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 主要内容: 1. 线性方程组的解 2.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变换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5.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 本节主要讨论 (5.33) 的基解矩阵的求法.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12讲 向量空间,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结构解 主要内容: 1. 向量空间 (1) 向量空间的定义 (2) 向量空间的基
第四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1 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 §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 向量组的秩 §4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分析 自强学院 尹剑翀 指导老师 顾传青.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第五章 二次型 §5.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5.2 标准形 §5.3 唯一性 §5.4 正定二次型 章小结与习题.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3节 二次型与二次型的化简 一、二次型的定义 二、二次型的化简(矩阵的合同) 下页.
§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二元线性方程组与二阶行列式 ★三阶行列式
*第七节 二元高次方程组 主要内容 两个一元多项式有非常数公因式的条件 二元高次方程组的一个一般解法.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第二章 行列式 行列式的定义与性质 行列式的计算 Cramer 法则 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 消去法的应用.
第五章 矩阵与行列式 §5.4 逆矩阵 §5.5 矩阵的初等变换.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线性空间的定义 ★线性空间的性质 ★线性空间的子空间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的高等部分,是代数学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第二章 行列式 第一节 二阶、三阶行列式.
§3.4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 这一节将在上一节建立的概念基础上,转 而讨论 中两个向量组 , 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研究在一向量组中,哪
定积分习题课.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4.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第 11 章 矩 阵 上一章讨论的线性方程组,未知数的个 数与方程的个数相等,且系数行列式不等于 零。但是再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未知数的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第3讲 线性方程组的高斯求解方法 主要内容: 1. 线性方程组的高斯求解方法 2. 将行阶梯形矩阵化为行最简形矩阵.
第二章 矩阵(matrix) 第8次课.
线性代数机算与应用 李仁先 2018/11/24.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線 性 代 數 第 1 章 線性方程式系統.
!!! 请记住:矩阵是否等价只须看矩阵的秩是否相同。
I. 线性代数的来龙去脉 -----了解内容简介
第四章 矩阵 §1 矩阵概念的一些 背景 §6 初等矩阵 §4 矩阵的逆 §5 矩阵的分块 §2 矩阵的运算 §3 矩阵乘积的行列 式与秩
第一章 行 列 式 在初等数学中,我们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求解 二元和三元线性方程组,可以看出,线性方程组的解完
第四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第四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前面我们已经用初等变换的方法讨论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并建立了两个重要定理: 第四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前面我们已经用初等变换的方法讨论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并建立了两个重要定理: (1) n个未知数的齐次线性方程组Ax.
第8讲 逆矩阵 主要内容: 1. 逆矩阵的定义及性质 2. 求逆矩阵的伴随矩阵法 3.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
线性代数 第二章 矩阵 §1 矩阵的定义 定义:m×n个数排成的数表 3) 零矩阵: 4) n阶方阵:An=[aij]n×n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特 征 值 与 特 征 向 量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 二、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十章 双线性型 Bilinear Form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网址: gdjpkc.xmu.edu.cn
第三章复习及习题课.
§4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3 向量组的秩.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第13讲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结构解,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5月12日4时19分 / 45.
A经有限次初等变换化为B,称A与B等价,记作A→B.
例1 全体 n 维向量构成的向量组记作Rn,求Rn的一个极大无关组和Rn的秩。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五节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一、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表示形式 二、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三、一般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四、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步骤.
第三章 矩 阵的秩和线性方程组的相容性定理 第一讲 矩阵的秩;初等矩阵 第二讲 矩阵的秩的求法和矩阵的标准形 第三讲 线性方程组的相容性定理.
在发明中学习 线性代数概念引入 之四: 矩阵运算 李尚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加减消元法 授课人:谢韩英.
定义5 把矩阵 A 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的矩阵,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5 向量空间.
第六章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 Jacobi, G-S and SOR.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一节 矩阵的初等变换 一、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二、矩阵的初等变换 三、初等矩阵的概念 四、初等矩阵的应用.
高等代数课件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2008年制作.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其解亦可表为向量形式.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4 n维向量及其线性相关性(续7)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讲 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 主要内容: 1. 线性方程组的解 2.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变换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3.高斯消元法、行阶梯形矩阵与矩阵的秩

1.2 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 1.2.1线性方程组的解 1个解(a solution)?

(1)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2)齐次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有零解该线性方程组是齐次的. 于是,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零)解!! 注意 齐次线性方程组可能有非零解.

1.2.2 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变换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变换: (1) 交换第i个方程和第j个方程的位置. (2) 第i个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不为0的数k. (3) 第i个方程两边乘以同一个数k后,分别加在第j个方程的两边. 采用同解变换得到的线性方程组与原线性方程组是同解的,即它们的解完全相同.

(I)交换第1个方程和第2个方程的位置.

(II)第3个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不为0的数1/3.

(III)第1个方程两边乘以同一个数-2后,分别加在第2个方程.

定义1.4 矩阵的初等行变换(row elementary operations of a matrix)有以下3种: (1) 换行 交换第i行和第j行的位置,记为ri  rj. (2) 倍乘 将第i行乘以不为0的数k,记为kri. (3) 倍加 将第i行乘以一个数k加在第j行,记为kri+ rj.

1.2.3 高斯消元法、行阶梯形矩阵与矩阵的秩 1.消元(elimination)?

“换行”和“倍乘”是为了方便消元. C. F. Gauss提出该方法,后来称为Gauss消元法, 可直接称为消元法. 但中国人大约在公元前250年就会一些简单的消元. 在矩阵中这样做,也称为Gauss消元法或消元法. 前面采用的是“向下消元”,并可以继续下去:

2.行阶梯阵(row echelon matrix) (1) 线的下方元素全为0; (2) 每个台阶只有一行,台阶数即为非零行的行数; (3) 阶梯线的竖线后面的第一个元素非零,该元素称为该非零行的首非零元素即首元.

下列几个矩阵均不是行阶梯形矩阵:

3.矩阵的秩 矩阵的秩是矩阵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F.G. Frobenius(1917)借助于行列式引入的. Def 1.5 在矩阵A的行阶梯形矩阵中,其非零行的行数称为矩阵的秩(rank of the matrix A),记为R(A)(或r(A)). R(B) = 3  R(A) = ? (不看最后一列即可!)

定理 1.1 设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分别为A和B,则该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是R(A) = R(B). 因为R(A)  R(B), 意味着在B的行阶梯形矩阵的最后非零行里会出现0, 0, …, 0, d,其中d  0. 于是对应的同解线性方程组会出现0 = d的情况,显然原线性方程组无解.

第二, 若R(A) = R(B), 则线性方程组有解. 这是由于在B的行阶梯形矩阵对应的线性方程组里, 不会出现0 = d  0的情况,因而至少可得出原线性方程组的一个解. 例如, 线性方程组(1.6)有解

在R(A) = R(B)时, 其秩记为r. 对于齐次线性方程组, 显然有R(A) = R(B), 根据定理1.1容易知道, 任意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 当然, 由于齐次线性方程组均有零解, 可推出R(A) = R(B). 注意 齐次线性方程组可能有非零解.

例1.6 判断下列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说明理由. Hint

4.矩阵的初等列变换 完全类似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最后介绍与求解线性方程组没有直接联系的矩阵的初等列变换: (1) 换列 交换第i列和第j列的位置, 记为ci cj. (2) 倍乘 将第i列乘以不为0的数k, 记为kci (k  0). (3) 倍加 将第i列乘以一个数k加在第j列,记为kci+cj.

矩阵的初等列变换在处理其他问题时有其独特作用. 矩阵的初等变换: 初等行变换 & 初等列变换. 等价矩阵: 矩阵A经若干次初等(行、列)变换得到的矩阵B, 则称A与B等价, 记为A  B . Remark 符号“”的使用有“变成”的意思, 前面已经使. 可以用“~”或“”,但绝对不能用“=” (P19).

矩阵等价的性质: (1)自反性: A  A (2)对称性: 若A  B, 则B  A (3)传递性: 若A  B且B  C, 则A  C 由于强调等价的传递性, 而不是对称性,使用“”表示矩阵间的等价关系是合理的.

矩阵的标准形(standard form): 使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将左上角化为单位矩阵,而其余元素全为0. 可在其行阶梯形矩阵的基础上,再使用矩阵的初等列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