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應用工業 Ch2微生物之型態、分類及特性 阮雪芬 Oct 2, 2003 NTUT
微生物的分類大綱微生物--與其他生物之關係分類 菌類 分裂菌類 葉狀植物 藻類 粘菌類 地衣類 真菌類
微生物的分類大綱微生物--與其他生物之關係分類 1866, Haeckel: microoragnismsprotista Lower protista (Procaryotic cell), Fig2-3 具核膜、核仁、粒腺體 Higher protista (Eucaryotic cell), Fig2-4
微生物的分類大綱微生物—依微生物應用工業之分類 Bacterias Yeasts Molds (or also called Fungi) Actinomycetes
微生物的分類大綱微生物—微生物之命名法 生物分類學家 Carl von linne提倡二名法 界、門、綱、目、科、屬、種 e. 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 命名者 種名 屬名
微生物的分類大綱微生物—微生物之單位與顯微鏡 人眼: 0.1mm 光學顯微鏡: 0.3μ m UV顯微鏡: 0.1μ m SEM: 25nm TEM: 4Å
黴菌 構造及型態 黴菌又稱為絲狀菌 構造包括菌絲和子實體 菌絲隔壁的種類見Fig 2-9 繁殖方法: 以胞子營無性或有性繁殖
黴菌--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者(see Fig2-10) 有性繁殖者(see Fig2-11) Endospore Expospore Zygospore Oospore
黴菌之分類 藻狀菌(Table 2-1) 真菌類 卵胞子 接合胞子 擔子菌類(Table 2-2) 子蘘菌類(Table 2-3) 正擔子菌 異擔子菌 子蘘菌類(Table 2-3) 原始子蘘菌 真子蘘菌 不完全菌(Table 2-4)
主要黴菌 毛黴屬 根黴屬 麴菌屬 青黴菌 紅黴菌屬 紅麵包黴菌屬 Bolrytis屬 Cephalosporium屬 Trichoderma屬 其他
酵母的型態與構造 酵母 與黴菌同為子蘘菌類 單細胞微生物 型態(See Fig 2-27) 構造(See Fig 2-28)
酵母的繁殖法 出芽法 環境不良時:產生子蘘胞子 酵母為子蘘 細胞核減數分裂耐性胞子
酵母的分類法 最常用J. Lodder氏之分類法(See Table 2-5)
主要酵母 Shizosaccharomyces屬:分裂酵母 Saccharomyces屬: 在工業上非常重要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啤酒酵母 Zygosaccharomyces屬:一種能由兩種細胞結合形程胞子之酵母
主要酵母 Pichia屬:一種能形成偽菌絲的產膜酵母 Hansenula屬:產膜酵母 Debaryomyces屬:在cheese和香腸內發現 大部分為有害菌 Pichia屬:一種能形成偽菌絲的產膜酵母 Hansenula屬:產膜酵母 Debaryomyces屬:在cheese和香腸內發現 Toulopsis屬:無孢子酵母
主要酵母 Henseniaspora屬:水果酒之一種野性酵母 Candida屬(See Fig 2-43) Rhodotorula屬 Trichosporon屬(See Fig 2-44)
細菌 型態及大小 型態分類 球菌 桿菌 螺旋菌 大小(See Table2-6) 約為0.1μ m
細菌 依細菌能形成孢子而分為: 革蘭氏染色性分類法(See Table 2-7) Bergey氏一般細菌之分類 芽孢桿菌:好氣性 梭狀芽孢桿菌:嫌氣性 革蘭氏染色性分類法(See Table 2-7) 革蘭氏陽性 革蘭氏陰性(See Table 2-8) Bergey氏一般細菌之分類
細菌 依鞭毛的細菌分類法 實用上的一般分類法 土壤細菌 病原菌 發酵細菌 腐敗細菌
細菌 學術上實用分類法 有用細菌 假菌絲細菌 真正細菌 放射細菌
主要細菌 醋酸菌及葡萄糖酸菌 乳酸菌 丙酸菌 假單孢菌屬 大腸桿菌型細菌 芽孢桿菌 梭狀芽孢桿菌 Glumatic acid bacteria 耐熱
放線菌 Actimycetes Streptomyces Nocardia See Fig 2-53
病毒 介於生物與非生物間 必須寄生在活體中才能生存 病毒不含水分, 主成分為蛋白質、RNA或DNA In 1917, d’Herlle 發現噬菌體
病毒 介於生物與非生物間 必須寄生在活體中才能生存 病毒不含水分, 主成分為蛋白質、RNA或DNA In 1917, d’Herlle 發現噬菌體
噬菌體的生活史
原生生物 包括藻類和原生動物 藻類: 一種原生植物
菌株的人工變異與品種改良- 菌株之變異 自然變異(Natural or spontaneous mutation) 不經人工變異處理而自然引起的變異 會降低微生物活性 人工突然變異(Artificial or induced mutation) 利用人工的特殊處理方法, 將菌株處理, 使其無論在型態上或生理作用之性質加以改變之方法 變異誘起劑:UV, X-ray etc
菌株的人工變異與品種改良- 變異株的種類及分離方法 種類(表2-11) 型態變異株 生物化學變異株
菌株的人工變異與品種改良- 變異之機構 In 1960, Freese提出化學的突然變異,誘起物質與其作用之物理模式 (表2-12) 自然變異發生的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Fig 2-69) DNA replication (Fig2-70)
菌株的人工變異與品種改良- 變異株之應用 抗生素生產菌之改良 胺基酸或核酸關連物質生產菌的改良 酵素生產能的改良 病毒抗性變異株 遺傳學、 微生物生理學的應用
菌株的人工變異與品種改良- 人工變異株之製造方法 突然變異的誘發 青黴素篩選法: 1948, Davis 複製種植法: 1952,Lederberg所發明的方法
菌株的人工變異與品種改良- 優良菌株的獲得方法 由分讓、 自然界分離的菌株,以人工變異法改良
微生物菌株的保存與獲得 保存 普通方法 土壤中保存法: 適用於黴菌、酵母、細菌之長期保存 砂培養法:耐乾燥性強的細菌 糖液中保存法:主用於酵母 油中保存法:黴菌 凍結乾燥法 (Fig2-72)
微生物菌株的保存與獲得 標本培養 ATCC NRRL CBS JF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