方兵力薄弱,若有外族入侵,地方便無力自衛。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遼的建立 契丹族是中國東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公元十世紀初,契丹建國。 任用漢人制訂制度,創造文字。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遼的建立 契丹族是中國東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公元十世紀初,契丹建國。 任用漢人制訂制度,創造文字。 後來佔領了燕雲十六州,改國號為遼。 契丹使者來到中國的情況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契丹騎士 北宋的強敵:遼國 遼兵的響箭箭頭 遼人面具及鳳紋馬鞍配件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遼國南侵 宋初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無功而還。 後來,遼大舉南侵,朝大臣多主張南遷。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遼國南侵 宋、遼戰爭形勢圖(公元1004年) 宋初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無功而還。 後來,遼大舉南侵,朝大臣多主張南遷。 宋真宗與寇準北上澶州。遼主將中了埋伏被射死,宋軍士氣大振。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遼國南侵 宋、遼戰爭形勢圖(公元1004年) 真宗只求與遼軍議和,訂立「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澶淵之盟 北宋答允每年給遼國銀和絹,開宋代以「歲幣」屈辱求和的先例。 宋、遼兩國維持了較長期的和平關係。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澶淵之盟 北宋答允每年給遼國銀和絹,開宋代以「歲幣」屈辱求和的先例。 宋、遼兩國維持了較長期的和平關係。 宋在邊境設「互市」,在市場上與遼人交換商品。 遼中京遺址(內蒙古寧城附近) 遼的中京大定府是用宋的歲幣建立的。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西夏建立 西夏是羌族的後代,因位於宋的西方,史稱「西夏」。 西夏曾與北宋發生多次戰爭,宋軍往往慘敗。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西夏建立 西夏是羌族的後代,因位於宋的西方,史稱「西夏」。 西夏曾與北宋發生多次戰爭,宋軍往往慘敗。 西夏王陵(寧夏銀川) 西夏文書 (甘肅武威) 回主頁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宋夏和議 結果雙方訂立和議:西夏取消帝號,對宋稱臣,仍由宋冊封為夏國王。 北宋每年賜給西夏銀、絹、茶等。 3. 遼及西夏的威脅 宋夏和議 結果雙方訂立和議:西夏取消帝號,對宋稱臣,仍由宋冊封為夏國王。 北宋每年賜給西夏銀、絹、茶等。 宋、夏之間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但宋朝政府和人民的負擔,卻大大加重了。 回主頁

4. 歷史工作室 答案 完 回主頁

4. 歷史工作室 燕雲十六州 慘敗 貿 易 宋真宗 澶州 糧食 銀 絹 夏國王 答案 茶 回上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