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量子現象 8-3原子光譜
光譜 牛頓透過三稜鏡觀察到 太陽光的彩色帶,此彩 色帶稱為太陽光的光譜。 十九世紀人們運用稜鏡或光 柵作為分光儀,透過測量來記錄不同波長光波相應強度,將光強度按波長(或頻率)大小順序分布之紀錄稱為光譜。 本生利用分光儀首先觀測到每種元素都有各自的特徵譜線。利用光譜分析技術可分析物質中的成分元素。
氫原子結構最單純,其光譜對原子結構和物質結構的認識過程發揮重要的作用。 氫原子光譜的規律性 氫原子結構最單純,其光譜對原子結構和物質結構的認識過程發揮重要的作用。 譜線 波長 Hα 656 nm Hβ 486 nm Hγ 434 nm Hδ 410 nm
氫原子光譜的規律性 巴耳末(Balmer) 1825~1898 瑞士人 1885年巴耳末發現氫原子光譜線中,波長愈短,譜線間的間隔愈小。並得出經驗公式: 式中ν為光譜線的頻率,R'為比例常數,n 為大於或等於3的正整數。
氫原子光譜譜線系列 實驗證實上式中的22換成m2時,(m為正整數,m<n),可得出其它氫原子光譜的線系。 m = 1,n ≥ 2 來曼(Lyman)系; m = 2,n ≥ 3 巴耳末(Balmer)系; m = 3,n ≥ 4 帕申(Paschen)系; m = 4,n ≥ 5 布拉克(Brackett)系; m = 5,n ≥ 6 蒲芬德(Pfund)系。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 1911年,由拉塞福提出。 原子的正電荷與大部分質量皆集中於原子核內,核半徑約為10-14~10-15公尺。 電子受到原子核的庫侖靜電引力作用,繞行原子核作軌道運動。電子所環繞的空間就是原子的體積。 模型的難題: 環繞原子核軌道運動的電子,會輻射電磁波,因而失去能量,朝原子核掉落。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 古典物理(西元1900年前)理論認為做加速度運動的電荷會對外輻射電磁波,也就是電磁波的波源,因此氫原子會把能量(電子的動能+電子與原子核間的電位能)持續以電磁波的形式轉移給外界。 當氫原子能量變小時,電子繞原子核公轉半徑也變小(高三下會教),因此最終會落在原子核上而使原子核變電中性,此與拉塞福實驗結果不合,這代表加速度運動的電荷為電磁波波源此理論不適用於氫原子中,需修正。 修正方法由波耳提出
電子在原子核靜電吸引力作用下繞核運動時,其軌道半徑只能是某些特定值,當電子在這些軌道上運動時,其角動量mvr必為 的整數倍。 波耳的氫原子模型 電子在原子核靜電吸引力作用下繞核運動時,其軌道半徑只能是某些特定值,當電子在這些軌道上運動時,其角動量mvr必為 的整數倍。 當電子在這些軌道上運動時,並不會因有加速度而對外輻射電磁波。 上述兩條件無法由粒子理論來解釋,依照德布羅意看法必能用波動的理論解釋。 波耳(Bohr) 1885~1962 丹麥人
波耳的氫原子模型 因為半徑只能是某些特定值,所以氫原子能量也只能是某些特定值(稱為能階),其值為 (n為正整數、1電子伏特=1.6*10-19焦耳) 右圖為n=1~n=3之情形 n=1時mvr= E=-13.6/(1)2=-13.6電子伏特 n=2時mvr= E=-13.6/(2)2=-3.4電子伏特 n=3時mvr= E=-13.6/(3)2=-1.51電子伏特
波耳的氫原子模型 n=1稱為基態,n=2稱為第一激發態,n=3稱為第二激發態,以此類推。 電子在高能量的軌道運動時,經一段時間後會自發性的躍遷到較低能量軌道,此過程氫原子減少的能量會以一顆光子的形式釋放到外界。 例如電子原在n=3的軌 道經一段時間後會躍 遷至n=2的軌道,此過 程會對外發出一顆能量 為 (-1.51)-(-3.4)=1.89 電子伏特的光子 基態 激發態
由愛因斯坦光子說的理論E=hf可知1.89電子伏特的光子其頻率為f=4.5644*1014赫茲,換算成波長為656nm,與實驗結果相符。 波耳的氫原子模型 由愛因斯坦光子說的理論E=hf可知1.89電子伏特的光子其頻率為f=4.5644*1014赫茲,換算成波長為656nm,與實驗結果相符。 氫原子中的電子在低能量的軌道運動時,可透過與粒子或光子的碰撞來吸收能量進而躍遷到較高能量軌道。例如第一激發態的氫原子(n=2)可透過與波長為656nm光子(能量為1.89電子伏特)發生碰撞而躍遷到第二激發態(n=3),撞後光子消失。也可透過與動能為2電子伏特的質點發生碰撞而躍遷到第二激發態(n=3),撞後該質點動能剩0.11電子伏特。 按此觀看動畫
波耳氫原子模型 由波耳的氫原子模型及8-1光子說給我們如下之概念 自然界物理量的變化不一定是連續的。例如光的能量只能是hf的整數倍,氫原子的角動量、電子運動半徑、能量也只能是某些特定值等,即很多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這些量子化的現象皆無法以古典物理解釋,最終導致量子力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