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授信和存貨管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8 短期財務規劃 第 19 章 財務管理 第五版 編譯․製作.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營運資金管理. 第四節 短期融資管理 第一節 營運資金概論 第三節 營運資金政策 第五節 流動資產管理 第二節 營運循環週期.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資產負債表和企業評價 3-1 三大財務報表的意義與關聯性 3-2 企業投資活動與財務報表 3-3 融資活動與企業價值分析
資產負債表.
1 財務管理概論 2 財務報表與現金流量 3 財務規劃與成長
第七章 製程策略.
存量管理 Yung-Chung Chen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HU-TE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7.2 複利息 附加例題 3 附加例題 4 © 泛太平洋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第五篇 營運資金篇 第十二章 短期財務規劃與政策.
Chapter 12 營運資金管理. Chapter 12 營運資金管理 學習重點 解釋營運資金的意義 認識營運資金的投資政策及融資政策 瞭解企業現金、有價證券、應收帳款、應付帳款及存貨之管理.
流動性與償債能力 流動性對企業經營的重要 營運資金的組成與變化因素 各項流動性指標之使用方法
第7章 库存管理 Inventory Management.
作業一 請找一家上市公司 5年股價與財務比率資料
连锁企业会计 中国宇航出版社.
第五章: ERP銷售配送模組功能 祝天雄 博士
本章學習目標 ERP系統的定義 企業應用軟體系統發展歷程 現階段ERP系統應用狀況.
第四章 資金成本.
庫存管理模組 本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庫存管理的概念。首先介紹庫存的定義,接下來介紹目前在庫存管理上比較常被使用的庫存理論,最後介紹Oracle 的庫存管理系統與其他模組之關聯。而第二部分以Oracle 的庫存管理系統為例,介紹實際的操作流程。
制造企业的面临的挑战 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追求最大利润 成本的有效控制 设备的充分利用 作业的均衡安排 库存的合理管理 财务状况的及时分析.
第13章 MRP 與 ERP 2018/9/19 第13章 MRP與ERP.
Chapter 17 投資決策經濟分析.
生產與作業管理 Chapter 15 物料需求管理 第七組組員: M 曾子鴻 M 李正文
瞭解企業資源規劃ERP 、庫存管理模組以及庫存管理決策制訂方法
REGRESSION FOR ORDINAL OUTCOMES 「順序尺度依變項」的迴歸模型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第十五章 MRP , ERP.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09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
第二十章 存貨模式 Inventory Models 作業研究 二版 2009 © 廖慶榮.
資管所資料庫系統 -期末專案 立欣建材行進貨銷貨退貨系統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 虧損的三種情形 簡報是否有重複? 1.
網上版 CUSTOMIZED VERSION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Risk Pooling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第6章 存貨管理 為何要持有存貨? 因應顧客需求的非預期變動。 許多供應的數量和品質、供應商的成本和配送時間等出現明顯的不確定情況。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A980R106 陳怡如.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第五章 存貨對財務的影響.
第十七章 流動負債 指導者: 詹茂焜  老師 製作者: 林盈寬、曾兆文.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第八章 營業收入循環—企業程序與 資訊需求.
Solid State System (3S) 鑫創科技: 年第二季 投資人說明會 08/15/2016.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關於科目的屬性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資產 採權益法之長期股權投資 待出售非流動資產 流A 流A、基金及投資
第九章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 CVP分析.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課程名稱:管理會計 聖約翰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授課教師:王秀美 聯絡電話: #6689 教師研究室:M816
公司債 發行公司債 But 我需要2億 資金不足… 元資金興建廠房… 甲企業 債權人 透過發行二十年期公司債的方式籌得資
百一電子 4Q, 2017 營運報告.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商品交易資料庫 顧客上網買商品 如何紀錄客戶資料? 如何紀錄商品資料? 如何紀錄交易資料? 如何處理交易後的所有『後處理』程序?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可使用衡量客戶信用品質的信用5C作為評估標準。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營運模式.
供應鏈存貨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十章 授信和存貨管理

20.1 授信和應收帳款 20.2 銷貨條件 20.3 授信政策分析 20.4 最適授信政策 20.5 信用分析 20.6 收款政策 20.7 存貨管理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20.1 授信和應收帳款 從會計的觀點來看,授信便產生應收帳款。而這些應收帳款包括: (1) 對其他公司的授信,稱為交易信用(trade credit)。 (2) 對消費者的授信,稱為消費信用(consumer credit)。

20.1 授信和應收帳款 授信政策的要素 1. 銷貨條件(terms of sale)銷貨條件決定了公司如何銷售它的商品和勞務。 2. 信用分析(credit analysis)授信時,公司要決定花多少財力在區分會付款的顧客和不會付款的顧客上,公司也會使用一些工具和方法來評估顧客不付款的機率。 3. 收款政策(collection policy)授信後,公司會面臨一些收款上的潛在困難,因此,公司必須制定收款政策。

20.1 授信和應收帳款 授信而來的現金流量 授信的事件順序如下:(1) 賒銷;(2) 顧客寄支票給公司;(3) 公司把支票存入銀行;(4) 支票的金額記入公司的帳戶。

20.1 授信和應收帳款 應收帳款的投資金額 公司的應收帳款就是它的平均每日銷貨金額乘以平均收款期間(ACP):

20.2 銷貨條件 銷貨條件包括三個部份: 1. 信用期間 2. 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間 3. 信用工具的類別

20.2 銷貨條件 基本形式 「2/10,淨 60」的銷貨條件:從發票日起算,顧客有 60 天的時間可以支付全部貨款。如果在 10 天內付款,顧客可以享有 2% 的現金折扣。 假設 某位買主下了一張 $1,000 的訂單,銷貨條件是「2/10,淨 60」。 買方可以選擇在 10 天後付 $1,000×(1-0.02)=$980,或在 60 天後支付 $1,000。 倘若條件只註明「淨 30」,從發票日起算,顧客必須在 30 天內付清全部貨款 $1,000,提早付款沒有現金折扣。

20.2 銷貨條件 信用期間 信用期間(credit period)是授信的基本期間長度。 如果提供現金折扣,信用期間就包括淨信用期間與現金折扣期間。 (1) 淨信用期間是指顧客必須付款的時間長度; (2) 現金折扣期間是指折扣的有效期間。以「2/10,淨 30」  為例,淨信用期間是 30 天,現金折扣期間是 10 天。

20.2 銷貨條件 發票日期是信用期間的起算日,通常是送貨日,或帳單寄發日,而不是買方收到商品或帳單的日期。 如果銷貨條件也許是收到商品(receipt of goods, ROG)。在這種情況下,信用期間是從顧客收到貨品時起算。這種銷貨條件適用在較偏遠的顧客。 發票(invoice)是運送商品到買方的一種紀錄。 若發票上有月底清算(EOM)的條件,則當月所有的銷貨都假設發生在月底。

20.2 銷貨條件 例如 「2/10,EOM」意味著買方在每個月 10 號前付款,就可以得到 2% 的折扣,否則,買方就必須支付全額。「月中結算」(middle of month, MOM)則是另一種變化情形。

20.2 銷貨條件 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是買方的存貨期間和營業循環。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存貨期間和營業循環愈短,信用期間就會愈短。 營業循環分成兩部份:存貨期間和應收帳款期間。 (1) 存貨期間是買方取得存貨、處理存貨以及賣出存貨  所需的時間。 (2) 應收帳款期間則是賣方收回貨款所需的時間。 這裡的信用期限,實際上就是買方的應付帳款期間。

20.2 銷貨條件 尚有其他因素會影響信用期間。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耗損難易度和擔保品價值(perishability and collateral  value)。 2. 消費者需求(consumer demand)。 3. 成本、獲利能力和標準化(cost, profit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4. 信用風險(credit risk)。 5. 帳款規模(size of the account)。 6. 競爭情況(competition)。 7. 顧客型態(customer type)。

20.2 銷貨條件 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cash discount)通常是銷貨條件的一部份。是為了加速收回應收帳款,另外,也可以降低授信額度。 在「2/10,淨 30」條件下,放棄折扣讓買方換得了30-10=20天的授信。 在「2/10,淨 30」條件下,提早付款給買方 2% 的折扣,這個折扣對提早付款有很強的誘因,因為隱含利率相當高。

20.2 銷貨條件 假設訂單金額是 $1,000。買方可以在 10 天後付款 $980,或是再等 20 天後支付 $1,000。 借款 $980,而利息是 $20,所以 20 天的利率是 $20/980=2.0408%。 一年有 365/20=18.25 個 20天。 有效年利率(EAR)是: EAR=(1.020408)18.25-1=44.6%

20.2 銷貨條件 交易折扣 在某些情形下,折扣並非要誘使客戶提早付款,而是一種交易折扣(trade discount)。

20.2 銷貨條件 現金折扣和 ACP 例如 假設某家公司的授信條件是「淨 30」,平均收款期間(ACP)是 30 天。如果該公司提供「2/10,淨 30」的條件,那麼,大約有50%的應收帳款金額會在 10 天內付款。而其餘的仍在第 30 天時才付款。試問,新的 ACP 是多長呢?如果公司全年銷貨額是 1,500 萬美元(在折扣前),那麼,應收帳款的金額會有什麼變化呢?

20.2 銷貨條件 如果一半的顧客在 10 天後付款,而另一半的顧客在 30 天後付款,那麼,新的平均收款期間將是: 新的平均收款期間(ACP)=0.50×10 天+0.50×30 天=20 天 平均每日銷貨額是 1,500 萬美元/365=$41,096。應收帳款將減少 $41,096 ×10=$410, 960。

20.2 銷貨條件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credit instrument)是債務的基本證明。大部份的交易信用都使用往來帳(open account)。這意味著發票是唯一正式的信用工具。 公司可能要求顧客簽發一張本票(promissory note)。這是一張基本的借條(I Owe You, IOU)。 要在送貨之前取得客戶的信用承諾就是運用商業匯票(commercial draft)。

20.2 銷貨條件 如果該匯票要求馬上付款,就稱為即期匯票(sight draft)。如果不要求馬上付款,就稱為遠期匯票(time draft)。 當匯票被提示,而且買方也「接受」了,表示買方允諾在未來付款,那麼,它就稱為承兌匯票(trade acceptance)。 賣方可以保存這張承兌匯票,也可以將它轉售。如果銀行接受該匯票,意味著銀行保證付款,這張匯票就是銀行承兌匯票。

20.3 授信政策分析 授信政策效果 1. 收益效果。 2. 成本效果。 3. 負債成本。 4. 不付款的機率。 5. 現金折扣。

20.3 授信政策分析 評估授信政策 例子 Locust Software 公司已成立兩年了,它成功地開發一些電腦程式。目前,Locust 只使用現金銷貨。她正在評估一些重要顧客的要求,這些顧客希望改變交易政策為「淨一個月(30 天)」。為了分析這項要求,先定義下列符號:

20.3 授信政策分析 Locust 公司的資料:

20.3 授信政策分析 如果每個月的必要報酬率(R)是 2%,Locust 要不要改變授信政策呢? Locust 每個月銷貨金額是 P × Q$4,900。 每個月的變動成本是 v × Q=$2,000, 每個月的現金流量是: (舊政策下)=(P- v) Q       =($49-20)×100       =$2,900

20.3 授信政策分析 如果 Locust 把銷貨條件改成「淨30 天」,那麼,銷貨量將增加至 Q'=110。每個月的營收也將增加到 P × Q',而成本為 v × Q'。新政策下的每月現金流量將是: 新政策下的現金流量=(P-v) Q'          =($49-20)×110          =$3,190    增量現金流量=(P-v)×(Q'- Q)          =($49-20)×(110-100)          =$290

20.3 授信政策分析 改變授信政策所產生的每個月利益就是每單位毛利潤,(P-v)=$29,乘以銷貨增加量,(Q'-Q)=10。增量現金流量的現值為:   PV=(P-v)×(Q'-Q)/R 對Locust 而言   PV=($29×10)/0.02=$14,500

20.3 授信政策分析 授信政策改變的利益的成本是多少呢? (1) 多生產 (Q'-Q) 個單位,所增加的成本為 v(Q'-Q)=$20×(110-100)=$200。 (2) 在新政策下,原先本月份的銷貨額(P×Q=$4,900)將無法在當月收現。

20.3 授信政策分析

20.3 授信政策分析 Locust 的成本是 $5,100。而每個月的利益永遠是 $290。月報酬是 2%: 授信政策改變對 Locust 很有利。

20.3 授信政策分析 範例 20.1 不要改變政策 假設某家公司正考慮將現金銷貨改成「淨 30」的銷貨條件,預期銷售數量不會改變。授信政策改變的 NPV 是多少?請解釋。 在這個例子裡,Q'-Q 是零,所以,NPV 就是 -PQ。所以,改變的效果只是延後一個月收款,對公司並沒有好處。

20.3 授信政策分析 就 Locust 公司而言,關鍵變數是 Q'-Q,即所增加的銷貨量。銷貨增加 10 個單位只是一個預估值,所以,存在著預測風險。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想知道銷貨單位必須增加多少,才會達到損益兩平。

20.3 授信政策分析 Locust 的損益兩平銷貨增加量是: 我們確信每個月至少多賣 3.43 單位,那麼,授信政策改變就是一個好主意。

20.4 最適授信政策 最適信用額度就是當銷貨增加而來的增量現金流量,剛好等於應收帳款投資增加而來的增量持有成本時的額度。 授信的相關成本來自下列三項: 1. 應收帳款的必要報酬。 2. 壞帳的損失。 3. 授信管理和信用收款的成本。

20.4 最適授信政策

20.4 最適授信政策 如果公司實行緊縮的授信政策,那麼,這些成本將會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會有授信「不足」,造成機會成本。這項機會成本是因授信不足而失去的賒銷利潤。當授信政策放寬時,機會成本就會下降。 特定授信政策的持有成本及機會成本的總和,就構成授信總成本曲線(credit cost curve)。

20.4 最適授信政策 建構授信運作 授信給客戶的公司會有信用部門的運作費用 大型公司經常透過其下的受控財務公司(captive finance company)進行授信業務,這些財務公司是大型公司所擁有的子公司,專門為母公司處理授信業務。

20.5 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credit analysis)就是決定是否要授信給某位顧客的過程。 例子 某位新顧客想要以價格 P 賒購一個單位的商品。如果賒購被拒絕,顧客就不購買了。假設如果授信給顧客,一個月後,顧客不是付款就是違約。不付款的機率是 π。應收帳款的月必要報酬率是 R,而每單位商品的變動成本是 v。

20.5 信用分析 (1) 如果公司不授信,增量現金流量就是 $0。 (2) 如果公司授信,那麼,公司在這個月要花費 v(變動成 本),預期在下個月可收到 (1-π) P。授信的 NPV 是:

20.5 信用分析 所以,公司應該授信。 設定 NPV 為 0,就可以解出本例的損益兩平均的機率值(π): 只要收回款項的機率大於 1-0.584=41.6%,Locust 就應該授信。

20.5 信用分析 重要假設 新顧客只要在第一次不違約,它就成為我們的終生顧客,而且不會違約。 如果公司授信,這個月的花費是 v。如果下個月顧客違約,公司將拿不到一毛錢;如果顧客如期付款,公司將可拿到 P。如果顧客支付款項,他就會再賒購另外一個單位,而且公司將再花費 v。因此,這個月的淨現金流量是 P-v。在接下來的每個月份,淨現金流量仍然是 P-v。

20.5 信用分析 可知 在一個月中,公司將有π的機率不會收到一毛錢。公司也有 (1-π)的機率,得到一位終生新顧客。這位新顧客帶給公司的價值就是每個月(P-v)永續年金的現值。   PV=(P- v)/R 授信的 NPV 是:   NPV=- v +(1-π)(P- v)/R

20.5 信用分析

20.5 信用分析 信用資料 1. 財務報表 2. 顧客對其他往來公司付款紀錄的信用報告 3. 銀行 4. 顧客在本公司的付款紀錄

20.5 信用分析 信用評估和評分 傳統的信用 5C(five Cs of credit)是基本的評估因素: 1. 顧客品性(character) 2. 償還能力(capacity) 3. 資金(capital) 4. 擔保品(collateral) 5. 經濟狀況(conditions) 信用評分(credit scoring)是指根據所收集的信用資料,給予顧客分數等級的過程,並根據等級結果,決定是否授信。

20.6 收款政策 監控應收帳款 (1) 公司通常會追蹤平均收款期間(ACP)。 (2) 帳齡分析表(aging schedule)是監控應收帳款的第二種基本工具。

20.6 收款政策 催收帳款 採取下列步驟 1. 寄發信函,以告知客戶帳款已過期。 2. 打電話向客戶催收款項。 3. 雇用收帳代理商。 4. 對客戶採取法律行動。 如果客戶會申請破產。授信公司就變成另一位無擔保的債權人。此時,公司可以等待結果,也可以轉售應收帳款。

20.7 存貨管理 存貨種類 第一類是原料(raw material) 第二類存貨是在製品(work-in-progress) 第三類存貨是製成品(finished goods) 三點要記住 (1) 一家公司的原料可能是另一家公司的製成品。 (2) 不同類型的存貨,其流動性差異可能很大。 (3) 如果一種存貨是另一種存貨的一部份,對這種存貨的需求,就稱為衍生需求(derived demand),或依賴需求(dependent demand)。

20.7 存貨管理 存貨成本 (一) 持有成本(carrying costs)。是所有持有存貨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包括: 1. 倉儲成本和追蹤成本。 2. 保險費和稅。 3. 荒廢、過期和遭竊的損失。 4. 存貨資金的機會成本。 (二) 短缺成本(shortage costs),因為手中存貨不足所產生的成本。包括再進貨成本及安全存量相關的成本。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ABC 法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經濟訂購量模型 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模型是所有決定最適存貨水準模型中最有名的。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存貨耗盡(inventory depletion)在 EOQ 模型中,我們將假設公司的存貨以某一速度出售直至零存貨。然後,公司再補充存貨回復到最適水準。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持有成本通常是存貨水準的某一比率。 如果每單位的每年持有成本是 $0.75,總持有成本將是平均存貨 1,800 單位乘以 $0.75,也就是每年 $1,350。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短缺成本 假設 T 是公司每年的銷貨總單位數。如果公司每次訂購 Q 單位,那麼一年必須下 T/Q 次訂單。Eyssell 的每年銷貨量是 46,800 單位,每次訂購量是 3,600 單位。因此, Eyssell 每年的訂購次數是 46,800/3,600=13 次。 假如每次訂單的固定成本是 F,那麼一年的總再進貨成本是: 每次訂單成本大約是 $50,總再進貨成本是 $50×13=$650(每年)。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總成本 握有存貨的總成本是持有成本和再進貨成本的加總: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當這兩個成本相等時,就可以找出最小成本的再進貨數量(Q*):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最小總存貨成本的訂購數量稱為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就 Eyssell 公司而言,EOQ 是: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範例 20.2 持有成本 Thiewes 期初存貨是 100 雙徒步靴子。期末時,存貨會下降至零,然後再訂貨。如果每雙靴子的每年持有成本是 $3,那麼徒步靴子的總持有成本是多少呢? 存貨從 100 雙開始下降至零,所以平均存貨是 50 雙。每雙的年成本是 $3,總持有成本就是 $150。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範例 20.3 再進貨成本 在前一個範例中(範例 20.2),假設 Thiewes 一年總共賣 600 雙,那麼,Thiewes 每一年要進貨多少次呢?假設每次訂購的再進貨成本是 $20。總再進貨成本是多少呢? Thiewe s每次訂購 100 雙。每年的總銷售量是 600 雙,所以 Thiewes 每年要進貨 6 次,換言之,每兩個月要進貨一次。再進貨成本就是 6×$20 每次訂購=$120。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範例 20.4 EOQ 根據前面兩個範例,Thiewes 最小總成本的每次訂單數量是多少?Thiewes 多久會進貨一次?總持有成本和再進貨成本各是多少?總成本是多少? 每年所訂購的靴子總雙數(T)是 600。每次訂購的再進貨成本(F)是 $20,持有成本(CC)是 $3。Thiewe 公司的 EOQ 計算如下: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Thiewes 每年賣 600 雙鞋,所以需再進貨 600/89.44=6.71 次。總再進貨成本就是 $20×6.71=$134.16。平均存貨是 89.44/2=44.72。持有成本是 $3×44.72=$134.16,等於再進貨成本。因此,總成本是 $268.33。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EOQ 模型的延伸 安全存貨(safety stock)是指公司應保留的最低存貨水準。一旦存貨水準掉到安全存貨水準,就要再訂貨。 再訂購點(reorder points) 為了將運送時間納入考量,公司會在存貨到達關鍵水準之前就訂貨。再訂購點就是公司實際下訂單的時點。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20.8 存貨管理的技術 衍生性需求存貨的管理 原料需求規劃(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生產和存貨專業人員已經針對各類衍生需求型態的存貨,開發訂購與生產流程的電腦管理系統。 及時存貨(just-in-time (JIT) inventory)是管理衍生需求存貨的新方法。JIT 的目標是降低存貨至最小,也就是提高存貨週轉率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