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製程管理 章前導讀 壹、製程變異的來源 貳、穩定的製程和失控的製程 參、管制圖的應用 肆、管制圖建立的統計原理 伍、管制圖的判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Advertisements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製程能力分析 5.1 製程能力分析之意義與功能 5.2 自然公差與規格公差 5.3 製程能力指標 5.4 製程能力分析執行時機與應用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特殊管制圖 壹、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管制圖 貳、少量生產的製程管制 參、少量多樣生產的製程管制 少量多樣生產的製程管制 1/7
計量值管理制圖 變異與來源 4.1 管制圖基本概念 4.2 平均數與全距管制圖 Extra: 管制圖判讀 4.3 平均數與標準差管制圖
常用的统计工具方法 1.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應用統計理論 編著:劉正夫教授 Reference:1) Wonnacott and Wonnacott. Introductory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品管旧、新七大手法.
Chapter 5 Control Charts for Variables 指導老師:童超塵 學生:林基賢 楊程光 賴彥儒 蔡森源 楊哲維
計數值管制圖 7.1 計數值管製圖之基本概念 7.2 不合格率管制圖 7.3 不合格數管制圖 7.4 缺點數管制圖 7.5 單位缺點數管制圖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第 14章 統計製程管制 品質管理與管制.
學習內容 概說 統計方法 產品壽命可靠度測試計畫.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第三节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控制图由来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工程师休哈特(W.A.Sheuhart)博士首先提出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动态监控,还提出了控制生产过程质量、预防废品产生的具体方案,给出了第一张质量控制图,首创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并在贝尔系统的西电公司生产现场应用了这个质量管理工具,该方法又称控制质量的“6σ”法,这基本上是现在广泛采用的控制图的雏形。
第十七章 統計品質管制 成本、品質、產量、交期產業競爭的重要因素,其中品質更是競爭致勝的重要因素之一。
Using EXCEL for ANOVA.
計數值抽樣檢驗計劃 (MIL-STD-105E)
第十四章品質管理.
製程能力分析 *管制圖與 *管制圖 概論* PROCESS Lot Distribution 2018/11/20 M e a s u r
Chapter 17 投資決策經濟分析.
學習內容 定義 自然公差與規格公差 製程能力指標 以管制圖進行製程能力分析 組件裝配公差 預先管制圖.
智邦定位與發展 落實真正夥伴關係 Marking Partnership Work 為企業文化的科技公司
計量值管制圖 壹、平均值( )和全距(R)管制圖 貳、平均值( )與標準差(S)管制圖 參、樣本大小不同的 管制圖
品質管理概述 壹、品質的定義 貳、品質的特性的定義 參、品質的歷史 肆、品管大師的品質理念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計量值管制圖 章前導讀 壹、不合格品數管制圖 貳、不合格率管制圖 參、缺點數管制圖 肆、單位缺點數管制圖
项目管理 第7章 项目质量管理.
Cpk & GRR 定 義 1. 製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製程產出之一致性,其著重 產出品質的能力。
何正斌博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管系教授 #5315 管制圖概論 (Control Chart) 何正斌博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管系教授 #5315.
第十章補充 允收抽樣.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田口方法應用於語音辨識 報告者:李建德.
第十三章 品質成本分析.
7-2 抽樣分配(sampling distribution)
第五章 估計與信賴區間 5.1 估計概論 估計量的分配 信賴度、信賴區間與最大容忍誤差16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精實醫療、六標準差、全面品質管理(流程改善面面觀)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第五章 計量管制圖.
1-1 隨機的意義– P.1.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教育統計學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第四章 門檻值決定與區域分割.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製程能力分析 5.1 製程能力分析之意義與功能 5.2 自然公差與規格公差 5.3 製程能力指標 5.4 製程能力分析執行時機與應用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第十四章:工作抽查 工作抽查:係在隨機時間進行大量觀測以分析工作的方法;其結果可用來有效訂定各操作的適當寬放、衡量機器和人員的操作情形及建立生產的標準時間;其數據的準確性,視觀測次數及隨機觀測所涵蓋的期間而定。 工作抽查的優點:p524。 工作抽查的理論:係依據機率的基本法則;公式如p 及例題14-1。。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品管七大手法 Class 4 健行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助理教授 李水彬 健行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2019/10/1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統計製程管理 章前導讀 壹、製程變異的來源 貳、穩定的製程和失控的製程 參、管制圖的應用 肆、管制圖建立的統計原理 伍、管制圖的判讀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章前導讀 統計製程管制的目的在維持製程穩定,並經由持續降低品質的變異改善製程能力。 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簡稱SPC)是被用於達到這些目的的有效工具。 SPC可以有效應用於任何製程,其主要工具QC七手法已介紹於第 2 章。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壹、製程變異的來源 1/5 維持製程穩定是指對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品質特性值的變異做管制以符合目標值。 產品品質特性值在製程中何以會有嚴重變異?一般不外是人員、機器、物料、環境和操作方法等因素所造成。 舒華特將變異的來源分為兩類: 可歸屬原因(assignable causes) 機遇原因(chance causes)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變異的來源 2/5 戴明則將變異來源分為: 特殊因(special causes):即可歸屬原因。最多20%的製程變異則特殊因造成,消除這些原因的責任主要歸屬於製程工作人員,因為特殊因很容易消除。 共同因(common causes):即機遇原因。戴明認為至少80%的製程變異是由共同因造成,消除這些原因的責任歸屬於管理階層。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變異的來源 3/5 製程管制在偵測製程變異是否受到特殊因影響而變大,並採取策略消除特殊因,而製程改善則是藉由降低共同因的變異而達成。 清楚的了解製程或流程的特殊因和共同因,則有助於正確擬定降低製程變異的策略。 若因無法清楚判定特殊因和共同因,而導致擬定錯誤策略,將造成更大的製程變異及成本損失。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變異的來源 4/5 因 子 特殊因 共同因 特 性 1. 不常在製程中 2. 個別影響力大 3. 種類少 4. 製程工作人員可容易消除 1. 存在製程中 2. 個別影響力小 3. 種類多 4. 消除乃管理階層之責任 表4.1 特殊因和共同因之比較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變異的來源 5/5 因子 特殊因 共同因 特 性 1. 不正確的物料 2. 不正確的操作方法 3. 作業員疲勞 4. 新手不熟悉 表4.2 製程變異的因子 因子 特殊因 共同因 特 性 1. 不正確的物料 2. 不正確的操作方法 3. 作業員疲勞 4. 新手不熟悉 5. 不正確的設備工具 6. 機器故障 7. 停電 8. 地震 9. 水災 1. 機器老化 2. 產品設計不良 3. 環境不良(溫度、灰 塵、濕度、光線等) 4. 生產線排序不當 5. 合格物料的變異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貳、穩定的製程和失控的製程 1/5 當製程只受到共同因的影響而不受到特殊因的影響,則說製程是穩定的(in-control process)。 若製程除了受到共同因的影響外,還受到特殊因影響,則稱製程是不穩定的(out-of-control process),這時產品之品質特性值的分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穩定的製程和失控的製程 2/5 隨著不同時間,製程受到不同特殊因的影響,則 X 的分配可能變成下列四種分配之一: X~N (  +,  2 ),≠0 (平均數偏移) X~N (  ,  * 2 ), *>1(變異數變大) X~N (  +,  *  2 ),≠0, *>1 (平均數偏移且變異數增大) X~非常態分配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穩定的製程和失控的製程 3/5 圖 4.2 製程失控下不同時間的製程分配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變異的來源 4/5 圖 4.3 製程穩定下的製程分配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變異的來源 5/5 圖 4.4 製程改善前後的製程分配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參、管制圖的應用 1/2 管制製程時,欲知製程是否受特殊因影響,則需使用管制圖。 管制圖首由舒華特提出(Shewhart, 1924)用以管制製程。 管制圖包含 中心線(CL) 管制上限(UCL) 管制下限(LCL)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圖的應用 2/2 圖 4.5 管制圖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圖建立的步驟如下 1/2 決定管制的產品品質特性。 選擇適當的管制圖以對製程的品質特性作管制。 決定抽樣間隔時間,樣本大小和抽樣方法。 管制圖建立的步驟如下 1/2 決定管制的產品品質特性。 選擇適當的管制圖以對製程的品質特性作管制。 決定抽樣間隔時間,樣本大小和抽樣方法。 決定製程中的哪個階段要管制品質特性。 蒐集至少25組的樣本數據以決定管制圖之管制 界限。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圖建立的步驟如下 2/2 將步驟 5 蒐集的樣本統計量的值描繪在管制圖上,以判斷蒐集的樣本組數據是否來自穩定的 製程。 管制圖建立的步驟如下 2/2 將步驟 5 蒐集的樣本統計量的值描繪在管制圖上,以判斷蒐集的樣本組數據是否來自穩定的 製程。 為追蹤未來的製程,每間隔時間,由製程中抽取樣本,並計算樣本統計量的值,再描繪於建立的管制圖上以判斷製程是否在穩定狀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肆、管制圖建立的統計原理 基本原理 管制圖之管制界限可表示為 UCLw=  w+3  w CLw=  w LCLw=  w 3  w 其中 w 是樣本統計量,其平均值和標準差分別以 w 和 w 表示。 ARL(average run length) 在製程穩定下,ARL愈大愈好,因為可以節省因錯誤警訊(false alarm)發生,所導致的時間及成本之浪費。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樣本大小和抽樣間隔時間 舒華特建議樣本大小取4或5,即可容易偵測出製程是否失控。 通常為偵測出製程是否偏移,抽樣間隔時間宜短且樣本大小要大。 對於高生產量的製程或有很多種類特殊因可能發生的製程,實務上偏好採取小的樣本大小和短的抽樣間隔時間。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合理的抽樣 使用管制圖時樣本資料的蒐集,要根據舒華特所謂「合理樣本組」的觀念,意味樣本組應該被選擇使得特殊因出現後,樣本組間的差異最大,而樣本組內的差異最小。 合理抽樣的方法有兩種: 樣本組內的每一產品幾乎是在相同時間內被製造出的。理想上,樣本是抽自連續生產的產品。 樣本組內的產品代表自上次抽樣後的所有產品。即樣本組是抽樣間隔時間內所有製程產出的隨機樣本。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伍、管制圖的判讀 1/4 使用管制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維持製程在管制狀態中。舒華特管制圖只考慮點子是否落在管制界限內,但所有的點子都落在管制界限內,並不能保證製程在管制中。 亦即,可能製程平均值或變異數有微量變動,而點子仍落在管制界限內,但其分布呈非隨機狀。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圖的判讀 2/4 為了彌補此缺失,西方電器公司(1958) 首先提出以區域檢定(zone tests)法則研判點子分佈是否呈現非隨機的形式,以提昇舒華特管制圖偵測製程失控的敏感度。 將管制圖的兩側(管制中心至管制上限及管制中心至管制下限兩側)各分割為三個區域。 每個區域之寬度為一個標準差。各區域以A、B 和 C 區稱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圖的判讀 3/4  w+3 w = UCL A  w+2 w B  w+ w C  w = CL  w  w  w 3 w = LCL 圖 4.8 管制圖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管制圖的判讀 4/4 一點子落在 A 區以外,即舒華特判讀製程失控之法則。 圖 4.9 一點超出管制界限 圖 4.9 一點超出管制界限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區域檢定的法則如下 1/3 連續三點中有兩點落在A 區或A 區之外。 圖 4.10 連續三點中有兩點落在A 區或A 區之外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區域檢定的法則如下 2/3 連續五點中有四點落在B 區或B區之外。 圖 4.11 連續五點中有四點落在B 區或B區之外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區域檢定的法則如下 3/3 連續八點在中心線之同一側。 圖 4.12 連續八點在中心線之同一側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趨勢變化 圖 4.13 上升趨勢模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製程平均值的平移 圖 4.14 平均值跳動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循環變化 圖 4.15 週期性模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系統性變化 圖 4.16 系統性模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混合變化 圖 4.17 混合模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

層別變化 圖 4.18 層別模型 品質管理 Chapter 4 統計製程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