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慢性腎臟病 用藥安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認識你的腎臟 正常腎臟有兩顆,位於腸道後面,後腰 部,大小如拳頭般,重約 125~150 公克。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佛山市中医院检验科 陈海生. 概念: 微核是位于细胞浆中独立于主核的核小体主 核完全脱离, 直径约为主核的 1 /20 ~ 1 /3 。形 态是较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染色质结 构与主核相似, 边缘光滑, 染色同染色质或稍淡, 无明显折光性。在生物、物理、化学等外界 因素作用下,
血液内科 罗冰 Mobile Tel: 贫 血 概 述. 红细胞数 Red blood cell count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最低值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
慢性髓系白血病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讲授主要内容 定义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检测 陈 苏 宁陈 苏 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MRD 的概念和检测技术  AML 患者的 MRD 检测标志  AML 患者 MRD 检测的临床意义.
白血病 ( leukemia ). 白血病概述急性白血病 概述 【定义】 白血病 (leukemia)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 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 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发育停滞 于原幼阶段。这类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 (leukemia)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 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leukemia) 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 恶性肿瘤。 我国< 10 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生率为 3/10 万~ 4/10 万 急性白血病占 90% ~ 95% ,慢性白血病 仅占 3% ~ 5% 。
白 血 病 金 洁. 概述 定义 定义 发病率: 2.71/10 万;男 : 女约为 1-1.6:1 。 AML>ALL>CML>CLL 发病率: 2.71/10 万;男 : 女约为 1-1.6:1 。 AML>ALL>CML>CLL 病因:病毒;化学毒物;药物;射线; 遗传因素 病因:病毒;化学毒物;药物;射线;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 HA) 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 加剧,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 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 加剧,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 血涂片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可见到 不同形态的红细胞和受损伤的表现。 血涂片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可见到.
急性粒 - 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型 : ( 1 ) M4a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 核和单核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2 ) M4b :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 幼粒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3 ) M4c.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概述】【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MDS 治疗中的地位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细胞因子.
贫血的实验诊断 安徽省立医院 检验科 贺学姣.
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细胞学检查.
白血病 (Leukemia).
贫血总论(Anemia).
白血病课堂: 急性白血病基础知识.
AML康复联盟 白血病课堂: 白血病基础知识.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P563 第一章 总论 主讲 周毅.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龙游县人民医院 涂金明.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 骨髓形态学分型新进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 熊树民.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徐应永 陈静 薛惠良 汤静燕 潘慈 江华 董璐 叶启东 罗长缨 周敏 顾龙君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 孙汉英,郑 邈 学时数:1学时.
血液系统疾病 (Hematological Disease)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新进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肺结核.
CSA,MTX,MMF联合ATG预防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疗效观察
天津肿瘤医院 血液科 科主任助理 王亚非 撰写 科主任 张翼鷟 审核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Aplastic anemia, AA.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PPT汇报 小组成员:王永化 赵亚光 夏春磊 齐倩倩 李孝东 朱成龙 庄香金 高灵莉 刘金光 孙慧慧 许涛 慕丽影 黄辉
血液系统疾病总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
少见类型白血病.
健康產業定義與分類介紹 定義: 能夠促進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狀態之相關產業。 何謂健康(健康的定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肿瘤血液科 李冬云
糖尿病流行病学.
白血病 (leukemia)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 鼓楼医院血液科 徐喜慧.
项目十三 其他白细胞疾病 任务26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任务27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任务28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查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项目八 其它贫血检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贫 血 ANEMIA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背景 MDS是一组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发病率为2~12/10万人,男女之比为2:1 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 临床特征:骨髓中有造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改变,外周血中血细胞减少 骨髓病态造血,无效造血,血细胞质和量异常 高风险进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约30%) 原发性和继发性MDS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老年 男性 曾有抗肿瘤治疗,如化疗和/或放疗 环境毒素接触史,如有机溶剂 吸烟 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如范可尼贫血 ~30%为继发性MDS,大多数如治疗相关性MDS(t-MDS) 亚太地区占有全球一半以上MDS人口 中国:~50%MDS患者为Int-2及高危患者

MDS发病机理 克隆性干细胞紊乱 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凋亡增加 免疫攻击 骨髓间质缺陷 后天基因表达调度 遗传改变 其他?

MDS诊断 MDS通常通过细胞形态学诊断 血涂片中可见发育异常红细胞 红细胞计数减少为MDS的早期征象 确诊依赖于骨髓涂片和活检 骨髓典型特征为病态造血,ALIP等现象 原始细胞比例决定MDS亚型 细胞遗传学检查明确是否有典型染色体异常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减少的血细胞系和减少程度相关

MDS实验室检查 骨髓一般增生活跃,偶尔处于增生正常,很少出现增生低下 网状纤维化可以导致细胞减少 可见ALIP现象 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

MDS最低诊断标准(维也纳2007) 一必要条件: 1、持续(≥6个月)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Hb<110g/L、ANC<1.8×109/L、PLT<100×109/L 2、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或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 二、MDS相关条件(确定标准) 1、病态造血: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中任一系至少达10%,环状铁粒幼细胞>15% 2.原始细胞:骨髓涂片中达5%~19% 3.典型染色体异常(常规核型分析或FISH) 两个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符合两个“必要条件”和至少一个“确定条件”时可确诊为MDS

MDS鉴别诊断 主要针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 1.再障 2.巨幼贫 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非白血性白血病 4.PNH 5.骨转移性肿瘤 6.恶性组织细胞病 7.脾功能亢进 8.IRP(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MDS诊断分型和预后系统 French-American-British(FAB)198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8 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1997 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

注:RAEB中出现Auer小体,则归入RAEB-t FAB分型 类型 外周血 BM RA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 RARS 原始细胞<5%,环状铁粒幼细胞>15% RAEB 原始细胞5~20% RAEB-t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20%而<30%或出现Auer小体 CMML 原始细胞<5%,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 注:RAEB中出现Auer小体,则归入RAEB-t

WHO分型(2008) WHO 外周血 BM RCUD(RA/RN/RT) 1系或2系减少,原始细胞<1% 1系病态造血>10%,原始C<5%,环状铁粒幼C<15% RARS 贫血,无原始细胞 环状铁粒幼C≥15%,仅红系病态造血,原始C<5% RCMD 血细胞减少,无Auer小体,原始细胞<1%,单核细胞绝对值<1000 2~3系病态造血>10%,原始细胞<5%,无Auer小体,±15%环状铁粒幼C RAEB-I 血细胞减少,原始C<5%,无Auer小体,单核C绝对值<1000/ul 1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原始C5~9%,无Auer小体 RAEB-II 原始细胞5~9%,Auer小体± 原始细胞10~19%,Auer小体± MDS-u 血细胞减少,原始C<1% 1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原始C<5% 5q-综合征 贫血,血小板正常或增高,原始C<1% 原始细胞<5%,孤立5q-,无Auer小体

FAB vs WHO分型 FAB分型 WHO分型 RA RA RCMD 5q- RARS RARS RCMD-RS 5q- RAEB RAEBI-II CMML CMML I-II* RAEB-t AML* *按WHO分型,不再属于MDS分型

注:血细胞减少指:N<1.8×109/L,Hb<100g/L,PLT<100×109/L 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 预后变量 0.5 1.0 1.5 2.0 骨髓原始细胞比例 <5% 5~10% -- 11~20% 21~30% 染色体核型 好 中 差 血细胞减少 0~1系 2~3系 注:血细胞减少指:N<1.8×109/L,Hb<100g/L,PLT<100×109/L 染色体核型 危险分组 积分 中位生存期(年) 低危 中危-1 中危-2 高危 0.5~1.0 1.5~2.0 ≥2.5 5.7 3.5 1.2 0.4 好 正常,-Y 5q-,20q- 差 复杂(≥3个异常) 7号染色体异常 中度 其余异常

MDS治疗策略 单纯支持治疗 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主要是刺激正常残存造血干/祖细胞和/或改善病态造血克隆的造血效率 对于中危II和高危患者,根除病态造血克隆,恢复正常造血

MDS治疗原则 支持治疗(大多数老年患者) 免疫抑制剂(低危或中危I,不适合化疗或移植) 小剂量化疗(中危II或高危;年龄<75岁,但不适合移植或AML样化疗者) AML样化疗方案(年龄<55岁,中危II或高危,不适合移植;体能好的55~65岁中危II或高危者) Allo-HSCT(年龄<55岁的中危或高危者,同胞间;年龄<40岁,可用无关供者)

(一)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输血及祛铁治疗,预防和治疗感染 近年来造血刺激物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NCCN已将EPO和G-CSF作为常规用药 G-CSF不仅与EPO有协同作用,而且能增强粒细胞功能 雄激素

(二)输血及祛铁治疗 输红细胞目标:维持Hb80~100g/L,当然还要考虑年龄,体能及并发症等情况 20%左右患者有严重血小板减少,需血小板输注 可用氨甲环酸,达那唑,IL-11及TPO等治疗 若血清铁蛋白>1000ug/L----祛铁治疗,可用铁螯合剂如去铁胺或去铁酮

免疫抑制剂治疗 部分MDS有自身反应的T细胞克隆 约1/3低危患者对ATG有效,特别是HLA-DR15阳性RA的年轻患者,ATG应为首选 CSA治疗MDS,血液学改善在60%左右 大部分研究认为:此类药物应用于低危的、无原始细胞增多的患者

(四)反应停(沙利度胺)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调节免疫 一个II期临床试验:18%的患者摆脱输RBC或明显减少RBC输注 400mg/d的剂量很多患者不能耐受 能耐受至少12周的治疗者,反应率可达近30%

(五)来那度胺 为沙利度胺的衍生物 FDA批准用于治疗5q-伴或不伴附加细胞遗传学异常的输血依赖性MDS患者(低危或中危I) 推荐治疗方案10mg/d×21d,4w 1疗程,并根据血象调节剂量 疗效肯定:可明显减少输血依赖,逆转染色体异常,且神经毒性或致畸性低

(六)亚砷酸 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VEGF及调节免疫等作用 国内治疗特色是以亚砷酸联合小剂量化疗为代表 疗效:低危MDS>高危MDS(26~34% vs 6~17%) 副反应:WBC、PLT减少,心脏毒性等

(七)去甲基化治疗 常用于高危MDS 5-氮杂胞苷(5-AZA)方法:75mg/m2·d皮下注射×7d,q28d CR率常<10% RBC反应率约50% 地西他滨 decitabine 5氮杂-2-脱氧胞苷 CR率 18~40% FDA推荐方案:15mg/m2 q8h×3d(总剂量135mg/m2)每6周1疗程至少4疗程,治疗有效者继续治疗 MD Anderson II期研究 20mg/m2 ·d,维持1hr×5d q6w,中位疗程为8 CR39%,OR70%,OS 22月

(八)细胞毒治疗(化疗) 低剂量化疗:小剂量Arac,CAG,HAG等 AML样高剂量化疗:DA/HA---用于高危MDS

(九)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MDS的手段 低危和中危-I,可暂缓移植,直到疾病进展 中危-II和高危者,有条件,可立即行移植

MDS治疗小结 MDS异质性大,不同患者的疾病亚型不同,其疗效、预后、转归均大不相同 强调MDS治疗的个体化 低强度治疗主要是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调节剂为代表的非化疗药物和小剂量化疗 高强度治疗主要是指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MDS患者唯一的治愈方法

MDS治疗的4个目标 1.控制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症状 2.提高生活质量,尽量减少治疗毒性 3.降低AML转化率 4.提高总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