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变性法小量提取质粒, DNA的限制性酶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实验十 DNA片段从琼脂糖凝胶 中的分离 DNA fragment recovery from the agrose gel.
Advertisements

生物技术大实验 张风丽. 重组 DNA 技术,又称为基因或分子克隆技术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包括了一系 列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步骤。 实验课程的设计从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大实 验,各实验之间相互连贯,要求学生每一次实 验既得到本次实验的结果,同时也为下一次更 深入的实验做准备(提供实验材料)。
第十四章 核酸类药物 第一节 核酸类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其发酵生产 一、 RNA 与 DNA 的提取与制备 (一) RNA 的提取与制备 1. 工业用 RNA 的提取 ( 1 ) RNA 及其工业来源 通常在细菌中 RNA 占 5 % -25 %,在酵母中占 2.7 %~ 15 %, 在霉菌中占 0.7%~28%,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药品检验技术.
学案6 基础实验 [题型剖析] 教材中基础实验的考查是近几年试题命制的一个趋势,本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分为显微观察类、物质鉴定类、探究设计类、调查模拟类。 [突破策略] 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分类归纳;然后对教材中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悟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从其中提炼总结实验方法和技术。
重组人白介素-18诱导表达,纯化与免疫印迹鉴定
手术切口的分级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感染管理科 沈 锋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讨论课.
第一章 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 第二节 凝胶电泳.
多酚氧化酶的粗提、蛋白质含量、催化活性测定及电泳分析
基础化学实验IV(仪器分析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食品分析 实验.
阳性克隆的快速检测 一、实验目的 学习蓝白斑筛选试验中阳性克隆的快速检测方法 掌握蓝白斑筛选的原理和方法.
上饶师范学院 生物化学实验 主讲: 林弘 张勇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表观遗传学创新实验 5’-氮胞苷处理水稻幼苗对基因组 DNA甲基化的影响
微生物菌种保藏.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 指导老师:肖靓.
实验十一 大肠杆菌的转化.
畜禽屠宰厂(场)的设置.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实验三 PCR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过程; 2.了解PCR引物设计原则;学会设计PCR引物 ;
实验二十二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判断.
运动对血压、脉搏、呼吸 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人体机能实验中心.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重金属通过食物富集到动物体内的研究 殷瀚之 刘邦媛 李琳慧 陈可歆 结题报告.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基因工程 按照人们的愿望(人为的),进行严密的设计(类似工程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非生命活动过程)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趋于完善(区别于自然突变和常规育种),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利用这种技术对人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 灰分及几种矿物元素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PCR技术及其应用 申川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学时 32 指导老师:文国琴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兔肝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实验八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特点和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三 重金属对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实验 三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第一部分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分子生物學實驗 part 1 presentation
实 验 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Western印迹.
基因工程实验流程总览.
第二节 核酸的分离纯化.
第五章 核酸的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 THE EXPERIMENTAL GUIDE FOR GENE ENGINEERING.
Date: Speaker: Wei-Yu Lee
第一章 分子克隆的工具酶 工具酶:进行DNA操作经常要用到的“工具”——酶.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生药理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及重组子的转化 邱逸敏 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二) Western Blot
种子检验学实验 种子检验学 马守才 博士/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实验一 总结 第一、要求; 实验现象和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对应写;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对应着写; 第二、希望; 希望能够多提出问题;
核酸抽取及杂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李莉 讲师.
ELISA综合性实验一.
實驗三 牛奶成份分析.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实验二.D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分子实验基本操作培训 余涛,郑勤思
实验目的: 1、了解PCR反应原理; 2、掌握PCR扩增的基本操作步骤
第一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碱变性法小量提取质粒, DNA的限制性酶切 厦门大学医学院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组

实验目的 掌握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的方法。 掌握质粒酶切鉴定原理, 学会根据目的基因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载体与限制性内切酶,设计构建体外重组分子。

质粒(plasmid) 是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主要指线粒体和叶绿体)和细菌细胞中染色体以外的DNA分子,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常被用做基因的载体。 是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主要指线粒体和叶绿体)和细菌细胞中染色体以外的DNA分子,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常被用做基因的载体。

分离质粒DNA的 基本步骤 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 收集和裂解细菌; 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质粒DNA的提取方法 碱变性法(碱裂解法); 煮沸裂解法; 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 质粒DNA释放法; 酸酚法等。

碱变性(裂解)法基本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pH 12.6),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质粒DNA氢键也大部分断裂,双螺旋也有部分解开,但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以pH 4.8的乙酸钠将其pH调到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到原来的构型,而染色体DNA不能复性,形成缠绕的致密网状结构,离心后,由于浮力密度不同,染色体DNA与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原理示意图

质粒DNA电泳 电场中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 DNA分子本身的大小 DNA分子的空间构型 超螺旋构型(ccDNA) 线形DNA(lDNA) 开链环状DNA(ocDNA) 复制中间体(没有复制完的两个质粒连在一起)

溴化乙锭(EB)是一种荧光染料(3,8-二氨基-5-乙基-6苯基菲啶溴盐),其分子可以嵌入到核酸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发出橙色荧光

Attention, please! EB是强诱变剂,配制和使用EB染色液时,应带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并且不要将该染色液洒在桌面或地面上,凡是沾污EB的器皿或物品,必须进行清洗或弃去!

质粒提取实验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 过夜培养大肠杆菌DH-5a 实验试剂: LB培养基 0.1M NaCL、10mM Tris.CL(pH8.0)、1mM EDTA、Amp 50mg/ml、酚、氯仿、Rnase、琼脂糖 TE:10mM Tris.CL (pH8.0),1mM EDTA 溶菌酶 10mg/ml(用10mM Tris.CL,pH8.0,新鲜配制)

溶液Ⅰ—溶菌液:50mM 葡萄糖,25mM Tris.Cl(pH8.0),10mM EDTA,2mg/ml 溶菌酶。 溶液Ⅱ— NaOH-SDS液:0.2N NaOH,1% SDS。 溶液Ⅲ— 3mol/L NaAc(pH4.8)溶液:5M KAC 10ml,冰醋酸 11.5ml,水 28.5ml。

步骤一 细菌培养与质粒扩增 1. 挑单克隆E.coli菌株接种到4ml LB培养液中(含Amp 50µg/ml),37 ℃225rpm振荡培养过夜。 (活化菌种) 2.从中取2ml种子菌液于含Amp培养基500ml中,37℃振荡培养3-4小时(OD600=1.0) 3.取4ml培养液至Eppendorf管中,12000 rpm,4 ℃离心30秒,弃上清,用1ml STE悬浮菌体,再离心回收菌体,并重复一次,弃上清,取沉淀。

步骤二 质粒提取 取4ml培养物至Eppendorf管中,12000rpm,4℃,离心30sec,弃上清。 步骤二 质粒提取 取4ml培养物至Eppendorf管中,12000rpm,4℃,离心30sec,弃上清。 用1ml STE悬浮菌体,再离心回收菌体,并重复一次,弃上清取沉淀,使细胞沉淀尽可能干燥。 将细菌沉淀悬浮于100μl预冷的溶液I中,加入10 µl溶菌酶(10mg/ml),剧烈振荡均匀,冰上放置1分钟。 加200μL溶液II(新鲜配制),盖紧Eppendorf管,快速轻柔颠倒5次,混匀内容物,将Eppendorf管放在冰上3分钟 。

5. 加入150μL溶液III (冰上预冷),盖紧管口,颠倒数次使混匀,冰上放置5min。 6 5.加入150μL溶液III (冰上预冷),盖紧管口,颠倒数次使混匀,冰上放置5min。 6.12000rpm, 4 ℃离心5min,将上清夜转至另一1.5ml Eppendorf管中。 7.加入等体积酚/氯仿(1:1),振荡混匀,室温放置5-10min,12000 rpm,4 ℃下离心2分钟,倒去上清,把Eppendorf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液体。 8.加入2倍体积冰预冷无水乙醇,振荡混匀,12000 rpm 4 ℃离心5分钟。

9. 倒去上清,加入1ml冰预冷70%乙醇振荡漂洗DNA沉淀。12000 rpm,4 ℃离心2分钟。 10.弃上清并尽量吸除液体,打开管盖,室温放置5min。室温放置15min干燥。 11.50µl TE缓冲液(含无DNase的RNase 20 µg/ml),使DNA完全溶解(-20℃保存) 12.取样品10 µl加2ul 6× Loading buffer于1 %琼脂糖电泳,电泳凝胶在凝胶成像系统上成像。

M pBSK pGFP

质粒DNA提取常见问题 问题一:未提出质粒或质粒得率较低,如何解决? 对 策 原因 请涂布平板培养后,重新挑选新菌落进行液体培养 可减少菌体用量或增加溶液的用量 不要频繁转接,每次接种时应接种单菌落。检查抗生素使用浓度是否正确。 溶液Ⅱ在温度较低时可能出现浑浊,置于37℃保温片刻直至溶解为清亮的溶液。 菌体老化 碱裂解不充分 菌体中无质粒 溶液使用不当 对 策

质粒DNA提取常见问题 问题二:质粒纯度不高,如何解决? 对 策 原因 不要使用过多菌体。重新纯化DNA,去除蛋白、多糖、多酚等杂质 加入RNaseA室温放置一段时间 加入溶液II 和III后防止剧烈振荡,可能把基因组DNA剪切成碎片从而混杂在质粒中。细菌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和DNA的降解,培养时间不要超过16小时。 对 策 混有蛋白 混有RNA 混有基因组DNA

提高质粒产量的注意事项 加入溶液I 后,涡旋振荡应充分打散菌体使之均匀悬浮; 加溶液II裂解要完全(快速轻柔颠倒5-10次) ,使蛋白质和核酸变性; 加溶液III后PH要达到中性(轻柔振荡5-10次 ),使质粒DNA复性,这样才能使质粒DNA与染色体DNA完全分开,否则,难分开,所以裂解和复性这两步要从严掌握。 加入乙醇沉淀DNA时,要把离心管盖上盖子倒翻摇动几次,注意观察水相和乙醇之间没有分层现象之后,才可以放到冰箱中去沉淀DNA。

DNA的限制性酶切

Plasmid (质粒) Plasmid map Polylinker Sequence map Restriction enzyme map

Polylinker (多克隆位点) 895-1010

Sequence Map GACGGATCGGGAGATCTCCCGATCCCCTATGGTGCACTCTCAGTACAATCTGCTCTGATGCCGCATAGTT AAGCCAGTATCTGCTCCCTGCTTGTGTGTTGGAGGTCGCTGAGTAGTGCGCGAGCAAAATTTAAGCTACA ACAAGGCAAGGCTTGACCGACAATTGCATGAAGAATCTGCTTAGGGTTAGGCGTTTTGCGCTGCTTCGCG ATGTACGGGCCAGATATACGCGTTGACATTGATTATTGACTAGTTATTAATAGTAATCAATTACGGGGTC ATTAGTTCATAGCCCATATATGGAGTTCCGCGTTACATAACTTACGGTAAATGGCCCGCCTGGCTGACCG CCCAACGACCCCCGCCCATTGACGTCAATAATGACGTATGTTCCCATAGTAACGCCAATAGGGACTTTCC ATTGACGTCAATGGGTGGAGTATTTACGGTAAACTGCCCACTTGGCAGTACATCAAGTGTATCATATGCC AAGTACGCCCCCTATTGACGTCAATGACGGTAAATGGCCCGCCTGGCATTATGCCCAGTACATGACCTTA TGGGACTTTCCTACTTGGCAGTACATCTACGTATTAGTCATCGCTATTACCATGGTGATGCGGTTTTGGC AGTACATCAATGGGCGTGGATAGCGGTTTGACTCACGGGGATTTCCAAGTCTCCACCCCATTGACGTCAA TGGGAGTTTGTTTTGGCACCAAAATCAACGGGACTTTCCAAAATGTCGTAACAACTCCGCCCCATTGACG CAAATGGGCGGTAGGCGTGTACGGTGGGAGGTCTATATAAGCAGAGCTCTCTGGCTAACTAGAGAACCCA CTGCTTACTGGCTTATCGAAATTAATACGACTCACTATAGGGAGACCCAAGCTGGCTAGCGTTTAAACTT AAGCTTGGTACCGAGCTCGGATCCACTAGTCCAGTGTGGTGGAATTCTGCAGATATCCAGCACAGTGGCG GCCGCTCGAGTCTAGAGGGCCCGTTTAAACCCGCTGATCAGCCTCGACTGTGCCTTCTAGTTGCCAGCCA TCTGTTGTTTGCCCCTCCCCCGTGCCTTCCTTGACCCTGGAAGGTGCCACTCCCACTGTCCTTTCCTAAT AAAATGAGGAAATTGCATCGCATTGTCTGAGTAGGTGTCATTCTATTCTGGGGGGTGGGGTGGGGCAGGA CAGCAAGGGGGAGGATTGGGAAGACAATAGCAGGCATGCTGGGGATGCGGTGGGCTCTATGGCTTCTGAG GCGGAAAGAACCAGCTGGGGCTCTAGGGGGTATCCCCACGCGCCCTGTAGCGGCGCATTAAGCGCGGCGG GTGTGGTGGTTACGCGCAGCGTGACCGCTACACTTGCCAGCGCCCTAGCGCCCGCTCCTTTCGCTTTCTT CCCTTCCTTTCTCGCCACGTTCGCCGGCTTTCCCCGTCAAGCTCTAAATCGGGGGCTCCCTTTAGGGTTC CGATTTAGTGCTTTACGGCACCTCGACCCCAAAAAACTTGATTAGGGTGATGGTTCACGTAGTGGGCCAT CGCCCTGATAGACGGTTTTTCGCCCTTTGACGTTGGAGTCCACGTTCTTTAATAGTGGACTCTTGTTCCA AACTGGAACAACACTCAACCCTATCTCGGTCTATTCTTTTGATTTATAAGGGATTTTGCCGATTTCGGCC TATTGGTTAAAAAATGAGCTGATTTAACAAAAATTTAACGCGAATTAATTCTGTGGAATGTGTGTCAGTT AGGGTGTGGAAAGTCCCCAGGCTCCCCAGCAGGCAGAAGTATGCAAAGCATGCATCTCAATTAGTCAGCA ACCAGGTGTGGAAAGTCCCCAGGCTCCCCAGCAGGCAGAAGTATGCAAAGCATGCATCTCAATTAGTCAG CAACCATAGTCCCGCCCCTAACTCCGCCCATCCCGCCCCTAACTCCGCCCAGTTCCGCCCATTCTCCGCC CCATGGCTGACTAATTTTTTTTATTTATGCAGAGGCCGAGGCCGCCTCTGCCTCTGAGCTATTCCAGAAG TAGTGAGGAGGCTTTTTTGGAGGCCTAGGCTTTTGCAAAAAGCTCCCGGGAGCTTGTATATCCATTTTCG GATCTGATCAAGAGACAGGATGAGGATCGTTTCGCATGATTGAACAAGATGGATTGCACGCAGGTTCTCC GGCCGCTTGGGTGGAGAGGCTATTCGGCTATGACTGGGCACAACAGACAATCGGCTGCTCTGATGCCGCC………

Restriction map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 限制性切酶以内切的方式水解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产生的DNA片段5’端带磷酸基团,3’端为-OH。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类 识别切割特性 催化条件 是否具有修饰酶活性 至2005年1月,共发现限制酶3681种 Ⅰ 型59种 Ⅱ 型3612种 Ⅲ 型10种 商业化的限制酶有 588 种,在 Ⅱ 型限制酶中共有 221 种特异性。

EcoRI Structure of the homodimeric restriction enzyme EcoRI (cyan and green cartoon diagram) bound to double stranded DNA (brown tubes) based on the PDB 1QPS X-ray crystallographic coordinates. Two catalytic manganese ions (one from each monomer) are shown as magenta spheres and are adjacent to the cleaved sites in the DNA made by the enzyme (depicted as gaps in the DNA backbone).

Ⅱ型限制与修饰系统 占90%以上,即通常指的DNA限制性内切酶,它们能识别双链DNA的特异顺序,并在这个顺序内进行切割,产生特异的DNA片段; Ⅱ型酶分子量较小,仅需Mg2+作为催化反应的辅助因子,识别顺序一般为4-6个碱基对的反转重复顺序; Ⅱ型内切酶切割双链DNA产生3种不同的切口:5’端突出,3’端突出和平末端。

酶切反应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内切酶:不应混有其他杂蛋白特别是其他内切酶或外切酶的污染;注意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和形成的粘性末端; 2. 内切酶的用量:根据内切酶的单位和DNA用量而定。使用中一般以1 µg DNA用2-3U酶进行酶切为宜; 3. 内切酶体积:不能超过反应体系的10%,因内切酶中含50%甘油,体系中甘油超过5%会抑制内切酶的活力; 4. 操作条件:反应体系配置应在低温下进行(冰上);使用时防止操作中对内切酶的污染。

5. DNA:作为内切酶的底物,DNA应该具备一定的纯度,其溶液中不能含酚、氯仿、乙醚、SDS和酒精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在不同程度影响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

反应缓冲液: 1. 反应缓冲液: 主要由Tris-HCl、NaCl、Mg2+组成,其中Mg2+ 为内切酶的辅基; A. Tris-HCl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在7.2~7.6之间; B. NaCl浓度: 低盐(10mM NaCl) 中盐(50mM NaCl) 高盐(100mM NaCl)

2. 酶解的温度:大多数限制酶的反应时间为37℃,如EcoRⅠ、HindⅢ、BamHⅠ、PstⅠ等,也有如BclⅠ需在50℃下进行反应。 3. 酶解反应时间:根据酶的单位与DNA用量之比来定,原则是酶/DNA=2~3,12小时即可充分酶解。 4. 酶单位定义:在每种内切酶理想的反应条件下 , 0.05mL反应混合物中, 1小时消化1μg底物DNA的酶量为1单位(1U)。

双酶切实验材料 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XbaⅠ和HindⅢ DNA:λDNA和质粒pCDNA-p38 10×buffer H (37℃, PH7.5) 90mM Tris•Cl 50mM NaCl 10M MgCl2 10×buffer M(37℃, PH7.5) 6mM Tris•Cl 100mM NaCl 6M MgCl2 1mM DTT 10×BSA: 1mg/ml 无菌水

方法和步骤 1. 反应体系配制: ————————————————— 总体积 20 µl 质粒pCDNA3-p38 10 µl(1µg) 10×buffer M 2 µl 10×BSA 2 µl EcoRⅠ 1 µl XbaⅠ 1 µl H2O 4 µl ————————————————— 总体积 20 µl

2. 将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并于台式离心机上短暂离心收集液体。 3. Eppendorf管于37℃水浴中反应1.5小时。 4. 反应结束后70℃灭活15min或者加入EDTA至终浓度10mM终止反应。 5. 取20µl反应液加入6×loading buffer混匀于1.2%琼脂糖凝胶胶上150伏电泳,约30min。 加入5µl未酶切对照。 6. 凝胶成像体系观察记录结果。 7.当DNA条带充分分开后,在紫外灯下细心切取所要的DNA条带。尽量去除多余的凝胶。紫外灯照射DNA片段不要超过30秒。注意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实验结果 双链DNA样品浓度(μg/μl) = OD260×核酸稀释倍数×50/1000。 RNA样品浓度(μg/μl) = OD260×核酸稀释倍数×40/1000。 (在波长260nm紫外光下,1 OD值的吸光度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DNA为37 μg/ml;RNA为40 μg /ml。)

凝胶成像结果 1.2% Agarose Gel 1.1000bp DNA ladder 2. CDNA3-p38/EcoRI+XbaI 1 2 3 4 1.1000bp DNA ladder 2. CDNA3-p38/EcoRI+XbaI 3. ppCDNA3-p38 4.100bp DNA ladd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Gel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Gel 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Gel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Gel IV

思考题 1.要得到高质量质粒样品,用碱变性法小量提取质粒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2.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中分别加入上述溶液后反应体系出现的现象及其成因是什么? 3.酚氯仿抽提时DNA溶液体系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4.沉淀DNA时为什么要用无水乙醇及在高盐、低温条件下进行?

5. 在整个酶切反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 如何选择DNA和限制性内切酶的用量? 7. 反应体系中为何内切酶用量不能超过整个反应体系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