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孟子思想的現代探索》 台灣大學 黃俊傑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Email: chun_chieh_huang@hotmail.com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eastasia.ntu.edu.tw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第九講 與孟子對話﹙二﹚:宋代
1. 引言
1:1 本講問題 公元第11世紀以後,孟子與《孟子》書獲得重視的歷史背景為何? 宋代知識分子對孟子思想有何爭議? 1:1 本講問題 公元第11世紀以後,孟子與《孟子》書獲得重視的歷史背景為何? 宋代知識分子對孟子思想有何爭議? 南宋大思想家朱熹對孟子思想提出何種新解釋?引起何種迴響?
2. 宋代孟子學興起 的歷史背景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上古—西晉 (永嘉之亂,永嘉五年,311)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西晉—中唐 (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755 ) 安史之亂路線圖 安祿山洛陽舉兵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西晉—中唐 (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755 ) Wiki user: 俊武 安祿山洛陽舉兵 安史之亂路線圖 明皇幸蜀圖(局部)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中唐—北宋末 (靖康之難,靖康元年,1126 )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中唐—北宋末 (靖康之難,靖康元年,1126 ) 北宋开封府,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国史概要】http://gsgy.fudan.edu.cn/yuanliu/liaosong.htm,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與臺灣著作權法第46 & 52 & 65條,本資料庫係以合理使用方式利用本件作品。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第三階段:南宋—現代 南方全盛時代: 農業技術的進步與生產量的提高 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興起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三階段 第三階段:南宋—現代 南方全盛時代: 農業技術的進步與生產量的提高 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興起 知識的普及與人才的興盛
完顏亮(金朝廢帝,史稱「金主亮」,在位於1149-1161): 〈題西湖圖〉 〈題西湖圖〉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Flickr SimonQ錫濛譙 Flickr ash tb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推力:遊牧民族的南侵: 安史之亂(755-763):北方胡人、回紇、朔方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推力:遊牧民族的南侵: 安史之亂(755-763):北方胡人、回紇、朔方 靖康之難(1126):金人 → 蒙古人 人民流徙,田園荒蕪,在詩人筆下有血淚控訴:
文天祥 (文山,1236-1282): 〈金靈驛〉 草舍離宮轉夕暉, 孤零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 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日, 化作啼鵑帶血歸。 Flickr luzhouzjy
汪元量 (字大有,號水雲,1241-1317?): 〈潼關〉 (寫元兵南下皇室他遷的痛苦) 蔽日烏雲撥不開, 昏昏勒馬度關來。 綠蕪徑路人千里, 黃葉郵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國淚, 愁來莫上望鄉台。 桃林塞外愁煙起, 大漠天寒鬼哭哀。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自然條件優越:雨水、氣侯 南方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發展: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自然條件優越:雨水、氣侯 南方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發展: 漢平帝元始二(2)年 南方人口佔 10.3% 唐玄宗天寶三(742)年 34.3% 宋神宗元豐三(1080)年 64.4% 明穆宗隆慶六(1572)年 65.4%
清明上河圖(部分)
北宋.開封 Nac Datta - The official Nac Datta site on the Internet Wiki Gisling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南方農業的發展,因為: 水利工程興修:圩田、海堤 商品經濟發達:絲綢、瓷器、茶葉 手工業興盛,所以商稅增加。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人文活動的興盛: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人文活動的興盛: 詞人:《全宋詞》1149人 北宋:北人65人;南人135人 南宋:北人90人;南人482人 例如:晏殊、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陸游、范成大。 畫家: 《古今圖書集成》〈畫部〉〈名流列傳〉 北宋:北人194人;南人173人 南宋:北人61人;南人169人 例如:宋代山水畫大師 董源、巨然 《宋史‧文苑傳》中之文學家: 北人29人,南人58人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中舉人數的增加: 明代文魁(狀元、榜眼、探花、會元)的籍 貫分布: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中舉人數的增加: 明代文魁(狀元、榜眼、探花、會元)的籍 貫分布: 南方人: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湖 廣、四川、廣東、廣西 215 人 北方人: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 西 29 人。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政治人才的活躍: 宋代:宰相共134人: 北宋72人,南宋62人 2:1 中國歷史重心南移與南方的奮起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政治人才的活躍: 宋代:宰相共134人: 北宋72人,南宋62人 明代:宰相189人:南方人佔2/3以上 以上南方的人文活動、人才的分布,尤其集中在: 尤其是長江三角洲的頂點:南京 《紅樓夢》人物:男232人,女189人 金陵12釵,皆江南美女。 兩浙 江西 福建 四川 晏殊 歐陽 王安石曾鞏 呂惠卿蔡京 袁樞 鄭樵 三蘇 李燾 李心傳
2:2 王安石與孟子 欲傳道義心猶在, 強學文章力已窮, 他日若能窺孟子, 終身何敢望韓公。 — 王安石
王安石的改革 大陸電視節目:上下五千年
2:2 王安石與孟子 王安石在1069至1086十七年間的政治改革運動,以「大有為」的政府自居。「大有為」 三個字即來自《孟子》。 2:2 王安石與孟子 王安石在1069至1086十七年間的政治改革運動,以「大有為」的政府自居。「大有為」 三個字即來自《孟子》。 「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 《孟子.公孫丑下》
2:2 王安石與孟子 2.王安石的掌權提升了《孟子》的政治地位,因而引發北宋知識分子如司馬光等對《孟子》的抨擊,但另一方面也促使南宋大儒如張栻、朱熹等為《孟子》辯護。
3. 宋代知識分子 關於孟子的爭議
3:1 孟子引發的爭議 (1) 「王」「霸」之別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此之謂也。 」(《孟子‧公孫丑上‧3》)
3:1 孟子引發的爭議 (1) 「王」「霸」之別 司馬光:「夫仁所以治國家而服諸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顧其所以殊者,大小高下遠近多寡之間耳。假者,文具而實不從之謂也。文具而實不從,其國家且不可保,況能霸乎?雖久假而不歸,猶非其有也。」(《司馬公集‧疑孟》)
3:1 孟子引發的爭議 (1) 「王」「霸」之別 李泰伯思路近於司馬光,指出「王」與「霸」是「量」而非「質」的差異,王政不能只講仁義道德,霸政也絕非一無是處。 依據北宋的政治現實,國君才是政治主體, 此與孟子的「民本思想」相去太遠,致使 學術官僚起而非孟。
3:2 孟子引發的爭議(2): 生命觀 孟子以為「心性」乃是價值意識的根源,彰顯出人的自主性,因而呈現了理想主義的生命觀
3:2 孟子引發的爭議(2): 生命觀 宋代知識分子對於孟子「心性說」的看法產生分裂,有拳拳服膺的信仰者,如余允文、張九成、張栻等;也有持保留態度者。
3:2 孟子引發的爭議(2): 生命觀 非孟派論者攻擊孟子「心性說」,理由如 下: 「性善論」與現實經驗或人性的自然需 求相去太遠。 3:2 孟子引發的爭議(2): 生命觀 非孟派論者攻擊孟子「心性說」,理由如 下: 「性善論」與現實經驗或人性的自然需 求相去太遠。 就邏輯而論,「性善論」的推演完全忽 略了「性惡」的層面。 高談「心性」,並不足以安民治國。
4. 朱子對孟子思想的解釋
4:1 《四書集註》的思想世界 1.由於《五經》卷帙浩繁,所以朱熹從《禮記》中抽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並稱《四書》,以利後人掌握儒家思想的精華。 朱熹墨跡
4:1 《四書集註》的思想世界 2. 朱熹融會《四書》,首先是為了建立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統順序,並以《四書》作為一有機的整體,在《四書集註》中交互引用詮釋,將「心性」問題提升為儒家的主要關懷。 朱熹及其《四書集註》手稿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1. 「理」的觀念的創發: 朱子對孟子的「仁」、「義」、「禮」、 「智」等觀念,採取以「理」釋之的立場。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1. 「理」的觀念的創發: 朱子對孟子的「仁」、「義」、「禮」、 「智」等觀念,採取以「理」釋之的立場。 朱子提出「天理」與「人欲」的對立架 構,來分析「仁義」與「利」的分別,從 而展開了龐大的理論體系,完全呈現出 「經典詮釋」的創造性格。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1. 「理」的觀念的創發: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1. 「理」的觀念的創發: 朱子將「理」等同於「性」:「性者, 人之所得於天之理也」 (《孟子集註‧告 子章句上》) 朱子發揮自己的哲學主張,與先秦孔孟 思想漸行漸遠。孟子以「心性」為主體, 但朱子卻將之籠罩在客觀的「理」之下。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2. 「一分為二」「合二為一」: 「理」「氣」二分: 以「理」為本體, 「氣」為現象。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2. 「一分為二」「合二為一」: 「理」「氣」二分: 以「理」為本體, 「氣」為現象。 「天理」「人欲」二分:存「天理」,去 「人欲」。 「性」「情」(或「才」)二分:由於 「性」即「理」,而人人皆有此「理」,因 此「情」的高下決定了各人後天的狀況。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3. 「心」之認知作用: 4:2 朱子詮釋《孟子》的新觀點 3. 「心」之認知作用: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眾理而應萬事 者也。性則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 從出者也。」 (《孟子集註‧盡心章句 上》) 朱子將「心」「性」一貫的系統析為 兩者,「心」乃由道德自覺,轉化為客觀 秩序的認識心。
5. 結論
6:1 經典是中國思想發展的原點(locus classicus):以《孟子》的解釋為例 宋代知識分子帶著自己時代的問題扣 問孟子。 朱子以《四書集註》建立自己的思想 世界。
6:2 經典與讀者生命的互動 在經典中尋求生命的南針。 以自己的生命與經典中的古聖先賢相 印證。
思考問題 1.如果您生活於北宋時代,請問您如何評論孟子的政治思想?為什麼? 2.朱子以「天理」「人欲」對立的「倫理二元性」(ethical duality)解讀孟子,您認為是否正確的解讀方式?為什麼?
關鍵詞 1. 大有為 2. 王霸之別 3. 理學
閱讀作業: 1.原典選讀 司馬光,〈疑孟〉 「夫仁所以治國家而服諸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顧其所殊者,大小高下遠近多寡之問耳。假者,文具而實不從之謂也,文具而實不從,其國家且不可保 況能霸乎?雖久假而不歸,猶非其有也。」
閱讀作業: 1.原典選讀 余允文,〈尊孟辨〉 「孟子說列國之君,使之行王政者,欲其去暴虐,行仁義,而救民於水火耳。行仁義而得天下,雖伊尹、太公,孔子說其君亦不過此。彼王霸者,假仁義而行,陽尊周室而陰欲以兵強天下。…使當世之君不行仁義而得天下,孟子亦惡之矣。豈復勸諸侯為天子哉。」
閱讀作業: 1.原典選讀 張九成,《孟子傳》 「有聖王之學,有霸者之學。聖王之學其本為天下國家,故其說以民為主,其本在於便一己而已矣。故其說以利為主,以利為主其弊之極 豈復知有民哉!」
閱讀作業: 1.原典選讀 蘇轍,《孟子解》 「忍人之心,不仁之端也。無恥之心, 不義之端也。爭奪之心,不禮之端也。蔽惑之心, 不智之端也。是八者未知其孰為主也,均出於性而已,非性也,性之所有事也。今孟子則別之曰此四者性也。彼四者非性也。以告于人而欲其信之難矣。」
閱讀作業 2.研究論著 1) 黃俊傑:〈歷代孟子學詮釋的流變(二)— 宋代〉,收入《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頁197-234。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 ,本作品 由三民書局授權使用,且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參考書目 黃俊傑: 〈宋儒對孟子政治思想的爭辯及其蘊涵的問題:以孟子對周王的態度為中心〉,收入《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 ,頁127-190。 Chun-chieh Huang, Gregor Paul and Heiner Roetz eds., The Book of Mencius and Its Reception in China and beyond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GmbH & Co. KG, 2008),pp.21-36.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本作品 由三民書局授權使用,且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 6 7 台灣大學 黃俊傑 Wikipedia トムル Wikipedia Jason22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E8%A5%BF%E6%99%89%E6%99%82%E6%9C%9F%E5%8C%97%E6%96%B9%E5%90%84%E6%97%8F%E5%88%86%E5%B8%83%E5%9C%96.png 2012/04/28 visited Wikipedia トムル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Map_of_Sixteen_Kingdoms_1.png 2012/04/28 visited 7 Wikipedia User Zhuwq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ang_XianZong.jpg 2012/04/04 visited 安祿山洛陽舉兵,原始來源已失連結,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30條,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7 8 10 Wikipedia: Author Unknown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E5%AE%89%E5%8F%B2%E3%81%AE%E4%B9%B1.PNG 2012/04/28 visited Wikipedia The Yorck Project: 10.000 Meisterwerke der Malerei. DVD-ROM, 2002. ISBN 3936122202. Distributed by DIRECTMEDIA Publishing GmbH.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Meister_der_Reise_des_Kaisers_Ming-huang_nach_Shu_002.jpg 2012/5/8 visited 8 北宋开封府,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国史概要】http://gsgy.fudan.edu.cn/yuanliu/liaosong.htm,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與臺灣著作權法第46 & 52 & 65條,本資料庫係以合理使用方式利用本件作品。 Wikimedia Commons: Author Unknow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mperor_Huizong.jpg 2012/04/04 visited 10 Flickr SimonQ錫濛譙 http://www.flickr.com/photos/qiaomeng/328023889/sizes/m/in/photostream/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0 頁 10 12 頁 12 Flickr ash tb http://www.flickr.com/photos/ash_tb/5407665670/ 2012/5/8 visited 頁 10 完顏亮(1149-1161)〈題西湖圖〉 12 頁 12 文天祥 (1236-1282)〈金靈驛〉 Wikimedia Commons: Author Unknown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en_Tianxiang.jpg Flickr voodoo@zjy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zhouzjy/6793261565/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3 頁 13 15 頁 15 16 汪元量 (1241-1317)〈潼關〉 Wikipedia: Author Unknown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Tongguan.jpg 2012/04/28 visited 15 頁 15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QingmingshangHetu.jpg 2012/5/9 visited 16 Wikipedia Gisl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E5%A4%A7%E7%9B%B8%E5%9B%BD%E5%AF%BA%E9%92%9F%E6%A5%BC.jpg 2012/04/28 北宋開封府城地圖,原始來源已失連結,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30條,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6 21 頁 21 23 頁 23 26 頁 26 Nac Datta - The official Nac Datta site on the Internet http://people.exeter.ac.uk/nkjdatta/photos/abroad/china// http://people.exeter.ac.uk/nkjdatta/photos/abroad/china/kaifeng5.jpg 2012/5/9 visited 21 頁 21 王安石(1021-1086)《臨川先生文集》 Wikipedia: Author Unknown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Wang_Anshi.jpg 2012/04/04 visited 23 頁 23 《孟子.公孫丑下》 26 頁 26 《孟子‧公孫丑上‧3》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27 Wikimedia Commons Annonymou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ima_Guang_1.jpg 2012/5/9 visited 頁 27 《司馬公集‧疑孟》 33 宋 朱熹《書易繫辭》,故宮博物院典藏http://www.npm.gov.tw/exh91/lee9104/mm01s.htm,原始來源已失連結,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30條,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34 朱熹及其《四書集註》手稿,原始來源已失連結,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30條,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36 頁 36 《孟子集註‧告子章句上》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38 頁 38 44 頁 44 45 頁 45 46 頁 46 47 頁 47 《孟子集註‧盡心章句上》 44 頁 44 司馬光,〈疑孟〉 45 頁 45 余允文,〈尊孟辨〉 46 頁 46 張九成,《孟子傳》 47 頁 47 蘇轍,《孟子解》
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48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 ,本作品 由三民書局授權使用,且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49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本作品 由三民書局授權使用,且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1 – 57 Wikimedia Commons Hiart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Examination_Candidate',_ink_and_colors_on_paper_by_Ren_Xiong_(1823-1857).JPG 2011/11/29 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