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常见的血压参数 血压: 血管中的血液垂直作用于血管壁上单位面积的压力称为血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血液循环 ( 第 5 课时 ).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 描述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 能力目标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Soft Tissue Elasticity Meter
血压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测量是生理压力测量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动脉压尤为重要、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万杰医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旧知回顾:心脏结构 1.心脏内部有个 腔,分别是: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3.心室与 脉相连,心房与 脉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四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同 动 静 瓣膜.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二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及观察体位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四章 循环系统(三) 新课导入 正常血压是多少?.
第十节 液体的压强 德化大铭中学 赖呈炽 液体压强 内部压强 血 压 练 习.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第十章 方差分析.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CPU结构和功能.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看一看,想一想.
安捷伦Agilent 3458A 八位半高精度万用表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HSC高速输出例程 HORNER APG.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LCS之自由电子激光方案 吴钢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B12 竺越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血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常见的血压参数 血压: 血管中的血液垂直作用于血管壁上单位面积的压力称为血压 第五章 血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常见的血压参数 血压: 血管中的血液垂直作用于血管壁上单位面积的压力称为血压 1、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心脏收缩时所达到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它把血液推进到主动脉,并维持全身循环。

2、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心脏扩张时所达到的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它使血液能回流到右心房

3、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称为脉压差,它表示血压脉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的收缩能力。 4、平均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血压波形在一周内的积分除以心周期T 称为平均压。正常情况下,平均压可用舒张压加上三分之一的脉压差来表示。

5、左心室压 左心室压反映左心室的泵作用,心室压力曲线的上升沿斜率(dP/dt)反映了心室收缩初期的力度,作为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功能指征,在舒张期,左心室压一般低于1kPa(8mmHg)。舒张期未端压则代表了在射血开始前,对心室的灌注压力。

6、右心室压和肺动脉压 由右心室收缩引起,在正常血液循环中,这两种压力低于系统动脉压。因为肺动脉循环阻力一般只有系统循环阻力的1/4,因此当病人出现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动脉狭窄、室间膈病变等)时会出现肺动脉高压。

7、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液所给出的压力。是静脉管的弹力与胸膜压力的总和。中心静脉压是反映静脉系统血液容量和静脉弹力的指数。当总的血容与静脉弹性不变时,静脉压随心功改变而改变。当心脏功能退化时,中心静脉压升高。因此它是监视人体心脏衰竭的重要指标。

二、血压测量方法 1、直接法(IBP invasivel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直接法血压测量是将一根导管经皮插入欲测部位的血管或心脏内,通过导管内的液柱同放在体外的应变式传感器、线性可变电感式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等相连,从而测出导管端部的压力。 优点:测量值准确,并能进行连续测量。 缺点:有创

大血管中血液压力导管测量法 根据贝努利定理(Bernoullis Theorem)对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分析,流体中某点的压力E 式中U是流速,P是静压力,ρ是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是高度,式中第一项代表静压力,第二项为重力位能,第三项为动能。

若高度h不变,则动能的改变是引起压力改变的原因。

测压管口正对血流方向,所测压力为 即实测值高于理论值 测压管口与血流方向相背,测压管中的压力值为 实测值低于理论值。 管口与血流方向垂直,则此时测压管中的压力值为P,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等。

在实际循环系统中,动能效应在血管簇系中各部位都是有差异的。在主动脉中动能对压力的贡献约为0 在实际循环系统中,动能效应在血管簇系中各部位都是有差异的。在主动脉中动能对压力的贡献约为0.5Kpa(4mmHg),流速大约为100cm/s,而收缩压为16kPa(120 mmHg),此间动能的贡献不到3%。在肺动脉中,动能对压力贡献0.4kPa(3 mmHg), 肺动脉压为2.7 kPa(20mmHg),可见肺动脉的总贡献为15%。临床中将导管插入右心房和肺动脉时,开口是顺血流方向;中心静脉血流速度通常小于30 cm/s,动能对压力贡献不到0.05 kPa(0.38mmHg),故中心静压最稳定。

2、间接测量(NIBP non-invasivel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间接法是利用脉管内压力与血液阻断开通时刻所出现的血流变化间的关系,从体表测出相应的压力值。 优点:无创 缺点:测量精度较低,不能进行连续测量以及不能用以测定心脏、静脉系统的压力。

三、血压测量的参考点 人体除了器官和组织产生生理压力之外,还有因重力和大气压力产生的非生理压力。在有些测量中要求将生理压力与非生理压力量分开。 大气压力在人体分布是均匀的,当测量人体相对压力量时,大气压力变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但是当测量绝对压力时,大气压的变化就必须考虑,即在测量过程中应随时标测当时的大气压。

重力效应较为复杂,如果忽略阻力和动力等因素引起的血压下降,则血液两点之间的压差等于重力位势之差,大约为ρgh(其中ρ为两点间血液的密度,h为两点的高度差,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每点的压力,会因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在心血液系统中,右心房压最稳定,几乎不受人体姿态变化的影响,这一重要特征,对于使人体在运动中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对右心房血压进行测量时,体位引起的血压变化很小,故临床大多在上臂进行血压检查是很恰当的,因为它几乎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在别的高度上测量血压时,应根据高度差进行校正。这样右心房可作为血压测量的参考点,该参考点大致位于胸纵轴的中央处,具体位于胸腔左右第四肋之间的空间,中央肋软骨节前,离后背约10 cm处。此外也可由超声心动图确定从前胸壁到左心房之间的中间位置,也是一个精确的参考点。

用充满液体(一般是生理盐水)的导管测量人体内部压力时,一般是通过液体柱将压力引到人体外部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为反映人体内导管端部的压力,应将外部传感器与测量点置于同一水平线上,但最好的办法是将外部传感器置于上述参考点的水平线上,这样就不用考虑导管的端部在体内的位置了。

第二节 血压直接测量法:导管术 直接测量按传感器的位置又分两类: 第二节 血压直接测量法:导管术 直接测量按传感器的位置又分两类: 一类是将血管内测量点的压力引出(一般通过充满液体的导管)体外,传感器置于体外进行测量; 另一类测量则是将传感器置于导管的顶端,直接进入血管内测试点进行测量。

一、传感器置于体外的测量

二、传感器置于体内的测量 这是一种将传感器置于导管端部,并能直接达到被测部位的测量方式。由于不需要置于体外的传感器中所用的传导压力量的液体,因此在频响和时延方面均能达到更理想的指标(一般可达几千赫兹)。

利用光纤束导入光线,射在导管端部的金属薄膜上。体内压力作用在金属膜上,压力改变时,膜发生形变,从而造成反射角的变化,将反射光(其光通量随反射角的改变而改变)由光纤束引出,透射到光敏器件上,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三、血压直接测量系统设计 1、血压直接测量系统设计原则

2、血压直接测量实例 由偏置电源电路(A1、A2)、前置处理电路(A3~A6)、显示电路(A7)和压力传感器组成,该血压计的血压测量范围为0~200mmHg,分辨率为0.1mmHg,工作电源为一节9V迭层电池。

a.偏置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由带有内置参考电压的双运放LM10组成,A1构成同相放大器,A2构成跟随器,它们的作用是将内置的参考电压放大后用作压力传感器的偏置电压Vs,其Vs的值由下式决定: Vs=Vref(1+R2/R3) 式中:Vref为LM10的内置参考电压。其值为200mV,将此值连同电路中的R2和R3的值代入上式即可求得偏置电压Vs的值为5V。

b.前置处理电路 前置处理电路由A3~A6四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其中A3构成失调偏置电路以对电路失调进行补偿;A5构成跟随器,用于对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隔离缓冲;A4、A6构成放大电路,其增益AV由下式决定:AV=1+(R1/RT)若忽略失调,前置处理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为: Vout=2(1+R1/RT)VIN 式中:VIN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c.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选用三位半的显示驱动器。工作时,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经前置处理电路放大后,由显示驱动电路来驱动LCD,以读出测量的血压值。

第三节 血压的标定方法 意义:由于传感器特性的离散性,不同传感器配用相同测量电路时,所得结果显然不可能一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加以标定。并使不同灵敏度的传感器与同一测量电路相配时,仍可得到同样的结果显示。

标定过程如下: 将三通阀的一端接到精密水银压力计,一端与传感器体腔相连,另一端接加压气囊,S1开关处于操作位置,并使传感器与大气相通;这时由传感器检测出零压力的电压值。调节R3的触点位置,使放大器输出电压值为零;然后关闭与大气相通阀门,并对传感器体腔加一标准压力(如100mmHg或至少为量程的一半)调节R6使输出读数的指示值与标准压力一致。 然后把S1转到相应的标定指示值位置(如100gmHg挡)调节计数器拨盘R4,使输出值与上次读数相同;这时拨盘上的数值即为传感器的定标系数,一 般把它记在传感器的壳体上。使用不同灵敏度的传感器时,只要改变拨盘上的数字即可。

第四节 血压间接测量 间接式血压测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袖带充气加压阻断动脉后,随后缓慢放气,在袖带下或动脉的远端检出脉搏的变化或血流的变化作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判据

随着心脏的间歇性收缩和舒张,血液压力、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脉动以及血管壁的变形和振动在血管系统中的传播,统称为脉搏波

动脉脉搏波反映了每一次脉跳搏动而发生的血容量变化,是一条周期性连续波动的类似正弦波的曲线,它的周期即是心动周期。动脉脉搏波包含血管内压、容积、移位、管壁张力等多种信息,能够反映心脏和血管的状态

一、柯氏音法 通过充气球先给袖带充气,当袖带压力超过动脉收缩压时,动脉血管封闭,血流不通;然后打开针形阀使袖带内的压力以2~3mmHg/s的速度缓慢放气,当收缩压高于袖带内压力时,部分动脉打开,血液喷射形成涡流或湍流,它使血管振动并传到体表即为柯氏音。

柯氏音由放在袖带下、动脉上的听诊器听到;当听诊器第一次听到脉搏跳动声音时,压力表上所显示的压力值即为收缩压;随着气袖内压力逐渐下降,血管内血流状态也发生变化,当气袖内压力刚低于动脉舒张压时,气袖下血流恢复流通,听诊器发出变调的钝音,此时压力计所显示的即为舒张压 。

二、超声法 原理: 运用超声波对血流和血管壁运动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

Doppler原理: 一个静止的声波被一个运动物体反射时,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与发射声波频率间产生频移。

测量原理: 当袖带压力增加到超过舒张压而低于收缩压时,动脉内的血压在高于或低于袖带压力间摆动。 在血管壁被阻断期间,血管壁静止不动,f=0。 当血管内压力刚好低于或高于袖带内压力时,由于血流及管壁运动大,产生较大的频偏信号。

在一心周期内,随着袖带压力的增加,血管的开放和闭合的时间间隔就随之减小;直到开放和闭会二点重合,该点即为收缩压。相反,当袖常压力减低时,开放和闭合之间的时间间隔增加;直到脉搏的闭合信号与下一次脉搏的开放信号相重合,这一点可确定为舒张压。

三、测振法原理 (Oscillomet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测振法(振波法)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电子测量方法,其原理如下:首先把袖带捆在手臂上,自动对袖带充气,到一定压力(一般为180~ 230 mmHg)开始放气,当气压到一定程度,血流就能通过血管,且有一定的振荡波,振荡波通过血管传播到机器里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能实时检测到所测袖带内的压力及波动。逐渐放气,振荡波越来越大。再放气由于袖带与手臂的接触越松,因此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及波动越来越小。

我们假设选择波动最大的时刻为参考点,以这点为基础,向前寻找是峰值 0.45(0. 3—0 我们假设选择波动最大的时刻为参考点,以这点为基础,向前寻找是峰值 0.45(0.3—0.75)的波动点,这一点为高压(即收缩压),向后寻找是峰值0.75(0.45—0.9)的波动点,这一点所对应的压力为低压(即舒张压),而波动最高的点所对应的压力为平均压。值得一提的是0.45与0.75这个常数。 对于各个厂家来说不尽相同,且要与临床的结果为依据,一旦被确定就为常数。

第五节 血压自动测量原理框图