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2016年第三屆周聯華講座 主題: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及其 在全球化時代的省思 4/30(週六)14:10-16:30 圓桌座談:哲學與宗教的跨文化省思 與談人:俞懿嫻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利瑪竇和沈福宗 展示的跨文化道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Advertisements

§ 3 格林公式 · 曲线积分 与路线的无关性 在计算定积分时, 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反映 了区间上的定积分与其端点上的原函数值之 间的联系 ; 本节中的格林公式则反映了平面 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与其边界上的第二型曲线 积分之间的联系. 一、格林公式 二、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公司為社團法人 股東之人數 林宜慧 陳冠蓉. 公司之意義  根據公司法第一條規定 : 「本法所 稱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 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 人。」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地方自治團體之意義與組織 范文清 SS 2011.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二岸工作經驗分享座談 蔡翔宇.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 104學年度第1學期 活動藏寶圖 ☆ II III IV V 找到心方向-談壓力調適 陳佩雯諮商心理師
明末傳教士來華 耶穌會士來華原因: 16世紀初,歐洲發生宗教改革,新教會紛紛成立,為保傳統天主教的地位,西班牙貴族羅耀亞成立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 ),積極傳教。 耶穌會是一個保守的教會,會中教士必須立誓永遠服從教皇及會長。並須學習一門科學技能,以便他們在落後地區傳教。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3、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XXX分析室组长竞聘 演讲人: XXX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五大段 创世记 至 出埃及 过红海 至 士师时代 列王时代至 两约之间 耶稣降生 至 复活 耶稣升天 至 再来 圣经大纲:第二集 概观.
務要火熱服事主.
富力地产销售一部 ——各项目广告策划案 ——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概说 一、什么是虚词 二、虚词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行政處分6 – 行政執行 范文清 SS 2011.
明末清初天主教.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破漏的囊袋.
探討論文分享 組員: 6號 王佳驊 10號 吳育甄 40號 蘇小婷.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生鲜谈判.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4年4月至6月 7號床.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 長者支援服務隊 香港房屋協會 家維邨義工隊
安慰能力測試 我感到非常孤單 為何要這麼痛苦?做人毫無價值,活著根本沒有意思。 我拖累了你。 假如我不在,情況會如何呢?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圣依纳爵堂 主日三分钟 天主教教理重温 (95) (此简报由香港圣本笃堂培育组制作).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探討論文分享 組員: 6號 王佳驊 10號 吳育甄 40號 蘇小婷.
在羅馬的日子.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圣经概論 09.
真正的自由 Freedom in Chris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東海大學2016年第三屆周聯華講座 主題: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及其 在全球化時代的省思 4/30(週六)14:10-16:30 圓桌座談:哲學與宗教的跨文化省思 與談人:俞懿嫻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利瑪竇和沈福宗 展示的跨文化道德

哲學、宗教與跨文化道德 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關係深化、 廣化和快速化的時代,世界各文明應如何交流互 動,現今已成為首要的哲學議程。 審視十九、二十世紀,中西文明在一連串彼此傷 害、充滿敵意的接觸後,迄今仍未能化解心結, 為全球化的前景投下陰影。 在一切現世的層面(經濟、政治、軍事、交通 、 生態、衛生、教育、藝術…)的交流之外,宗教 是統攝人一切經驗的最高精神活動。透過宗教的 交流,使人擺脫現世的利害,以仁慈、 虔敬、 博愛的情感,真實相契。

跨文化道德的展示 利瑪竇與沈福宗,一位從西東來,一位從東西去, 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上立下典範。雖然利的影響力和 重要性遠過於沈,但兩人所展示的「跨文化道德」 (intercultural ethics)卻是一致的。 他們都走出各自文化的封閉界限,進入「他者」 (the Other)的世界。 兩人皆以沈清松先生所說的「慷慨外推」、「相互 豐富」,透過高層次的精神和知識交流,促進中西 雙方彼此的理解和友誼。 撫今追昔,這十七至十八世紀中西文明交流的黃金 一頁,令人倍感珍貴。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一) I. 「他者」: 原黑格爾(G.W.F. Hegel)用語,指在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中的「客體對象」 (the object)。當前者獨裁、侵略、壓迫、宰制的 時候,後者便成為奴隸、物件。 在政治社會學裡,「他者」是與自我認同和社會認 同疏離的知覺影像。簡言之,類似「非我族類,其 心必異」的社會知覺。 經後現代哲學家Lacan, Levinas, Derrida等人的轉 化,「他者」成為構成自我的外部相待部分,如和 語言象徵的環境和經典傳統的超自然神性相連,以 「他者」作為自己必須為其負責的倫理對象。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二) Levinas認為唯有承認「他者」 ,才有倫理可言, 也唯有訴諸「絕對他者」才使得倫理學有最後依據 。倫理學而非形上學,才是第一哲學。Deleuze指 出「他者」包含了其他可能的世界,他人的面容, 以及他人的語言。Derrida繼承Levinas,認為倫 理的本質,在於對「他者」慷慨的、不求回報的贈 予。 不求回報的慷慨相待,首在以他人為「他者」,發 現他人的不可化約性、不可替代性,甚至於其存在 的奧秘性,這不同於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 的尊重與交換。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三) 次在以自然為「他者」,不將自然化約為客體,且 常心存奧秘之感,以倫理的態度、慷慨無私的對待 自然,承擔責任。 最後超越界也是「他者」 ,其中包含理想和神明 。所謂理想是指生命意義所指向的,像真、善、美 、和諧、正義等等價值。 所謂神明或超越者,也就是「絕對他者」,是指上 帝、佛、阿拉、老天爺…或者最後說來在遙遠的遠 方,一切心靈的虔誠終會相遇;而所有呈現仍不足 以窮境神的美善與奧妙。換言之,祂是隱藏的上帝 。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四) II. 慷慨:一種無私的贈予之德;贈予不是送禮, 那是一種要求回報的相互性(reciprocity)行為。 慷慨贈予是無求的給予,無求於回報,贈予者白 白給予了,而受贈者也白白接受,完全超越了相 互性。 III. 外推: 跨文化哲學的策略,一種走出自我封閉 、走向多元他者的行動,從自己熟悉的環境走向 陌生,從一種文化脈絡走向另一種文化脈絡。將 自己傳統的論述或傳輸至他文化傳統,使之具可 普化性(universalizability)---即異質文明可以會通 的共同關切點。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五) 外推有三種類型:一是語言外推,透過對 彼此語言的習取,將一文化世界的語言、 意義與價值以另一文化世界可理解的方式 表達呈現;二是實踐的外推,在使某社會 組織產生的科學、價值或習俗抽離出來, 置於另一社會脈絡中運作發展,這社會外 推可擴充至文化外推;三是本體的外推, 透過接近實在本身的仲介,能從一個文化 世界轉換到另一個文化世界,如宗教的外 推涉及對終極實在的體驗,去體會其他宗 教對終極實在的體驗,便是本體的外推。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五) IV. 多元他者(many others),取代「他者 」之為抽象的哲學名詞;在我們實際生活 中,從來沒有面對過抽象的「他者」,只 在成長在多元他者(含他人、他物、自然、 終極實在)之中。人有走出自我封限的動力 ,指向有意義的表象以規定其所追尋的善 ,並指向多元他者,且在成就多元他者的 善之時,完成自己的善。可說,人在動態 關係的存有論脈絡中,不斷指向他人、他 物,形成有意義的世界。

清松教授哲學用語簡介(六) V. 對比:不同事物或傳統之間的差異和互 補,連續和斷裂之間的互動與辯證,最終 導向更豐富、更緊密的關係。 VI. 相互豐富:一多元文化的概念,含著尊 重文化認同和文化差異。每個文化皆有其 文化主體性,應尊重彼此的差異。而不同 文化傳統經由彼此的差異互補,達到相互 豐富,進而共同尋求可普化的成份。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

義大利籍的耶穌會士(Jesuit)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在十六世紀 末(1583),到當時歐洲人視為神秘國度 的中國。他是第一位踏上中國領土、深 入內地傳布基督教的天主教徒。 利瑪竇藉著引進西方知識與科技、以拉 丁文傳譯中國經典與思想進入歐洲,建 立傳教士著書立說的傳統,入境隨俗, 儒服儒冠,結交儒士,使基督教「儒 化」,立下「利瑪竇規矩」。

利瑪竇遠東傳教(一) 1552 生於義大利中部馬切拉塔城(Macerata), 該城當時是在教宗國(Papal State)境內。 1571 入耶穌會,在羅馬學院(Collegio Romano) ,追隨德籍耶穌會士格拉維斯教授(Christopher Clavius)學習數學、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 1577 奉命往遠東傳教。在葡萄牙的孔布拉大學 (University of Coimbra)受訓,學習葡萄牙語。 1578 在里斯本登船,經過六個月的航程, 抵達印度 果阿(Goa)。 1580 受到遠東區耶穌會會長范禮安神父(Alessandro Valignano, 1539-1606)召派。 1582 抵達澳門,協助三年前已先到義大利同修羅明 堅(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 ,時已30歲。

利瑪竇遠東傳教(二) 1583 羅利二人到廣東肇慶。依兩廣總督建議,作和 尚裝扮傳教。 1583 羅利二人到廣東肇慶。依兩廣總督建議,作和 尚裝扮傳教。 1584 編修翻譯羅明堅拉丁文原著《新編西竺國天主 實錄》,又名《天主實錄》(True Account of God), 首度有系統地引進天主教教義。 1585 建成在中國第一座天主堂僊花寺。 1589-95 韶州傳教,廣交朝野學士名人,吸引青學者 瞿汝夔(瞿太素)入教,教他數學、天文等科學知 識。瞿及其他儒家學者皆建議利勿穿袈裟,利乃請 求教會批准他改穿儒服,改稱「神父」和「司鐸」。 1594 將《四書》拉丁文譯本送回歐洲,成為歐洲第 一本中國古籍譯本。

利瑪竇遠東傳教(三) 1595-98 江西首府南昌傳教。1595撰《交友論》。 透過地理、數學、天文等知識,繪製地圖、製造地 球儀、各式鐘錶等技術,與士大夫交流。 1596 始著《西國記法》一書,廣受士林歡迎。受范 禮安神父之任命,擔任中國傳教區會長之職。 1598 南京傳教,曾由禮部尚書陪同進京,準備一座 羽管鍵琴、聖母像、三稜鏡等,呈獻萬曆皇帝,未 果,返南京。 1598- 結識當朝名士,如李贄與徐光啟等。始著 《四元行論》,分析並駁斥中國傳統之五行學說。 1600 再修訂並刻印其《萬國全圖》,改名為《山海 輿地全圖》。

利瑪竇遠東傳教(四) 1601 再獻大小自鳴鐘各一座、救主基督油畫、兩幅 聖母油畫、一本祈禱書、一個鑲有寶石的十字架、 加上註釋的萬國全圖、一座羽管鍵琴。親書〈上大 明皇帝貢獻土物奏〉,願以一己之才服侍天子。 1610 病逝北京,享年57歲。經龐迪我(Didace de Pantoja 1571-1618)奏請神宗賜葬北京。 利瑪竇在華傳教近28年,著中文著作二十幾種,與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合譯《幾何原本》前六卷,開西學之門。又將《四書》的拉丁譯本傳入歐洲,是推動中西跨文化交流的第一人。利瑪竇真誠傳教,感動朝野仕紳與萬曆皇帝,為中國傳教奠下百年基業。

沈福宗(Michael Shen Fu-Tsung, 1657-1692 )

沈福宗遊歐記 明末清初生於南京的基督教家庭,因 師從比利時籍傳教士柏應理(Philippe Couplet, 1623-1693)習得拉丁文,成 為最早到歐洲的一個中國人。中國史 籍對他的生平隻字不載,西方史料卻 對他的經歷和事跡有諸多描述。他曾 遍遊歐洲葡、比、義、法、英、荷等 六國,展示中國人的絲織、 書法、 飲食 、服飾、 (象)棋藝,贈送中國 書籍及譯本,受到歐洲王室歡迎。

沈福宗生平經歷(一) 1657 順治十四年,生於江蘇省江寧府(今 南京),中國基督教徒的家庭,父親是中 醫。 ? 讀書後沒有參加科舉。結識當時在江 南傳教的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從其學 習拉丁文。 1681 康熙二十年,柏應理奉召反歐,向羅 馬教廷陳述康熙皇帝對「儀禮之爭」的立 場。時年二十五歲的沈福宗隨同前往,自 澳門起程。

沈福宗生平經歷(二) 1682 在葡萄牙靠岸,即到比利時柏應理的出生地 梅赫倫(Mechelen)拜訪其家人。後在柏應理的 安排下,進入葡京里斯本初修院(Novitiatus)。 隨即受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一世(Innocent XI)召 見,將一批中國文獻贈予教皇,藏於入梵蒂岡 圖書館,於是留居羅馬深造。 1684 和柏應理應邀訪問法國,在凡爾賽宮晉見法 王路易十四(Louis XIV),贈送《大學》、《中 庸》和《論語》的拉丁文譯版,並請求在法國 出版,是史上第一個會見法國國王的中國人。

沈福宗生平經歷(三) 見法王時,路易十四向沈提問,皆對答如流。宴 請時,請他示範如何用筷子,沈拾起從中國進口 的鑲金象牙筷,展示使用方法。結識法國貴族、 政要名流。據描述,他和柏應理參加一次宮庭宴 會,沈著青絲藍緞紋龍織錦,受到讚嘆。他們還 參觀了聖路易王宮(Maison royale de Saint- Louis),展出了中國絲畫藝術。訪法期間,巴黎 學者除作文字報道,還繪製了沈的肖像畫。 1685 應邀出訪英國,在倫敦與英國國王詹姆斯二 世(James II)會面,是第一位到英國的中國人。詹 姆斯二世還是王儲時就曾觀看中國戲劇、閱讀中 國書籍,邀請沈出席宮廷宴會,讓宮廷畫師為沈 畫像,掛於國王臥室。

沈福宗生平經歷(四) 從法國把《論語》的拷貝帶到英國,贈送給博多 利(Bodleian) 圖書館,並協助中文書籍分類。 遇到英國的第一個著名的東方學家湯瑪斯•海德 (Thomas Hyde),以拉丁文交談,探討了中國歷 史、哲學和語言等問題,教他一些中文,結識其 他英國學者。 沈與海德二人一起下國際象棋(西洋棋),海德晚年 寫了一本全球棋種比較的書,提到該書很多部分, 是來自生於南京的沈福宗。史載除了身為教徒、 圖書館翻譯和編目的協助人員,沈且和海德、博 多利圖書館館長一起,討論各種棋局的規則。

沈福宗生平經歷(五) 1687 在海德安排下,和著名愛爾蘭科學家波以耳 (Robert Boyle 1627-1691)在倫敦會面,並記下 當時的談話,保存在波以耳檔案中。他們論及中 文的複雜性、度量衡和草藥的問題。 1688- 回到法國與柏應理重聚,在比利時居住後往 荷蘭,等待商船返回中國。 1692 沈、柏二人搭載荷蘭商船啟程返華,沿大西 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時,沈突然染病,在非洲東 南葡屬東非(今莫三比克)附近去世,得年三十 六歲。 遊歐六國,逾十載,在十七世紀中西跨文化交流中 ,沈福宗是個曇花一現的傳奇人物。

慷慨外推 利沈二人皆具備高尚人格,宗教情懷,愛心 善意,以及慷慨恢弘的氣度。他們不僅在財 物上無私贈與,也在精神、情感、知識、才 能上毫無保留,最後甚至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和生命。 他們皆成功地作到沈清松先生說的「語言外 推」 和「實踐外推」,其中利瑪竇以中國 經典的終極概念「天」與 「上帝」等同於 基督教的「神」,更是作到了「本體外推」 。

相互豐富 二人立基於各自文化主體,再從主體走出 ,擁抱陌生的「他者」。以平等、尊重、 寬容、友善的原則,將各自的文化精髓, 無私付出。 擷他之長,補己之短;取已之有,濟他之 無。透過高層次的宗教、精神、知識、藝 術、技能等精緻與核心文化的對比交流, 他們相互豐富,為跨文化道德立下最高的 典範。

結語:主體不可失,他者實多元 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雙方,皆各具自身的文化 主體。當雙方各自走出「自我封閉」,向「 他者」開放時,原有的自我與文化主體,立 即成為整個交流歷程的根柢基石,不可動搖 或遺失。以此義而言,「主體」雖開放,但 不可替代。 「他者」不只是一元的「他人」,且涵蓋多 元的「他物、自然與終極實在」。以 「多元 他者」(Many Others)替代後現代哲學「他 者」的概念,是沈先生對跨文化哲學的重大 貢獻。

結束 敬請 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