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與公害問題 地球的環境惡化主要源自於工業的發展,大量的礦物資源從地底下被開採出來。由於這些被排放出來的廢棄物有許多是人類和其他生物難以同化、吸收和忍受的,因此環境的問題於是形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境外健康医疗风险管理. Page  2  境外项目医疗健康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构成  境外健康医疗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方案  典型国家和地区传染病防治(疟疾、艾滋病、黄热病等)  食品与饮水安全  境外人员出入境准备及归国后健康管理及心理调适  压力管理及工作生活平衡.
Advertisements

9-1 氣候與氣候變遷 9-1 氣候與氣候變遷 從地球歷史看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短期氣候變化 與未來氣候變遷 與未來氣候變遷 第九章 氣候變化.
县级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的途径和方法 —— 制定和实 施县级跨部门行动计划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儿童处 2014 年 6 月.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課程發展與設計 新民高中 指導教授 : 林國楨老師 數四甲 謝銘智 數四乙 楊俊彥 工四乙 張大仁 英語四 李采軒 陳奕婷 余奕潔 李欣蓓.
常識科分享會 6/11/2004 常識科新課程的實踐與評估 教育統籌局 課程發展處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 马立田 胡军 刘宏霞 2007年10月 长沙
The Potential Health Hazard of DEHP
環境衛生學的範疇 1-1 環境的定義 1-2 定義環境衛生及其相關問題 1-3 癌症與個人環境 1-4 不同年齡族群的特定問題
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及国内外现状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徐开金 2015年06月13日.
行政院主計處主計人員訓練中心 政府內部控制種子教師研習班第3期 100年12月15日 風險評估實務與案例 葉天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教師晨會分享 ---環境教育 報告人:黃仲佑
『環境教育關鍵四小時:人類永續發展的危機與挑戰』
对应用型本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张家钰
危害通識 危險物與有害物標示及通識規則.
第五章 创新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保险学.
授課教師______指導 休閒策略 緒論.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科技期刊介绍.
實證醫學專題報告 服用綜合維他命,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多少?
Chapter 1 暴露評估導論 曾麗荷.
《保险学》 主讲人:周鹏.
(preventive medicine)
劣質豬油事件檢驗結果 檢驗項目 酸價(acid value) (品質良好精製油酸價為0.2mg KOH/g以下)
│ 2015年09月20日(週日) 11:00 –12 : 日(週三) 1:30- 3:30│國立台南大學 榮譽校區│
第一節 進入職場前的準備 第二節 培養求職能力 第三節 當前的就業趨勢 第四節 新世代工作地圖
PISA科学试题和国内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比较分析
主讲人:金建钢 电 话: 传 真: :jjgang@126.com 贵州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职业化类型理论研究
以醫療風險管理營造病人安全文化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廖熏香 副執行長 2014年7月26日.
針扎之處置,追蹤,與預防---- 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現代投資學 Chapter 14 產業分析.
食品添加剂使用基本知识 及有关法律法规 辽宁局2010年度食品检验监督岗位培训 2010年11月.
第十四章 發展專案風險管理計畫 1.
政黨法草案分析 第七組:黃于萱 謝宜儒 溫庭如 許家懷 陳奕蕙 馬繹筑 明立錦.
时代发展趋势: 科学人文交融 华中科技大学 杨叔子 2010年2月修改.
第五章 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
摘要的开头: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sth.
Chapter 1 供應鏈管理導論.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TIE2010: Inspiration from Best Practices
以斯拉記緒論 2012/2/19.
Chapter 2 危害確認 LH Tseng.
107學年度大專學生參與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說明會
醫 療 品 質 與 指 標 管 理 前言 醫療事業----服務業 醫療服務----臨床服務,醫療團隊,醫療專業,
主题:适应、损伤与修复 学科:毒理学 毒理学基本概念.
BASIC PRINCIPLES IN OCCUPATIONAL HYGIENE 职业卫生基本原则
Construction Safety Week 建造業安全周 Safety Summit 2012
WARN About the Dangers of Tobacco警示烟草危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曾金金 線上漢語拼音檢測與聽力口語檢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曾金金 學生參與.
市场营销学 Marketing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一、風險的定義 二、風險的分類 三、風險管理的方法
市场营销导论 武科大中南分校市场营销精品课程组.
第一章 总 论.
專案管理- 當代管理的新利器 CPMP「專案管理知識體系」課程.
IFRS 之衝擊與因應 Annie
优阅®外文原版电子书 Ureader Digital Library 使用指南.
沙勇忠 Sha Yongzhong 兰州大学图书馆 Libra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中正大學經濟系 環境會計與企業綠色競爭力 主講人 : 周 嫦 娥 中華民國102年11月23日.
電子發票政策說明及效益分析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科長 劉醇錕 103年11月10日.
健康風險評估.
Chapter 1 供應鏈管理導論.
從使徒行傳認識聖靈 吳維和 牧師 09/15/2012.
1.1 國際貿易的定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但以理書預言講座.
『禁漏原則』 的 科學本質 與 doing環境倫理
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Hong Kong Geography Day 2003
作者:Gillan Chi-Lun Huang (黃寄倫):
CAI-Asia China, CATNet-Asi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環境污染與公害問題 地球的環境惡化主要源自於工業的發展,大量的礦物資源從地底下被開採出來。由於這些被排放出來的廢棄物有許多是人類和其他生物難以同化、吸收和忍受的,因此環境的問題於是形成。

Chapter 6 國內環境汙染與暴露問題

 國內十大死亡原因調查 2005年的資料顯示,前十大主要死亡原因依序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病與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自殺、高血壓性疾病(詳如表1-2所示)。

2010

圖1-3 國內前十五大惡性腫瘤死亡率統計資料

 人體健康與環境污染問題

1950年,大約有25%的美國人會被診斷為癌症;但是到了 1997年,有40%的人會罹患癌症。 根據科學與環境衛生網(Th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Network, SEHN)的一份資料顯示,許多的疾病的發生率逐年的升高,例如: 兒童的癌症發病率,從1973年到1991年大約增加了10.2%,在北美洲,15歲以下的兒童,大約每400人中有一人會罹患癌症。 1950年,大約有25%的美國人會被診斷為癌症;但是到了 1997年,有40%的人會罹患癌症。 1960年代,每20個美國女性中有一人罹患乳癌;到了1999年,每8個女性就有一人罹患乳癌。

全世界的工業化國家,過去50年來,男性的精蟲數目大約減少了53%。 目前,美國與加拿大兩個國家,女性罹患子宮內膜易位( endometriosis)的人數大約為550萬人。與1980年代比較,15歲以前罹患此病症的百分比為15%,而現在則增加到 38%。 年紀在6至11歲的兒童,罹患氣喘疾病的人數,從1971到1980年,增加了58%。且,罹患的人數大約每隔20年加倍。 美國大約有17%的兒童(約1,200萬人)具有發育性的障礙

以下則為合成性的化學物質之相關 統計資料 增加100倍。目前,每年的產量大約有5×1012噸。 美國從1920年至1980年間,合成性的化學物質之產量大約 增加100倍。目前,每年的產量大約有5×1012噸。 目前,有超過70,000種的合成化學物質在市面上使用。但 當中僅有少於1,600種的化合物進行其致癌性的測試 美國每年大約使用22.3億磅的殺蟲劑;82%的美國家庭使 用家用的殺蟲劑;50%的家庭使用除草劑。 僅有10%左右的殺蟲劑進行過完整的毒性試驗測試,剩餘 的90%則無相關之毒理資料。 在飲用水中已經發現40多種可能性的致癌物質;空氣中則 有60多種可能性的致癌物質;而作物中則有66種可能性的 致癌物質。 美國的化工業以每年3.5%的速率成長,據估計,其規模每 20年會成長2倍。

第四節 風險評估與預警性原則 一、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環境污染健康風險 第四節 風險評估與預警性原則 一、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環境污染健康風險 主要在了解污染的潛在暴露者在現在或者是可以預期的未來中,是否會因為暴露於危害的環境中,進而導致負面的效應。 評估的結果可以作為風險管理、或者是污染防制計畫之依循根據。提供科學性的決策資訊,使得決策之品質與技術可行性方面,有依循的根據。

為了達成成本有效的環境管理,以解決環境污染所造成之人體身體健康之問題,通常必須考量的重要議題包括: 1.污染物的特性為何? 2.污染源在哪裡? 3.目前污染的範圍有多大? 4.什麼樣性質的人面對此種污染,具有潛在的風險? 5.潛在的污染暴露者,以何種形式與污染物產生接觸暴露? 6.與污染物接觸暴露後,可能的健康影響為何? 7.哪種形式的整治措施是適當的? 8.何種程度的殘餘污染物是人體健康可以容忍的(整治的目標如何訂定)?

可接受的風險 一般是訂在百萬分之一, 亦即一百萬個人暴露於某危害物質環境中,其中有一個人因得癌症而死亡。 我們亦可以從可接受的風險出發,反推回去以評估在某種的暴露條件下,會致癌的濃度。 政府的相關單位便可以應用作為設定排放標準或者是分配排放量之根據。

目前的應用情形 應用在評估新上市的食品檢驗、化妝品檢驗、藥物的檢驗等 應用在訂定環境保護的標準 制定職業健康與安全的規劃和標準 預測環境污染對於人體健康之影響 訂定土壤與地下水整治之目標 風險評估能夠提供環境管理政策上重要的決策資訊

里約宣言 1992/06 人類有史以來領袖出席最多的一個會議。共有1 1 8國元首或總理親自率團出席南美洲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由聯合國舉辦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又稱為地球高峰會( Earth Summit)於會議後,各國共同發表了一份「里約宣言(1992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C%E7%B4%84%E7%92%B0%E5%A2%83%E8%88%87%E7%99%BC%E5%B1%95%E5%AE%A3%E8%A8%80

里約宣言,第1 5條 為了保護環境,政府部門應該要根據其能力,廣泛地採用預警性的原則。亦即,當面臨嚴重性的威脅且其有不可逆的破壞性時,政府部門不應該以科學性的證據不足作為藉口,以延誤採取成本有效的策略降低環境的耗損。

健康風險評估之主要步驟 危害鑑識 (Hazard Identification) 毒性評估 (Toxicity Assessment) 暴露評估 (Exposure Assessment) 風險描述 (Risk Characterization) 1.危害鑑識:鑑定危害性因子可引起之各種自然生態及人體健康危害。藉此了解此污染物導致了何種健康問題? 2.毒性評估:從危害性因子和某種危害間的劑量反應關係曲線,求得無明顯不良反應劑量(NOAEL) 或最低明顯不良反應劑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以及半數致死劑量(LD50)或半數致死濃度(LC50)等毒性。我們要決定人體接受劑量多少與不同健康反應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劑量反應關係(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透過這一層關係我們可以計算出每人每天可攝取之危害物質量(ADI值),並用ADI值來保障潛在受暴露人群的健康。                                                  3.暴露評估:計算受害人口之暴露途徑與劑量。在一定時間內民眾吸收了多少污染物 ? 有多少人暴露到此汙染物? 主要在測量或估計人體暴露到環境中物質的程度、頻率和持續期間;必須強調的是,無論化學物質的毒性或危害程度如何,如果沒有暴露就沒有風險。 4.風險描述:根據危害鑑定、劑量反應及暴露評估的結果,推算可容許健康風險的程度。風險特性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也就是綜合前述各步驟的綜合效應,計算出個人或是大眾的風險值,並就過程中的主要假設及不確定性進行討論。 風險之發生: 危害因子必須存在,暴露必須發生,不同的暴露程度造成不同程度之健康風險。

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 暴露評估 工程控制 行政法規 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 社會經濟因素 社會正義與 技術可行性 工程控制 行政法規 危害鑑識 毒性評估 暴露評估 風險描述 風險管理 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進行風險評估之方法(NRC, 1993),主要可分為以下步驟(1)危害辨識(Hazard identification)(2)污染物劑量反應評估 (Dose-response assessment)(3)暴露評估(Exposure assessment)(4)風險特性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危害辨識是最初步驟,然後暴露評估與劑量反應評估大致上平行出現且密切結合,在最末步驟之風險特性描述,將科技分析結果整合,以適當的形式呈現,作為後續風險管理時進行政策分析及評價研究之用健康風險評估的結果可作為相關單位進行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之參考,並可據以制訂管制策略及措施,並將風險資訊正確地向有關民眾傳達,完成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與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之工作。 經濟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 社會正義與

預警性的原則(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如果手上有任何的資訊顯示某一種污染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即使科學性的證據並非十分明顯,但是只要有這樣的警訊產生,我們還是要採取行動,如此才能確保悲劇不會發生。 這是預警性原則的基本思惟邏輯。

預警性原則提供了幾點的建議 1.面對危害及對於危害的不確定性存在的狀況下,依然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2.將證明任何活動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的重擔加諸在該活動的 提議者,而非潛在的受害者。 3.發展替代性的方案,以替代那些具有危害性的活動。 4.利用民主的過程與機制,來改善決策管理的品質。

預警性原則的建議  預警性原則即是期望世人以更為謹慎,更為宏觀的角度思考潛在性危害活動的替代方案。同時透過民主的程序,以提高對於風險的可接受度、風險的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等決策之品質, 以平衡社會上不同的利益團體之需求。

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defines risk as a “hazard, danger; exposure to mischance(倒楣) or peril(危險)”. Therefore, to put oneself “at risk” means to participate voluntarily or involuntarily in an activity or event that could lead to injury, damage, or loss.自願或不自願參與的活動或事件,可能導致傷害,損害或損失

Involuntary risks are negative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an occurrence that happens to us without our prior consent or knowledge. Acts of nature such as being struck by lightning, fires, floods, tornados, etc., and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re examples of involuntary risks. Voluntary risks ar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activities that we decide to undertake (e.g., driving a car, riding a motorcycle, climbing a ladder, smoking cigarettes, skydiving, formula one racing).

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 風險與機會似乎是一體的兩面,亦即有風險就有機會,有機會相對的其背後則是隱含著風險。 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 風險與機會似乎是一體的兩面,亦即有風險就有機會,有機會相對的其背後則是隱含著風險。 例如外科醫師,他每多開一次刀,他便可以從中獲取手術的經驗。換言之,從正面的角度切入,每個事件的背後亦同時存在著機會。 所以,風險是伴隨著機會與抉擇而產生。 人的一生其實面對的就是不斷地在風險與機會之間作抉擇,人生歷練越豐富,選擇錯誤的可能性就相對的減少,或者可以說,因此可以避開不必要的風險與失誤

整體而言,風險(risk)的定義有下列幾種 1.估算事件產生負面結果的潛能。 2.對於人類生命、健康、財產、或者是環境產生不要、或者是負面結果的潛能。 3.對於人的健康、財產、或者是環境造成損失或損傷的機率。

危害性(hazard) × 危害性 風險 危害性是一種定性(qualitative)的描述某一種物質固有的特性,而此種特性在生產、使用、或者是處置的過程中,會對環境或者是生物產生負面的影響效應。 危害性是指危險的來源而言。而風險則是指定量的量測負面影響產生的機率(probability)或是潛能(potential ) 風險指的是在某種特殊的條件下,因為暴露於某種化學物質或者是某種物理條件,進而產生傷害性事件(死亡、受傷、財物損失)之可能性。

環境污染風險 vs 個人風險 在本質上有幾點差異 1.前者的受害對象為居住在同一個地區的一群人;而後者則很明確的是針對個人。 2.前者的風險承擔者與受益者並非同一個人,因此會有正義性與公平性的問題產生;而後者則是同一個人。 3.後者的風險受害者在本質上因為接受風險後有可能因此得到利益,所以是屬於自願性的接受風險;而前者則為非志願性的接受風險,風險接受者不會因為接受風險後而帶來任何的希望與機會。

需政府介入 由於環境風險有上述的群眾受害性、不公平性、非正義性及非自願性等特性,故環境污染的問題基本上是屬於公共事務的問題。因此,政府有義務也有責任,必須來降低國民的健康總風險,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創造人民最大的福祉。

第三節 風險評估的基本架構 美國的國家研究委員會─國家科學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RC-NAS)於1983年重新檢視美國聯邦政府中與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的各部會之方法,整合毒理、統計、數學、流行病學等學門,成為目前所採用的風險評估架構。 在新的架構下,風險評估的內容包括了四個主要元素:危害物質鑑定(hazard identification)、暴露評估(exposure assessment)、劑量反應評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及風險特性化(risk characterization)。

健康風險評估

風險與可接受風險

健康風險評估定義

產生風險的基本概念

風險評估欲達成的目的

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

風險評估基本步驟

風險評估基本步驟

風險評估基本步驟

風險評估基本步驟

危害鑑定

危害鑑定

危害鑑定

劑量-反應評估

劑量-反應評估

劑量-反應評估

劑量-反應評估 http://rais.ornl.gov/

暴露評估

暴露評估

暴露評估

暴露評估

暴露評估

風險特徵描述

風險特徵描述

風險特徵描述

風險特徵描述

不確定性分析

不確定性與變異性

風險評估中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分析

不確定性分析

不確定性分析

不確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